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2023-06-23曲建军
摘 要: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对于物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主要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实验教学生活化不足、生活化情境创设不足等问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推进关键在于生活化情境的构建。文章在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生活化情境的引入、生活化情境的颠覆、生活化情境的深入三个方面探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
作者简介:曲建军(1973—),男,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初级中学。
教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主动将课堂抽象的物理实验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结合。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对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能够有效降低初中课堂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设相应的生活化实践场景,将抽象的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思维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困难,难以深入地理解相应的知识。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具有极大的价值,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其能够有效降低初中物理学习的难度。教师从生活化的情境入手,结合生活实际对初中物理知识进行阐述,能够有效降低相应知识的学习难度,便于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和探究。第二,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教师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能够把物理实验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利用物理知识来阐述生活现象,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识进行相应的思考和探究[1]。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受到传统教学习惯、理念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生活化时还存在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实验教学生活化不足、生活化情境创设不足等问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实践运用,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一)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在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时,应采取多元的方式,根据初中物理实验的对象和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確保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从目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来看,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有力地支撑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通常通过“示范—模拟—实验”的方式来展开相应的实验教学,没能对实验的内容进行深度开发,运用多样的实验方式或者教学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教学方式的单一直接影响了生活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
(二)实验教学生活化不足
我们在开展生活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时要以实验教学内容生活化资源开发为基础,即我们要把抽象的物理实验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但是,从目前的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来看,二者没能有效结合。在教学中,物理教师通常是根据教材上的内容来进行相应的实验教学,更侧重于抽象的物理理论的阐述,很少融入现实生活元素,运用生活情境化的方式来进行讲解,导致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不足[2]。此外,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没能有效地对初中物理实验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开发和探究,不能有效地将实验生活化。这样,实验内容与生活实际没能有效地结合,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很难有效开展。
(三)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不足
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不足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通常是通过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实现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没能有效地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部分物理教师只是简单地将物理实验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按照固定的实验操作方法进行相应的教学,让学生观察和学习,并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模拟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很好地构建相应的生活化情境,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积极引入生活元素,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
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物理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方式,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和选取适合的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加强对实验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一)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引入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情境,并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3]。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引入应当是一个基础性的过程,物理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运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或者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开展教学。这样一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相应的实验体验和生活体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温度的相关知识时,物理教师可以结合热胀冷缩的原理,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生活化实验。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导入的方式来创设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教师可要求班级学生先收集容量为500 mL的透明塑料瓶,在瓶子中倒入300 mL水,在水里面滴入2滴墨水,同时把刻有刻度的尺子放入塑料瓶中,并把塑料瓶口密封好;然后,把塑料瓶放入装有热水的桶中,让学生观察塑料瓶中液体的高度变化;最后,再设置一组对照组,用同样的方式准备好相同的材料,但是要把塑料瓶放入装有冷水的桶中,让学生观察冷水中液体的高度变化。这种生活化情境的引入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热胀冷缩的原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4]。
(二)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的颠覆
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的颠覆强调教师在进行生活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注重整理、总结、阐释生活现象,使生活化的内容在认知和理论上具有一定的顛覆性和冲突性,进而推动学生对相应的原因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的颠覆过程中,教师选择的生活化内容与最终的结论要具有一定的张力,要能够改变学生对生活实践经验的固有认知,以使学生主动对其展开相应的探究和学习,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的颠覆应从学生容易理解的事物或者现象入手,然后逐渐增加难度,最终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入手,促使学生反思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物理现象,推动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来进行相应的颠覆冲突教学。教师可事先准备好一支点燃的蜡烛,并偷偷放置在透明烧杯的后面,然后逐渐向烧杯中加入纯净水,让学生观察蜡烛。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往烧杯中加水,即使水面超过了蜡烛的高度,蜡烛也不会熄灭。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和探究蜡烛为什么不会熄灭。在学生探讨完毕后,教师再为学生解释,让学生明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的燃烧的蜡烛的光影实际上是光折射后形成的虚影,真正的蜡烛在光影的后面[5]。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光的折射作用,如我们常看到装满水的杯子中放入的筷子看起来好像是折断的。由此可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某些东西可能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幻象。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相应的改变,增添新的学习内容,如在烧杯中放入半杯纯净水,并用带有颜色的激光笔从烧杯的一侧照向另一侧。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想结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实验中我们会发现,激光照射到水面以后并不是呈直线的,其会在水面上进行反射,具体反射的角度由激光射入水面的角度决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是一样的。这种生活化情境颠覆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初中物理课程学习中,让学生在生活化实验中掌握相应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的深入
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的深入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关键,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开展深层次的物理实验。
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的深入是对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引入、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的颠覆的方法论的延伸,强调学生的抽象思考能力。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的深入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其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实验教学生活化情境的深入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实验来实现,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浮力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物体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即F浮=G排,教师可以从简单的生活实验出发,进行思维情境的引入,从而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如教师可先准备六个相同的水盆,加入等量的水,同时将三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放置在其中三个水盆中,此时三个塑料瓶都会漂浮在水面;随后,教师将适量的、相同体积的沙子分别放到三个塑料瓶中,并将三个塑料瓶放到水盆中进行观察。这时我们会发现,最小的塑料瓶很快沉到水底,中等大小的瓶子则是稍微有点下沉,但并不是很明显,而最大的瓶子则依然保持原有的状态,没有发生什么变化[6]。此时,我们继续往塑料瓶中加入沙子,会发现最小的塑料瓶依然沉在水底,中等大小的塑料瓶则逐渐下沉,而最大的瓶子下沉较慢。这时教师可以将未放置东西的三个水盆与放置塑料瓶的水盆进行对比,让学生探讨放置塑料瓶的水盆水平面上升了多少,且上升的水平面与塑料瓶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浮力的相关知识,浮力F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而液体重力G等于液体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的乘积,即F浮=G排=ρ液gV排,在液体不变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ρ不变,体积成了影响浮力的唯一变量,因此,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这样的生活化情境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相应的训练,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7]。
结语
生活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便学生深入学习探究。
[参考文献]
罗良.初中物理试验教学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6):219,221.
赵国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实施途径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5):221.
寇灵芝.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怎样才能生活化[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8):110.
贾元宾,孙文娟.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2):70-72.
陈淑明,丁姗.化学基础性课程教学中STS思想的融入[J].化学教学,2002(5):14-17.
雷文松.生活化实验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20.
彭荣.初中生活化物理实验的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