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图书档案插上“数字化”翅膀

2023-06-23迟丽华时峰

文化产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档案馆图书数字化

迟丽华 时峰

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保障机制建设是档案馆、图书馆等相关机构顺应数字时代发展,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为实现此目标,现提出以下策略:第一,制定战略规划政策导向制度,以战略政策为引领,提升档案技术水平;第二,制定标准实现支撑制度,以数字信息技术深化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第三,完善资源管理协调机制,支持用户高级检索数字资源,降低信息获取难度;第四,优化风险安全控制制度,明确各方权责,推进有机互动服务;第五,实施奖惩激励制度,加强培训与考核,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与档案的数字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机制是由多项制度共同构成的,不断完善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保障机制,有助于提高图书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实现对图书档案的实时检索及科学分类,便于人们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资料,有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本文尝试从政策、技术、资源等方面入手,构建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保障机制,以期在改善图书档案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价值。

制定战略规划政策导向制度:以战略政策为引领,提升档案技术水平

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战略规划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直接影响着图书发展方向及改革进程。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都为图书档案创新管理模式、丰富管理方法提供了重要支持。图书馆、档案馆等相关机构应做好战略规划工作,通过实施战略规划政策导向制度的方式引领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方向,促进图书档案实现高效化、稳健化、现代化、数字化管理发展。制定战略规划政策导向制度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法规政策,为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保驾护航。《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新增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著作权人的权利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注明公共图书馆可以不经其许可(除去本人声明不许使用的外),作为公众阅览的内容,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按照规定支付报酬,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但是前提是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提供网络阅览的图书已经合法出版3年以上;阅览系统不提供复制功能;阅览系统能够准确记录作品的阅览次数,并且能够有效防止提供网络阅览的作品通过信息网络进一步传播”。但是,目前并未对图书档案的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传输、数字化应用进行法律规定,也没有针对基于数字化复制和网络传播技术构建的新型图书馆制定专项法律政策,这可能会引发版权纠纷,影响图书档案数字化发展。因此,应围绕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制定专项法律政策,着重对图书档案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内容、流程及适用范围等进行明确规定。

第二,制定战略规划,明确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方向。所谓战略规划是指在充分考虑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长期发展目标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采取的战略方案的过程。在推进图书档案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机构首先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重任,以战略方针为导向,分别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国外一些国家在推进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建设的过程中,强调档案馆与图书馆之间的通力合作和整合服务,旨在进一步扩大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覆盖范围。如今,很多地区为丰富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机制,倡导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三者在增进互动、深化合作的基础上共享资源,协同践行数字馆综合发展计划。

整体来讲,在构建图书档案数字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法律政策的完善;另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实际,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以机构联盟为依托,实现文献资源全面共享,为构建与完善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建设机制创造有利条件。

制定标准实现支撑制度:以数字信息技术深化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

图书档案数字化服务融合发展高度依赖先进成熟的数字信息技术。若离开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图书档案就无法实现数字化管理,一直以来倡导的数字资源服务也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若无统一的操作标准,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就难以实现图书资源的高效共享。因此,在着力推进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力度,使得图书档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融合服务。

第一,相关部门应督促各类科研单位紧密围绕图书档案的内容、性质、特点,制定统一规范的资源存储、传输、管理、共享等标准,为后期各类文献资料的实时调用、高效共享提供便利。因此,应在参照国际数据资源存储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可信数字仓储”评价标准体系,让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相关部门结合自身实际,统一规定数字资源的存储标准。与此同时,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相关部门应制定严谨合理的元数据标准,共同签署统一开放的协议,为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中资源互操作的实现提供便利。如今,一些国家推出了用于数字对象编码及交换的元数据编码与交换标准METS,也有一些国家推出了促进多个系統实现互操作的开放资源仓储系统参考规范OAIS等,为我国制定图书档案通用元数据著录标准提供了借鉴。

第二,研发更先进、更实用的数字资源存储技术。数字资源存储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图书档案数字融合的广度与深度。在融合服务方面,若数字资源存储技术不成熟,那么平台就难以稳定持续地运行,容易造成融合服务“徒有形式”。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欧洲数字图书馆所采用的服务器存储技术,结合国内各相关机构的资源、服务内容等,将已有的直连式存储(DAS)技术进行升级,也可以创新研发新的海量数字资源存储技术,为图书档案数字融合服务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第三,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基础,推动各类文化资源数字仓储系统的开发。2002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标是建立覆盖全国的文化信息资源传输网络,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享。然而,这项工程目前还是采用层级分中心的方式推进,缺少对各中心之间数字资源的深层次整合,也没有考虑整合利用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和数字博物馆的信息资源,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可以基于这一平台,通过开发各类专题数字仓库,对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使用户可以通过访问这一平台获取所需的各类信息资源。

完善资源管理协调机制:支持用户高级检索数字资源,降低信息获取难度

档案馆、图书馆等相关机构拥有海量资源,并且资源内容、资源形式等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将这些海量资源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数字化管理,使其实现数字化融合,不断提升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水平。在数字化时代,应构建完善科学的资源管理协調机制,使用户通过高级检索的方式快速便捷地查询到所需要的资源。

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的根本在于帮助用户通过输入关键词、筛选条件等方式,便捷地获取所需要的资源,这就需要档案馆、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在协同合作中梳理和优化资源管理协调机制,打破以往各个机构各自为政、资源分级管理的局面。对此,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鼓励并引导档案馆、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在增进交流、深化互动的基础上,就如何管理数字资源和协调数字资源展开进一步讨论,促使它们积极参与图书档案数字融合建设,并结合各自馆藏特点与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合作,从而提升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水平。

优化风险安全控制制度:明确各方权责,推进有机互动服务

图书档案数字化服务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复杂工程,既牵涉多方主体的利益,也面临诸多风险,比如知识产权风险,主要表现为图书档案数字资源在传播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被侵权的问题;又如信息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数字资源在通过网络传输时,可能会被窃取,从而无法保证信息的安全。

对于以上问题,本文认为有必要建立健全风险安全控制制度,即档案馆、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应在遵循法律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馆藏内容、性质、特点,对数字资源的各相关主体(管理者、使用者、传播者等)的权责进行明确划分,厘清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从源头上规避和消除风险。与此同时,应在汇总和评价现有风险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完善、科学的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准确识别、全面评价及有效处理各项风险,促进图书档案数字资源实现安全传输、高效共享,从而使其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实施奖惩激励制度:加强培训与考核,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

构建图书档案数字融合服务保障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检索到其所需要的文献资源,更好地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增强民众文化自信的同时,全面提高国民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图书档案数字融合服务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用户的文献查阅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均与图书馆、档案馆等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有着密切关联。在数字化时代,只有工作人员精通文献管理流程且熟练运用数字技术,才能够顺应图书档案数字融合服务发展趋势,全面提升图书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为其带来良好的体验。本文认为,图书馆、档案馆等相关机构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优秀的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人才。

第一,明确用人标准,保障人才引入质量。图书馆、档案馆等相关机构应认识到引进数字化人才的重要性,在面向社会招聘图书档案管理人才时,要以顺应图书档案数字融合服务发展趋势为导向,结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任务难易程度等制定相应的人才甄选标准。首先,通过笔试考试可以了解应聘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其次,通过面试进一步考察其应变能力,争取招聘到专业水准突出、综合素养良好的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人才,为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第二,强化培训,提升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图书馆、档案馆等相关机构的管理层应树立卓越的发展意识,不仅要积极引进符合要求的图书档案管理人才,还要为其定期开展专项化培训活动,如通过集中培训、参与行业交流会等多种方式,使其在提升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的同时,掌握更多关于计算机、文献管理等的操作方法,在增强管理人才数字服务意识的同时,实现合作机构之间的图书档案数字化共享,便于相关人员快速检索并实时查阅所需要的图书档案信息。

第三,加强考核,激发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考核是提高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武器”。图书馆、档案馆等相关机构应将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根据图书文献归档情况、管理效率、读者反馈等对图书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调整其薪资待遇,并将其作为评选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充分激发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端正工作态度,积极探寻有效的工作方法,进而全面提升图书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

综上,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图书馆和档案馆等相关机构应转变传统资源管理理念,紧随时代发展步伐,推进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建设,在保证数字资源传输安全、共享、便捷的基础上,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便利,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档案馆图书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图书推荐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数字化制胜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