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编辑基本素养,打造学术图书品牌
2023-06-23刘玲
刘玲
学术图书出版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编辑提升自我学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学术图书的出版缘于学者、编辑以及出版社的学术情怀,一部优秀学术出版物的面世,不仅在于其内容专业、富有学理性和前瞻性,也在于编辑在出版过程中对其进行了加工和整理。编辑在这一过程中吸收了学术图书的养分,也决定了学术图书以何种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现以《云南文化史丛书》为例,对编辑在学术图书出版过程中的工作进行探讨。在学术图书领域的深耕,必将给编辑带来更多与学界的互动,从而推动学术图书系列化、品牌化发展。
学术出版物不仅是指具有独特观点和学术性的著作,也包括具有较强学术性的一般图书,如高层次的文化读物、比较专深的科普图书、科学家的传记、哲学社会科学类的普及读物等。学术出版体现着出版界的良知,学术图书是一个出版社的脊梁。但在碎片化阅读、浅阅读流行的今天,编辑应充分认识学界与出版和读者的关系,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通过编辑行为引导读者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
学术图书与编辑行为相辅相成
学术图书的特征及其中的学术资源与编辑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图书具有科学性、前瞻性,代表了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出版这类图书,也是编辑了解陌生领域的重要途径,与编辑“广而全,专而深”的职业要求相适应。二是编辑工作具有思想性和创造性。“重”书“轻”做,“厚”书“薄”做已经成为市场需要。编辑常年活跃于市场前线,对当前大众的主要阅读方式有著清晰的认识,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作者,在选题过程中确定图书的受众,打造具有明确目标群体的学术图书。
学术图书与编辑素养、读者阅读存在高度依存关系
学术图书的专业性可以提升编辑的学术修养
学术图书特点突出,学术一定是独立的,独立性是学术图书的基本品格,但学术一定不是孤芳自赏。某些领域的学术图书可能并不面向普通读者,但它仍是该领域前沿性的研究成果,甚至是无数学者几十年智慧的结晶。研究类学术图书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决定了其重理论、重分析的语言特点,编辑在出版过程中,除了要解决文字和政治的问题外,还要提升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对书中的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编辑与学术图书的专业性,是学术图书获得读者高度认可的重要保障。
学术图书的丰富性可以助力品牌建设
如上所述,学术图书包括文化读物、科普图书、科学家传记、普及读物等,对某一方向的持续关注,有利于出版社打造品牌,便于读者记忆和选择。如理想国“M”系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文学纪念碑”丛书等。
学术图书的系统性可以丰富读者的阅读内容
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兴起,人们看似拥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所谓的“精准推送”也限制了人们的视野,导致人们获取的信息单一。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学术图书,读者不仅能获取各个方面的知识,还能摒弃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和更多样化的阅读内容。
学术背景、编辑行为与学术图书的呈现——以《云南文化史丛书》为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整套《云南文化史丛书》,一共六册。该丛书为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的重点文化工程,由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撰写,全书总计200余万字,以时间为序分作6卷,全面展示了云南史前文化、古滇文化、爨文化、南诏大理文化、元明清文化以及近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共使用各类图片858幅,规模宏大。其在论述中注重结合民族学、人类学、社会文化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经验与成果,全景式地呈现了云南从史前到近代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经济文化、政治文化、军事文化、交通文化等多方面的成就。
学术背景与品牌优势是吸引学者的重要缘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在国内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一方面得益于其背靠大学校园的学术环境,团结了一批学者;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整理和出版了大量学术图书所积累的经验。多年深耕学术领域的经历造就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高雅的出版品位,形成了浓厚的人文精神,图书也屡获业界好评并斩获各类奖项,为学术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至今,依托其学术优势,先后推出了“新民说”“魔法象”“大学问”等文化品牌,涵盖文学、历史、经济、考古、心理学等各个领域。其利用出版社所拥有的文化资源,采用全方位、立体式的选题模式,通过各个新媒体平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业界、文化界和普通读者中极大地提升了其文化影响力。
深厚的学术积累与极具竞争力的品牌优势吸引了时任云南省社科联主席的范建华先生,使其决定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自己主编的《云南文化史丛书》。
编辑行为是推动学术图书呈现的重要力量
学术图书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其若藏于“深闺”无人问津就毫无意义,因此,如何将学术图书呈现给读者是一个关键问题。要想利用学术图书推进更深层次的阅读,就需要从编辑做起。以《云南文化史丛书》为例,其在内容、行文和外观上都致力于实现历史性与当代性、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完美结合。
1.专业化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具有科学性的时代命题,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复兴的精神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浪前行、繁荣发展的精神武器,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脊梁。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地方文化的梳理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尤其是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文化史梳理,可以为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民族团结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以云南为例,《云南文化史丛书》涵盖了整个云南地区从古至今的文化史嬗变,是一部极为完善的通史类著作。主编范建华先生几十年来热衷于云南本土文化以及文化史的发展研究,怀着对云南这片土地的热爱,他邀请了十几位学者共同撰写这部云南文化史著作。其中史前和古滇部分基本是在现有考古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编撰的,但是由于图书内容较多,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撰写和出版,因此《云南文化史丛书》采取边整理边撰写边出版的方式。继2018年《南诏大理文化史》出版之后,2019年先后出版了《古滇文化史》《爨文化史》《元明清云南文化史》,2020年4月出版了《近代云南文化史》和《云南史前文化史》。整部丛书的推出,一方面不断为读者提供了云南文化变迁的新资料,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持续关注,此后不断有高校、中学及各机构联系采购便是证明;另一方面也为一线的作者争取了充分的时间,以便他们能更严谨地开展整理工作,并将最新的成果进行出版(譬如史前部分的金沙岩画、沧源岩画等均为首次整理出版;古滇部分基于考古成果的文化史构建在国内亦是首次)。根据最新的考古成果及时对书稿内容进行调整的写作方式,不仅为国内同行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也充分地展现了该丛书在考古等方面的价值。
图书出版之后,参与编撰的编辑曾用一小段话对其价值进行了评价。首先,地方文化通史的构建在国内并不多见,这或许是因为我们在思考中国文化史时,多从中原文明、中国大历史的角度出发,这诚然是中国文化史的主流,但关注边疆和民族地区文化史的发展及其独特性在当今时代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其次,书稿中有最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譬如考古发现的“滇王之印”证明了古滇国的存在,揭开了蒙在古滇国身上的千年面纱;金沙江流域的史前岩画,向我们展示了史前人类的艺术审美),这些材料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古代史的研究内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传统学科。最后,这部丛书的出版对推动整个云南地区乃至边疆地区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仅弥补了此前中国文化史和云南地方文化史研究中的不足,更为中国边疆文化史研究和探索多元文化提供了借鉴。
可以说,这是学术界首次以时间为线索,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构建的一部云南文化通史,不仅契合了树立文化自信的主题,还基于实践不断更新内容,学术价值非常高。
2.大众化的表达
《云南文化史丛书》的撰写和出版,是一个适时调整、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作者在整理和撰写书稿的过程中,通过与编辑的不断沟通和交流,不断加深对书稿的认识,书稿也因此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进一步完善。
行文的通俗化。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云南古代史在时间上距离当代较远,且由于史书记载较少,读者容易对其产生疏离感。因此,书稿在体现连续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不仅要兼顾相关概念的厘清、史书的写作方法,还要注意不能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以《古滇文化史》为例,书稿到稿之后,编辑便对考古发现进行了归纳总结,弱化了书稿中的考古成分,采取以时间为纬、内容为经的方式进行分类,重点探究特定时期下某一族群的建筑、交通、服饰、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征。但由于史前部分的内容时间久远,仅有的考古发现虽然呈现了早期人类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却不足以让人们对史前人类的文化进行分类。史前时期的人们如何生活?如何进行动物的驯化?如何组建家庭或部落组织?是否拥有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是否具有一定的信仰?这些内容都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
从写作方法的角度来看,编辑对书稿中存在的资料罗列等情况进行修正,对考古报告式的表述進行删改,使书稿行文更符合文化史图书的要求。
设计的大众化。与其他普及类图书不同,学术图书的外观设计既要端庄大气,又要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抓住要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何从形式上呈现云南古史变迁的连贯性?编辑遵循系列图书出版的常规操作,将国宝级文物牛虎铜案作为丛书的logo,又把每个时期的代表性文物作为该书的封面及辑封,如史前时期的岩画、古滇时期的四人铃舞鎏金铜扣饰与滇王之印、爨文化时期的爨碑、南诏大理时期的《南诏图传》和艺术极品大鹏金翅鸟、近代的西南联大师生雕塑等,无一不是特定时代的文化载体。如此,主次分明,层级清楚,云南古史的脉络便通过这些精美的图片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内文还配有大量的彩图,使用四色全彩印刷,重要图片还对细节进行了放大,提示读者该器物或服饰的制作精美、技艺精湛,给读者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再加上正度16开的开本,使得书稿内容的展示空间、图文对照都更为清晰,让读者易读、易识。
思考:学术图书出版工作的拓展和深化
编辑是呈现学术图书的推动者
首先,一本书的呈现是编辑工作的结果。审稿要求编辑从字里行间走出来,培养一种宏观的审视视角,这种视角不仅针对书稿本身,还应着眼于作者与该领域的研究以及书稿的形态等。其次,从事学术图书出版工作的编辑,一定要对学术怀有敬仰之心,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尽可能关注更多更新的研究成果。
品牌助力学术图书实现大众化
近年来,“甲骨文”“理想国”“汗青堂”等图书品牌的运作日渐成熟,学术研究领域越来越趋向精细化,这要求编辑在图书出版后,加强与学者的沟通,及时关注相关学科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前沿学术成果,从而对选题进行二次开发,以及对以作者或某一专业为核心的领域进行系列选题开发,形成内容品牌,让学术研究成果成体系地呈现出来。
传播是实现学术图书价值的重要途径
与其他产品一样,在图书营销的过程中,广告、宣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术图书的营销不一定适用通俗、普及类读物的宣传方式,但不论是前期的新书预告,还是后期的书评、书讯、名家推荐等,都能对图书的销售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另外,学术类丛书也可以通过积极申报各类奖项,体现其学术性和开创性。
双效合一是学术图书出版的目标
学术图书出版是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的出版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体现,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体现。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图书的学术价值通过市场反响来体现。过去,学术图书印量少、销售缓慢一直是出版界的普遍现象。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兴起,出版社加大了宣传力度,同时采取了多种营销措施,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问”品牌出版的《恋恋红尘:明清江南的城市、欲望和生活》《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等,在保证图书学术性的基础上,均从设计、书名、特装本的定制等方面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学术图书的畅销改变了以往学术图书只靠高校经费赞助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双效合一的目标。
总之,学术图书的整理、出版必须因学术而起,因一群极具学术情怀的学者和编辑而完善。不论是编校工作、品牌构建,还是营销传播,都离不开编辑的参与。学术图书的学理性以何种方式呈现,取决于编辑的素养。因此,在学术图书的出版过程中,编辑可以吸收学者的研究思想,认真阅读、探索、总结经验教训,更新学术图书的出版理念。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这些理念终会运用到实践中,推动自身与该领域的学者保持友好的交流,最终形成学术图书品牌化发展的局面。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