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抱新媒体让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2023-06-23黄欣

文化产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受众传统信息

黄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传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因此,现就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展开研究,以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各种文化与价值观不断交流与碰撞,同时,文化强国通过影视、动漫、图书等文化作品大规模对外输出本国的文化价值观,使得国家的文化边界与文化身份日益模糊,文化主权日益削弱,出现了文化失范、文化虚无、文化分化与文化断裂等问题,导致文化认同与身份焦虑等问题日益突出。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文化传播和创新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从“伤己”的角度讲,其以一种娱乐性的表达方式、形象的描述方式、流行的表达方式、狂欢的思想等方式对传统的传播方式进行了颠覆性的突破,使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变得越来越模糊。比如,互联网使得汉字的音、形、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汉字被随意篡改、扭曲,甚至滥用,使人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从“益己”的角度讲,网络也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身份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机会。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主流媒体的文化宣传和价值引导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使得观众能够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共享知识,从而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以及民族精神的形成,进而对增强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构建新媒介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新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

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广泛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通过互联网覆盖全球网络,使信息传播范围变得更加广泛,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广泛的选择。在传播途径方面,新媒体拥有多种渠道,包括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通过这些渠道可以让信息广泛传播。同时,智能终端和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及时性

新媒体传播具有实时更新和即时交流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比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台更新速度非常快,能在短时间内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用户,这有利于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同时,新媒体传播也能够及时跟进事件的发展,促进事件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此外,新媒体还具有实时互动的特点,方便用户进行实时交流,促进信息的共享和沟通。

互动性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是单向的,媒体发布信息,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互动成为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新媒体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参与互动、评论、点赞、转发,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种互动不仅增加了沟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还能提高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但同时也增加了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和反馈性,媒体需要关注和管理互动的内容和形式,及时回复受众的反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进而提升自身的形象和权威性。

非线性

非线性是新媒体最大的优势之一。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线性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传播需求。非线性传播方式将用户与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用户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跟踪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这对于广告主、营销人员和传媒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得到了更多触及目标受众的机会,并塑造了受众对于自己品牌的认知。同时,非线性传播方式的出现也让信息传播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具有更为广泛、快速、有效的传播效果,扩大了传播空间。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困境分析

受众观念和传媒形式变化导致传统文化面临传承困境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受众观念变化和传媒形式变化的挑战。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传统文化逐渐被忽略或边缘化,强调实用性的思维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更注重眼前的利益而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的冲击深刻影响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可。年轻人的审美趋势逐渐与传统文化背道而驰,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另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对传统媒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媒体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面对浏览量、收视率等的巨大压力时,许多传统节目内容趋于同质化,失去了自身特色。除此之外,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也稍显不足。传承文化需要有特定的传承方式,但现实中却有很多限制因素。比如本地文化活动缺乏创意、文化传承者数量减少等,许多传承活动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信息过载与碎片化使得传统文化传播受阻

信息过载和碎片化是新媒体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不论互联网、社交网络、移动设备还是其他新媒体技术,都可以为受众提供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然而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传统文化几乎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另一方面,碎片化的娱乐文化也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空间,人们的注意力被不断分散,这就使得传统文化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更为严重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本身固有的价值和内在逻辑可能会被忽略或被歪曲,使得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

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导致传统文化传播萎靡不振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涉及大量商业利益,消费成为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大企业将自己的商业广告“裹挟”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扰乱了文化传播的次序和目的。在这种背景下,消费主义文化在当前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种文化注重商品消费和经济效益,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尤其是年轻人,更容易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而疏远传统文化。由于传统文化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文化积淀和根源性的思想价值,这种价值观与消费主义价值观存在冲突,难以看到其实际效用,使得年轻人对其的关注日益减少,其传播也越来越困难。

传媒机构的变革和演化导致传统文化的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数字化媒体中的传播面临很大的挑战。传统媒体的衰落和数字媒体的崛起使得传统文化失去了大量传播的渠道。传统媒体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各司其职,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困难。更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平台虽然拥有更大的覆盖面和传播效应,但受众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化和分散化,消费需求也更加多样化。此外,数字化媒体注重新闻的趣味性、娱乐性和时效性,使得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降低。

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路径

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势也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需要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首先,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结合新媒体技术,采取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包括数字化传媒、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从而满足现代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连接起来。其次,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可以结合当代元素,使其更加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需求。例如,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有趣的插图或动画视频相结合,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传统文化,便于观众理解和接受。或制作有关传统中国节日的动画视频,将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筛选传统文化内容关键点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如何筛选传统文化内容的关键点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关键。首先,需要从传统文化的精髓出发,找到那些让人们感兴趣、容易接受、触动内心的关键点。其次,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具体而言,在内容创作方面,可以从精神内涵、文化背景、艺术表现等方面切入,深入挖掘文化元素,彰显文化价值。同时,也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性、普及性、消费性为原则,让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在传播方面,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强互动与情感交流,让传统文化与受众产生共鸣和情感联系,进而增强传播效果。这样,筛选出的关键点才能够真正达到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目的,成为推动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传播的重要因素。

彰显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

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是其传承的核心,彰显文化价值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关键路径之一。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价值,这是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千年不衰的基石所在。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必须强调文化价值的呈现。具体而言,不仅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弘扬民族精神,突出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作用,还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文化属性,传承其精神内涵,加强文化创新,促进人文价值的传承与升华。另外,应该从多角度出发,全面呈现传统文化价值的多元性。传统文化可以使人们获得新的经验和感悟,也可以激发人们对文化多元性的反思和认同。因此,彰显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既可以使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播,同时也可以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機构积极响应传统文化传播的呼声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媒机构需要积极响应传统文化传播的呼声,并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打造文化志愿者队伍是传媒机构创新传播方式的一个很好示范。机构通过招募有传承和宣传传统文化意愿的志愿者,利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文化服务。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传媒机构的社会关注度,同时也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传媒机构还可以通过志愿者的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中,增强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此外,传媒机构还应积极倡导受众尊重传统文化,为其传播提供积极的舆论环境。传媒机构应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策划、宣传和传播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合作,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工作,共同打造一种新型传播模式。综上所述,传媒机构要主动扛起传统文化传播的责任,紧跟时代步伐,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用现代语境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巨大的挑战,受到了受众观念和传媒形式变化,信息过载与碎片化,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传媒机构的变革和演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形式,筛选传统文化内容关键点,彰显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以及传媒机构积极响应传统文化传播的呼声,共同打造新型传播模式。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实现传承和发展,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注入更多能量。

(作者单位:南宁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受众传统信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订阅信息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