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与形”教学设计

2023-06-23李芳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数与形加数意图

李芳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07页例1及10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图形中蕴含着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

能力目标: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情感目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变中有不变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一些数形结合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优越性,并能帮助学生建立思路,解决问题。

难点:尝试应用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PPT出示具有规律的一类算式,在计算中深思。你还能一口说出得数吗?当遇到困难时,就让学生观察发现这类算式的特征。

1+3=(4)

1+3+5=(9)

1+3+5+7=(16)

1+3+5+7+9+11+13+15=(  )

1+3+5+7+9+11+13+15+17+19+21=(  )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的生长点,为本堂课设下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迫切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下开始新的一课。

二、以形助数,寻找规律

1.摆一摆。

提示用1个小正方形表示1,那+3就是再加三个一样的小正方形。

请大家按照大屏幕上的步骤,同桌一起先完成两个加数1+3的,再完成三个加数1+3+5。摆好后观察拼成的图形和算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验数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帮助解决,通过合作要求让学生清楚知道“我要做什么?”“怎么做?”。

2.说一说。

和同学说一说图形中的1在哪里?3在哪里?5在哪里?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第一个算式由2个数相加,结果等于2的平方;第二个算式由3个数相加,结果等于3的平方。

思考:这是一种巧合吗?是不是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呢?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了利用图形来直观探索数据之间规律的巧妙方法。

三、以数解形,提炼规律

一个小正方形,可用数量1表示,而1等于1的平方。如果想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加1个够吗?不够,还需要再加上3个。再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3个够吗?不够,又要比3个多2个,也就是加上5个。那至少再加上多少个够拼成一个更大的,7个。再拼成更大的正方形呢?9个。

观察拼成的这个最大的正方形有多少行多少列?5行5列。而加数从1~9有5个,所以它一共有5的平方个,也就是25个小正方形构成。

由此我们发现,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

设计意图:让形与数对照,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的变化规律。强调形的问题中包含数的规律,在学习过程中看到数要想到形,看到形要想到数。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应用这个规律,完成下面各题。

(1)1+3+5+7=( )2

(2)1+3+5+7+9+11+13+15=( )2

(3)    =92

(4)1+3+5+7+……=(  )

n个

2.请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鼓励方法多样化)

1+3+5+7+5+3+1=(  )

3.综合实践应用题。

4.下面每个图中最外圈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32-1=8   52-32=16    72-52=24

照这样画下去,第5个图形最外圈有( )个小正方形。

五、课堂总结,感受价值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一起来说一说。

引出华罗庚的名言: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不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他的感受和你的感受有共鳴吗?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充分提高归纳和总结能力。引出华罗庚先生的名言,与学生产生共鸣,升华认知。

猜你喜欢

数与形加数意图
巧算加法
分解加数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不计算也能比大小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数与形”例2的解读与思考徐英飞
数形结合,沟通数与形的桥梁
数形结合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