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路径初探

2023-06-23李光祥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情境探究

李光祥

综合实践课是一种基于学生经验的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可以将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内容。小学阶段综合实践课程是最贴近学生生活、最便于观察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一门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切入点,以趣味性、实践性、创新性作为活动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对社会和自然的认知。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将其作为课程主题,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必修课程,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蕴含着诸多教育内容,除了各个学科知识以外,也包含着其他自然、社会知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快乐,同时也能在探究过程中,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并通过自主探究逐步验证知识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弥补学习中的不足,以此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二、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活动的实施流于形式

现阶段仍有部分学校和教师没有与时俱进地提升教育理念,不能认识到实践活动的教学价值,仍然坚持唯分数论的陈旧教学观念,对国家实施实践活动的教学要求视而不见,或者只将实践活动的教学安排体现在书面文字上;部分学校的实践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比率偏低,或者在实施的过程中只注重活动的表面形式,而不对活动的深度和效果进行挖掘。以上种种情况造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流于形式,总的来说还是学校和教师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教育理念尚待提高。

(二)实践活动的定位不够准确

实践活动课程已被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范畴,部分学校为了彰显对教学改革的响应态度,对原有的教学活动稍加改良和包装,使其改头换面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甚至把与实践教学活动毫不相关的升旗、课间操等都纳入实践活动的一部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对实践活动的价值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对实践活动进行准确定位。

(三)实践活动的实施欠缺规范化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极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特质,不同地区的学校可以根据地域特点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的实践活动。但现实中,不同地区的学校很少进行实践活动教学方面的交流互动,学校也很少给予教师此方面专业化的指导和建议,教师们都是根据自我的认知和理解进行实践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各自为政的执行方式导致实践活动缺少系统化与规范化的管理。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强调“自主探究”的学生角色定位

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的过程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其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科知识性学习不同,学生可以在复杂的情境中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去思考、感悟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者、同伴互助者和自我反思者。

学生是主动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下,学生被“学习意义”不断激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发现问题,调动已有的多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并在主动探索中不断获取新知识。

学生是同伴互助者。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与小组成员通过角色分工、互动交流、协作互助等方式解决问题,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换、经验共享、交流合作促进了学生的共同进步。

学生是自我反思者。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中,学生要不断地反思问题解决过程,审视预设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不断优化问题解决的方案。在问题解决后,学生还要对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现其中的规律。

在明确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行为主体和角色定位基础上,教师和学生需要从传统的教育角色中摆脱出来,建立崭新的师生关系,这能促进真实情境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具象化生活情境,驱动学生厘清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从学生生活出发,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驱动他们思考并解决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生活情境中,把情境具象化,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究的任务,用链条式的任务架起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间的桥梁,驱动学生寻找和提炼问题。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和他们一起提炼出有用信息,并将探究任务结构化。

以“制作玫瑰花”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母亲节快到了,明明的妈妈特别喜欢玫瑰花。明明想买鲜花送给妈妈,可是他的妈妈对花粉过敏,他要怎样才能送给妈妈一束漂亮的玫瑰花呢?聪明的你们能帮帮明明吗?”当然,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口头表达让学生融入情境,也可以运用图片或者视频等形式把情境变得更加直观。具象化的生活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让学生以助力者的身份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会令学生从内心产生自豪感,这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之一。在这个情境中,学生抓住了两个关键信息——“明明的妈妈特别喜欢玫瑰花,但是却对花粉过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学生从情境中提炼出问题的实质性要求——寻找玫瑰花的替代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运用具象化的生活情境驱动学生解决问题的内生动力,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任务,而是充满热情地自主寻找关键信息,厘清根源问题,其理解与提炼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探索中得到提升。

(三)加大隐性资源开发力度,运用家校合作机制

家庭教育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拓宽课程资源开发渠道的同时应当挖掘实践活动课程的隐性资源。首先,教师需要强化自身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意识,并在教学期间为学生提供交流和互动机会,进而了解学生的爱好进行隐性资源的选取或设计,实现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目的。其次,学校应尽力配合资源开发工作,提供有力的精神与物质支持,可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校给予专业培训指导,引导任课教师提高对隐性课程资源的识别与开发能力,确保教师所开发的教学资源可以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

(四)建立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平台

现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还不尽如人意,但有部分学校却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积极地践行了国家和教育部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实施经验。现阶段,各地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和经验还缺少有效的展示和交流,各地区、各学校应该建立实践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对优秀的实践活动案例进行详尽展示和解讀,分析其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部分,提炼案例中可以再优化的部分,为其他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借助校园网站等网络平台可以有效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使教师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进行教学探讨与交流。这不失为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的一个好方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教师要尊重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及团队能力等,真正实现全面成长。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充实自我,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情境探究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