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几点做法

2023-06-23武截斌高鹏飞武敏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武术中华民族

武截斌 高鹏飞 武敏

近年来,盘龙区新迎二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不断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时代主旋律。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领导重视、专家引领、学科渗透、家校联动、全员参与,以课程为载体,以活动为抓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模式。

一、“党建+创建”,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是强建组织筑堡垒。成立以校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确保民族工作在校园有人抓。二是统筹规划布全局。学校制定了“新迎二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五年计划”。三是理论武装提质效。学校长期聘请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省教科院陶天麟研究员等专家指导学校科研工作。不仅帮助提升教师的民族团结教育科研能力,也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工作力量,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校园有人懂,校园民族工作有效运转。

二、打造宣传“主阵地”,厚植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根基

一是以“一个课程”为圆心,抓实课堂教学阵地建设。首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在各年级各班百分百开齐开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课程。各学科根据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机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五旗”“五徽”“五认同”知识。如,数学老师讲课时,除讲授知识点之外,还会将《周髀算经》、祖冲之与圆周率等代表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成就的故事穿插在其中,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自强不息的伟大奋斗精神展示在各族青少年面前。

二是构建了校本课程“激潜启智”课程体系,研发了66门民族团结进步课程——《城市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行动研究课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本课程既满足了全校学生差异化的发展需求,又填补了我国城市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匮乏的空白。

三是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全校25个班级在大队部指导下,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团结协作,将教室打造成中华民族的“小型艺术展馆”。学校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开设了传承弘扬国学经典的“六艺课堂”,持续开展中华经典诗词吟诵、传统书法绘画学习、非遗技艺研习等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各族师生心灵,将古圣先贤思想智慧做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的现代阐释,在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强各族师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四是形式多样建设校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阵地。在校园操场、楼道走廊等人流密集区域竖立“民族文化宣传栏”“民族知识展板”引导各族师生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在跑道墙面上设立“国防教育长廊”,通过国防教育长廊,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强大的现代国防力量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重要保障力量,同时为创建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五是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校除了每周安排两节汉字书写与语言训练课外,还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读书活动。每学期定期开展汉字书写大赛、师生诵读比赛、演讲比赛等汉语言文字竞赛活动,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得力工具。

三、抓实“四个特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体系

一是积极帮扶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公平。学校除了建设好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两块阵地之外,还不断开展教育扶贫和跨区域交往合作,利用新迎二小的优质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帮助边疆民族地区多所学校不断完善教学机制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事业中不断践行“两个共同”思想,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推动各族青少年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学校先后与滇源、阿子营边远小学(三转弯小学、果东小学、大竹园小学)、四川凉山邮电贝尔小学、昭通异地安置点小学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通过走出去+带进来同步远程教研活动的方式,提升帮扶薄弱小学。

二是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赓续红色血脉,在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前进力量,推动各族师生坚定五个认同,将“爱我中华”的金种子播种在各族师生心间,切实把做好儿童青少年成长引路人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以教育科研工作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色助推器。学校通过教育科研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不仅提升教学质量,也把民族工作优势有机转化成了学校改革发展优势。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常盛常开,各族师生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四、锻造体育特色,拉动学校各方面发展

中华武术的灵魂、精神实质是精忠报国。学校从建校开始长期把武术作为特色来主抓,课间操由武术操、太极拳、八段锦和功夫扇构成。民族教育特色课中每周安排一节武术训练课。学校通过武术运动,强壮了师生的体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养成,武术《功夫扇》《八段锦》《太极拳》及各班的民族特色项目都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有名家做教练及小学员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强健了小学员的体魄,磨炼了小学员的意志,学校为体育院校输送了大批武术苗子,为国家培育出了朵朵武术之花。学校每年举办的“新迎第二小学武术校园文化节”以丰富多彩的活動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经过多年的积淀,武术特色课程已经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通过武术增强了家校联系的纽带。2018年,学校围绕“一根跳绳,跳出健康与活力,舞动智慧与和谐”目标,大力弘扬跳绳这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设“人手一短绳,每十人一长绳”特色活动。通过学校特色跳绳活动,让学生们在兴趣中找寻快乐,在团队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技能,形成阳光性格与品质。

在特色体育活动的带动下,学校形成“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事、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校园新风尚。学校成为国家级的心理健康、国防教育、网球、排球、篮球、围棋特色学校。党建课题、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分别获省级二等奖;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获省优秀组织一等奖;教师课赛3人获全国二等奖;案例一篇获全国一等奖、3篇获全国二等奖;学生电子制造获全国第三名……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武术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华武术
民族团结之歌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武术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