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拿地,集中在这里
2023-06-23邱永芬
邱永芬
5月12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一地块,历时3个半小时,116轮竞价决出胜负,当地民企联手国企以溢价38.4%摘得。
这幅地块,正好折射出今年以来全国土拍市场的几大特点:热门城市重现火热竞争,民企联合国企重返土拍江湖,民企拿地真正明显复苏的地区,集中在浙江。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指出,2023年前4月,全国土地成交规模同比下降31%,创下2010年以来全国土地交易规模的新低。近七成百强房企没有纳储,剩下三成还在拿地的百强房企仍以央国企老面孔为主。
榜首华润,今年以来就以狂飙姿态扫货。上海今年首轮宅地土拍,华润最终以总价30.2亿元竞得青浦区西虹桥宅地。同一天,广州今年首轮土拍,华润与长隆联合体,以197亿摇号拿下广州史上第二高总价的超级地块。长沙首轮土拍,华润摇中007地块……整个4月,华润在太原、上海、广州、长沙及合肥收购6幅地块,总楼面面积约为173.3万平方米,权益对价约为人民币154.1亿元。
进入5月,华润+中铁联合体37.36亿拿下北京西红门地块,16日,华润抽中成都热门的高新区地块,继续高歌拿地。
拿得出钱,又拿得到地的,不只华润,还有万科和建发。
今年3月,万科执行副总裁刘肖在董事会上表示,万科在确保安全前提下,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捕捉新项目机会。
自3月起,万科加速拿地,一个月拿地4宗:在南京雨花台拿地1宗,东莞拿地2宗,广州1宗,涉及权益地价85.13亿元。
4月中下旬,上海首轮土拍,万科时隔三年重返上海,一举挥金超76亿在松江区、闵行区拿地。同时,又在宁波、南京、杭州各拿下1宗地。整个4月份,万科流连华东片区,合共支付权益地价96.92亿,拿地5宗。而在5月,万科在时隔两年后又重返成都拿地,并以触顶熔断,摇号摇中武侯区丽都82亩宅地。
来自厦门的国企建发,今年拿地也非常迅猛,接连在浙江丽水、杭州,四川成都,福建宁德,上海青浦,江苏无锡等地摘地,拿地金额约130亿元。在5月,又以28.9亿元拿下南京雨核G14地块。
前4月频频拿地的央国企,还有保利、招商、中铁、金地、越秀等。背靠国企的绿城也出手不凡,今年前4月仅在西安就斥资56.515亿元,拿地305.85亩,居西安前4月拿地金额NO.1。
在克而瑞1-4月拿地金额前十榜单中,10家房企有6家为央国企(华润、建发、保利、招商、中铁、金地),1家混合制企业(万科),1家有国资加持(绿城),只有长隆和滨江两家纯民企。
民企的复苏,主体在联合体
从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民企拿地似乎显著复苏,但细看,还有内里。
以广州为例,民企拿地占比从数字上看,由去年全年的3%一举跃升至今年1-4月的27%,但背后的真相是“联合体”。广州今年3月和4月两批推出8宗地,成交7宗地,金额294亿。这当中,一票占掉197亿的超级地块,是华润长隆联合体,长隆权益占比50%。另一宗联合体拿地是21亿的荔湾地块,与国企广东建工联手的是,2021年才成立的广州谷龙。真正的典型民企,是来自江苏的家纺企业“南通亚伦”,以一己之力摇中23亿的番禺迎宾路地块。就在5月中旬,南通亚伦已与龙湖联姻,龙湖方面证实将由龙湖操盘迎宾路地块。至此,民企在广州单独拿地实际占比7%,联合体占比三成。
在北京,今年2月共出让6宗宅地,20余家企业参与竞逐,只有京东和龙湖两民企。6宗地总地价132.09亿元,唯有京东31.12亿元底价拿得亦庄新城地块,其余5宗地都被央国企所拿,当中越秀是最大赢家,以59.11亿元拿下其中2宗热门地块。
3月,昌平区两宗地开拍,总成交39.995亿元,当中昌平新城东区地块由首开以底价27亿摘得;另一宗朱辛庄0028地块吸引42家房企及联合体竞拍,最终民企上海大华集团以“触顶”12.995亿+溢价率15%收入。4月,北京再卖两宗地,总成交63.6亿,通州梨园地块由招商中签,孙河前苇沟002、003地块由中建智地以40.4亿元的底价竞得。5月,北京拍卖丰台大兴两宗地,总成交价64.745亿元,其中大兴西红门地块由华润和中铁联合体竞得,丰台青塔村棚户区改造地块由建工和城乡房屋竞得,都是央企联合或者央企与国企联合。
以此计算,截至5月中旬,民企在北京拿地的占比为14.7%。
上海的情况也几近相似。4月,上海2023年一批次集中土拍结束。19宗宅地,成交总建面198.86万平方米,73家企业蜂拥而至,最终总成交地价518.83亿元,溢价率7.3%。在这场激烈的土拍盛宴中,不仅央企国企,甚至连隔壁江苏的几家区属财投也都想來分杯羹。
最终依然是央国企霸占主场,民企仅有龙湖建华置地联合体、新天和实业、安徽新华3家成功摘地,累计拿地金额42.7亿元,仅占总地价的8.24%。
民企复苏的代表企业:龙湖和滨江
在前20榜单中,真正引领民企拿地风向标的,是龙湖和滨江。
4月初,深圳首轮集中拍地,5宗地揽金72亿,龙湖一举拿下2块,总金额24亿,也因此让深圳拍地市场的民企占比,从去年近乎为零的1%上升至33%。
龙湖从2月土拍重启,就一路进场拿地。2022全年新增土地储备34幅地块,权益地价304亿。
就在近期,龙湖与南通亚伦再双剑合璧,联手开发,在今年4月,历经17轮竞价,15%溢价封顶,由16家房企围猎,最终花落南通亚伦的番禺迎宾路地块。
另一家拿地过百亿的“杭州地产一哥”滨江集團,可谓是中国房地产的一匹黑马,在别的房企纷纷轻装上阵,它却不断进击拿地。2019年以来,滨江集团拿地价值从506.4亿、714.9亿、642.7亿,再到2022年的785.2亿,位列去年房企拿地价值TOP5。
与龙湖在全国攻城略地不一样,滨江今年至今基本坚守在杭州拿地。
截至4月,滨江集团今年来已通过招拍挂和合作开发,共获土地9宗,其中8宗位于杭州,一宗位于金华,新增货值超200亿元,其中直接拿地7块,合作获取2块。
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在今年5月中旬召开的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明确表示滨江会继续积极参与杭州土地市场,并且更广泛地与来杭州参拍的央企、国企和优质民企积极合作,确保在杭州的市场占有率。
滨江集团管理层还指出,除杭州外,滨江集团会重点考虑上海、南京、苏州、宁波、深圳、广州等城市。
浙江:民企复苏的代表区域
从克而瑞2023年前4月新增土地TOP100榜还能看到另一个现象,拿地前20强,为数不多的几家民企中,滨江、伟星、坤和、新城投股等大量在浙江拿地。而从中指研究院前4月城市数据来看,民企拿地的真正复苏,集中在浙江,其中杭州民企拿地占比65%,宁波54%。
今年以来,众多民企将杭州视为其恢复房地产投资的“试金石”。
2月,千亿房企新城控股顺利在杭州首场土拍摇中一宗商业综合体地块,成交总价24.6亿元,溢价率11.82%。这是新城控股继2022年暂缓公开拿地以后,首次重现土拍市场,首宗地选在杭州。
4月,在杭州举行的今年第三批集中供地中,碧桂园在时隔10个月后重现土拍现场,以28.3亿元斩获滨江区地块,所拿的第一宗地也落子杭州。
从杭州今年以来举行的四批次拍地来看,每次几乎都是民企的天下。
以第三批集中供地看,在当天拍卖的12宗涉宅地,总成交166.6亿,9宗由滨江、龙湖、碧桂园、坤和、天阳、伟星、华元等民营房企拿下。
不仅杭州,民企几乎都跑去浙江拿地。
2023年1-4月,浙江省全省共成交350宗土地,其中涉宅地129宗(剔除纯租赁、纯安置、出让面积小于1000平方米的涉宅地,下同),总建面961.3万平方米,总出让金1007.8亿元,平均楼面价10483元/平方米。
从房企浙江省涉宅地拿地金额TOP10看,七成房企为民企。
值得关注的是,在浙江拿地民企当中,又以浙江本土民企为主。前4月拿地金额前三滨江、坤和、绿城都是杭州民企,浙江中豪也都是杭州民企,其中滨江还是“杭州地产一哥”;方远、伟星都是台州房企,其中伟星还是“台州民企一哥”。只有碧桂园为来自广东的民企。
由此可见,金额中前十榜中,7家拿地民企中有6家都是浙江的民企。央国企中只有第四第五名建发、中海,还有第十名龙港市城市建设发展为来自温州的国企。
以浙江前4月宅地成交建面TOP10看,也都是6家为民企,4家为国央企。
专家:房企更关注“安全性”
那么,近期民企重出江湖拿地会成为普遍趋势吗?今年以来的土拍热度还会持续多久?
中指研究院认为,今年以来,全国部分核心城市土拍明显回暖,但受三、四线市场拖累,全国土拍市场总体热度仍低迷。由于4月销售未能持续复苏,土拍市场分化愈发明显,房企对投资的“安全性”更为关注,核心城市、核心板块仍然是房企关注焦点,但摇号中签率不断走低之下,部分房企退而求其次选择核心城市郊区板块。
“有别于去年的集体沉寂,今年以来民企在土拍市场的活跃度开始增加,特别是在对一、二线城市优质土地的角逐上,民企的亮相也成为当前行业基本面转好的一个积极信号”。克而瑞广佛区域首席分析师肖文晓指出,从目前表现看,现在能够出来拿地的民企还是少数,“很多民企的流动性风险尚未解除,行业的销售恢复基础也较为疲弱。相对于投资拿地,保交楼和去库存还是多数民企今年更为紧迫的工作”。
肖文晓认为,今年土拍市场的主角依然是央国企,“除了原来的传统国央企房企,一些近年刚刚有意进军房地产开发的上下游国企也值得关注,民企的参与更多是局部的而非全局性的”。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认为,未来土拍热度是否能延续,与楼市回暖程度高度相关。预计接下来一、二线土拍热度仍会惯性延续,优质地块依旧是房企补仓拿地的竞争点。而部分深耕房企增储诉求明确,将是土地市场中需要注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