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与中西医治疗

2023-06-23杜娟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6期
关键词:日龄粪便母猪

摘要:豬消化不良又称为胃肠卡他,是一种主要由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胃肠道器官功能紊乱,造成的猪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呕吐、腹泻或便秘,体重下降的疾病,该病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时有发生,是猪群常见疾病。针对该病,除了积极预防外,合理的治疗措施是解决该病的最有效方法。本文章重点论述猪消化不良病因、临床表征和防治措施,为提高生猪品质,减少经济损失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猪;消化不良;中西医治疗

作者简介:杜娟(1982.3— ),女,山东滨州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

在猪只养殖过程中,时常出现猪食欲不振、进食减少、腹泻拉稀但体温正常的现象,排查疾病原因后发现为消化不良,且反复发生,虽不影响猪只生命安全,但严重影响猪只体重和肉质,进而影响猪养殖场的经济收益。该病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猪产生胃肠道炎症反应,消化道器官功能紊乱,该病又称胃肠卡他,该病根据病变部位分为胃部、小肠和大肠消化不良,按病程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该病常见于免疫机能未发育完善的仔猪,其他日龄猪也偶有发生。针对该病,除了做好对待产母猪和初生出生仔猪的日常饲养管理和维护等预防外,更要对发病猪只进行及时治疗。目前,针对该病,治疗方式大致包含两个方面: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只有中西结合,再加上良好的日常管理措施,才能减少该病的发生。本文章详细表述了猪消化不良的病因、发病表征、预防措施以及中西药治疗方案,给该病的有效预防与治疗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1 猪消化不良

1.1 病因

在猪群养殖过程中,猪往往会产生消化不良的症状,该症状的另一个名称为胃食滞,主要原因主要为饲喂不当,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点三:①猪食量过大,进食量过多,从而导致饲料在猪胃内聚积而无法消化;②进食过多易发酵膨胀的食物,例如大豆饼或者潮湿的饲料,通过饮水后,饲料在胃中膨胀发酵,易造成消化不良;③猪进食饲料配方的营养成分比重被突然改变或添加不易被消化的饲料物质。

消化不良在仔猪中多发,其他日龄猪也偶有发生。消化不良发生在仔猪身上的原因主要有:①由于仔猪在母体内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使其在母猪体内没有得到正常良好的发育,导致发育不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母猪饲料的蛋白质,微量元素,或某些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含量过低,仔猪出生后由于先天不足造成抵抗力下降,进食困难,加之20日龄前仔猪由于日龄较低,胃内消化液分泌不足,从而引起消化不良;②猪场对初生仔猪的管理不当,冬季环境温度过低,潮湿寒冷,夏季过于闷热,处于不通风的环境,初生仔猪没有及时喝到初乳或初乳质量不高,环境卫生病菌过多,不及时打扫或消毒,仔猪吮吸圈舍中的粪便或泥土等;③母猪本身患有乳房炎或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导致仔猪消化不良。

1.2 临床症状

首先,患病猪食欲减退,进食量骤降,体重增加缓慢或下降,精神不振,表现沉郁,喜好饮水,但排尿增加,且排出水样粪便,偶尔表现呕吐或腹痛。10日龄仔猪和10~30日龄的仔猪从发生该病症到恢复正常状态的粪便颜色和状态稍有差别,10日龄以内正常状态下为黄色条状粪便,但患有消化不良后,呈现黄色黏性或水样的稀粪;而10~30日龄正常状态下为球状粪便,患病后则呈灰色,质地黏稠或水样。其他日龄的病猪,粪便呈偶尔干硬,偶尔呈水样质地且未消化的饲料被混合在粪便中,体温正常。

胃肠消化不良,口腔症状明显,表现为口臭,舌苔厚,黏膜潮红。食欲不振或消失、异己、频繁呕吐或作呕、肠道抑制和便秘。

大肠型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大肠排出的粪便或水样便松软,有恶臭分泌物,混有黏液,肠鸣音亢进。食欲、口腔和粪便的同时变化表明胃肠同时发炎。如果病程持续,就会变成慢性,病猪会逐渐消瘦。

2 防治措施

2.1 加强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定期对猪舍打扫和消毒,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定期消灭虫鼠等害虫,防止猪寄生虫感染,加重病情。根据防疫政策接种疫苗。保证母猪饲料营养配比,根据季节及时调整饲料配比,冬季需要增加玉米等类能量饲料的比例,而减少豆饼等蛋白饲料的比例[1],若更换饲料配比,要过渡喂养,防止母猪肠胃应激。及时处理发霉饲料,根据母猪状态及时调整饲料用量。新生仔猪要保证温度适宜,防止感冒,保证母猪乳头洁净,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母猪乳头进行消毒[2],仔猪可以充分吮吸到干净营养的初乳,3日龄后,仔猪开始添加人工辅料喂养,保证充足的饮水,逐渐减少母乳摄入,断奶后保证仔猪的营养摄入,少食多餐,可以有效预防消化不良的发生。

2.2 治疗措施

首先降低猪进食或吮吸次数,禁食8~10 h,供给适量的生理盐水,清除胃内容物后给予少量易消化饲料或稀乳[3]。之后进行中医或西医治疗,中医通过对脏腑经络气血阴阳调理,使机体达到阴阳相对平衡状态,即健康状态。西医则以解剖学和生理病理学为基础,对于机体病因进行分析,选择针对性方案进行治疗。

1)中医治疗。中药治疗不仅毒性低,易代谢还能固本培元,且对胃肠道的损伤较小,能够提高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以下为部分治疗猪消化不良的中药配方。

方案1:神曲、山楂、麦芽、枳实、厚朴各12 g,大黄30 g,芒硝60 g,煎汤去渣,一次灌服。如果患猪体表发热,体温较高,可在方剂中加入银花、连翘各15 g,生石膏30 g,去掉山楂、麦芽两味药。如果体质较弱,口色淡白,可加炙黄芪18 g,党参、当归各12 g;如果呕吐严重,可加代赭石15 g,半夏、生姜各9 g;如果粪便稀软,并有拉稀症状,除去大黄、芒硝两味药即可。

方案2:大米炒成黑焦状,研成粉末拌于饲料中。每天早、晚各喂1次,连喂3 d。取白糖50 g、枯矾15 g、滑石粉25 g,混合后拌入饲料中喂猪,2次/d,连用3~5 d就能治好。

方案3:白頭翁、活性炭各10 g,龙胆、神曲各6 g,混合共为细末,服3次/d,3 d一个疗程。

方案4:大黄末、小苏打、茴香粉各30 g,混合后分3次/d内服。

方案5:白术、山楂各400 g,神曲200 g混合碾碎,开水冲服20 g,连续服用5 d。

方案6:山楂32 g、陈皮18 g、生姜6片混合后清水煎煮,1剂/d直至病愈。

方案7:山楂20 g、滑石粉30 g、白糖50 g混合研磨后,温水冲泡给猪灌服。

方案8:苍术、山楂、建曲各24 g,陈皮30 g,厚朴、牵牛子、木香、黄芩、黄柏、大黄、芒硝、香附、麦芽、泽泻各18 g,槟榔、枳实各12 g。研成粉末,每50 kg体重的患病猪分6次内服,2次/d,连用3 d。

2)西医治疗。西医治疗见效快,能直达病灶,相比于中药来说能缩短治疗时间,见效快,疗效好。西医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改善胃肠机能、抗菌消炎和补液解毒[4]。临床上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既能直达病灶又能固本培元。

方案1:改善胃肠机能。胃蛋白酶10 g,稀盐酸5 mL,常水1 L混合,仔猪10~30 mL/d灌服,人工盐3.5 kg,焦三仙1 kg,混合成散剂,每次每头5~15 g,便秘时加倍,仔猪酌减。健胃散5~10 g,1次灌服,连服3~5 d。拉稀时,内服磺胺甲噁唑3~5 g(第1次量加倍),2次/d。大黄苏打片20~30片,1次内服。

方案2:抗菌消炎。病猪久泻不止或剧泻、剧呕时,必须消炎止泻、止吐,应口服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如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硫酸镁或硫酸钠等,也可肌肉注射盐酸苯海拉明或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2~5 mL,1~2次/d。或2份鞣酸蛋白、1份磺胺脒,混合均匀后给病猪一次性内服12~15 g,3次/d。另外,也可使用红霉素、新霉素、多黏菌素等。

方案3:补液解毒。对于病情严重至脱水的患猪,应及时静脉补给5%葡萄糖液、复方氯化钠液或生理盐水等,用量为200~500 mL/d,分成3~4次进行静脉注射,以维持体液平衡。为减轻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10 mL 5%碳酸氢钠溶液。

针对母猪子宫内膜炎造成的仔猪消化不良除了对仔猪用药外,更应该对母猪做好产后消炎工作:用青霉素、链霉素、鱼腥草、林可霉素等短效的药,1次/d,但是要想达到彻底消炎的效果,至少要使用2次/d,至少注射3 d。

3 小结

猪的消化道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生猪的体重、肉质和仔猪生产率,从而影响猪场经济效益,因此,监控生猪消化道健康,对消化不良疾病及时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猪消化不良的病因除了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的进食过量、进食发霉饲料、未及时吮吸母乳或先天不足导致免疫力降低外,还包括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肠道痢疾等[4],因此目前除了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的预防措施外,基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该病,中药治疗虽见效慢,但固本培元,西药见效快,治疗时间短,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文章重点论述了治疗猪消化不良的中医和西医药方,给猪场基层工作人员一个治疗该病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奎.中西医结合治疗猪消化不良病[J].兽医导刊,2020(1):82.

[2] 眭爱军.中西医结合治疗猪消化不良病[J].中兽医学杂志,2022(2):37-39.

[3] 丁金霞.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消化不良[J].中兽医学杂志,2021(3):34-36.

[4] 陆国致,刘宝贵,马建新.中西医结合治疗犬消化不良[J].中兽医学杂志,2003(1):24-25.

猜你喜欢

日龄粪便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粪便移稙”治病真有用
蛋鸡合理投料量
专利名称:家禽喂养中的自动化粪便集纳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