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意义、挑战与路径
2023-06-23杨健李增元
杨健 李增元
[摘 要] 乡村振兴是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从真理之维、时代责任、现实指归看,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在现实中,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缺少兼具思政素养和涉农知识的师资力量,乡村振兴战略理论知识讲授偏少、学生情怀塑造不足,传播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实践教育阵地和实践劳动阵地建设薄弱,思政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化等问题。为了破解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必须多措并举:内培外引,构建综合型师资队伍;丰富教学内容,构建新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形成多元教学模式;政府扶持,多方合作,形成乡村振兴的思政课教育共同体。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高校思政课;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08(2023)02-0034-13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发展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思想与中国乡村发展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政策创新和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对象,用包括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要求。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从而引导当代大学生广泛参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乡村振兴是多领域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农业、工业、医疗、教育、管理等领域的多类人才协同配合。但是当前,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类型不多的问题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学生是乡村建设的重要人才来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各行各业的建设。事实上,农村定向免费师范生、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三支一扶”等项目和计划已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和预备了一批批乡村紧缺的人才。但在现实中,城市籍大学生长期远离乡村,缺少“乡土情感”,缺乏主动投身乡村建设的动力;而农村籍大学生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往往将教育、求学视为“跳农门”“走仕途”“吃皇粮”的重要途径,不愿“回流”乡村,成了“当前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整体来看,思想观念是影响大学生是否愿意投身乡村建设事业的重要因素。而高校思政课是一门“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加深当代大学生对三农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培育当代大学生的“三农情怀”,让更多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主动投身乡村建设,发挥人力支持、智力支持、技术支持等多重作用。
不论是从理论学习的高度还是从现实的紧迫性来看,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大学生思想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高度关注。目前,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如袁利平等人认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的应有之义”[2],李才认为“促进乡村振兴、服务乡村建设当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意蕴和基本意涵”[3]91。同时,对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学术界也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背景、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以及思政课社会科学的学科属性,均与归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农林专业的学科发展规律、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不尽相同”[4],这一情况即便是在涉农高校也十分严重。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三农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学导向不够突出、学生主体性不足、教学评价不够科学[5]导致三农问题难以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理论实践水平仍需提升、多部门协同育人思政教育理念贯彻不到位等因素[6]导致难以培育出足够多的愿意为脱贫攻坚事业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的优秀毕业生。然而,从既有研究来看,学界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为何要融入高校思政课这一问题讨论较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缺乏系统性研究。同时,对于如何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来引导大学生树立奉献于乡村建设的价值导向,如何破解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挑战,学界也并未展开系统研究。
总体来看,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意义,但学界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为何要融入、融入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出发,阐释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意义,分析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二、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对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我国走向“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迈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但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三农情怀”,让更多的大学生扎根乡土、服务乡村社会发展,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高素质人才保障,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真理之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理论要求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时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马克思认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正如它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一样”[7]。马克思语境中的未来社会必然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乡村走向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之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郑重承诺,“这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重大创新,是促进新时代‘三农发展的重大战略”[8]。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现实的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现实体现。高校是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课堂是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空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和科学辩证的思维方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看待世界、分析问题的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同样蕴含着辩证思维。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指导下的一项系统性综合战略部署,包含农业、农村、农民三个子系统以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领域,要求乡村系统内部不同子系统和不同分领域通过相互协调、共同发力来协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利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水平,使他们能以辩证思维来理性认识和系统认知乡村社会。
(二)时代责任:要求青年大学生承担服务乡村建设发展的时代重任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实践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必须依靠人,因此必须发挥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但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乡村社会面临本土人才大量流失、外来人才引进困难的双重困境。在城乡二元对立结构制约下,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迫切需要重点投入更多人才来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然而,在人才“虹吸效应”的影响下,乡村在与城市的人才争夺战中“占不到便宜”,城乡之间經济要素的“极化”带来了“就业极化”和“人才极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要改变乡村整体弱势的“城乡二元对立”格局,就必须让更多人才“回流”乡村,消解城市对乡村的“虹吸效应”。但在现实中,“大学生作为高素质劳动力资源,通常会选择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和城市就业”,这种地区“聚集了较多的高端产业,有较完善的公共设施……生活服务质量也较高”。[9]同时,在思想理念层面,“读书离农”“读书为官”“读书致富”等功利价值观阻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也使农村籍大学生不愿“回流”农村。马克思曾指出,“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10]。新时代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优秀人才代表,是时代新人的主体,需要承担建设好乡村的时代责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赖于乡村的全面振兴,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11]而“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树人”就是要培养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的时代新人。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培养更多的具有时代责任感、愿意扎根乡土服务乡村发展的大学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毕业生承担乡村建设重任的行为彰显着他们作为时代新人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现实指归:引导大学生在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包括农村产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农村生态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现代化等。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农业农村全面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战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五大方面,其中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乡村各领域的振兴都需要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农、林、牧等涉农专业的人才,也需要政治、教育、医疗、管理等诸多专业的人才,而高校正是专门培养不同专业、多种类型的人才的重要阵地,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能为乡村振兴中各个领域的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因此,“不能将乡村仅仅作为‘涉农高校的功能专属,而是要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功能性要素”[3]92。当前,教育、医疗、产业等都是乡村振兴的短板,同时,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也需要更多懂管理、懂行政的青年人才加入。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积极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所长,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奉献、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但在现实中,许多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的专业能为乡村振兴作出何种贡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具有巨大优势,既能够提升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也能够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还能够优化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12]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使大学生从城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的角度思考自身的职业发展问题,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责任紧密相连,找准自己在乡村振兴中的职业定位,从而促使更多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主动投身乡村建设的各个领域。
三、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整体而言,不论是从理论层面、价值层面还是现实层面来看,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师资队伍专业性不足、乡村振兴战略理论知识讲授偏少且对学生情怀塑造不足、教学阵地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
(一)缺少兼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和三农专业知识的师资力量
教师是高校思政课的主导者。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发挥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就目前来看,在高校思政课的师资队伍中,缺乏既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又充分了解三农问题的专业教师,师资队伍面临专业性不足的挑战。
第一,思政专业教师缺乏三农专业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高校教师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理解较为透彻,且在教学实践中能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但受学科属性和教育背景限制,他们对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并不深刻,在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缺乏三农领域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困境。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了解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也就难以把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思政课紧密联系起来,就会使“乡村振兴战略”主题的思政课演变为“命令式”“动员式”“快捷式”的行政任务,教学方式也会流于“大水漫灌”。在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负责。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更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农方向)、政治经济学(三农方向)、农林经济管理、乡村社会学、乡村政治学等研究方向的教师的“专属”领域,这些教师在三农领域有较强的科研训练基础,而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针对三农问题的科研训练相对不足,并且缺少三农领域的项目支持。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对三农问题的了解程度不尽相同,他们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效果也就不同。
第二,涉农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不足。“学科交叉研究是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13],在各学科走向交叉融合的当下,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广泛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些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及乡村社会学、乡村政治学方向出身的教师对乡村振兴领域专业知识比较熟悉,但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并不是简单传授三农知识,而是要引导大学生辩证地看待城乡社会发展,从思想意识上培养大学生愿意服务乡村发展的“三农情怀”。从事三农领域教学和科研的非思政专业、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教师虽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专业性的深刻理解,但普遍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往往并不能够很好地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思政课,其中有的教师甚至会“以学术中立的姿态,规避政治立场和政治教育”[14]。
综合来看,具有较强思政素养的思政专业教师缺乏专业的三农知识,而具有丰富的三农专业知识的涉农专业课教师则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教师队伍专业性的不足导致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面临巨大挑战。
(二)乡村振兴战略理论知识讲授偏少、学生情怀塑造不足
教学内容是思政课教学的基础,教学内容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内容为王”是基本的教学铁律。但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存在着理论知识和价值教育等教学内容偏少的问题。
第一,思政课教学中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讲授偏少。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题和教学的内容。从价值属性上看,教材无疑是教学的第一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工具价值。高校思政课教材涵盖了思政课教学所需的基本知识要点和总体知识架构,是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内容依据。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与国家前途命运休戚相关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伟大创新,理应纳入高校思政课教材。然而,目前本科生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和博士研究生教材《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018年版)里面涉及乡村振兴战略主题的知识点并不多,而且还是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相关章节,并没有形成单独的系统性章节。硕士研究生教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21年版)里面有关乡村振兴的内容虽然有所增加,但是仍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章节。乡村振兴战略的知识体系没有正式建构起来,高校思政课教师仅仅凭借现有教材体系中的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内容自然难以向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讲授,而往往只能从宏观层面向大学生讲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容,因而导致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的乡村振兴战略理论知识显得单薄。
第二,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三农情怀”塑造不足。许多大学生自小生活在城市或发达乡镇,对农业、农村、农民缺乏天然的情感;一些农村籍大学生渴望“跳出农门”,也不愿到乡村就业。思政课是一门强化意识形态、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的思想教育课,其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讲授,还包括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教学内容的简单化、随意化会消解思政课的政治性,违背高校开设思政课的初衷。一些传统的思政课教师虽然有较强的思政素养,能从宏观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因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理解得不够透彻,故而难以对乡村振兴战略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内容进行精准提炼,甚至还会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片面化的解读。在自身对乡村振兴战略“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许多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对乡村振兴战略背后蕴含的价值观进行宏观化处理,甚至对相关价值观教育内容“一带而过”,往往就知识讲知识、就乡村振兴讲乡村振兴。在此情况下,大学生会对乡村振兴战略背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产生迷茫情绪,自然也就无法生出扎根乡土的“三农情怀”。
整体来看,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尚未有效地融入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的情怀塑造也相对不足,未能造就浓厚的“三农情怀”。
(三)传播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实践教育阵地和实践劳动阵地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教学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搭建良好的教学载体有助于强化教学主客体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创新教学手段提供基础条件,助力教师更好地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思政课堂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目前,如上所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精通三农问题的专业教师不多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讲授偏少、学生情怀塑造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传播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课堂阵地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而与开展课堂活动相比,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和实践劳动更容易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各高校较少开展乡村社会实践教育和乡村实践劳动,导致实践教育阵地和实践劳动阵地的建设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由此来看,实践教育阵地和实践劳动阵地建设的不足是一个阻碍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突出问题。
第一,乡村实践教育阵地建设缺失。很多大学生出身于城市,自小享受城市所提供的优渥的公共服务,对于农业生产、农村环境、农民职业等领域的认知较为模糊。还有一些农村籍大学生成长和生活的乡村是“城镇化的乡村”,这类乡村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村落、村庄,而是一定程度上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所以这类大学生也并不了解那些真正亟待建设和发展的普通乡村、落后乡村是何种状态。因此,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局限于课堂,还需要回归生活世界,打造乡村社会实践的阵地。但就目前而言,高校教师在书斋里做学问、教书育人,大学生在书斋里学习,都已经成为常态,而社会实践教育则往往不受重视。社会实践阵地建设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无法从思政课堂中真正了解乡村社会,也无法找到自身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职业定位。这样,培养乡村建设奉献者的价值目标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乡村实践劳动阵地建设较为薄弱。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劳动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高校能够组织一些实践教育类的乡村社会实践活动,但这些实践教育活动主要是参观、浏览、体验性质的,真正的劳动实践环节很少,乡村实践劳动阵地建设较为薄弱,只依靠单纯的实践教育方式无法使大学生在真正的劳动实践中体会乡村建设的不易而真正理解乡村振兴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内涵。
总体而言,传播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实践教育阵地建设和实践劳动阵地建设均存在薄弱环节,导致乡村振兴战略思想难以真正融入思政课。
(四)未能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实践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要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政课,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着力。然而,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薄,使用的教学手段也较为单一,因而导致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无法有效融入思政课堂。
第一,缺少鲜活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育手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仍然主要采取“大水漫灌”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上仍以照本宣科的知识讲授为主,很少结合大学毕业生下乡就业、创业的现实成功案例来对在校学生进行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为数不多的此类案例教学,其表达方式也大多局限于文字描述和口头表述,缺少“情景剧”式的鲜活案例表达。另外,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现实性的战略部署,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形成对乡村社会发展的理性认知,还在于让学生形成对乡村社会发展的感性认知。而若仅仅采用课堂教学这一种手段,并不能使当代大学生真正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但在现实中,将思政课与乡村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开展接地气的“乡间思政课”的高校较少,事实上大部分高校并不具备开设“乡间思政课”的条件,思政课教师也没有精力和条件带领大学生到乡间田野体验“乡间思政课”。多数高校思政课采用的教学手段偏向于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缺少灵活的案例分析,同时也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因此难以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极具现实性的知识体系真正融入高校思政课堂。
第二,现代信息教育手段缺乏有效的应用。采用实践教育的教学手段需要更多的经费开支,但并非所有高校都有开展乡村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件。而现代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打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限制而较为真实地展现部分现实的社会情况,同时也比实地实践教育手段更为“经济实惠”。当前,“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网络社群的参与者,高校运用网络社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也是必要手段”[15]。因此,信息技术手段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工具。在现实中,许多高校在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会使用一些新媒体教学手段,也会使用微信群、QQ群等网络虚拟平台向大学生传递一些乡村振兴方面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但是,各高校很少邀请一些优秀的乡村实践工作者和三农研究专家来开设在线的网络课程,也并未有效地应用日常可见的网络信息平台来搭建乡村实践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在线交流桥梁。同时,各高校尚未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VR式“乡村拟景教育”。“拟景教育模式是一种更贴近于实景的教育模式,从教育的性质上讲,它是实景教育的替代品。”[16]这种拟景教育是信息技术、仿真技术的高级应用,可以让大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较为真实地感受乡村社会。但就目前而言,拟景教育模式在各高校还处于起步阶段,普及率较低,更未推广到乡村振兴相关教育中。
整体来看,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一大短板。
四、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从现实来看,师资队伍专业性不足、相关教学内容偏少、教学阵地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使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學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政府扶持、加强多方合作等多方面发力。
(一)内培外引,构建“思政理论人才+涉农专业人才+地方实践工作者”综合型师资队伍
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居于关键性地位。如前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政课教学是主客体双向互动、学习交流的过程,但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对应角色和作用发挥存在区别,“思政课的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学生的主动有效参与也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维护”[17],因此,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先行。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可从“内培”和“外引”两个层面着手。
第一,加强高校内部思政课师资队伍培养。一方面,必须提升传统思政课教师的三农理论素养。“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好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引路人”,必须主动关注我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理论意蕴和时代价值。同时,可以安排涉农专业课教师和涉农研究人员担任传统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导师”,采取小组讨论、结对帮扶等形式帮助传统思政课教师快速拓展三农视野,从而更好地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另一方面,可将校内的一部分涉农专业课教师和涉农研究人才转型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力量。涉农专业课教师、涉农研究人才长期从事三农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对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能够弥补传统思政课教师缺乏三农理论素养的短板,给予大学生更为精准、可行、有效的乡村就业创业指导。但现实中,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较为薄弱,“相当部分的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还比较缺乏,甚至还有专业课与思政课拉错调、讲跑调、唱反调,甚至逆向而行”[18]。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传统思政课教师“牵手”涉农专业课教师的方式,让传统思政课教师帮助涉农专业课教师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素养,协助涉农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课教学实践、锤炼思政课教学技巧、积累思政课教学经验,从而将涉农专业课教师有效地转化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力量。
第二,引进更多懂三农的教师来充实思政课教学队伍,并邀请知名的三农理论专家和优秀的乡村实践工作者来讲好有特色的专题思政课。首先,高校在引进思政课师资时,要引进一些懂三农的优秀教师加入思政课教学队伍,改善思政课的师资结构。其次,定期邀请一些优秀的三农理论专家进驻高校开设思政课公共专题报告。三农理论专家主要是来自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学者,他们长期从事三农理论研究,在这个领域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而且其中多数人平时工作中与大学生接触交流较多,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邀请三农理论专家为大学生讲授乡村振兴主题的公开思政课,可以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将个人职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相连的就业观,感召更多优秀大学生主动加入乡村振兴的建设队伍。最后,还需要与地方实践工作者和涉农“土专家”开展合作,开辟高校思政课的“第二课堂”。地方实践工作者和涉农“土专家”主要包括长期驻扎乡村的村干部,长期从事乡村教育、乡村医疗、农村社区管理的各类工作人员,以及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等。高校可以与本地优秀的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干部开展教学合作,将高校思政课搬到田间地头;也可以邀请他们来校,为大学生讲好生动活泼的特色思政课。同时,乡村教育、乡村医疗、乡村公共服务也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重点建设的领域,因此,开设“第二课堂”并不局限于邀请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地方实践工作者,乡村教育、乡村医疗等领域一些优秀的实践工作者也能讲好与本领域相关的“乡村振兴课堂”。
(二)丰富教学内容,构建“价值引领教育+专业知识讲授+科研训练”新型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是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有意传递的知识信息,它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理论为本”“以内容为王”[19]。然而,思政课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讲授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还包括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要基于教材、拓展教材,还要给学生灌输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适当增加一些额外的科研训练,构建“价值引领教育+专业知识讲授+科研训练”的新型教学体系。
第一,强化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引领教育。大学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型期,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传递给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高校思政课应当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使他们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奉献智慧和力量的成才目标。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讲授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知识要点时,可以对乡村振兴战略中所体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富裕”“奉献精神”等社会价值观进行提炼、总结、归纳。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大学毕业生下乡就业、创业的典型案例与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运用现实案例更好地感召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鼓励更多大学生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第二,加强专业知识讲授,提高乡村振兴专题教学中的专业知识增量。由于现有思政课教材中涉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知识体系相对缺乏,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自主强化教学设计,从相关的政策文件、专著、研究性论文中提炼专业知识,提高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教学中的专业知识增量。例如,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和国家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及每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规划和总体布局作过系统论述。同时,学术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主题的研究性论文和专著也很多。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对党和国家发布的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重要文件进行分析解读,从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提炼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宗旨和具体内容,并通过钻研相关专著和研究性论文,将相关内容融入乡村振兴专题思政课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内容中的知识增量。
第三,强化科研训练,培养科研思维,提升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层理解。科研训练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辩证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形式。在课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搜集乡村振兴的相关资料,诸如大学生下乡就业、创业的典型事迹和乡村振兴示范地区的成就、经验等,鼓励、引导大学生对乡村振兴问题进行发散性思考。在课中,教师可以抛出一些辩证性思考题让学生思考,从而调动学生课上思考的积极性。在课后,可以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布置一些实践调查报告类、课程论文类的强化作业,锤炼大学生的科研思维。另外,思政课教师可以与从事三农方向研究的专业课教师合作,開展对学生的联合培养,鼓励、推荐一些愿意参加乡村社会实践调查的大学生参与三农领域的科研,通过这种科研训练来提升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层理解。
(三)创新教学方法,形成“实践教育基地+实践劳动基地+现代信息技术”多元教学模式
课堂是理论教学的主阵地,理论讲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理论课堂是传递间接经验的有效平台,但仅靠理论课堂并不足以让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还必须依托实践教育基地和实践劳动基地,开展实践教育类和实践劳动类的教学活动。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助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从实践教育、实践劳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这三个方面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使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更加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政课。
第一,搭建乡村振兴的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史密斯指出,实地化教育是一种将地方化知识、技能和问题编入课程的教学方法,其努力培养学生文化涵化和社会化的基本学习经验。”[20]实践教育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抽象变具体”“刻板变生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互动中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实践教育基地是教育培训的示范基地。各高校可以联合各县、乡级政府搭建乡村振兴的实践教育基地,通过校地合作、产学融合等方式让大学生下到基层、下到田野中去锤炼专业技能,从而培养乡村振兴储备人才。同时,鼓励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下到乡村田野,依托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基地的载体平台开设生动的“乡间思政课”,在开展乡村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穿插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乡村振兴的价值和意涵。
第二,搭建乡村振兴的实践劳动基地,强化大学生实践劳动。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劳动的过程中,能够切身地体会到劳动的本质内涵和价值意义,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因此,各高校要积极与各农业生产基地开展横向合作,搭建乡村振兴的实践劳动基地,并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定期、定点到各个实践劳动基地参加农业劳动。同时,将大学生的专业属性和劳动活动有机结合,派遣各专业的大学生到符合各自专业的乡村工作岗位上开展实践学习,比如让农业专业的大学生下到田间地头进行劳动实践,让医学生下到乡镇卫生院、村社卫生服务站锻炼学习,让师范生下到农村中小学开展支教工作,让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到乡镇单位、村委会锻炼学习。如此将大学生的专业属性与劳动活动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定向参与特定职业属性的社会实践劳动,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在乡村建设中的职业定位,培养和强化他们扎根乡村建设的“三农情怀”。另外,在具体的劳动实践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也需要及时发挥引导作用,定期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总结汇报工作,更好地启发学生领悟奉献乡村建设的时代责任。
第三,深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大学生享受网络化、情景化、拟景化的现代教育。搭建实践教育基地和实践劳动基地确实能够使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但是,受时间、空间、资金、人力、物力等多种因素制约,大学生下乡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的次数和时长都极为有限。而网络教学恰恰可以打破人与人交流的时间空间限制,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目前,开展网络教学的设施成本已经大大降低,开展远程网络教育的基础设施如电脑、摄像头、麦克风、小型会议室等已经在大部分乡村实践教育基地得到配备,因此,各高校可以积极跟各个乡村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网络教学合作,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的乡村实践工作者为大学生讲授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网络思政课。同时,也可以邀请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三农研究人员在线开设网络思政课,讲授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价值意义。同时,高校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相融合,设计一些乡村振兴战略主题的特色“情景剧”来供学生学习,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他们关注三农问题的兴趣。另外,高校可以将“拟景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到思政课教学中,通过应用一些VR技术,以“VR思政课”的形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思政课,让学生在虚拟空间中体验高度仿真的乡村社会场景,使他们在不亲临现场的情况下也能感受到比较真实的乡村社会风貌。
(四)政府扶持,多方合作,形成“高校+地方政府+乡村實践场所”思政课教育共同体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社会资源总体是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作为“金字塔”顶部的教育资源,必然是一种稀缺资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受“政府、社会和市场、高校、个体”[21]四个因素干预。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高校不仅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项目扶持,还需要与乡镇部门、村级组织、涉农实践场所以及其他的乡村实践场所开展横向教育合作,建设各类实践教育基地和实践劳动基地。
第一,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项目扶持力度,缓解高校开展实践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成本压力。政府是宏观资源调控的强有力主体。高校思政课是一门“强政治导向”的课程,党领导下的政府是调控高校思政课资源的核心主体。“配置课程和教学资源是政府教育行政力的重要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得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资金、项目、机会、信息等公共资源”。[22]对于高校来说,开展乡村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项需要动员大量师生参与的全局性工作,也是一个较大的教学实践支出项目,一般高校尤其地方高校往往无力承担如此巨大的成本支出。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汇集更多人力、财力、物力,为地方高校组织开展乡村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等一系列支持。在制度层面,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将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列为思政课培养体系的必要环节,鼓励和支持各高校引进一批懂三农的思政课教师,并鼓励各高校依托思政课这一教学活动载体,组织引导大学生参与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服务,特别是重点支持和鼓励农村定向就业大学生下乡参与教育实践类和劳动实践类活动。在资金支持上,地方政府对于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应当给予专项资金扶持,缓解高校大规模开展乡村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压力。在科研项目扶持上,地方政府可以增加一些涉农的科研项目立项,并引导更多的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涉农类的横向调研课题,引导思政课教师主动关注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研究话题。另外,地方政府可以增设一些与乡村振兴战略主题相关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并鼓励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相关科研训练,从而让大学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培养“三农情怀”。
第二,加强高校、地方政府、乡村实践场所之间的横向合作,形成乡村振兴的“思政课教育共同体”。高校开展乡村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必须依托农业生产基地、社区部门、乡村学校、村社卫生服务站等相应的实践场所。由于高校难以直接跟乡村实践场所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所以还需要以地方政府为中介,由地方政府推动和促成高校与乡村实践场所的沟通。高校与乡村实践场所开展的合作并不只是劳动方面的合作,还包括教育方面的合作,而开展全面的劳动教育合作需要对实践场所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这种改造所需的资金成本对于高校和实践场所来说都是难以承担的,因此需要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政府一方面可以直接划拨财政资金,为将乡村实践场所改造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基地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可牵头挖掘民间资金,以入股的形式筹措资金来建设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等乡村实践教育场所。另外,地方政府还应鼓励优秀的乡村实践工作者加入“乡间思政课”教学队伍。在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扶持、高校组织学生下乡学习、乡村实践场所提供教学平台及乡间师资力量这样的通力合作下,可以形成有效传播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思政课教育共同体”,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思政课。
结语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是民族振兴的基础,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杰出人才,也应当是乡村建设的生力军。目前,在城市对乡村的“虹吸效应”影响下,下乡就业和“回流”乡村的大学生依然偏少,乡村振兴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而高校思政课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以高校思政课为载体,在向大学生传递乡村振兴战略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大学生为农服务的价值观念和扎根乡土的“三农情怀”,引导更多的大学生主动投身乡村建设事业,为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注入活力。
[参 考 文 献]
[1] 边燕杰,肖阳.农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机遇——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1):1.
[2] 袁利平,姜嘉伟.关于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74(1):159.
[3] 李才.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4(1).
[4] 袁野,郭旭莹,关诗雯,等.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20(5):89.
[5] 谷庆明,吴虹.探究如何结合三农问题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38(6):121.
[6] 宋晨辉.精准扶贫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浅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4):62-63.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21.
[8] 钱正武.习近平新时代“三农”观的理论贡献[J].理论学刊,2019(2):30.
[9] 武毅英,洪文建.劳动力市场分割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3):23.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17.
[11] 王婷.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时代新人培育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1(5):44.
[12] 王宇,李成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途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10):138.
[13] 侯勇,钱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研究范式:现状、问题与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21(8):50.
[14] 劉世华.社会思潮激荡下大学生面临的思想问题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针对性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9):50.
[15] 万文双.网络社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59.
[16] 谢敏.拟景教育:高职教育模式的转换[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79.
[17] 冯连军,朱宝林.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体地位、现实困境和发展向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3):40.
[18] 童潇.非思政课专业教师应特别增强授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J].红旗文稿,2017(14):24.
[19] 孙蚌珠.理论为本·内容为王·因材施教——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44.
[20] 王乐.“实地化教育”评介——让教学回到“土地”的尝试[J].南京社会科学,2021(1):145.
[21] 冯君莲,张燕玲.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干预:范围、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4(4):33.
[22] 李小鲁,袁本新.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政府行政力与学术影响力的有效统合——关于广东省推进“05方案”实施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73.
〔责任编辑:余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