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季节更替中探索变化

2023-06-23高婷

父母必读 2023年5期
关键词:立夏导图古诗词

高婷

读诗也能变成游戏,具体做法是带孩子一边读古诗,一边找到诗歌中对应的生活或自然现象,这些年代久远的诗歌就会变得更加亲切和好玩了。

有谚语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而当立夏节气在公历5月到来时,虽说从气候的角度,还没有真正迈入夏季的门槛,但春日的景象已渐渐地向夏日转换。在这个季节转换的时候,特别适合带孩子去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与自身的变化。

寻找变化,并学会分类

思考

在引导孩子观察的时候,我曾经分享过要让孩子打开全部的感官,不仅可以用眼睛去看,还可以加入听觉、嗅觉、触觉,乃至味觉,从而收集到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我建议让孩子画一张思维导图,把这5种感官列出来,这样就可以在观察时提醒自己,拓展出观察的更多角度与层面。

在此基础上,我还会建议孩子给变化分分类。比如我们可以先分出自然界中的变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这两个大类。之后再细分:在自然界中,可以分出植物、动物以及气候与环境的变化;而在日常生活中,又可以分出衣食起居、情绪以及特别的活动,比如立夏当日的风俗等。

画一张思维导图,把这些分类有层次地列举出来。之后不管是阅读古诗词或者与这个季節相关的文章,还是自己去观察、体验、参与种种活动,都可以记录到导图上的对应位置。我会建议孩子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记不同的记录来源,比如古诗词是一种颜色,自己观察到的生活变化是另一种颜色。这样就好像是在导图上跟古代诗人们遥相呼应、彼此唱和了。

这种分类思考的思维方式,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也很有用的。父母不要觉得:这太基础了,太简单了,似乎幼儿园的小朋友就已经学习过了。其实要列出合适的分类,并且把种种繁杂的细节,分门别类地放到对应的分支下,不遗漏也不错放,对孩子来说很可能依然是个挑战。

展开主动探索,把读诗变成游戏

那么在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春夏之交都有哪些变化呢?做好上述分类的思维导图之后,就可以为孩子提供5~10首关于立夏或初夏的古诗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增减),让孩子自己对照着导图的各个分支,去找到并填入相应的细节。

传统上我们会让孩子每次读一整首诗,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阅读方法,我们也可以换个方式,比如每次只留意一类事物,把所有与它相关的内容全部都抓取出来、记录下来。对照着前面画好的导图,让孩子自己决定要从哪个分支开始。

比如喜欢昆虫的孩子,可以先从昆虫开始。我们可以看到陆游的“花尽蜜蜂稀”,范成大的“菜花成荚蝶犹来”,司马光的“林莺欣有托,丛蝶怅无依”,还会看到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就像个游戏,让孩子先把这些昆虫从诗句中圈出来,还可以是小小的竞赛,看谁找得快、找得多;或者轮流找,看谁赢在最后,之后再把它们填入导图。

喜欢吃水果的孩子,可以找找春夏之交的水果。比如杨万里写过“梅子留酸软齿牙”,戴复古写到“摘尽枇杷一树金”。

此外,春夏之交还是吃笋的季节,陆游就写过“林中晚笋供厨美”。

养蚕的孩子,也可以找到不少关于它的诗句,比如范成大写过“桑叶露枝蚕向老”。这并不是说蚕老了,而是说到了春夏之交,蚕就长大了,很快就要准备结茧。

在南方,如果家附近有水塘,到5月下旬就开始听得到蛙鸣了,古诗词中写到它的也不少,比如曹豳的“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贾弇的“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高启的“雨余归路有鸣蛙”。

还有好多事物和变化可以去探索呢!这样读诗,是不是更好玩儿?孩子们就会觉得,哎,古诗词读起来也不是那么困难嘛!它们变成了一个个游戏道具,变得更好亲近了。

了解,并写好一种风俗

● 迎夏仪式

此外,说到立夏,这个节气在古时候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它标记着一个新季节的到来。早在周朝,立夏这天,天子要亲自带着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南郊举行迎夏仪式。为什么是南郊?因为夏季的暖风会从南方吹来,人们就把这个季节跟南方这个方位联系在了一起。大家在古诗词中读到“南风”时,就可以知道这是在写夏季的风。有意思的是,根据《礼记·月令》的记载,周天子和群臣在立夏的祭祀仪式上,所有的礼服、佩戴的玉、坐的马车、车上的旗帜都是红色的。因此,红色也象征着夏天。

那么,在民间又如何呢?立夏习俗也特别丰富。我们仍然可以用分类的方式来整理。

● 尝鲜

比如跟吃有关的,古时候在立夏这天有尝鲜的风俗(也叫尝新),就是品尝新上市的蔬菜和水果。在南方有立夏三新—青梅、酒酿和新鲜鸡蛋。江浙一带,古时候人们用黄豆、黑豆、赤豆、绿豆、青豆煮五色饭,后来演变成用蚕豆肉煮糯米饭。同时还要吃乌笋,这种笋细细长长,就像筷子一样,长辈总是叮嘱要成双吃,寓意长个儿。因为人有两条腿,总不能一条长一条短吧!

● 立夏绳和立夏蛋

此外还有流传更广、非常受孩子欢迎的两个习俗:一个是用彩色线编织立夏绳,让孩子套在手腕上,用来护佑平安,同时还用彩色线编织装鸡蛋的网套,挂在孩子们的胸前;另一个是吃茶叶蛋,而且还会举行斗蛋比赛,看谁的立夏蛋的蛋壳最坚硬。我念小学的时候,学校每到立夏都会举行斗蛋活动,邀请全校师生一起参与,场面相当壮观。邻里之间彼此碰到了,也会“斗”一下。所以小朋友胸前网套中的鸡蛋,一日之中恐怕会换好几个呢。

如今孩子们常常碰到“写一个习俗”这样的作文题,很多孩子不知道该怎么扩展,其实可用的素材很多:除了亲身经历以外,还可以收集多种不同类型的资料。比如分别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他们小时候有什么样的习俗,由此或许就会发现习俗在时间以及空间范围内的变化。还可以查阅资料,看看这些习俗的来源以及在历史的各个阶段又是如何的。这里仍然可以用上述的分类整理工具和方法!在写作成文时,这些资料都可以被编织进去。

最后给大家列举一些描述春夏之交的诗词,带着孩子在初夏去一起寻找变化,记录并分类整理吧!

春暮

[宋]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

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

青草池塘独听蛙。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之

[宋]司马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托,丛蝶怅无依。

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

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

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

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

闲看槐荫满亭台。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互动环节

绘制导图

根据文章中的方法和步骤画出春夏之交变化的导图,并选择其中几个分支补充上细节,比如自然界的动植物有什么不同,气候与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什么庆祝立夏节气的活动,等等。

找诗词比赛

和孩子来一场诗词比赛,每次选定一个主题词,比如昆虫、水果等,比一比看谁能找到更多相关的诗词,并在诗词中圈出相关的事物,最后一起补充到相应的导图中吧。

猜你喜欢

立夏导图古诗词
立夏喽,碰碰蛋
踏青古诗词
立夏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立夏
我和古诗词
Début de l’été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