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小学英语非正式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2023-06-21王剑锋
王剑锋
【摘要】非正式学习在当前的网络时代已经极为普遍,也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开辟了全新且有效的学习途径。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英语学习需求,老师立足“互联网+”视域下的学习特点,结合网络平台的优势,按照当前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可以顺利完成英语知识体系的建构,促使学生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水平的同步提升,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非正式学习;指导策略;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包罗万象的信息资源,带给了现代人学习、生活颠覆性的冲击,也为学生依托网络平台随时随地接受多种类型信息的刺激创造了可能,开创了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空间。
一、借助互联网平台自主拓展,夯实基础知识
互联网平台中丰富的英语资源和便捷多样的学习平台,为学生在课堂之外开展英语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小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自主拓展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侧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促使学生自主的运用网络平台上的优质资源,灵活的完成英语知识的积累。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A的Unit 6 My efri-end时,对于本单元涉及的一些有关国家的单词,提示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非正式学习。学生通过网络查询了一些感兴趣的国家名字,及相关的知识。有学生了解了加拿大,学习了加拿大的地理位置、面积等很多知识。“Canada is located in North America,which is a land and sea country.”“Come to Canada and enjoy the great outdoors.”“Canada ranks the second country in the world with an area 9.98 million aquare kilometers.”“Canada is the most northern country in North America.”學生通过非正式学习,不仅积累了词汇,“aquare kilometers(平方公里)”“North America(北美)”,还开阔了知识面,对于加拿大这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更加具体的了解,“It borders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South and Alaska in the northwest.”在这种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英语能力、学科素养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小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自主拓展英语基础知识,利用通俗易懂的英语材料,以及音频、视频等英语资源,扩充英语词汇,积累语法知识,强化各类语言知识的融会贯通,快速地建立英语知识的网络,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在促进个体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有效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依托互联网平台自由训练,增长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的训练不能只靠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而是需要开辟课外的训练途径。互联网平台为小学生训练语言技能提供了便利。在小学生依托互联网平台自由训练英语语言技能的过程中,按照新课标对于小学阶段语言技能方面的要求,对于学生非正式的语言技能训练活动,进行适当的点拨,助力学生增长语言技能,促进能力发展。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A的Unit 5 What do they do?时,对于本单元“询问职业”这个话题,组织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英语对话训练。“There is a variety of occupations.”“How do you ask others occupations?”老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成学生自由对话。接下来,老师通过一体机搜集呈现了一些时下比较热门的职业,创设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联想。“What does he do?”学生看到网络上一位解放军战士的图片,自然而然地发问,“He is a soldier.”看到一位女明星,“What does she do?”“She is a film star.”学生看到了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What does he do?”“He is a scientist.”学生利用网络上看到的各种职业,反复运用“What do/does they/she/he do?”“They/She/He are/is…”这组句型进行了问答训练,增强了自身的英语听说技能,促进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
小学生依托互联网平台自由的训练英语语言技能,利用沉浸式英语语言环境,聆听英语,模仿学习,借助互联网直观资源创设的交流情境,积极参与,灵活运用英语围绕着“职业”这个主题,进行表达交流,增长了听说技能,开展阅读与写作训练,实现语言能力快速提升,带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运用互联网平台有效培养,形成优良习惯
互联网平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学习条件,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小学生运用互联网平台开展非正式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发挥网络平台方便快捷和资源丰富多样的优势,增强对小学生自发学习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养成良好习惯。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A的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时,对于本单元中“动物朋友”这个主题,学生非常感兴趣,运用网络查询有关动物的知识,并且习得了很多精彩的英语表达。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满足学生的展示欲望。“Animals are the best friends of human beings.”“There are a lot of animals in the world.”学生通过查询,学习了一些小动物的英语表达,“小鸭子,duck。I like duck.It can swim and very cute.”“Dogs are my faourite animal.”“My best animal friend is a yellow dog.”“I raised it since it was young.”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尝试用英语介绍小动物。老师及时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开口。“Wonderful.You have learned so much new words and sentences.”“You are all great.Try to learn more on the internet.”在老师的表扬中,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可以保持借助网络平台扩充英语知识的习惯。
小学生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非正式学习,利用网络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学习英语的自觉,培养学生利用一切条件自发学习英语的意识,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让学生逐渐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愉悦体验,迎合小学生喜欢探索、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加速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凭借互联网平台多元评价,提升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新时代明确的教育目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不仅对于英语课堂教学具有直接的引领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非正式学习也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功能。围绕着这个目标,训练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上的测试软件和有用的练习题目等方式,对于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让学生可以清晰的认识自己,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A的Unit 4 Hobbies时,对于本单元涉及的“业余爱好”这个常见的主题,小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学习。“I have learned how to express the various hobbies that we are familiar with.”一个学生总结自己利用网络开展非正式学习的收获,并且利用网络通讯工具与老师进行交流。对于学生的自我认识,老师点拨学生,“Well done.Did you analysiz effects of your hobbies?”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反省,“Reading books i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It makes my life colourful but takes up too much of my time,so I shorten my study time,which bring bad effects for my study.”老師指导学生认识了自身不足之后,需要及时调整业余爱好。“How do you choose your hobbies?”老师问,学生意识到需要根据时间、精力,以及业余爱好对自身成长的利弊进行选择,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奠定了良好的综合素质。
小学生以互联网上的测试项目作为手段,对于自身的英语能力、综合能力进行科学检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自身的不足,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及时完善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形成优秀的综合素质,而能够让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更加有效,树立强大的自主学习意识,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基础。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着课堂教学模式,也带给师生全新的英语学习体验,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生命成长,为学生的英语非正式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要最大化地挖掘互联网上的英语资源和学习平台的教育教学价值,使学生可以获得全方位的训练和多方面的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能力素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萍.“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02).
[2]刘和水,刘兰芬.“互联网+”背景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22(03).
[3]骆小维.“互联网+”视域下英语非正式学习指导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