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3-06-21陈嘉莹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3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陈嘉莹

【摘要】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在接受教育,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具备的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质与能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课堂提质增效。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进行研究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情感教育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音乐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意义

1.深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音乐本身就是用以表达情感的艺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情感教育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使学生对音乐艺术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进行认知,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使教学始终保持对学生个性与人格的尊重,不断帮助学生走向更深层次的发展,促进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形成。

2.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小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其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同时处于不断嬗变的过程中,对于他们而言,无论是价值观、人生观这种长期的思想观念,还是短期的心理状态都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看,正确的思想观念恰成为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形成的素养之一。此时,有强有力的外界力量介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就十分重要。而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恰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教学的机会,在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依托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通过体验音乐作品的感性元素,体会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生活态度,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和思想品质,以达成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之作用。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1.培育审美情趣,感悟音乐之美

审美情趣是指学生以自身具体的审美观念为出发点而产生的一种素养,是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做出的审美评价和态度。在融入情感教育时,应当以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为依托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不同形式的课堂内容的呈现,真正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一方面,教师可以主动尝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收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其审美情趣。比如,教师通过课前询问学生,找到课堂不同切入点的灵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尝试降低学生审美的门槛。如欣赏时间较长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将作品分段欣赏,降低欣赏难度,再加以引导,容易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此,学生可以更好地感悟音乐之美。

例如,在教学《红旗颂》时,教师首先为学生播放音乐,搭配天安门“国庆”大联欢的视频进行欣赏。然后,教师再通过话语引导学生对歌曲背后的故事进行思考,例如对中国成功举办世博会、奥运会、加入世贸组织等成就进行联系,如此,能够让学生受到感染而饱含爱国情感。然后,教师再分别按段播放乐曲,请学生再次欣赏,在铺垫过后,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体验到蕴藏在音乐之中的情感。例如,在第二段音乐中,教师能够更轻松地引导学生对这一段乐曲所蕴含的战士奋勇向前之意进行感知,从而更有深度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增强情感交流,推动情感感知

音乐情感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学生能够通过音乐作品获得的情感教育较为主观。一方面,学生之间有差异化的情感学习体验,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效果较难控制。因此,在进行情感教育融入时,教师应当注重增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交互的方式推动情感教育的融入,使得学生的情感感知更为顺畅。

例如,在进行《祖国,你好》歌曲的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倾听的方式培养其审美感知能力,进而推动学生对不同情感的感知能力。如:歌曲中所蕴含的爱国之意,通过歌曲的学习后,使学生随着音乐用喜欢的方式将自身的情感进行演绎等。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中,增强学生对歌曲所蕴含的积极向上情感的理解,有助于让学生获知不同文化在表达情感上的差异,进而深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优化学习氛围,培养情感认同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优秀的学习氛围是使情感教育得到良好开展的前置条件。一方面,学生需要一个宽松、允许表达的氛围来表达情感,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通过交流来获得对音乐作品中情感的正确认识。因此,教师应当主动优化学习氛围,将良好的教学氛围视作开展情感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实践中,教师应当立足于小学生的特性开展教学。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具有活泼的本性,往往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此背景之下,教师就需要主动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情感化的解读。因而,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主动营造优良学习氛围,以更好融入情感教育。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音乐作品的意涵。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将情感教育作为自己优化学习氛围的目的,而不应当将优化学习氛围本身当成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将这一理念贯彻始终。例如,在教学《小红帽》一节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这种办法。通过角色扮演的引入,学生能够更乐于参加课堂学习,但教师不能“止步于此”,而应当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变化,并自然地产生一种情感认同,由此而提高情感教育的质量。

4.挖掘教材内容,拓展情感深度

教材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音乐教学时的重要参照,也是教师进行情感教育融入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对音乐教材的挖掘,应当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单元教学为依托,总结这一单元内可使用的教学资源,将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有机地整合,为自身的教学目标服务。同时,教师应当认识到,教材内容的挖掘是为自身的情感教育目标以及其他音乐教育目标服务,应当在二者之间求取平衡,既凸显情感教育之特色,又培养学生在其他音乐知识上的素养,从而达成拓展学生情感深度之目的,进而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

例如,在进行《勤快人与懒人》的教学时,教师以富有趣味的音乐为载体进行教学,让学生感知到欢快、活泼的情绪,同时引导学生观看不同片段中应用这首C大调童谣的片段,既能让学生被不同的影视片段吸引,从而更高效、更深入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又能让学生在片段之中获得对《勤快人与懒人》这一童谣的不同段落所蕴含的情感以及其中的情感转折。

5.引入背景知识,激发情感共鸣

音乐的内涵不能孤立地从音乐作品本身的片段来看,而是要动态地结合创作主题和作者人生经历来进行情感体验的感受。因此,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背后的故事。这种故事的引入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音乐,更能使其对作品内在的情感产生共鸣。

例如,在教学《红星歌》时,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先放一遍歌曲,在观察到学生的状态已经完全投入其中,或至少有了一些感悟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作品背景的介绍。教师以潘冬子的故事为线索,为学生播放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的片段。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够深入地感受到革命时期的动荡与困苦,在这样艰苦的背景之下,潘冬子作为一个并没有“责任”的孩子,仍然参与了诸多革命活动。例如,他能够做到参与“打土豪”,也能够克服他人所不能,在深山老林中展开游击活动。并且逐渐成为一个成熟、勇敢、冷静的红军战士,并在日后的革命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而言,这种背景知识的介入能够使他们对潘冬子这一人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并使得这一形象更加具体、生动。而这份感动可以通过《闪闪的红星》和《红星歌》之间的联系搭起桥梁。学生在了解到《红星歌》正是其插曲后,便可以将潘冬子的故事同歌词、旋律联系起来,从而感受到其所蕴藏的深厚情感。通过一系列的背景介绍,学生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要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来演唱《红星歌》,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由此,教师就通过引入情感知识实现了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进而促进了情感教育的融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的提出使得小学音乐教学面临转型,其提出的核心素养更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指引。新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面临新的要求,而情感教育恰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切实地帮助教师深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由此,本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培育审美情趣、增强情感交流、优化学習氛围、挖掘教材内容、引入背景知识等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深度融入情感教育。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