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及指数

2023-06-21晋雷

商场现代化 2023年5期
关键词:熵值法指标体系

摘 要:西藏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站在西藏人民的立场上,对西藏发展提出的新目标。本文通过对西藏2001-202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构建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计算出20年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根据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化协同性,将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并根据高质量发展指数,对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藏经济高质量;指标体系;熵值法

一、引言

西藏提出要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走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对于西藏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西藏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发展什么,应该着重发展什么,应该怎么衡量发展的程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本文在梳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希望可以丰富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为欠发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提供新内容,同时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二、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根据詹新宇和崔培培(2016)的研究,同样采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采用熵值法对数据进行发展指数的合成。通过对2001—2020年共20年的数据,构建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测度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本文基于科学性、可得性等原则,结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构建了拥有5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27项三级指标的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和《西藏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通过对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数据,根据其他学者的研究赋予属性,根据不同的指标性质,将负向指标进行转化,并将正向指标与转化后的负向指标进行标准化,并根据标准化后的数值进行熵值法的计算。

根据计算的结果来看,西藏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20年的时间内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二十年的时间中,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从0.12发展到0.73,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从西藏的趋势来看,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非持续向好发展,存在着波动中向上的增长态势。在2012年、2017年和2018年,西藏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实现飞跃式发展。在2005年,存在较明显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下滑。

从二级指标的整体权重来看,将五项指标根据权重进行由大到小排序,可以得到:共享、创新、开放、协调与绿色。首先,西藏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将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在创新方面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在新发展理念中占了接近28%的权重。再次,开放和协调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较低,二者的权重之和才能达到五分之一的水平。最后,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中权重最低的是绿色,仅为8%。这五项权重,证明了西藏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较大部分是通过共享与创新进行来对发展指数进行影响,而在绿色方面投入较少。

根据各个指标的权重来看,西藏在20年内,发展影响较大的为专利申请授权数,证明了西藏在创新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开放虽然在西藏发展指数的权重较低,但是,在出口方面,对发展指数的影响较大。城镇化水平作为协调指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发展指数的权重中占据着中等水平,共享指标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也是这样。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权重较不明显的,包括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这两项都是协调的重要指标,但在西藏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化中并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恩格尔系数在西藏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及在共享的各项指标中,权重是最少的一项。除此之外,西藏的生活垃圾无害化的处理率的权重,相比于其他各项权重,都是最小的那一项。

三、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对比

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是许多人在思考的问题。如果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那么,通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以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一种发展策略。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对比,可以观察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根据图1所示,从2002年到2007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计算相关性系数,可以得到这些年的相关系数为0.85,相关性明显。从整体上看,变动的幅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时,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同时进行变化,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增长也具有协同性。在2002年至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动,具有较为明显的同步变化的趋势。在2003年到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的趋势明显大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化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动幅度比经济增长速度较为平缓。在这个时间段上,西藏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动,可以显著改变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动,通过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可以正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动。

在2007年到2012年,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反方向变动的态势,此时,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22。2007年至2009年,西藏经济增长呈现出放缓的态势,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但此时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化趋势是呈现持续上升的,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反向变动的趋势,根据相关系数的计算,得到此时的相关系数为-0.98,这三年的变动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2009年至2011年,西藏经济发展速度实现正增长的同时,西藏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却呈现明显的下降,此时,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99,相关性显著。在2011年至2012年,西藏经济增长速度从19%下降到15%,此时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相反的趋势,从0.27增长到0.39。从2007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高质量發展指数的正相关性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二者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同时,两者的相关性系数有所下降。在这6年中,西藏的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发展不能实现同步增长,通过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来正向影响西藏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行不通。

在2012年到2014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变动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变动趋势,既存在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同时变动的状况,又存在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反方向变动的态势。

在2015后,尤其是2017年后,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同时从总体上而言,2015年后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是不断增长的。在2015—2017年中,西藏的经济增长速度从11.5%增长到13.9%,但此时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从在0.46左右徘徊,增长到0.57。此时经济增长速度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既存在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变动轻微的阶段,也存在经济增长速度增加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长较快的阶段。在2017年后,经济增长速度的增长或是下降,都没有改变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增长态势,最终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连续增长的局面。对于这种增长进行分析,离不开新常态经济理念以及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政策推动。在2014年的新常态理念后,改变为不仅追求GDP的增长的局面,还重视经济发展的方式,之后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及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将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行调整。西藏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也是在这个时间段进行了转变,由原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正向或负向的变化,转变为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动,并没有影响到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提高,同时,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也实现了较快的变化,由0.46增长到0.74。

根据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可以将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同步变动阶段、反向變动阶段以及无影响的阶段。在同向变动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经济增长速度具有明显的同步增加或者降低,此时,正是经济增长过程中,需要“做大蛋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实现经济高质量水平提高的现象。在反向变动的阶段,通过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并没有同步的发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提高,反而出现了反向的变动,在这个阶段中,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动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动,呈现出明显的负向关联,可能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显著,此时的经济发展反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降低同时出现。第三个阶段中,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经济增长速度并没有明显的同步性,即使经济增长速度变动,也没有影响到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增长,在这个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得到了贯彻,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之间的联系削弱。

四、对策与建议

1.提高经济中的创新水平,将创新贯彻经济发展的全方面

西藏面临着创新研究投入仍显不足,且存在高校在校人数不足和高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慢等问题。应该增加科研投入,提高政府财政中科研创新的支出,鼓励社会资本在创新方面的投资;通过创新弥补经济发展的客观劣势,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环境和基建打造低海拔地区的创新产业园区,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动高校建设,增加高校科研和教育投入,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培养一批留得住的人才;对高技术产品进行补贴或减税,积极吸引高技术产品的销售,实现产品销售占比中的技术产品占比。

2.提高经济发展中的协调水平,协调城乡、产业发展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城乡、产业不协调,要积极推动城乡和产业的均衡发展。西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逐渐调整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将西藏的农村与城市、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割裂感逐渐消除,最终实现西藏的协调发展。

3.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力度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将保护环境的行为贯彻到生产、消费的全过程。西藏可以通过冰山变化,清晰的感知到全球变暖的影响。西藏要积极提高环境投入,通过对废水、废气等排放的优化,减少环境污染,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全国大势下,实现环保的领跑。

4.提高开放水平

西藏要积极探索西藏开放的新路线,在打造面向南亚大通道的环境下,积极对南亚市场进行研究,通过特色产品和带有特色文化的服务,增加南亚市场的占有率。

5.共享经济发展的果实

西藏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不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通过政府投资,提高图书馆等设施的建设,同时,通过网络、面对面交流等方式,积极提高西藏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参与性。另一方面,个人要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提高西藏居民对于市场的接受度,宣传和鼓励城乡居民加入市场竞争,改变部分居民的对市场竞争接受度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詹新宇,崔培培.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评价——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 2016(08):40-53,39.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02).

[3]王君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而努力奋斗[J].新西藏(汉文版),2021(12):12-15.

作者简介:晋雷(1996— ),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熵值法指标体系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绩效研究
灰色关联模型在白酒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及熵值法结合的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