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点画之美
2023-06-21刘子玉
刘子玉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什么是点画
图1是颜真卿的楷书。楷书有撇画、横画等笔画。在解读楷书作品时,先不要去认每一个字,而是先拆解看一看这些撇画、捺画、横画,它们都是点画。在书法当中,最基本的单位就是点画。
图1 中两个行书例字,辨析行书的点画稍微难一点,这些点画连在一起了,例如“嗟”字,横竖横连在一起,这就是一个点画组合。
所谓的点画,就是我们大家从小接受的概念,叫基本笔画。古人叫点画,今天我们用一个词就叫笔画,它是我们书法构成的最基本最基础最小的那个单位。
二、点画是怎么形成的
小时候写毛笔字,我们先练一两个星期的横,甚至一个月的横,然后第二个月练撇或竖,竖还会分成一个星期的悬针竖,一个星期的垂露竖等等,练的就是这些点画。那这些点画是怎么形成的呢?
关于“点画出现”这个问题,有两种观点,一是点画是到隶书的成熟才出现的;二是点画是到楷书的成熟才出现的。哪个观点是对的,是需要我们探究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讨论的是“出现”问题,不是“成形”问题。先不下定论,先来看一些书法作品吧(见图2)。
图2
早期商代的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是最早的书法,也是最早成体系的文字。不难发现,甲骨文里面是有横竖撇捺等笔画的。所以甲骨文中是有点画的,只是不像后来点画那么丰富,形态那么多样。
西周金文以线条为主,是有点画的,点画比较少,例如横画、竖画,也有很多点的笔画。
线条最明显的书体是小篆,尤其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以绝对的线条为主,点画特别少,但依然会有少量的点画,如小篆,有些横、竖笔画。
隶书时,点画开始分解,开始多起来了,捺画、横画、点画、波画等。
到了楷书,笔画就完全成型了。因此,并不是说点画是到了楷书出现的时候才出现的,其实早就出现了。
所以我们说点画的演变,同时伴随着字体的演变,字体的演变伴随着笔法的演变,也伴随着点画的演变,点画是结果,笔法是过程,五种字体基本成型。这个时候,点画的演变基本完成,这也是我们说的点画的演变。
三、一些基本点画的美感特质
这些点画出来以后,我们书写或者看书法字帖的时候,也是去看笔法,不太会去关注点画本身所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感受。其实中国人的书法,两千多年来,尤其是从王羲之以来,从魏晋书法以来,大家对点画的那种美感,已经形成了一些审美的积淀,他们把点画看成一种跟自己内在生命心理相联系的一种美感的传递方式。
(一)横和竖——横向与纵向的支撑
横画跟竖画是横向跟纵向的一个支撑。就像房子建造的时候需要搭架子,它需要有横的、竖的。图3中“平”字,横跟竖就是支撑的点画,其他笔画都是支撑之外的,像我们所说的大树之外的枝叶,横、竖就是支撑。我们经常说一个字有主笔,“平”字当中的主笔就是这个竖,这就有点像我们人体里面的脊椎,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支撑。所以横和竖最主要带来一种像建筑一样的这种支撑,像人一样的这种脊柱。
图3
(二)撇、捺——带来飞动感
撇和捺会带来一种飞动的感觉,像燕子的尾巴一样掠过去,有一种飞动的美感。中国人特别喜欢在房子上装沿儿,沿儿就是希望化重量为灵动、灵巧之美,撇和捺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图4中“谨”“时”这两个字看上去都不太飞动,看起来比较厚实、敦实,因为它们没有撇、捺。如果每个字都有撇捺也不现实,也不一定好看,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有些字是横跟竖结合的,没有撇捺。但是有了撇、捺的字,左展右伸,整个像鸟一样开始展翅,动起来了,这就是撇、捺的功用。图4的“今”字,就是这种感受,就显得比较灵动。哪怕有一个撇也是好的,比如“着”字(图4),就会发现这个字就动起来了。
图4
图4 的四个字对比一下,会发现右边两个字更飘逸飞动,就是因为它们有撇和捺,像鸟的翅膀一样,在振翅欲飞。所以撇捺在我们审美上就是有这个功用。
(三)点——带来跳动感
点也很重要,它带来一种跳动感,像我们弹琵琶一样,噔噔噔噔,有跳动之美,书法里面的线条像二胡一样,会非常柔情。点给人一种跳跃感。
图5 这组“马”字,左边的这个马是跳跃的,貌似能听到这个马哒哒的声音,它就是有这种跳跃感,有跳跃的声音。中间的马,看上去是一匹很壮实的马,腿很长。右边的马,下面的那一横画,一下子就过去了,也是今天我们写这个马。他们之间做个对比可知,点起到的作用,就是这种跳跃的感觉。
图5
(四)钩——精神外耀
钩画在书法审美中,它可以让精神外耀,比如有些时候,你的心里很郁闷的时候,想出个气,要么拍桌子、敲墙壁,或者其他动作,这些行为都是想通过某种东西,把气从胸中给泻出去。这个钩,就可以把整个的这个精神和神采向外面去“耀”。“耀”就是可以让你感觉到向外面突出去的感觉。
图6左上的“武”字,没有钩,看起来好像有点别扭。左下的“武”字有钩,好像“嗖”的一下出去了。左上的武字不出勾,它的这个精神还含在里头,没有出去。左下这个武字,有勾出去的尖,这个精神在一停一出间就出来了。所以这个钩能够精神外耀。
图6
古人说,笔锋是要出去,不能每个字出去,但也不能每个字不出去,它是很辩证的,既要讲究含蓄,又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出锋时就出锋。这两个“武”字的差别就是一个含蓄的美感,一个张扬出去的美感。
南宋词人书法家、书论家姜夔的《续书谱》里说道:“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这句话就明显表达出,有笔锋使其精神外耀;无锋使其含蓄、内敛。所以,有锋就要出去,呈现出钩的魅力。
所以我们在处理一行书法的时候,不能每个钩都出去或者都不出去。图6的这句“来句留荆水”。“来”字的最后一笔,一般会直接写出去,因为写出去很过瘾。但是,米芾在处理这个笔画的时候,以点的形式呈现,含在这里一点,没有出锋。“句”字出钩,出去。“留”字是含在里头的。“荆”字的最后的笔画竖钩,在处理的时候,轻轻一点。但到“水”字的时候,最后一笔处理得非常尖,锋出去了。这组字的笔画都处理为出去的状态,那么就一点儿都不含蓄了。所以米芾在处理的时候,就比较注重收与放的关系。我们能体会到这几个字收尾的变化,就会知道,书法背后隐藏的是中国人对生命的看法和做事的一种基本原则。它不是纯粹的,它跟人,跟社会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他们相互之间是一种关系,整体为上,整体是很重要的。
(五)转——体现柔婉之力,折——体现果敢之力
转和折的审美特质,转体现一种柔婉之力,折体现一种果敢之力。
清代王澍作品中(图7)的点画以转为主,转看上去非常婉转、柔美。篆书当然是转多,但也有一些篆书,是折比较多的,有果敢之力,图7齐白石的篆书对联作品,折画多,方有斩定跌帖,所以给人一种愣愣的痛快,有刚健之气。
图7
我们来看方跟圆,图8中第一行“国”,两种都比较圆转,赵孟頫“国”字里面的这种圆,没有折出来,是来自篆书,所以,我们学会篆书之后,再来学楷书,眼睛就能看出楷书转折之处的那个转,也就是那个圆,不然,就很难理解转折之处,为什么不是折,而是圆转。第二行“国”字,左边的“国”是圆转,右边的“国”字是折,出现折就出现了硬角。因此,不要认为写“国”就一定是折或者转。
图8
转和折的使用与前面的出锋和不出锋是一个道理,它们是相互辩证的关系。图9是王羲之《兰亭序》局部,这两行字中转与折不断交替书写,有转折转这种节奏感在里面。所以,临古人的范本,首先我们要能够去看得懂,才能临得出来。然后把转折转这种变化的节奏感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去形成,这样我们也就可以变化了。折和转不是固定的概念,只是一种节奏化的转折转折,折折转转,像诗词的平仄一样,它是一种节奏。我们不要固定凡是写到某个字,就一定是折或转。
图9 《兰亭序》
清代的沈曾植在《海日楼札丛》说道:“楷之生动多取于行;篆之生动多取于隶。隶者,篆之行也。篆参隶势而姿生,隶参楷势而姿生,此通乎今以为变也。楷参隶势而质古,隶参篆势而质古,此通乎古以为变也。”这几句话说出了五种书体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五种书体都要学得好处,就能懂得了这里面的“变”了,并不是非得把每一种书体都要达到精湛的程度,这个很难,但至少要通,这一点是可以做得到的。体会到书法中点画的美感特质,有助于更好地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