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视域下安徽非遗传统舞蹈采石“跳和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3-06-21王培垚
王培垚
摘要:研究非遗传统舞蹈,离不开研究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使得非遗传统舞蹈具有特殊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从文化交流、传承模式优化、传播方式的创新三个方面切入,提出安徽非遗传统舞蹈采石“跳和合”的有效传承发展路径。
關键词:采石“跳和合” 民族文化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4-0065-04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兴盛;时代的进步是以文化繁荣为强大支撑的。何为民族文化?即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创造出的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其中涵盖了语言、文字、艺术、宗教风俗,乃至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不仅如此,民族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延续以及国家的兴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古至今,很多爱国主义事迹无一不体现出民族文化以及所衍生出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尤其是其中所产生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精神品质,对于民族或者国家来讲,都是必不可缺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智慧结晶。如安徽非遗传统舞蹈采石“跳和合”是当地人民在丰收时用来表达喜悦心情的一种方式,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跳和合”不仅是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映照,也是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宝贵文化资源。
一、采石“跳和合”的源流追溯
安徽非遗传统舞蹈采石“跳和合”是马鞍山地方非遗民间舞蹈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特色,同时也是最富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非遗民间舞蹈,其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唐朝(公元618—907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对于采石“跳和合”的由来,还有一段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相传在唐代太平府的凌云山中,居住着和、合两位仙人,两个仙人在此修行,不知何时,距离凌云山不远处的蟠龙村中的池塘中出现一条怪龙,因和、合二仙合力授法解救百姓,导致仙踪被村民泄露,二仙不得不离开蟠龙村至采石小九华山,修行闲暇之余,跳舞娱乐之态恰巧被一路过的青年渔民所见,渔民情不自禁地跟着二仙舞动起来,之后并将所学传授给后人,取名为“跳和合”。
采石“跳和合”是流传于采石地区的一种民间民俗舞蹈,据考证,跳和合的发源地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隅,当地主要采石,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西周时隶属吴国,至春秋战国时期曾先后隶属越国和楚国,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对于古代军事战略重地而言,战事的频发不可避免,由此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便赋予了采石“跳和合”吉祥、和谐、美好的寓意,同时也能够从侧面凸显出广大劳动人民追求美好、向往太平和安定生活的思想理念。
“和合”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体现,其文化理念历经几千年而始终文脉不断,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睦,也指万物之间的均衡得当,“和合”则指民间传说中象征男女相爱之神,又称“和合”二圣,代表婚姻和合,寓意和谐美好,且在我国传统的婚礼中,常常可见和、合二仙的画像,人们以此寓意来祝贺新婚之人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非遗舞蹈采石“跳和合”内容简单易懂,动作轻快,神态鲜明,表演憨态可掬、充满稚气童趣,看了让人忍俊不禁,其中包含一张张令人捧腹的大头娃娃傩面,喜乐忘形的提裤、犀牛望月、点头晃脑、三步一撩、仰天大笑、金鸡啄食等舞蹈元素,既表达了特定节日的喜庆氛围,又表达了太平盛世下人们的开心喜悦,其伴奏乐器有扁鼓、金锣、铜钹等民族特色鲜明的打击乐器,此外,采石“跳和合”动作的最大特点便是动作简单易懂,同时不乏喜庆欢快的元素,其动作构成分为单人动作和双人动作,其中许多都具有特定名称,如:“跳弓步”“四方步”“金鸡啄食”等为单人动作;“拜观音”“犀牛望月”“缠头过脑”等为双人动作,正因有这般喜庆而又简单的舞蹈动作,所以使得采石“跳和合”能够深受人们喜爱,且流传至今。
二、采石“跳和合”的发展现状
安徽非遗舞蹈采石“跳和合”曾荣获安徽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一等奖,随后又被中央民族歌舞团加工排演,邀请参加建国十周年文艺晚会,受到国内外宾客一致好评,1982年“跳和合”入选《中国民间音乐舞蹈集成·安徽卷》,2000年载入《中华舞蹈志·安徽卷》,2018年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遗。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非遗保护与发展缺乏科学理念,导致现阶段非遗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中遇到了诸多困难。
(一)传承渠道
非遗传统艺术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具有浓厚的地方气息,且具有特定的传承方式、鲜活的传承形态、丰沃的传承土壤、丰厚的传承底蕴。采石“跳和合”也不例外,它既没有职业的舞队,也无专业的舞者,大多都是半农半艺的民间艺人。
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的脚步已经毫不留情地让采石“跳和合”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采石“跳和合”所依靠的“口传身教”“家族师承”传承方式较为单一,这种传承方式决定了传承和积累的独创性和经验性,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弊端,使得传授方式和观念都会变得狭隘,容易导致守旧和思想封闭,并在客观上会阻碍采石“跳和合”的技艺更新。单线的传承方式很容易受到传承人的影响而中断,从而造成技艺失传,非常不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且现阶段由于一些老的民间艺人先后辞世,采石“跳和合”原有的精湛技艺现已部分失传,现阶段我们很难领略纯正的、原始的舞蹈风貌,采石“跳和合”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必须高效且高质量地培养非遗传承人,打破“家族式传承”模式,创新传承机制,全方面培养传承人,独立构建人才的培育方案,给予财政及发展平台帮扶等发展政策,此外,各地方政府还需要不断加强宣传,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职权,“干部先行”“党员先行”,做好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和宣传工作。
(二)传承意识
众多优秀的非遗传承方式较为单一,传承难度较大,受到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在当下社会逐渐失传,这就体现出人才缺乏的现实问题,随着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离开自己的家乡,这就导致非遗传承缺乏新生的血液,而老一辈的非遗传承人因年事已高,不能继续从事这份事业,且随着自媒体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于网络直播、网红等职业,而对于社会认可度以及地位不高的传承人失去兴致,青黄不接,导致技艺流失已是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年轻人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缺乏对传统民俗舞蹈文化的了解,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缺失感情,使得属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群众淡忘,因而对其传承发展的主观意识也随之降低,一个国家如果过于盛行快餐文化,那它的文化土壤就会变得贫瘠,这种土壤不可能长出科技创新的参天大树,而其固有的传承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随着时代的交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褪去传统时期的实用性功能,逐渐开始成为代表国家和民族文化记忆的载体,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符号,采石“跳和合”便是如此。对于游子来说,那熟悉的一张张大头娃娃傩面,那一段段充满稚气童趣的舞蹈动作,给游子带来的便是家乡的归属感,对于民间艺人而言,锣鼓喧天、张灯舞起,显示出几百年舞蹈的繁荣兴旺、生生不息;而对于民众而言,采石“跳和合”所代表的不单单只是一个民间艺术,更多的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是发自内心对其感到自豪,采石“跳和合”的兴衰不单单是民间艺人的责任,每位民众都应参与其中,树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流三千里”的自信,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三、基于民族文化视阈下采石“跳和合”的特征
(一)具有民族特殊性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属于自身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汉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其舞蹈历史悠久,且分布广泛,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即使是相同种类的歌舞,因地区不同,也会在风格、装扮和表演形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汉族人口所居住的广阔区域与周围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北方多流传秧歌,如东北秧歌、山东秧歌、陕北秧歌;南方流传花灯,如云南花灯、福建采茶等,北方的民间舞多有古朴刚劲之遗风,南方的民间舞则以绮丽纤巧、婀娜多姿而见长,而地处黄河长江之间的淮河地区花鼓灯,则兼收南北之长,形成刚柔相济的特色,”采石“跳和合”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马鞍山地方民間民俗舞蹈中最亮眼的那一颗“明星”,同时,采石“跳和合”也是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民间民俗舞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二)受宗教文化影响
汉族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进程中十分注重理论教化,始终渗透着宗教信仰元素。在我国古代,人们十分推崇神传文化,所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文化,人们希望通过舞蹈表达对于美好意愿的期盼,以及对于神明的敬畏,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为对情感的抒发,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随着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佛教文化深受世人敬仰,也因为它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而民间舞蹈也是从人民群众中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民间舞蹈作品是根据宗教故事改编出来的,在一些宗教活动与佳节活动中,舞蹈也逐渐成为庆祝节日与弘扬宗教发展必不可少的文艺形式。采石“跳和合”中所述的“和合”二仙,长期以来都是深受我国百姓喜爱且敬仰的神仙,以中国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喜神,取和谐美好之意,其民俗意义深入浅出,《管子幼官第八》云:“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采石“跳和合”这一民间舞蹈就蕴含着这种极为深刻的中华文化哲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财富。“和合”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哲学概念与文化概念,其中所包含的志同道合、和睦相处、百年好合、珠联璧合等多种优秀“和合”文化理念都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和追求和谐生活的精神支柱,奉行以此为出发点的理念,有利于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是民族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基于民族文化视阈下采石“跳和合”的传承创新路径
(一)文化的深入交流与碰撞
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古有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前者作为重要的贸易通道,多种文化在此交流、融合、碰撞,产生新的火花,丝绸之路也成为连接中西方文化的重要桥梁,形成了具有中西元素的独特文化;后者将当时众多的先进技术、规章制度、礼仪文化都传播出去,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今有中国打开“中国之窗”,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当前世界正处于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被打破,在新视野、新格局下,传统文化如何以保护为核心向交流与传承等多方面延伸,并将文化遗产价值通过交流得到拓展,以此来获得新的“生命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当前,“文化保护”热潮在全国兴起,各大文化交流平台也在陆续搭建,这也为安徽非遗舞蹈采石“跳和合”的发展与创新创造了新的契机,采石“跳和合”所在的安徽省马鞍山市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其位于安徽省东部,横跨长江,与六朝古都南京毗邻,且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因此有着“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美誉。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二)“全民”传承模式的优化
非遗与传承人之前的关系就如同“鱼儿和水”一般密不可分,因此让非遗“活下来”的关键就是要在“培养传承人”方面下功夫,非遗作为一种活态形式传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必须高效且高质量地培养非遗传承人。我国的非遗项目无一不令世人惊叹,能够以过硬本领担得起“非遗传承人”称号的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学艺的过程往往是默默无闻,年复一年,可能需要十几年的坚持,由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需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因此,寻找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
在国家层面,政府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需细化非遗相关政策,并给予全面指导,并健全相关制度,制定关于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策略,保护传统文化稳固发展,建立相对应的文化保护与传习场所,建立传承创新机制,全方面地培养传承人,独立建构人才培育方案,并鼓励群众进行相对应的非遗艺术学习。此外,各地方政府还需要不断加强宣传,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职权,“干部先行”“党员先行”,做好文化保护与宣传工作。
在社会层面,需要加强非遗科普教育,从青少年至中老年,从学校的学生至社会工作人员,要培养他们对于非遗文化的兴趣,以及开展相关技能训练,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传承”。“全民传承”并不是要求全部民众都参与其中,而是全民对于非遗知识的普及以及对于文化传承的自觉,不仅如此,非遗的“全民”传承还可借鉴众多优秀成功案例,如:山西国家级非遗项目“翼城花鼓”,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民传承”。
(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与创新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网络媒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媒介传播的模式与方法已与当前大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产生矛盾,与非遗传承与传播的需求不成正比,因此,只有开发多种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非遗传播样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各种媒介进行宣传与推广,才可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的传播力度得到提升。
纪录片作为一种视听兼具的影像表达形式,通过真实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以强调“真人真事”为表现内容,运用艺术的手段加以呈现,具有反映现实、揭示问题、传递知识、留存记录等作用。伴随着《故宫》《传承》《了不起的匠人》《非遗中国行》等节目的热播,非遗纪录片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而非遗文化作为承载国家和民族文化记忆的“容器”,正逐渐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符号,地区的文化艺术能让本区域民众产生共鸣,采石“跳和合”也是如此,那笑口常开的大头娃娃面罩、卡通式鲜艳的彩服,早已在一段段歌舞中成为民众记忆最深处的一缕阳光,温和而温暖,“和仙”与“合仙”在一阵阵锣鼓声中踏歌而舞,人们能从中看到采石“跳和合”那1000多年的繁荣兴旺、生生不息,更多的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展现出内心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非遗纪录片在凝聚民族力量、增进文化认同上具有天然的题材优势,通过文化记忆的视角观照、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于非遗文化的那份“记忆”,激发人们心底的文化认同感,真正意义上赋予“非遗”以鲜活的生命力,使其走到我们面前,也正是通过这种形式,那些尘封了多年、鲜为人知的优秀传统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当今处于移动互联时代,单一的传播方式难以满足人们需求,非遗的传播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健全多元化、全覆盖的信息收集以及传递网络,建立高效、便利的数学化信息服务平台,专题网站、各种移动社交网络媒介等传播途径对于非遗传播与发展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各种依附于智能手机的社交平台以及软件也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时期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与关注使得非遗网络传播互动性不足的缺点显得尤为明显,这就使得非遗传播处于“僵尸化”状态。
除以上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所带来的传播方式以外,经济发展带动传播也行之有效,近年来,非遗生产性保护正在逐渐展开,全国都在大力发展以非遗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产业,以此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对于相关非遗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扩大产品文化的影响力,使非遗传承与保护获得可持续性动力,另外,作为非遗传播渠道之一的网络媒体通过协助建设相关产业品牌、组织文化产业节与文化展演与交流论等方式,在傳播非遗文化的同时,自身获得盈利,得到发展,实现与非遗保护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中华舞蹈志》委员会.中华舞蹈志·安徽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
[2]张晓红.中国民间舞蹈的广泛性与民俗性[J].舞蹈,2009(05):52-53.
[3]张武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媒介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128-132+143.
[4]丁玲.“和合”文化渗透下地理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5]徐婷.非遗题材纪录片的传播策略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8年.
[6]小柏,谭玉林,柴征.马鞍山地方舞蹈文化研究——以采石“跳和合”为例[J].艺术科技,2014(07):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