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古籍刻本中手写字体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2023-06-21孙悦斐

艺术评鉴 2023年3期
关键词:文化意义明代

孙悦斐

摘要:明代经济和文化异常繁盛,也是中国古籍发展的黄金时期。因制版工艺形式的不同,古籍可分为写本、刻本与拓本三种。基于不同目的,手写书迹存在于各种古籍之上,主要表现形式为字体、题签、序文、题跋、批注等。其中,刻本古籍中刊印书籍所使用的字体并非直接书于古籍上,而是先手书上板再刻制刊印而成,称为版刻书迹,但仍属手写书迹。明代刻本手写书迹字体的演变分为前、中、晚三个时期,各自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审美风尚,同时也具备极高的历史、文献和艺术价值,而复古运动对其的影响也体现出了特有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明代  古籍刻本  手写字体  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3-0041-04

中国雕版印刷术自宋代普遍应用,至明代已达巅峰,官刻私刻,颇受重视,①其数量、种类、技术都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明代刻本中手写书迹主要体现在刻书字体、书序、题跋等方面,其字体的演变与社会、政治、文化在不同时代的需求密切相关。明代版刻中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其中在明中叶出现的“宋体字”对书籍字体的影响延续至今,在这种匠体字盛行的时代,古籍中的手写书迹便更能呈现出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同时,因为刻制书籍所使用的字体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改变,所以字体的应用也成为了鉴定古籍版本的重要标准。书写在刊刻书籍的过程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②,刻本书籍在刊刻的过程中要先由专人书写上版再由匠人雕刻印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所使用的字体风格也是不同的。因此,通过对明代古籍中字体变化的整理分析可以反映出这些字体背后的政治、文化、审美等时代特征。

一、刻本字体的演变

依据明代刻本中的字体与版式,将明代版刻古籍字体的演变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洪武至弘治时期、正德至隆庆时期、万历至崇祯时期。

(一)前期(洪武—弘治)

明代前期刻本古籍,其字体基本延续元代刻本的风格脉络。并形成建阳坊刻本的颜体书风、除建阳外其他地区沿用的元代浙本的赵体书风,以及官方刻本中逐步确立的馆阁体书风这三大风格系统。

1.建阳坊刻本中的颜体书风

明前期建阳刻书坊如同宋元时期一般兴盛。“天下书籍备于建阳之书坊,书目俱在,可考也。”③据方彦寿记录,明代建阳书坊最少要有两百多家。同时,因建阳于宋代时期就一直为三大刻书中心之一,人文底蕴深厚,各大刻书坊以世家居多。建阳坊刻书世家如麻沙刘氏,世代读书且以忠贤自居,自宋代至明代刻书业未曾停断,其刻书多为正经正史。刘氏刻书极其追求品质,如刘弘毅之“慎独斋”,其刻本以校勘精良、字画古雅为文人所称道,极具艺术性。

弘治十八年由慎独斋刻的《大明一统志》成书于天顺五年,英宗亲自作序,赐名《大明一统志》。此刻本刊印极其精美,字体以颜真卿书体为骨架,用笔较瘦而圆劲,笔画之间略有连带,稍显行书笔意。这类颜体书风也代表了建阳坊刻本的整体风格面貌。

明代建阳的刻书坊大都是世家,由宋到元再到明未曾中断,刻书也依然延续着宋代时期的特点,乃至印本的版式,包括双鱼尾、书名、卷次、页次在版心的位置都與宋本一致。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为唐韩愈撰写,宋朱熹考异,由王宗玉敬善堂刻于洪武二十一年。此书刊印即保留宋元时期建阳坊刻本双黑鱼尾的特点。字体亦为建本独有的颜体,带有结体开阔、笔画瘦削、转折处顿点明显等颜体特征。

2.赵体书风的延续

明代前期除建阳坊刻本外,绝大部分地区依旧延续元代浙本使用赵体字刻书。古籍版式上由元浙本的白口、细黑口发展成为大黑口。鱼尾依旧使用双黑鱼尾。

过云楼所藏明初写刻本《香溪范贤良文集》,其字体即为典型赵体字,书法精美,书写感强。傅增湘曾在《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记载此书“明初黑口本,十二行二十二字,黑口,四周单栏。即莫氏著录者,今在顾君士处,号为元本”。由此可见,莫友芝曾因此书的刊刻与元本太过近似而将其误作为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为明弘治年间刻本,刻制典雅,仍使用赵体书法,但字体弯折处更为圆润且字型相对板滞。

除民间刻本外,此时期的官刻本同样使用赵体字。明洪武十六年的内府刻本《回回历法》刊刻精美,使用字体为元本标准赵体字。《历代臣鉴》由明宣宗朱瞻基敕撰,明宣德元年内府刻本。黑口,鱼尾使用花鱼尾。字形略扁,笔画间略有连带。由此可见明前近一百年内以赵孟頫为代表的书风热潮丝毫没有减退,元对明的文化影响还未得到完全过渡。推其原因是与明初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的。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全国休养生息,并采取了减免税粮、平均赋税徭役、兴修水利、奖励垦荒等一系列措施,为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生产力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安定,生产恢复,经济农业手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明太祖重教兴学、培养选拔人才的措施也推动了教育业的发展。诏除书籍税收的政策刺激了刻书事业的发展,要想在短时间内刻制大量书籍必然要用到元代留下来的刻书工匠,而这些人又早已习惯于自己的刻书方式。另外,朱元璋登基后独揽大权,政治上高度专政,为避免传写失误只得翻刻元代旧本。正因如此,元代书风延续到了明代早期。而这种沿袭元代风格使用赵体字刻制的书本被后世的藏书家与书商称为“明初本”。

3.官刻本馆阁体的形成

台阁体本是明初在翰林官员间形成的一种文学体系,由翰林院、詹事府及内阁等机构中的官员文人所倡导,其文风与山林之风相对,主要内容以歌功颂德、点缀生平为主,其特点为平易通畅、庄重典雅。此种文风从明初起至永乐年盛行再延续至成化、弘治之际,渐渐对当时文人官员的书法风格形式产生了影响,逐步形成了后来我们所说的“馆阁”字体,并成为当时官员文人的特用书体。

馆阁体似颜真卿与柳公权字体的结合,结构更为工整匀称。其多应用于官方场合,包括科举考试、官员奏折及官方的抄书刻书之处。

《圣学心法》由明成祖朱棣辑刊,刻于永乐七年,由司礼监刊印。此书字体与《永乐大典》极为相近,字形脱胎于颜真卿书体,笔画干净利落,用笔细节清晰可见,写手与刻手均功力了得。由胡广等人编著的《性理大全书》刊印于明永乐十三年,为内府刻本。此本字体较之前者更为接近标准化的馆阁体字,具备工整庄重的官方特点。

台阁体文学的盛行为明代中期的文化复古运动做好了铺垫,与之共同形成的馆阁体书法也推动了明代古籍字体的进一步演变。

(二)中期(正德—隆庆)

弘治、正德时期随着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社会政治氛围影响到了学术文化领域。在此时期明刻本出现了一次重要的变化转折,版式从此前的大黑口转变成了白口。字体由之前极具书写特性的手写体转换为了整齐的仿宋本欧体字,并逐渐僵化形成了后来的“宋体字”。

1.正德时期欧体的出现

正德时期刊刻书籍所用的字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延续一百余年的赵体字发生了改变,流行于宋本的欧体字快速将其取代。此变化的产生一方面与审美的厌倦有关,另一方面“前七子”正在激烈倡导的文化复古运动对刻书字体的改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时期字体的变化是迅速的,尤其是民间私刻本,快速地适应了市场需求,改变了刊印风格。

依据如今现存的印本,《唐刘叉诗》为最早使用白口欧体的印本,其刻制于正德七年,而后于正德十三年刻制的《楚辞章句》同样使用白口欧体。此时的欧体已不再似正德初期那样还保留部分书写性,规整板滞的特点愈发突出。

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的《花间集》刻于正德十七年,此本已属刊印精美之本。后据吴湖帆题跋“明正德辛巳吴郡陆元大翻雕绍兴建康本”。可见,这种欧体白口的版式的确是模仿宋代版刻。

由吴宽撰的《匏翁家藏集》刊印于正德三年,此时字体已改使用欧体,结构严谨规整,明显有模仿宋版之意,但较之宋版的欧体又稍显拘束。明正德十五年刊印的《皇甫持正文集》所使用的为标准欧体字,笔画平直,字口边缘平整锐利。

总体看来,正德时期的欧体字尚保留一定手写习惯,且主要流行于民间私刻或坊刻,尚未影响到官方刻本。此时还处于向“宋体字”发展的过渡阶段。

2.嘉靖本中的宋刻复兴

黄永年先生在《古籍版本学》中指出,嘉靖本的出现最早是在苏州。苏州地理位置特殊,处于长江三角洲下游,是当时全国最富足之地,亦是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地带,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了刻书事业的进步。嘉靖时期书籍需求量不断加大,苏州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促成了全国最繁荣的出版事业。进而由文化中心向全国各地乃至官方机构扩散。

到了嘉靖时期,民间刻本的广泛传播最终影响到了官府刻本。官刻本《资治通鉴》《史通》《史记》等白口黑体的风格均于此时期形成。

嘉靖本中对宋版书体的模仿空前绝后,文化界以读古书为热,对古书的需求使得书坛刮起一股复古浪潮,仿宋書盛行于世。

《新刊宋学士全集》刻于嘉靖三十年,白口黑体,纸白墨黑,行格疏朗,左右双边。力求宋版风韵。另一部仿宋本由徽藩崇古书院刊刻于嘉靖十四年的《锦绣万花谷》可直接与宋本进行对比。字体笔画均极力模仿宋版,但可惜与宋版相比较为粗劣,气息相差甚远。

过云楼藏嘉靖刻本《元氏长庆集》六十卷由元稹撰编,此书为仿宋精刊,完全模仿宋版书之特点,足以乱真。书页上有明代著名刻书家毛晋之印并有明著名收藏家项元卞收藏印,可见此书被世人所重。

3.手写体的弱化,“宋体字”形成的前夕

隆庆只有短短六年时间,刻书数量自然无法与嘉靖正德年间相比。但就在这六年间刊印风格又发生了变化,逐渐开始了向万历本的过渡。

此时期的刊本如隆庆元年刊刻的《文苑英华》为监察御史胡维新于福州刊刻的官刻本,将其与嘉靖本对比,差异可见。

隆庆六年由徐祚锡刊刻的《孔子家语》,其字体已不似宋版欧体而是开始向细长的方向发展,字口锐利平直无变化,应是刻工为了刻制速度的提高而牺牲了线条的美感。

总之,此时期的刻本字体主要向僵硬呆板一体化的风格演变,一方面书籍市场需求量剧增,刻书工匠为追求数量便以刊刻速度为主,字体必然越规整越便于刊刻。另一方面也是刻书业急功近利的表现,书籍刊刻业迅速膨胀,商业化严重后必定牺牲掉其艺术性。此特点到了万历时期更加明显。

(三)晚期(万历—崇祯)

自万历年起,明政府统治日益腐化,朝野逐渐动荡。皇帝为加强统治,开始对百姓进行思想的禁锢。而书籍无疑是最佳的一种思想传播之途径。此时期书籍版式、字体都发生了与嘉靖时期不同的变化,“宋体字”即由此时期产生。

1.由徽本中产生的“宋体字”

到了万历年间,字体向整齐统一化演变的趋势终于确立完成。形成了与明早期和中期完全不同的新字体,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宋体”。其实这种字体与宋版字体完全不同,但因是由明中时期的仿宋复古风潮而演变来的字体,便将其称为“宋体字”。这种字体的特点为方板整齐,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毫无生气可言。清代薛熙这样说道“古本均系能书之士各随其字体书之,无有所谓宋字也。明季始有书工专写肤廓字样,谓之宋体,庸劣不堪。”④这已完全脱离了此前宋元及明中早期刻书字体的生动丰富性。

根据黄永年先生考证,宋体字的最早使用应在万历年间的徽州。由徽州刻书家吴中珩刊刻的《世说新语》《水经注》等即使用这种字体。《甫里先生集》刊刻于嘉靖年间,所用字体即为“宋体”,横画末端出现小三角形收笔,这种形态明显已不具备手写体的特质。此外,万历时期由南京国子监重刻的《宋书》《三国志》《五代史记》等官方刻书也开始使用宋体字刊印。全国各地的私人刻书坊刊刻图书更是数不胜数,万历二十一年《焦氏易林》、万历二十五年唐氏富春堂刻《礼记集注》、万历二十八年陈氏继志斋刻《坡仙集》、明崇祯十二年汲古阁刊印《北史》等均为如此。

此时期这种标准统一化的宋体字风靡全国,从官刻到私刻均以此体刊刻。想其原因,在明中叶复古运动的推行过程中产生的仿宋欧体本来就与宋本有所差距,随着时间推移再往下发展只会越来越差,缺点愈发明显。另外也与上文中提到的政府对思想的禁锢统一有着重大关系。但有趣的是,这种变化并非政府由上至下地推行,而是从民间兴起传播的。如此看来晚明时期的思想教化似乎已深入根底才会出现这种民间自发性的统一化行为。

2.写刻体的复兴

在这样的年代里,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影响到了文化圈。一部分文人不满这种状态,便产生了与这种统一化相对立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体现在刻书上,便是在小范围文人圈内重新出现了写刻体书籍,且刊印质量精美,这类书籍以文人诗集、文集和艺术类为主。

万历十年赵用贤刻《合刻管子韩非子》所用字体为手写赵体行书,尽显赵孟頫书风之特点。万历十五年刊《严文靖公集》所用字体为小字行楷,用笔富于变化,书口下有“夏邦彦刊”字样,可知此书为苏州地区刊刻。万历年间沈周撰写的《石田先生文集》刊印也十分精彩,此书由著名学者陈仁锡手书上板,傅增湘称为“写刻精美”,极具艺术性,展现了文人的审美趣味。

二、复古运动对写刻本书体的影响

嘉靖年间前后,统治阶级日益腐化,社会政治氛围严峻,并影响到了文化学术氛围。在此时期,“前后七子”先后登上历史舞台。由他们倡导的复古运动在文化界造成了猛烈冲击。“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这样的口号由文坛引发到书坛,甚至在书籍刻版上发起了一场文化复古运动。

这场文化复古运动的时间由弘治到万历,历时近一个世纪。弘治、正德时期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登上文坛,打破了永乐年间以来由馆阁体文人主导文坛的局面。此前明政府全面推行的崇儒重道的政策导致了儒家文化精神成为了主流,致使古文与诗歌的价值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排挤,学术氛围沉闷不堪。而此时前七子的出现即为了古文诗词能够重新开拓一片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当然这种具有反抗意识的行为也是这群年轻人能够在文坛确立自己地位的重要途径。

自弘治十一年起,以前七子为核心的复古运动团体逐渐名震文坛,嗜好古书古文成为了这一团体的显著特性,“但喜洁窗几,抄读古书,间作词赋论议,以达性情。”⑤他们以复古为尚,彻底地在文坛展开了这场复古运动。到了正德末期嘉靖前期,前七子逐渐退出文坛,后七子开始了对文坛的领导。“弘正之际,李何挺生,徐薛嗣起,追汉袭晋,规魏纂唐,时谓古雅。爰及嘉靖,作者七人,呕心抉肝,穷工极变,思务出奇,语必惊众,雄视往古,目无当代,时谓高雅。”⑥这群人在前七子热潮平息后,重新唱响了复古运动。

前后七子倡导的复古风潮对当时文坛的影响是极深的,文人们开始追求古书,以读古书为尚。这些古书大多指的是宋版书籍,并不易得,于是开始了翻刻古书的热潮,正德时期古籍的仿宋之风由此开始。

在前后七子确立了崇尚古典的目标后,“拟古”成为了他们追求这一目标的行径方式。所谓“拟古”是指在对古人作品仿拟的同时要保留自我抒写的作文方式。而任何文学形式都离不开书籍的记录,文化思想的推广更要依赖书籍。在复古思潮占据文坛的时期,刊刻书籍的种类与版式对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状态反映到了刊刻书籍上,正德时期开始的仿宋本一样在极力模仿古书的刊印形式,从书籍版式、装订方式到所用字体无一不在寻求南宋浙本之样。可惜的是,明人与宋人所处环境、背景、人生境遇均不相同,怎能模仿到宋人神韻呢?只一味对形式的模仿忽略了“心境”,其结果必然是无味的。丧失了个体精神也就意味着丧失了个性化的特征,刻书家有意或无意地放弃了刻本的精神性与艺术性,才导致仿宋体的书风走向了统一化,造成了“宋体字”风行这一毫无个性与生机的结局。

参考文献:

[1]黄永年.古籍版本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3]赵前.明代版刻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4]涂秀红.明代建阳书坊之小说刊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顾文彬.过云楼藏书[M].北京:北京匡时拍卖有限公司,2012.

[6]拓晓堂.古籍拍卖风云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

[7]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图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8]祁小春.古籍版刻书迹列说[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9]郑利华.前后七子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10]李若晴.玉堂遗音[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

[11]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2]朱剑心.金石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13]牟复礼,朱鸿林.书法与古籍[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

[14]叶德辉.书林清话[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文化意义明代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高校内应对综艺活动教学研究
中美国家形象广告视觉文化意义的二元差异
关于《奥赛罗》戏剧文化意义的思考
论书评的意义及其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