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R技术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6-20王婷霞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1期
关键词:VR技术中职英语课堂教学

摘 要:VR技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学、传感器及显示技术等多种学科技术,创造了一个多维的虚拟信息环境,具有交互功能,能够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加之缺乏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从而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本文主要探究了VR技术应用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升教学整体效果。

关键词:VR技术;中职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王婷霞,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一、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中职学生语感差、词汇量少,听到背单词、句型就厌烦,再加上和专业技能课相比英语课程枯燥,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这样的状态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大打折扣。

(二)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困难重重,教师信心低落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听不懂、读不顺、说起来结巴、写不流畅成為家常便饭;教师习惯用PPT、单调乏味的跟读视频或音频开展教学,缺乏真情实景的课堂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觉得十分乏味。课堂氛围很难调动起来,角色扮演活动往往因为学生基础薄弱而中途夭折,互动环节也显得干巴巴。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足、课堂氛围枯燥等都导致教师授课信心低落,教学相长的态势无法形成。

二、问题成因

(一)传统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职英语课堂,信息技术手段使用,比如PPT、情境音视频等习以为常。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角色扮演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情境,但是这些方法和手段的真实性和交互性不足,学生早已感觉乏味,英语课堂教学中缺乏吸引学生的教学手段。

(二)传统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导致教师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沿用比较陈旧、学生比较熟悉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固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VR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

“计算机图形学之父”伊万·萨瑟兰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在这之后,对VR技术的研究逐步开展,教育领域对VR技术的应用也出现了大量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和成果。比如美国健康科学西部大学在2015年创建了第一个VR学习中心。紧随之后,谷歌等科技公司独立或者联合其他公司共同开发了诸多VR教育产品,这些产品或建立了学生现实世界到达不了的场景,或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重大事件。另外,传统教育服务商的介入,使得VR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案例越来越多,技术也逐渐成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VR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百度等科技公司推出了一站式VR解决方案,比如VR教室、VR实验平台、VR学习机等教育产品。另外,教育机构涉足VR技术融合教育,比如科骏集团的VR桌面式设备,成体系的VR教学资源及VR云教育平台。另外,政府也大力支持并实际投入到VR技术研发中,各地建成了众多VR仿真实训基地。

四、VR技术应用于中职英语教学的优势

(一)VR技术的仿真性、沉浸式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课堂中,教师在授课时主要讲解重难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知道学习方向后,才能理解英语知识,掌握相应能力,教师才能开展后面的教学。

VR技术具有高度的沉浸感,应用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如同身临其境般。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先体验后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升,这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

(二)VR技术极强的交互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提升表现在单词积累、口语会话、短文写作等方面。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不顺畅是导致学生英语技能无法有效提升的绊脚石,这也直接导致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不到提高。

VR技术可以实现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进行交互操作,且这种交互不是机械的人机、人和文字的交互,而是一种富有感性、趣味的三维世界的交互。学生在交互过程中,虚拟情境中的情境、任务、人物、事物和学生都是交互的主体,学生如同面对真实客观世界。

(三)VR技术良好的构想性,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学活动一般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主观回应教学活动表现不佳。

VR技术的构想性指启发人的创造性活动。借助于VR技术,教师基于学生的主观情感需求去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将知识体验和虚拟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的构想转变成针对已有英语知识创设情境,提高感性认识,从而产生新的构想,使得学生的知识感知体验和技能实际操作产生新的价值。

五、VR技术应用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吸引学生参与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用各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在情境中完成教和学的任务,降低学生进入的门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触发学生记忆长久,提高教学效率。

笔者的做法是:利用VR技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一个日常真实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如在口语训练中,利用VR技术创造一个交际场景:学生遇到一个外国游客,他要到黄海森林公园游玩,向学生问路。外国游客问道“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restaurant?”,学生答道“The restaurant? Oh sure. Walk along this path to the end.”。利用VR技术创造一个学生可以构想的真实场景,学生愿意接受和配合教学,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前后情境的有机结合和串联教学活动。比如前文所述外国游客问路情境中,还可以创设一系列的情境,如外国游客还有可能提问“Can you tell me what's good in the restaurant? ”或者“I want to enjoy the natural scenery after dinner. Do you have any good suggestions? ”等。教师需要借助VR技术将知识点前后串联来创设情境,从而鼓励学生深入其中,勇于表达和交流,让学生更轻松地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二)借助交互性,提升自主听说读写能力

VR技术较强的交互性有助于学生在课前对单词、语言素材进行积累和准备,课中学生可以利用其交互性强化读的能力,巩固与检测阶段可以加强说写能力的提升。单词积累方面,以“Earthquakes”主题为例,词汇达到40多个,如果全部在课上学习肯定会耽误时间,且很枯燥。笔者让学生在家或者课后利用VR眼镜,“置身”于地震现场,利用VR软件将单词显示在具体的物体上,同时发音供学生模仿,学生可以跟读,软件利用传感技术能立即判断读音是否标准。再如,说写能力提升阶段,学生可以扮演地震讲解员的角色,在虚拟环境中讲解地震知识、灾害影响等。VR技术的交互性能让学生感受到地震的破坏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VR技术的互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听说读写的机会,从而让学生更易掌握英语知识重难点,多角度地认识理解英语知识。

(三)利用VR技术的构想性,改变教学生态

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技巧能力等方面来策划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创新教学。笔者借助VR技术的构想性,为学生提供机会,改变教学生态。笔者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生活环境等方面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比如,在祈使句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课前先布置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祈使句,在英语课堂上先展示,后借助VR技术的构想性实施教学:

A: No defecation anywhere!

B: Why can't this place defecate?

A: This is a public place, not a toilet!

通过VR技术让生活中的情境、对象、素材和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构想,启发学生的语言思维。本课例中,笔者引导学生探究祈使句的含义是用来表示命令、禁止的,然后再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讓学生进入虚拟场景,引导学生探究祈使句的其他用法以及单句是否能构成祈使句。这样构想加趣味的教学,在剖析例句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祈使句不同的功能,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四)VR技术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助力学校整体教学效果提升

VR技术能促进教学相长,对于学校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很有帮助。从投入产出比方面考虑,短期内教学设备投入较高,但是VR技术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延展性,适配课程广,尤其在专业群建设中的优势很明显。比如笔者参与的计算机专业群建设中,利用VR技术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加强与不同学科教师的联系和交流,英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发相应的VR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可借助英语专业知识为计算机专业英语赋能。

六、VR技术应用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VR技术本身具有局限性

VR设备适用于课堂教学,但也有局限性。比如VR眼镜长时间使用之后,学生会出现不适,另外如果场景转变较快,学生还会出现眩晕等症状,大部分学生不能长时间沉浸在虚拟情境中。

另外,VR是一种集计算机仿真学、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重技术融合而成的技术系统,目前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有些功能尚处于待开发阶段,所以功能的完善尚需时日。

(二)VR技术的现实体验感存在欠缺

VR技术能迅速发展得益于它的现实体验感,但是技术水平的局限性导致虚拟场景还是不如现实世界真切。VR技术受限于传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触觉类的体验感很差,也影响了其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

(三)基于VR技术的英语课堂内容不丰富

中职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材版本较多,VR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本就不丰富,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配套的内容就更少了。另外,内容提供商很多,但提供商的开发水平及产品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既与课堂教学融合度高,又能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提供服务的内容很难寻。

VR教育产品丰富,但是和学科教学的契合度较低,一线教学人员并未参与到VR教育产品的研发中,导致产品内容和一线课堂契合度低。

(四)VR技术下跨学科教师缺乏

笔者曾自己开发相应的VR英语课堂教育产品,但是受限于自身为英语学科出身,而VR技术属于理工科的计算机学科,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困难重重。

VR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和行业,要想把其专业性和英语学科的严谨性契合起来,需要跨学科人才,或者需要计算机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开发才行。这就要求学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另外教师要积极投身于VR课程内容的开发。

(五)虚拟成瘾性对学生是挑战

VR技术呈现的虚拟情境虽然不如现实情境真实,但是经过技术开发,有些场景更加吸引人。比如,依靠VR技术,学生可以虚拟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成为的角色。青少年学生自控能力差,易于沉迷于虚拟世界。在内容开发时,开发者为了吸引学生参与,往往会用游戏的形式开发,这就导致青少年学生更加容易沉迷于游戏本身而忽视了其中的知识点。另外,虚拟世界的教学和真实世界的教学存在差异,会让青少年学生产生负面心理。一些不大可能出现的灾难事件、极端效果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的场景都可以用VR技术模拟,学生完全可以参与其中,而这种差异会弱化学生对真正灾害危险的感受,既可能导致学生敷衍参与,也可能导致真正的危险到来时学生无法应对。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如果不加以限制,导致学生沉迷的同时也会让学生丧失对新鲜事物的体验和注意力。

七、结语

VR技术在中职英语课堂中应用,改变了课堂中学生无法参与的局面,突破了互动性差的瓶颈。教师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活动,增强了活动的真实感,让教者敢于尝试、乐于教学。VR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受到各方高度关注,相信随着探索的进一步深化,VR技术会更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樊荣.VR技术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践探索[J].知识窗(教师版),2022(7):18-20.

[2]张黄玲.德育与英语教学同行:谈中职班英语口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J].校园英语,2021(28):62-63.

[3]周凤菊.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策略[J].天津教育,2022(19):47-48.

[4]孙红杏,张平川.VR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65.

猜你喜欢

VR技术中职英语课堂教学
VR技术现况及其未来对游戏设计的影响
解析AR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VR(虚拟)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实际应用及影响研究
浅谈“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革新的影响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中的作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