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社团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
2023-06-20张建华韦燕平
张建华 韦燕平
摘要:在高中這一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将职业生涯规划与社团课程相结合,不仅可以解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更关系到学生一生的事业发展和幸福体验。高中社团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内在关联还彼此成就,可根据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建设高中社团课程,也可依托高中社团课程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关键词:社团课程;职业生涯规划;青少年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基于高中学生社团课程的职业规划与体验研究”(批准号:H/D/2018/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高中社团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内在关联
社团是指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自愿组织、参与的学习团体,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塑造、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因此深受学生喜爱。他们在这里可以畅谈理想,锻炼思维,发展能力,进而形成专业化的学习成果。所谓社团课程,则是以满足社团成员个性化发展为目标而开设的校本课程,被誉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由于社团的管理和发展是相对自由和自主的,在激活学生兴趣的同时,容易出现缺乏专业引领、管理松散、流于形式等问题。因此,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开设基于社团特点的校本课程,是许多学校的选择。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包含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更加积极、愉悦地从事相关职业。
笔者所在的学校,共有114个社团,大约54个社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牌。比如华语辩论社团,聚集了一大批具有辩证思维、演讲与表达能力的学生。这些学生思维活跃、能言善辩。社团成立以来,获得了多项荣誉:2017年,获全国高中生辩论赛冠军;2018年,获第四届“亚洲杯”中学华语辩论锦标赛香港总决赛八强;2019年,获“亚洲杯”华语辩论赛殿军。更有意味的是,这个社团每年只招聘8名社员,几乎有一半的社员毕业后考取了法学类专业,其中不乏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名校。另一个社团也十分典型——摄影与微电影社团。这个社团从最初的摄影社团,发展到集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微电影编导等于一体的社团,每年至少制作一部记录校园生活的微电影。他们还举办微电影节、首映仪式和发布会等,在校内很受欢迎,也在全国获过许多奖项。这个社团的许多社员,特别是社团的“管理者”,大学毕业后多从事新媒体工作,主要有导演、编剧、记者等,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就。通过追踪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我们发现他们无论在中学阶段、大学阶段还是工作后,都表现出一以贯之的兴趣爱好和孜孜以求的精神状态,生命力旺盛、工作热情饱满、创新度高,生活幸福感和成就感也很强。
因此,在高中这一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将职业生涯规划与社团课程相结合,不仅可以解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更关系到学生一生的事业发展和幸福体验。
二、高中社团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彼此成就
(一)根据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建设高中社团课程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将职业人格和职业环境分为现实性、探究性、社交性、传统型、进取型和艺术型六大类。不同类别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交叉渗透的,对应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据此,我们的社团课程内容设置,着力在综合素养、管理能力和职业体验等方面深耕。
一是综合素养类社团课程建设。我们开设了一系列融合多个学科、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社团课程。如机器人社团,不仅需要数学、物理、信息技术等理工科知识,也需要艺术设计、语言学等人文学科知识,涉及计算机编程、模型制作、3D打印、设计与制作等内容;摄影与微电影社团,不仅需要摄影摄像技术,也需要文学编剧、影视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华语辩论社团,既需要演讲辩论技巧,也需要法律、社会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涉及辩论稿撰写、演讲与表达、辩论逻辑、质询与驳论等内容。
二是管理能力类社团课程建设。在社团课程中,可以引入项目式管理课程,引导学生将人数较多的社团分为若干个项目小组,组织实施项目申报、项目审核、项目答辩和项目表彰,在社团中学习现代职场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模式。如志愿者协会,是一个有200多人的大型社团。我们依托课程培训,让学生将200多人划分成20个左右的项目组,每组10人。每个项目组每年需要申报一个公益项目,项目通过立项后,小组开展项目活动。一年下来,社团活动更加丰富,活动形式更加新颖,与校外慈善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也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升了管理能力。
三是职业体验类社团课程建设。基于社团活动的需要开展职业体验活动,比传统的依托班级、兴趣小组等开展的职业体验活动更有针对性。我们将“社团招新大会”变身为“职场招聘会”,按照不同社团的人事招聘需求,组织面试、笔试和试用期活动,让学生体验招聘过程,准备应聘材料,应对招聘问题,提升职场应变能力。我们还按照不同社团的“能力偏向”,组织学生进入不同职场进行体验。如华语辩论社,组织学生走进律师事务所,体验律师的职业生涯;校园广播社、记者团、杂志社、新闻社,组织学生走进广电集团、广播电台,参与节目录制、新闻创作,感受职场生活,体验职业环境。同时,成立学校融媒体中心,由传媒类社团配合学校进行微信公众号、抖音号、B站等新媒体平台的宣传,从学生的视角组织宣传活动。学校还利用寒暑假,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访谈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心仪的职业,在相关领域寻找一位前辈,通过访谈职业经历、职场规则、专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等,初步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二)依托高中社团课程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首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社团是培养学生兴趣与能力、展现个人特长的平台。通过社团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学生会对自身的兴趣特长及个人价值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在高中阶段,对不同类型的职业进行初步探索,学生会逐渐了解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以便更好地实现生涯理想。
其次,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学生在社团课程的引领下,有意识地接触职场、感受职业、走近精英、学习技能,进而主动规划未来。我们通过填写“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在社团课程中的学习体验加以内化,帮助他们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再次,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我们的社团课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为什么选择某个职业,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有哪些因素是需要考虑的,如幸福感、成就感、社会贡献度等,特别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当代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到2035年,这一批学生就会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学生拥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这样的社团课程建设,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张建华,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韦燕平,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