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兴”说启示下的“互联网+”小学诗教优化策略研究

2023-06-20毛丹仪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互联网

毛丹仪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小学古诗教學的变革响应着时代的要求,然而技术理念的革新也催生出了诗教形式化、功利化等新问题。当代小学诗教如何先守正、后创新?将孔子“兴观群怨”的传统诗学智慧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就是适切的选择。其中的“兴”说启示读者可以通过想象来体味诗歌之情志,隐含着解读诗歌的经典路径与方法。本文即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析该理论启示下“互联网+”小学诗教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兴观群怨”  “互联网+”  小学诗教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5-0040-03

一、前言

古典诗歌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想象卓绝,音韵兼美,在中华文学史上经久不衰。“我国古人历来重视诗歌教育,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把诗歌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1]古诗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是尤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称《新课标》)[2]提出: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由此,近年来由“互联网+”概念所掀起的“协调、创新、开放、共享”的浪潮,悄然推动着小学古诗教与学的变革。

二、诗歌本位:“兴”说的当代启示

新时代技术的革新,也催生着新的问题。“互联网+”大背景下的小学古诗教学促使教师容易过度展现信息技术能力,过度依赖技术平台功能,忽略学生的有效参与和情感体验,教学设计囿于形式化、功利化、浅表化,学生习惯于被动接收诗意解读,缺乏表达交流和自主感悟的空间,对诗歌情境的想象无法落地,对古诗学习缺乏能动性,难解诗趣。

当代小学诗教如何先守正、后创新?历久弥新的孔子传统诗学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就是适切的选择。“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论诗的重要理论,出自《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3]“兴观群怨”说从诗的多种社会功用生发而来,为后世更好地鉴赏与研究诗歌铺就了周正的底色。

诗歌之“兴”,是古典诗歌的创作缘起,是诗人的兴感之由,“兴”意指诗情共鸣、情志合一,诗具有引起想象与联想、激发情感意趣的作用,即读者可以通过想象与联想来体味诗歌之情志,与《新课标》对小学生“阅读与鉴赏”古诗的要求高度契合,二者均指向回归诗歌本位,重“想象”与“情感体验”。可见,“兴”说不仅揭示了诗歌的内在功能,还隐含着解读诗歌的路径与方法,是引导学生提升古诗学习能动性的重要理据,更是启发教师设计适切的诗教课堂的重要路径,对小学诗教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三、想象会意:“互联网+”诗教的优化策略

诗歌之“兴”启示学诗应重想象与联想,求会意与感悟。笔者提炼一线教学经验,从以下角度探析优化“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古诗教学的策略。

1.以个人涵泳代替群体演诵

“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学生会获得对诗歌深层次的理解”[4]。古诗词具有音乐性,音调优美、押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曲折起伏的情思往往通过诵读得以会意。自媒体兴起的时代,小学诗教活动时常推出形式丰富的师生诵读表演,整齐划一的群体朗诵融合了最新信息技术和艺术形式,视效华丽,但此类诵演容易套路化,诵读目的不明确,较难带给学生以诗味体悟。

而诗之“兴”说恰恰强调的是“会意”的重要性。朱熹基于孔子诗学也提出过“读诗之法,只有熟读涵味,自然和气从胸中流出,其妙处不可得而言”的观点,[5] “涵泳”指学诗应该通过熟读涵泳,玩味推敲,自然地把握诗歌的韵味,在体察生命的基础上达到欣赏的效果。在古代诗教理论中具有代表性。

因此,诗教课堂可以尝试多安排自由吟诵,即独处式的诵读、自我陶醉式的诵读,更有助于学生带着自我感官沉浸到诗作中去。在教学中,我们不一定要按照固定范式去读古诗,而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读,只要能沉浸其中、反复琢磨,读出自己的感觉与体验就好。例如在教学《马诗》时,笔者在不同环节均设计了自由吟诵,唯一要求是:“只要读出你现下对本诗的感受就好。”在巡视交流中不难发现,有学生语调低沉,读出了清冷苍凉之味,因为“大漠”“燕山”是古代边塞苦寒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此挥洒;有学生读得高昂,读出了畅快恣意之味,因为“快走踏清秋”写草黄马肥时正好策马奔腾,“快走”二字也展现出骏马矫健的风姿,寄寓了诗人希望遇明主、建功业的壮志;还有学生抓住“何当”一词,读出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遗憾、愤懑之情。

每位学生对诗的理解不尽相同,相较于整齐划一、花样百出的群体演诵,教师引导学生对诗作进行自由涵泳,才是将自主会意的机会还给学生。

2.以音乐启迪代替图频演示

朱熹认为,诗歌所兴起的是“意志”[6]。而“感发意志”是指诗作的鉴赏对象通过深入情境、投入自身生命情感,从而生发对诗的意志的体悟。但是,由于古今隔阂,小学生通常难以自主进入诗境。

当下,教师们通常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诗境,最普遍的做法是借助图频直观展现诗歌画面,试图拉近时空距离。殊不知如若用一个固定的多媒体画面将诗定格了,可能直接抹除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首先,它无法启发学生对诗中之画的个性想象,如学习《登鹳雀楼》时,学生联系自己的登高体验想象独自登临层楼时远眺的景象,必然各有不同,而一幅图画形成的“标准答案”悄然扼杀了学生想象的热情;其次,它无法完美呈现想象奇绝的诗篇,如《望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无论多专业的图频都无法表现诗句那种夸张的浪漫,反而可能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这就与李白的“志意”相悖了。

我们可以换种思路,同样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的想象训练落地——以音乐启迪想象。例如,在教学《出塞》时,学生对古代边关的辽阔苍凉之景未有见识,大部分学生甚至不了解秦汉、胡马、阴山等历史语码,为了突破难点,笔者用技术手段截取了电影《长城》片段中将士们用秦腔吟唱《出塞》的音频,引导学生闭目倾听那古朴的鼓点和唱腔,“想象是怎样的人在吟唱?他们身处何地吟唱?他们怀着怎样的心情吟唱?他们为何吟唱?”同一曲乐歌,学生给出的描述多有不同,有的代入戍边将士“回望”身后那壮美山河,立志沙场报国,壮怀热烈;有的“目送”壮士视死如归奔赴战场,“一将功成万骨枯”,天地悲怆;还有的联想到无数历史长河里的英雄人物,忠肝义胆,受万代景仰……通过一段吟唱、各自想象、个性表达,诗中悲壮豪情,已然在学生饱含热切的神情中生发感动。

从古至今,音乐都是诗歌的一种传播方式和情志抒发的载体,与诗之“兴起”有共通之处。除了吟诵音乐以外,诗教课堂还可根据诗歌特点选择不同的音乐,从“无形”出发,走共鸣的、审美的路径,达成“有形”的想象。“互联网+”诗教,只有在恰当的环节选用合适的多媒体素材,设计适切的用途,方能起到启迪想象、感悟会意的作用。

3.以意象共情代替释义灌输

就当前教学实际来看,教师备课注重整合网络资源,将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升知识层次的课外图文资料,整合到课堂中,若教学内容是基于学情研究、教材解读的合宜安排,则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值得推崇。但如何将课外资源转化为学生的“习得”,又容易走进对诗意直接灌输、死记硬背的藩篱,许多二三学段的教师对古诗的解读强调鉴赏手法的提炼、历史人物背景材料的铺陈,甚至直接在课件中出示网络上摘得的“诗意”让学生抄写笔记并背诵,小学生学习古诗成了模式化的记忆、浅白化的翻译,与共情诗歌的方向渐行渐远。

历代学者对“兴”的另一种解读可指明方向,如孔安国等学者把“兴”理解為“譬喻”[7],意指诗人借意象引发读者的想象与联想。古诗借意象表达情感,读者也可借意象理解诗歌。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结诗歌意象,抓住意象的特征,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例如,教学《诗经·采薇(节选)》时,“了解诗作历史背景”这一任务交给学生预习时完成,课上,笔者以一段话将此诗的感悟点从宏观的“历史缘由”引向微观的“将士心声”:“《采薇》背后那场战争的烽烟早已在历史中淡去,但它却是戍边战士用一生的悲苦唱出来的歌谣,所以面对《采薇》,与其感受历史,不如感受生命。”“情景交融”即为感受的支点——“杨柳依依”承载着士兵与家人刻骨的悲思。于是笔者带领学生着重体察“柳”的意象,第一步,晓意象:师生对话以下问题:“我要随军出征时,是谁曾含泪在杨柳依依下送别我?当我在沙场拼杀时,家人们是否还在杨柳依依下祈求我的平安?年复一年战乱无休时,那棵依依杨柳下是否还有家人安康的身影?”出示全诗,师配乐对前几章的大意动情地讲述,学生走近士兵的心路历程,想象他所经历的,感受他所感受的,初步体会“杨柳依依”的“乐景”下,生离死别的悲剧性;第二步,明意象:“古人曾折柳送别以寄相思与遗恨”,课尾品读《送元二使安西》《雨霖铃》《春夜洛阳城闻笛》等有“柳”意象的诗篇,最后回顾《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物是人非时,学生感叹着士兵这场生命悲歌,对“柳”意象的体悟得以深化。

互联网的云资源可以辅助师生进行广泛阅读、深度学习,但不可成为诗教课堂毫无生命力的“答案库”,诗歌的学习永远重在以生为本、以诗为本,“兴”说的意象共情角度,可以代替死板的译文资料灌输,助力学生获得诗的共鸣。

4.以自主释疑代替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教学法,适用于多种文体的教学。但它是否适合在诗教课堂广泛运用,还存在考量的空间。笔者曾在教学《题临安邸》时,设置一个多媒体任务情境,任务单要求学生将诗人创作此诗的过程拍成微电影,交流设计思路,并明确了构思方向:“取哪些景?设置哪些主要人物?如何运镜能体现诗人视角?如何演绎诗人题诗时的情绪意志?”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学生需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了解南宋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更要把握诗人面对此情此景兴发的忧思、愤懑、讽刺之情,方能通过进阶的想象与联想,真正体味“诗可以兴”的妙趣。但设计很完满,现实不如意。课上,学生起先对本次任务兴致很高,纷纷自发加入了同伴讨论,但热闹过后的表达环节则暴露出结论浅显、同质化、娱乐化的问题,大多数学生未能触及诗人的情志,未能生成内在的感悟。教后,我做了以下反思:学生被动完成任务,是在做时限内、框架内的功利性阅读,因此,发散性思维受限、深度思考受限。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笔者重新设计了这节课——将情境式任务驱动改为自主质疑与释疑。此次以《题临安邸》诗题为抓手:开课时常规破题,学生明确题诗之行动、地点、时节和题诗之人;结课前回归诗题,师再问:“学完这首诗,你还能就题目提出值得大家继续探讨的问题吗?请写在诗题下方。”课堂安静了下来,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陆续提出了令人惊喜的问题,如:“诗人为什么非要把诗题写在一个旅店里?”“诗人是用哪种书法题诗的?”“诗人想题诗给谁看呢?”“诗人题诗后,来往旅店的游人们会怎么读?怎么想?怎么做?”等。笔者同时要求他们每人记录下自己或他人的好问题,回家利用书刊或多媒体查找资料,辅助思考,并形成200字的解答写在作业本上。从课后作业的呈现来看,学生基本能将课堂学习所得转化为文字表达,从本诗的历史背景、炼字、诗人情志等角度,加入对当时情景的想象描写,阐释对诗作独特的理解与体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古诗学习同理。开放性主问题下的自主质疑探究,是让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后,让“互联网+”有的放矢地作用在资料搜集与整合上,如此方能在有限时间里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回归文本、联系旧知、观照自身,形成独特的诗“兴”共鸣与体悟。

四、结语

回望传统诗学,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启示了诗教审美的个性和文化育人的属性,其精髓与当代教育理念有诸多契合之处。“互联网+”时代的小学诗教如以“兴”说理论为路径,则能让师生的注意力从琳琅满目的多媒体视野,回归诗歌本位,自主生发想象,涵泳、会意,在课堂中仰望文化的高山,寻见文化的根基,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军亮.基于历史经验与阅读心理的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评论,2016(10):162-6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08.

[4]陈景欢.“兴观群怨”说及其对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启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57

[5]温儒敏.小学语文中的“诗教”[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6):4-10.

[6]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215.

[7]何晏.论语集解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5:2266.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