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鼠害之流行性出血热
2023-06-20王晴晴
王晴晴
流行性出血热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主要症状为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和肾功能损害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该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危害极大,致病病毒为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主要由小型啮齿类动物,即老鼠(包括野鼠和家鼠)传播引起。1931年,中国首例出血热出现在东北地区。根据数据,2021年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人数为9187人。
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伤,可出现全身毒性症状,高度疲劳、全身酸痛,有严重的头痛、腰痛、眼眶疼痛,即“三痛”。头痛可能与脑血管舒张充血有关;腰痛与肾周充血、水肿有关;眼眶疼痛可能由眼周组织水肿引起。大部分患者会突然发热,体温在1~2天内可达39℃~40℃,发热一般持续3~7天。患者的颜面、脖子和上胸部出现弥漫性潮红,即“三红”。其脸和眼睑轻度浮肿,眼结膜充血,可有出血斑或瘀斑、球结膜水肿,类似醉酒的外观。
传播途径
出血热不是鼠疫(另一种烈性传染病),而是由病毒引起的,由老鼠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携带病毒的老鼠是导致该病的最主要的原因。家鼠传播以3~5月高发,野鼠传播型疾病以10月至次年2月高发。具体感染途徑包括以下几个:
1.接触感染
人体身上有伤口,皮肤伤口接触感染性小鼠的排泄物,可导致感染。
2.呼吸感染
人吸入的空气中混入了感染小鼠的粪便中的灰尘,可导致感染。
3.消化道感染
人的饮食被感染小鼠污染,可导致感染。
4.母婴传染
孕妇患病后可通过胎盘传染婴儿。
此外,螨虫也可导致该病。
及早发现 隔离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乙类传染病,及早发现、隔离治疗是避免该病发生暴发流行,减少患病人数,控制医疗开支的重要举措,同时也能帮助患者本人尽快确诊,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尽早恢复健康。如果救治及时,大部分患者可在患病后的3个月内得到康复。
如果患者突然发冷,然后高烧;伴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如头痛、腰痛、眼眶疼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嗜睡、虚弱,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面部、颈部和胸部潮红;在疾病发作前的1个月内见过小鼠或大鼠排泄物;或处于高度怀疑流行性出血热暴发的地区,应及时就医,并告诉医师自己可能感染流行性出血热。
正确治疗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的病死率已从之前的10%下降至今天的0.4%左右。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大出血、高血容量综合征和严重感染,可导致患者死亡。患者应卧床充分休息,合理饮食补充营养,高热患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发热阶段
充分补液,静脉补充含有适量盐和葡萄糖的液体。若血压不稳定,可输白蛋白或血浆。可应用利巴韦林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2.低血压休克阶段
积极补充血容量,以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
3.少尿阶段
应严格控制输注量和输注速度,即输注量=输出量(尿量+呕吐量+腹泻量)+450~600毫升。同时,可给予呋塞米、利尿酸、丁酰胺等利尿剂。
预防建议
1.社会层面防鼠灭鼠
应开展以防鼠灭鼠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清洁废弃物,消除小鼠栖息活动的隐蔽场所。在居民区及其周边地区开展杀鼠活动,广泛、大面积使用老鼠药,被杀老鼠要烧掉或埋葬,从而控制和消除传染性病原体。
2.改善家庭卫生
应改善室内卫生,保持房间整齐,定期通风,衣物、床上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日晒。
3.注意饮食卫生
食物应加盖或放置在老鼠无法到达的地方,剩饭剩菜必须加热后食用,家庭餐具应定期消毒,饮用水应该煮沸。
4.野外逗留者注意自我防护
在野外旅游或工作时必须小心做好个人卫生保护工作。主要包括:不要用手直接触摸老鼠及其排泄物,不要坐在草地或木桩上。小心保护皮肤,防止挤压伤,如果有挤压伤应消毒后使用绷带。应穿袜子,穿紧身裤并收紧裤腿,系腰带,绑紧袖口,带围巾遮挡领口。皮肤暴露部位应涂防蚊剂,以防止螨虫叮咬,降低感染风险。
5.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流血性出血热的主要预防措施。从2008年开始,我国以高发省份的高发乡镇为目标人群,对16~60岁人群进行常规免疫接种。高发地区16~60岁的人群应积极前往本地区的疫苗接种地点进行接种,保护个人身体健康。在前往流行地区进行野外考察、旅行、农业和其他活动前,应积极接种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包括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纯化鼠脑疫苗两种。疫苗接种程序:(1)细胞培养灭活疫苗为每人接种4针。在接种第一针后的7天接种第二针,在接种第二针后的21天接种第三针,在接种第一针后的6个月接种加强针。(2)纯化鼠脑疫苗为每人接种3针。在接种第一针后的14天接种第二针,一年后加强接种第三针。
6.加强医疗防护
医院应加强消毒工作,对发热患者进行妥善处理,防止造成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