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策略运用:探寻幼小衔接活动开展新路径
2023-06-19何芸
何芸
【摘 要】幼小衔接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话题。幼小衔接到底“衔”什么,本文阐述基于教育的实践探寻出幼小衔接的策略:多方调查,明晰衔接方向;多边资源,筑实衔接根底;多样活动,探索衔接路径;多元协作,形成衔接合力,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小衔接 策略 运用
2021年初,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为幼小衔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给出了具体的指导要点,打开了幼小衔接的新局面。作为江苏省首批幼小衔接结对试点学校,我们在《指导意见》的指引下,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从幼儿生活出发,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探寻有效实施衔接的策略,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一、多方调查,明晰衔接方向
幼小衔接到底“衔”什么?怎么衔接?我们立足真问题,开展真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法,真实了解幼儿、家长、教师的期望与困惑,厘清多方在幼小衔接问题上的困难与需求,把脉衔接的方向。
(一)面向幼儿,捕捉问题和需求
幼儿是幼小衔接的主体,坚持儿童立场是我们开展幼小衔接的基本准则。我们珍视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真实需求,从而有效地开展衔接工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调查、访谈,全面地了解各年龄段的幼儿对自我成长与上小学的认知和情感,捕捉问题与需要,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
(二)面向家长,询问建议和困惑
家长是幼小衔接的主力军。我们针对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家长研讨、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工作。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家长能从容面对幼小衔接这件事情,做好衔接准备,但也有部分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理解存在偏差,如把幼小衔接等同于上幼小衔接班,需要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等。我们针对突出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读,邀请专家为家长答疑解惑,更新衔接理念,“家园”同步做好衔接工作。
(三)面向教师,提高认知与理解
教师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幼小衔接工作有效落实的前提。我们通过行政团队领学、教师自学、分组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反复学习幼小衔接相关政策文件,领悟文件精神。同时,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幼小衔接专题研讨活动,在研讨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在专家的指导下,明晰幼小衔接是什么、我们该做什么、如何做等问题,提高认知,更新理念,从而更科学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二、多边资源,筑实衔接根底
陈鹤琴指出,幼儿与环境和社会相接触的机会越多,他的知识愈丰富,他的能力也越充分。在幼小衔接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幼儿园以及与幼儿园相邻的小学资源,利用其中的人、事、物等资源开展多样的幼小衔接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幼儿提前熟悉小学生活,拉近与小学的距离;另一方面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一)巧用“人”资源,激发向往
小学教师和小学生是开展幼小衔接活动重要的人力资源。我们在幼儿园里创设了一年级课堂体验区,邀请小学教师来园,为幼儿教学一年级体验课程。幼儿在模拟课堂中与小学教师互动,体验着不一样的坐姿,不同的课堂氛围,感受着小学教师的可敬和可爱。教师们还定期组织开展以大代小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与小学生一起参加校园运动、一起做科学小实验、一起阅读绘本等,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直观地感受小学生的魅力,也使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二)善用“物”资源,丰富体验
小学环境与幼儿园有显著差异,小学校园有更宽敞的操场、更丰富多样的专室,这些都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探究兴趣。教师全面梳理小学的“物”资源、分析其价值,利用各类活动的契机,带领幼儿深度畅游小学校园。以“春游校园”活动为例,我们鼓励幼儿制订游玩计划、绘制春秋游路线、欣赏学校美丽的景色、观察多样的花草树木,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小学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小学的认知。同时,我们还利用小学宽阔的操场开展各类大型活动,如迎新年运动会、科技节闭幕式等。“物”资源的利用,丰富了幼儿的亲身体验,让幼儿更加了解小学,喜欢小学,期待上小学。
(三)妙用“事”资源,提升内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如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节日活动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塑造幼儿优秀的学习品质至关重要。如组织幼儿参加小学的风筝节、艺术节活动,幼儿在小学生的带领下担当礼仪小使者,在做事中学会讲文明、懂礼貌;在母亲节、妇女节、重阳节等节日,我们引导幼儿参加小学的节日庆祝活动,与小学生一起为家人制作简单的礼物,从中学会表达爱,懂得关爱他人。幼儿在参与各类小学的“事”中,了解了小學生生活,丰富了对小学的认知,增强了对小学的亲近感。
三、多样活动,探索衔接路径
创生多样化的活动,有助于幼儿做好入学衔接准备。针对幼儿的需求,我们尝试从小班开始有意识地将入学准备教育与幼儿一日生活有效融合,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开展适宜的、有规划的幼小衔接活动。
(一)优化日常时间管理
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时间,学会按时作息,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如疫情居家期间教师引导小班幼儿和家长制订清晨起床计划表,引导幼儿简单规划自己的晨间时间,改变事事依赖家长、赖床的不良习惯;引导中班的幼儿开展一分钟挑战赛,在洗碗、跳绳、整理图书等具体活动情境中了解、感受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从中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大班幼儿通过设计“宅家一日生活表”,学习合理地规划时间,让时间管理融于一日生活。
(二)丰富区域衔接内容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也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基于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我们创设了丰富多样的幼小衔接区域活动。如我们增设了“模拟课堂体验区”,创设满足幼儿体验课堂教学、规范书写、安静阅读的环境,通过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帮助大班幼儿感受一年级集体教学的氛围。幼儿在丰富多样的幼小衔接区域活动中积累经验,养成了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学习品质,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创生特色衔接课程
我们以问题为契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微项目活动及幼小衔接的特色课程,如“与红领巾有约”“有趣的课间十分钟”“探秘书包的那些事”“做时间的小主人”等活动。通过深入探究,主动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好身心准备。如在“探索书包的那些事”的活动中,幼儿通过“小学书包里有什么”“书包有什么不一样”“如何整理自己的小书包”等活动,在认识书包、设计书包、整理书包的过程中提升自理能力。在“寻找成长的密码”的活动中,引导幼儿发现成长的秘密,激发面对新环境、接受新挑战的勇气。特色课程的创建让幼儿对入学充满期待。
四、多元协作,形成衔接合力
《指导意见》在主要目标里指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不仅需要幼儿园做好准备,更需要幼小协同,家园、家校配合,关键是幼儿园、小学和家长要了解、理解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共同营造有利于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氛围,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让幼儿成为小学生活的向往者。
(一)幼小联合,双向衔接
在以往的幼小衔接中,幼儿园和小学缺乏互动,幼儿园并不真正了解小学阶段的学习要求,小学也并未充分了解幼儿园的活动方式。在幼小互无沟通、教育脱节的状况下,幼小衔接工作很难做到位。因此,我们积极落实贯彻幼小衔接的相关政策,主动与小学建立幼小衔接共同体,组建幼小衔接工作小组,坚持以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制订执行联合教研制度和互访制度,科学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入学适应教育,如共同制订有效衔接方案,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活动,通过活动和平台促进幼小教师的理念共通。
(二)家園共育,协同衔接
幼小衔接工作是否能出成效,不仅取决于幼儿、教师,也取决于家园共育的质量与效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部分家长仍然对幼小衔接存在很多的误区,为了提高家长的认识,更新家长的育儿理念,提高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开展“幼小衔接”行动的意识和能力,我们积极组织家长参加“幼小衔接,家庭在行动”家园共育宣传周活动。在活动中,专家们分别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习惯培养及学习准备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和解读,并随机连线开展现场答疑互动,用专业独到的见解和丰富实用的经验,给家长带来深入的启发和思考。此外,我们还通过家长学校,为家长开展幼小衔接、绘本阅读等方面的讲座,更新家长的认知,共同为幼小衔接努力。
虞永平教授指出,良好的入学适应能力是追求儿童对小学学习充满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得到充分激发,真正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适应状态。作为江苏省首批幼小衔接结对试点学校,我们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幼儿为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入学准备教育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教教育全过程。幼儿在多样化的衔接活动中丰富了经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从我园毕业的幼儿能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