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应变
2023-06-19罗霞
罗霞
不久前,某媒体朋友准备撰写一个采访拍摄文案,在尝试运用ChatGPT聊天后,他欣喜地发现,这款语言模型生成的文本,所涉相关定义、重点、拍摄操作顺序等,结构清晰、叙述流畅,好比教师按标准答案批閱作文,对应的得分点一应俱全。文本基本符合朋友预期,还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他不由心生感叹,自己的饭碗还能端多久?
近年来有关人工智能介入,替代一些特殊行业、简单重复劳动的优势已逐渐被认可。然而,近期大火的ChatGPT却令一些人喜忧参半。据悉,北京某中学教师尝试用ChatGPT做了当地的高考试卷,尽管第一次接触包括6个科目、总分750分的试卷,且从未受过题海战术训练,其提交的答卷就获得511分。据悉,ChatGPT具有自适应能力,如果有了训练加持,未来考出清北录取分数线不是梦想。
测试结果显示,以AI技术支撑的ChatGPT语言模型,展现出的知识深度学习和自我迭代更新优势,不仅对应试教育“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传授及标准化考试掀起挑战;因其较强的结构化写作能力,或将颠覆部分高校常规论文答辩的评估标准,由此引发的业内震荡久久未能平复。有专家甚至坦言,未来的AI应用,“将使中国教育仅存的优势荡然无存”。
然而,仔细研读ChatGPT生成的文本,上述媒体朋友也发现了“瑕疵”,文中的思路仅是“半成品”,好比骨架搭建好了,尚需鲜活的血肉去丰满身躯,否则,满是骨感的作品,不一定符合大众审美标准。同样,《人民日报》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上岗”的AI数字主播任小融,3小时内“惟妙惟肖、足以乱真”的播报,相关话题阅读量就达到7000多万。而支撑其权威、真实和准确的素材,均来源于媒体主创团队搭建的新闻数据库。
媒体的探索实践表明,ChatGPT虽然能博采众长、深度对话,成为称心得力的好助手。但媒体人的见识、判断、创意、情感等核心能力,远不是AI所能取代的。致力于技术促进教育平等的比尔·盖茨曾预判,即使AI技术再完善,学习仍将取决于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永远不会取代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共同完成的工作。正如世界教科文组织反复强调的“教师的不可或缺性”。
来自不同领域的预判,似乎也让担忧职业未来的教育人吃了一颗定心丸。然而,比尔·盖茨也预言:未来5到10年内,AI驱动的软件,最终将实现改变现行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承诺。比如,通过了解学生兴趣和学习状态,帮助教师评估并定制学习内容等。这预示着以技术赋能,变“大水漫灌”式传授知识为“精准滴灌”个性化教学,已是大势所趋。
然而,有学者直言,尽管经过几轮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排除客观制约,一流教师中,能从事非标准答案、不以分数为取向的教学和评价仍是少数。即使疫情期间快速推进的线上学习,也大多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层面,远非应用信息技术开放性、互动性,开展针对性教学的构想初衷。一些农村教师甚至还缺乏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近期,一篇“ChatGPT动了谁的奶酪”的对话,毫不留情地为文字处理等重复性、常规性工作,以及生产这些内容的“白领”,贴上了“奶酪”危机标签。其中,教育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启迪等惯性生产线制造出的产品,也难免代际传承错失“奶酪”,被AI时代淘汰。互联网时代,被智能手机替代或弱化的行业有目共睹,传统媒体经历的融媒转型,同样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ChatGPT的推出,宣告了一个新的智能时代即将到来,顺势而为的虚拟主播任小融,以“智能”识别用户需求,“面对面”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火出了圈”,同样,以学校为载体,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施的“互联网+教育赋能工程”,让城乡学子共享名校名师资源的梦想不再遥远。与媒体人相似,在阵痛中羽化蝶变,将知识变成智慧,以防被AI时代“逼到墙角”,教育人最终才能赢在起跑线上。
◇责任编辑 苟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