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三教”协同创新,培育建设“三类学科”

2023-06-19殷翔

职教通讯 2023年5期

殷翔

今天,我们在江苏理工学院召开“三教”协同创新建设“三类学科”研究实验创新重大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启动会暨第一次研讨会。首先,我代表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感谢江苏理工学院的领导第一个申办、认真准备今天的会议,热情接待各位与会人员!感谢南通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泰州学院积极参与项目的实施,感谢各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学院、学科的同志们参加今天的会议。从会议主题可以看出,这次会议有两项任务:一是项目启动实施,二是就项目实施的相关问题进行第一次研讨。我主要讲三个方面,既作为项目启动的发言,也作为交流研讨的发言。

一、为什么要实施这个项目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目标和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蓝图,经过深思熟虑而对教育提出的重要任务。这句话既切中时弊,又揭示深刻,是我国一种教育理念的创新,也是一种教育实践的变革。相信二十大报告这一创新理念和思想,将对教育改革发挥方向性、引领性的作用,将改变中国的教育。

(二)积极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新需求的需要

在人类历史上,至今已有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信息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正在到来的数智时代(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统筹布局一批数字技术领域学科专业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高等学校贯彻实施这个规划,一是要培养具有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教师和学生,加强教育的數字能力建设,提高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水平;二是要加强数字学科专业建设,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服务,为建设数字中国作出重要贡献。

(三)探索创新高校学科建设新模式和新机制,打造江苏高校学科建设新优势和新特色的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江苏高校学科建设抓住了三次重要机遇,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率先设立省重点学科;二是在建设全省重点学科的基础上,本世纪初设立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三是2010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每年投入10亿元。因此,就建立培育建设的制度和机制,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而言,江苏高校学科建设具有良好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省域高校学科建设实践范例。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自主设置培养研究生二级学科的实施细则、将交叉学科作为一个门类、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等措施。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有与传统学科和已有学科建设相同的方面和规律,更有不同的方面和规律。因此,需要探索新模式、新机制、新规律,着力打造新优势和新特色,使学科建设进入新阶段,跃上新台阶,达到新水平。

面对新的学科尤其是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的重大机遇,新老高校、强弱高校所处的起跑线差距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不太长、实力不太强的应用型地方高校,由于历史包袱相对比较小,老模式和老机制的传统惯性比较小,反而能较快地轻装上阵,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更需要也更有可能通过“三教”协同创新建设“三类学科”这样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

(四)主动服务和超前引领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江苏是一个教育大省,在全国相对来说,也是一个教育强省。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实力、质量和水平位于全国前列。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新时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满意的期望相比,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相比,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相比,与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育实践和变革教育发展趋势相比,问题还很多,甚至是太多;差距还很大,甚至是太大。

如果说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和引领,那么,对教育自身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高等学校的学科。因为学科是处于教育体系顶端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综合载体,是教育与社会联系的主要平台。各级各类教育的知识理论和实践行为,都源于包括教育学科在内的大学学科的生产、创造、指导和引领。而教师教育则是教育学科的主干,新型教师则是未来教育的关键。我并不认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包括ChatGPT,会完全取代教师职业,但未来的教师一定要转型,如果教师穿老鞋走新路,不转型、不适应,则一定会被淘汰,被取代。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本身要变革创新,进而主动服务和超前引领教育。这也就是我们这个研究实验创新项目把研究实验、培育筹建新型教师教育学科作为每个承担项目实施任务的高校必选的、首位学科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五)学会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会员单位服务的需要

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会员单位服务,是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初心和宗旨。启动实施这个项目,学会带思路、带方案、带课题、带资金、带人员,还努力争取带政策。可以说,学会这个行动是积极主动的,是体现初心、践行宗旨的。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三所高校的主要领导和同志乐意参与的态度,举全校之力实施项目的决心和行动,使项目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顺利启动实施。我相信,有我们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密切合作、协同创新、共同努力,项目实施一定能够顺利推进,取得重要成果,实现预期目标。

二、如何实施这个项目

(一)项目类型

由于本项目不是一般的研究课题,而是作为群众性学术团体的学会与高校协同的项目,是关于“三类学科”研究实验、培育筹建一体化的项目,是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从研究到出成果再到成果直接转化一条龙的项目。这也是我们学会第一次设立这样的项目,应该说是应用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验的一种探索,所以将项目确定为本学会的重大研究实验创新项目。

(二)研究课题和子项目

关于研究课题。学会建议课题着重突出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的立足点。要立足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为主的时代背景,立足社会变革、教育变革、教师教育变革、高校跨越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立足研究实验、培育筹建“三类学科”。二是研究的维度。建议有三个维度的立体考虑,X方向包括“三教协同”“跨领域跨学科”“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统筹协调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等。Y方向包括“教育链—科技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相衔接,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相贯通,职前的学校培养与职后的职业培训相贯通。Z方向包括学科建设的主要要素,包括学科名称、内涵方向、功能、队伍、平台基地、其他资源等等。课题意在强调立体思维、系统设计、协同创新,以拓宽视野、放开思路、突破各种束缚,强调系统研究、深度研究、创新研究。三是研究的内容。强调理念、思路、体系、模式、机制、制度等关键词及应用性研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引领改革实践,为实践服务。

关于子项目。学会所提出的项目方案是一个总项目方案,在这个总项目框架内,每个承担项目实施任务的高校需设立四个子项目,包括三个拟培育筹建的学科,每一个学科为一个子项目,再加一个综合改革协同子项目,包括“研究实验区”“三学科特区”、学科、人事、财务、教学、科研、继续教育、资源建设与配置等方面的协同改革和服务。各高校经过一定程序确定的子项目负责人及其成员名单、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及其成员名单均报学会确认和备案。

(三)研究实验、培育筹建学科

这是本项目的核心和目标,需强調以下五点。

第一,把握学科类型。由于“三类学科”放在一起表述是源自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有特定的含义和出处,所以表述不宜拆分。但考虑到承担项目实施任务的几所高校的实际,建议主要考虑应用类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有条件的也可以考虑基础学科。

第二,坚持选择、确定的“六个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需求与教育创新发展急需需求相结合;超前引领性与现实适应性相结合;跨领域协同合作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相结合;研究实验、培育筹建学科资源创新配置与现有优势特色学科资源整合配置相结合;创新研究实验、培育建设“三类学科”与对接有关学位授权学科、自主设置学科、交叉学科设置、管理、申报评审办法相结合。

第三,凸显学科特色。学科要高度适应社会需求、切实符合学校目标定位、不同于现有学科、多学科渗透融合、具有鲜明特色和良好发展前景。

第四,必选新型教师教育学科。新型教师教育当然是与传统的、现有的教师教育相比较而言的,其“新”在哪里?“型”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在筹建学科的过程中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第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选择确定研究实验、培育筹建的学科难以一步到位、一蹴而就,需要各高校团队深入调研、不断论证、调整完善,最后逐步趋于清晰明朗,成型确定。

(四)高校设立“研究实验区”“培育筹建学科特区”

从项目实施本身来看,建设“研究实验区”和“培育筹建学科特区”很有必要,可以避免或者绕过既有一些老体制、机制、政策和攀比的束缚和影响,更顺利、更有效地实施项目。当然,这是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作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只是建议,不属于行政性要求。

(五)项目经费

作为经费自收自支的学会,将从有限的会费结余中拿出一部分用于项目,承担项目实施任务的高校也要对每个研究实验、培育筹建的学科安排一定的项目配套经费。学会的资助与学校的配套经费由学校统筹安排,主要用于子项目和课题研究。

(六)项目的实施推进要点

第一,切实落实项目实施责任。要按照项目方案和项目计划任务书明确学校项目负责人团队、子项目负责人及成员、课题研究组负责人及成员的责任,各负其责,密切合作,确保项目实施的各项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三所高校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了项目总负责人,这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最重要的保证。

第二,把握好项目计划任务书框架和内容。为了全面体现和落实项目方案的精神和要求,学会专门设计制作了一个“项目计划任务书”。项目计划任务书包括学校有关学科专业建设概况与“十四五”规划概要、学校项目负责人团队、四个子项目、研究课题、拟研究实验、培育筹建“三类学科”的依托单位、经费等板块,各高校需要认真研究四个子项目和课题选题以及各个栏目的设定要求和说明,填写好项目计划任务书。

第三,设计安排好项目实施的若干重要活动。虽然本项目最终只落实到几个学科,但它将会牵涉到各项目实施高校改革发展若干全局性的工作和环节,可能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高校需要考虑将项目实施与学校一些全局性的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安排。学会实施这个项目的重要前提是对学校的相关工作只建议,不干预;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只助力,不添乱。

第四,把握好项目实施主要时间节点。为了抓紧方案的实施,学会提出了“项目实施主要时间节点”,以便从整体上把握项目实施的时序进度和节奏,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在这个“项目实施主要时间节点”框架内,各高校需要细化好、落实好每个阶段的项目实施任务和时间安排。

第五,做好项目实施各种形态信息的记录、整理、传播和保护。建议各高校明确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包括文字、照片、视频、新闻报道、文章、调研咨询报告、论证报告、著作等。信息记录要及时,整理要真实,传播要规范,保护要合法。

三、项目实施的目标成果

(一)有形的目标成果

一是课题理论研究成果。这种成果是应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直接进行成果转化、指导项目实施实践的成果,因而是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应用价值的成果,可以是专著、文章,也可以是调研报告、咨询报告,亦或其他形式的成果,如案例库、数据库、影视作品等。二是调研咨询报告。这个报告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发展和承担项目实施任务高校的实际,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理念新、情况明、站位高、视野宽、有见解、有创新、有对策、有建议、有质量和水平、有决策价值、实务管用的报告。三是培育筹建学科的方案。方案是以有关课题研究成果、调研咨询报告成果和其他必要的素材为基础、以“三类学科”发展规律为遵循、以国家有关学位授权学科、自主设置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为参照、以学科建设主要要素为框架的创新的、科学的、规范的、有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无形的目标成果

所谓无形的目标成果,就是项目实施成果的亮点、创新点和特色,就是项目实施成果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溢出效应、转化效应、潜在效应和延迟效应。这些亮点、创新点和特色,既要靠实践中的积淀和塑造,也要靠整体和顶层的精心设计;既可能在短期内显现,更会在长期中彰显。在学科方向定位上,要以特色优势为导向,总分相配,以总统分、以分促总。以学校的总体目标定位统领学科的方向目标定位,使研究实验、培育筹建的学科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有很大的发展活力和潜力,有很具前景的发展优势和特色。同时,以培育筹建学科的方向目标定位促进、丰富和完善学校总的目标定位,使其更具有特色、优势、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学科专业框架上,以聚焦学科目标为导向,“一二”协调,一级学科上建大平台,二级学科上设方向专业,使学科专业类群化、链接化,形成有机联系、相互支撑的学科群、学科链和学科生态,防止全而散、多而乱、大而弱。在学科层次体系上,以系统效能为导向,研本相通,以研带本,以本孵研,学科专业一体化,本硕博一体化。在学科类型属性上,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实践应用为特质,职普融通,職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衔接。在学科运行模式上,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产教融合,产教互动,打造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和无缝对接的紧密型共同体。在学科内循环机制上,以教育质量为导向,教科并重,科教融汇,以科研引领教育教学,提升教育教学,创新教育教学,营造融立德树人、科学人文精神、职业素养、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实习实训于一体的新教育、大培养形态。在学科管理体制上,以活力和效能为导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以条为辅,块需求于条,条服务于块,块块相融、条块协同,形成“去壁垒、无堵点、尚合作、大协同”的管理治理格局。

(作者系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本文系作者在“‘三教协同创新建设‘三类学科重大研究实验创新项目启动会”上的讲话,编发时有删减)

[责任编辑   王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