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
2023-06-18谢璜洁
谢璜洁
数学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着较高要求。受限于传统教育思想,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局限,难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而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大单元主题教学是一种有着较强系统性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使用该教学模式,能有效保证教学的连贯性,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系统,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一、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概念
大单元主题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将课本知识点进行重组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是一种以主题为出发点,对学科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并将单元知识点进行深入融合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可以使课本中的学科知识变得连贯、系统起来,便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夯实学生知识基础。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现实意义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难以形成深刻的认知,给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的合理引入,则可以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确定单元教学主题,并基于该主题对教材内容的知识点进行优化整合,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结构性和系统性,促使他们建立更完善的知识架构,实现深度学习。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实施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任何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都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这是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鲜活的,进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大单元教学活动时,应遵循主体性原则,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思。
(二)整体性原则
大单元主体教学的最大特色就是整体性,其可以以主题为中心,整合课本中的知识点,保证教学的整体性和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因此,在大单元主题教学中,也应充分体现这一特征。为此,教师需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让学生可以更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
(三)创新性原则
大单元主题教学是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不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实施方式上,都与传统单个知识点教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理念,结合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实际特征和需求,积极探寻更先进、高效的活动方式,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具新意和生机,激活学生思维。
(四)开放性原则
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需要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作为重要目标。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所获得的学习经验有限,难以实现深度学习。为此,教师需遵循开放性原则,通过优化单元教学设计,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展示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与同伴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认知,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四、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深度学习
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因而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贯彻到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单元内容的学习中。以“比”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在以往的单元教学设计中,通常会将“比”概念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作为入门,然后再通过随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强化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并训练学生的思维模式,促使学生形成固定的解题思维。这样的单元教学设计存在较大局限性,学生难以深入思考和探究数学知识,学习相对浅层。针对这一问题,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着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通过合理安排单元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设计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规律,将学习目标设置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级阶段: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的意义、内涵、性质和特征,并学会求“比”的值;(2)中級阶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比”的含义进行深刻理解,并感受“比”的功能和重要作用,掌握“比”的数学思想;(3)最终阶段:运用“比”的思想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感受“比”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单元教学设计中,通过“剥洋葱”的方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和掌握“比”,促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可以更主动、高效地参与到相关知识点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
(二)立足整体,重构单元
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数学知识被拆分成一个个小知识点,并零散地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中,给教师的系统化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施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时,教师应突破教材的限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发展需求,整合数学教材内容的知识点,让学生沉浸在一个主题范围内,并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数学知识,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基于“认识数和计算”的主题,将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些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并从整体角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认知0~20各数和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大单元主题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学目标的方向指引,在大单元主题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确定科学的大单元主题教学目标,保证大单元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相较于传统单个知识点教学,大单元主题教学更侧重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也应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充分了解大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上,确定层层递进的单元教学目标。在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中,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单元教学目标的内容和标准,保证教学目标和大单元主题教学活动保持高度一致。以“统计”这一单元主题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基于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示例,让学生初步学会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掌握复式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2)通过详细分析数据,了解复式统计图在数据分析和处理中的功能。在这一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可以使单元主题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统计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过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还需根据教学情况,微调教学目标的内容,保证学生都可以通过课程学习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四)优化单元主题教学过程
相较于单个知识点教学,大单元主题教学虽然更具连贯性和系统性,但大单元主题教学包含的数学知识点也会更多,给部分数学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学习困难。为此,教师还需优化单元主题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究和掌握数学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大单元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把握单元内容,将单元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和衔接。同时教师还需采取合适的连接方式,如课堂提问、小组合作等,调动学生参与单元主题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以“简易方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将单元知识点分为知识方程、方程求解、方程应用三个专题,并优化设计各个专题的教学过程。比如,在知识方程专题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和事物中初步认识简易方程的形成;在方程求解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方程等值关系,快速掌握方程求解的方法;在方程应用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变式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正向迁移。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清晰地认知方程的相关知识,强化学习效果。
(五)立足整体,采取差异化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立足整体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利用系统思维,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基于深度学习角度,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同,因此学生深度学习的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点,在掌控全局的前提下采取差异化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设计出层次性的单元教学,并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大单元系统性学习的引导下实现分层学习。以“圆锥”的单元教学设计为例,教师需先带领学生认识圆锥的概念,再运用圆锥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最后再举一反三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一学习过程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递进性,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需在搭建系统化知识框架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分层设计教学内容,保证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比如,在导入层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求圆锥的体积,并灵活计算圆锥的高、底面积等;在初级层的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基础知识设计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圆柱与圆锥之间相互关联的应用题,强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知与理解;在最终层设计中,教师需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各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设计相应的考核要点,促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在这一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大单元教学的层次性,可以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学习切入口,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强化教学效果。
(六)完善单元教学评价体系,引发学生深度反思
教学评价具有反馈、检测、调控和激励等重要功能,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促进作用。然而多数教师会将重心放在课本知识的传授上,忽视教学评价环节,所采取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难以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全面反映出来,影响教学评价功能的体现。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根据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特征,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教师需创建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并在教学评价中始终坚持“整合”和“弹性”的原则,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模式有机整合,让学生可以以评价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评价活动中,引发学生的深度反思,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其次,教师應将教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将单元评价划分为总体评估和跟踪评价。通过跟踪评价的方式,及时反馈每个主题的教学过程,并结合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指导水平。而总体评估结果则取决于跟踪评价的持续演化,保证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最后,教师应创新教学评价手段,即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学生个人成长电子档案,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各阶段学习的评价过程中,这样可以保证教学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便于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大单元主题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把握数学知识,实现深度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认识到大单元主体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内在发展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大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促使他们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实现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陆宗祥.深度学习理论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探讨[J].天津教育,2022(31):80-82.
[2]谢峥峥.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化[J].试题与研究,2022(29):94-96.
[3]杨东京.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5):75-76.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开发区兵希小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