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课改新变,开应对新局

2023-06-18贲新文

新课程·上旬 2023年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育人学科

贲新文

2022年4月,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由教育部正式发布,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深刻领会课程改革新变化,优化实施新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了解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变化,把握其变化的精神实质,不断探索基于方案、课标修订的教育教学革新,自然就成了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和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使命。

一、新方案、新课标的主要变化

本轮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的修訂,顺应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宏观背景,体现了“双百”伟业接续新时代国家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育的新要求。新方案、新课标的颁布,优化了学校育人蓝图,对新时代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新版课程方案,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从方向、对象、目标、实施机制、育人方式五个方面明确了为落实培养目标应遵循的“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加强课程整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等基本原则。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课程类别、科目设置、课时安排)。明确了国家课程(主体,共同基础)、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拓展补充,兼顾差异)三类课程。优化了科目设置(如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

新版课程方案,改革的三大重点:一是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二是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跳出学科知识罗列的窠臼,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三是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解决认识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

新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核心素养课程立意,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提出了“学科实践”要求,倡导学习“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与行动。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首次明确提出了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与以往课标相比,这是一个重要的创新与发展。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但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体现了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二、新教学、新样态的落地应对

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义务教育课程蓝图绘就并进入实施层面。践行新理念、破解新难题、探索新教学、构建新样态,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面临的首要任务,我们唯有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方能不辱使命。

(一)立德为先,强化课程育人功能

基层教育工作者,要克服仅从学科课程内容的角度研习、践行新方案、新课标的倾向,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重视新方案、新课标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强调和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的强化,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职业自觉,强化课程育人功能,强调学科德育,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将课程方案提出的“三有”时代新人培养目标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做到方向明、宗旨清,切实担当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

(二)育人为要,整体建构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中介和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载体。学校课程建设,需要秉承“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导思想,遵循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适宜性、选择性原则,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

江苏常州地区围绕道德与法治学科五大学习主题之一的法治教育,借助模块化课程理念,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融通、法律知识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整体设计了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课程体系(见图1),通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促进了青少年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法治素养的提升。

(三)素养导向,统筹推进课程实施

1.研读课标,厘清学科素养目标内涵

学科素养要求是学生接受学科教育的结果体现,是教师把握学科课程育人要求、把握学科课程教学深度和广度、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水平的重要标尺和核心指标,对促进学科课程的目标实现、保障学科教育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在课程实施中,我们要基于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深刻解读学科素养目标及其内涵。比如,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我们就在第一时间界定了劳动素养内涵目标(见表1),确保了素养导向的目标指向。

2.改革创新,优化课堂建模及其方法

课堂教学是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内容的特点,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和教与学方式的革新,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以历史学科为例,为较好地达成“丰富学习经历,优化学史方法,提升历史能力,激发历史情感”的史料研习教学活动价值,我们基于教学过程和学生应用史料自主学习、探究历史问题的活动过程的认识及其深度学习的渐进性规律,初步建构了教学活动整体性、学生学习渐进性的史料研习课堂教学流程模型(见图2)。

學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路径是让学生自主、合作、充分地进行实践和思维活动。如上教学流程建构,渗透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目标追求,突出了教师引导、指导下的学生主动、自主、合作学习活动的宏观建构与范式创新,体现了以史料研习为主线的层次性学习活动的整体建构,遵循了史实自主研读概览、史识合作探究深化、史感反思感悟生成、学力测评补偿及时、学习空间多元拓展的学习渐进性认知与评价规律。通过聚焦学习主题的统领性史料置境导学、丰满教材学习内容的常识性史料自主浏览初步学,突出习方法、强素养的具有思维性、探究性经典史料的合作研习深化学,利于固化认知、升华价值的有意义思想性史料巩固学以及拓展性课外学习活动拓展学等系列化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能自主掌握基本历史史实,又主动习得历史思维习惯与方法,在提升学生理解历史、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同时,其隐含的历史价值观引领,更能催生历史感悟,自然回应了“立德树人”课程总目标,能较好地实现寓育于教的育人功能和“鉴古知今”的社会价值。

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我们积极推进课堂转型,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形成了以案说法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参与体验式教学、议题式教学、范导式教学、辨析式学习等教学范式,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提高了课堂教育的实效性。

3.注重整合,积极探索学科实践活动

(1)“大概念”教学的尝试。大概念是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者论题(命题),是一种高度形式化、兼具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普适性极强的概念。教学中的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教学中的大概念是课程内容所要围绕的核心和基石,处于教学内容的核心位置,对学习具有引领作用。借助大概念进行教学,能够克服碎片化、浅表化、杂乱化的教学,能够推动知识向核心素养转化,有利于打通学校教育和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成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亮点和撬动深水区教学改革的支点。教师要根据大概念建构学习内容的框架,设计教学过程及环节,以大任务、大问题为统领,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比如,七年级历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有位教师就以大概念“民族交融”立意,通过一统北方利交融、力行改革促交融、胡风汉韵品交融、相亲相爱续交融四个篇章展开,既较好地整合了课时学习内容,又聚焦了单元学习主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

(2)学科实践活动的探索。实践育人及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本次课标的重大亮点。学科实践并非对探究学习的否定和取代,而是体现了人们对学科教育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呼唤“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为了实践”的真正的学科探究。我们要不断创新实践活动形式,要结合“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系统化设计实践活动,将实践活动贯穿学生的校内学习和校外生活,要挖掘各种实践活动形式的优势,在总结和反思中逐步提升学科实践活动的效果。

比如,武进洛阳初中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就针对劳动教育实践性的特点,积极探究劳动形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整合,设置了“融于日常,积极开展校内劳动”“融于社团,积极拓展劳动场域”“融于德育,积极开展公益劳动”“融于作业,积极鼓励家务劳动”等序列化、形式不同的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的多层次劳动实践活动。

(四)体现一致,积极探索学业评价

评价是检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可以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指明发展方向和增值途径。新方案、新课标提出,要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确定符合学业质量标准的目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保持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要将评价融入教学设计,进行整体规划,要通过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建立多元主体的评价机制等方式,既准确判断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又让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学会反思和自我改进,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以真正落实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近年来,我们围绕主体、方式的多元化评价(见图3)、课堂核心素养观察评价(见表2)、学习方式评价(见表3)、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图3说明: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学生互评和家长、教师、社会评价。评价方式多元化包括“阳光能量”成长积分考核制度、假期劳动档案、成长记录手册等评价方式。比如,“假期劳动档案”中设置有“我为家人做道菜”任务。“档案”是学生学习烹饪技术的“督导员”,家长成为孩子学习烹饪技术的指引者,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记录实践操作过程和劳动体悟。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激发其感恩心理,又有利于形成家校联动教育的合力。在“‘阳光能量成长积分”考评机制中,将“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纳入考评标准,对学生的合规表现、良好作为、正能量行为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学生可以挣得相应的“阳光积分”。分值高低是评判各级各类荣誉称号的先决条件。“阳光积分”还可以兑换成“阳光币”,可以用于“购买”相应奖品。通过目标导向评价、过程激励评价,提高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参与度、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表3(见下页)说明:在该评价量表中,“评价步骤”体现了过程性,“学生活动”和“评估标准”体现了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体现了多主体评价。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分享提升,体现了增值评价。通过多元评价,学生及其小组学习有方向、有步骤、有抓手、有改进、有评估,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实现以评促学。

对于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及基于素养立意的考试命题等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对于作业设计,我们认为,作业是保证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领域,是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判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主要抓手。要结构化设计基础作业,项目式设计作业,要体现分层、弹性与个性,要包含他主作业与自主作业。作业设计总的原则是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减量提质,分层、个性。对于素养立意的考试命题,我们的认识是:素养立意的测试宗旨不是学生的知识或能力的拥有状况,而是学生愿意和能够运用知识与能力去解决问题、造福社会的心智状况、精神状况,命题的素养立意指向,体现在知识、能力、价值的融通与应用中测评学生的素养水平。素养立意试题的基本特点是:大情境承载大任务,大任务含蕴大观念。因此,我们要妥善处理好立意、情境、任务、答案四要素的关系。命题应从课程性质、时代要求、学生发展三个主要维度体现考查核心素养立意;试题情境创设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典型性、适切性、复杂性等,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学以致用;任务设置要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综合考查学生面对真实问题情境,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展现出的核心素养达成情况,以检测课程目标实现的程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则是任务达成度的评价参照。参考答案要准确、灵活,评分标准要合理、有弹性。命题者在编制参考答案时,要关注知识考查的科学性、语言表述的精练性、思维过程的生成性和答题情况的预估性。评分标准的研制,既设置知识点回答评分的成分,又尽可能尝试添加学生思维层次评分的成分。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等地区的初中学業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还积极引入采意和等级评分,进行了将采点评分与采意评分,整体性评分与分项、分等评分结合起来评分的实践探索。

教育在升维的档口,我们就不能延续原来的生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真正落地,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我们应借助新版课程方案、课程标准颁布实施的东风,牢记立德树人,研透课标导向,关注核心素养,砥砺特质教学,潜心育人探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有”时代新人培养、为促进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编辑:常超波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育人学科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