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政课建设的优化路径

2023-06-18刘聪聪

客联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创新思政课

刘聪聪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思政课建设亟需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跨境式“双校园”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教育对象、师资结构等多元因素混杂交织的环境给思政课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面对此般情形,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应从规范思政课教学体系着手,积极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网络思政“主阵地”的作用,奋力突破思政课建设面临的困境,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将开放合作视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中外合作办学具体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作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既是借鉴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渠道,又是扩大和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国际交流的较高水平。然而,在实践中,中外合作办学的建设却遇到了难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效果相对薄弱”。鉴于此,中外合作办学应坚持问题导向,优化思政课建设路径,以便在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的竞技场中守好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建设因面临着下列困境,立德树人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建设成效无法达到相关要求。

(一)跨境式“双校园”模式给思政课建设带来了挑战

不同于传统的培养模式,中外跨境分段教学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鲜明特点。一般来说,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多采用“N+M”模式,例如“2+2”、“3+1”模式,分学年、分国家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此种模式虽然拓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但却对思政课建设来了一定的挑战。由于学生在国内就读的时间有限,校方会一定程度上压缩思政课课时,以便于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外语与专业课水平,弥合自身能力与外方需求间的差距。同时,分阶段教学方式会导致班级或者院系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政课课程的连续性。校方较难提供稳定的思政课教学平台,对零散分布的出国留学同学缺乏管控力,这部分学生往往会暂停思政课程的学习。此外,国内外交流虽然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但是多元文化冲击、意识形态的碰撞也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如何对国外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也成为一大难题。

(二)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对象特殊性给思政课建设带来了挑战

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具有功利性。他们把学习重心放置于提高绩点、提高语言成绩上,忽视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思政课课堂内外都缺乏主动性。另一方面,归因于不同的培育方式,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同普通学生相比在认知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学生思维活跃、追求新颖、热衷新潮,对各种非主流文化有更强的包容度。然而,即便他们在多元信息碰撞中开拓了眼界,但是由于其自身阅历有限,面对敌对势力宣扬的“反马、非马”等意识形态,也缺乏一定的辨别力。一旦这些学生被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非主流意识形态蒙蔽双眼,就会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进一步丧失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只要个人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情感归属、行为选择无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频共振,高校便无法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教育的使命,思政课的实效性将大大降低。

(三)中外合作办学师资结构为思政课建设带来了挑战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教师队伍呈现出国际化的特点,为思政课建设带来了挑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课程以及国外教育机构教师数量都要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外籍教师,有着不同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些外籍教师的言行会无意识地透露出西方中心主义的优越感,并在学术研究中掺杂意识形态灌输,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學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影响着思政课实效性的发挥。

(四)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思政课教学体系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体系建构上存在着下列缺陷。在课程安排方面,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课程设置需综合考虑学生出国留学的相关需求,在基础课程之上设置大量外方课程,致使思政课与既有的课程体系衔接性、互补性不强。并且,还存在着外语课程与外方专业课课程侵占了思政课的课时,思政课的话语权被削弱的现状。尽管《<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中外合作高等学校的思政课程设置5门,总共16个学分,大约需要完成256个学时的思政课学习。但部分高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思政课视等同于辅修课程,无视其在意识形态引领方面的重大作用,随意压缩思政课课程时间、减少思政课学分,更有甚者将将思政课放置夜晚开课,更进一步地加剧了学生对思政课课程的轻视。在教学设计方面,思政课多采用理论讲授的形式,以大班授课为主、内容固化,缺乏教学针对性与趣味性,学生易因枯燥的授课模式而丧失对思政课的兴趣。在课程考核方面,思政课的考核范围囿于教材,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旨在为有出国留学需求的学生获取较高GPA创造条件。以上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建设优化路径

破局之路当从困局中寻。综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其在思政课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思想课建设过程中的一般规律,现提出以下课程建设优化路径:

(一)规范和完善思政课教学体系设置

教学体系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学体系结构设置是否规范,不仅影响着教育目标的落实,还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建设,应从教学改革入手,围绕国家发展需要、个人成才需要,结合国际化办学模式的优势,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优化教评机制,不断规范和完善思政课教学体系设置。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要善用“大思政课”,提升思政课的触感、质感、美感。“‘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为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改革提供了思路借鉴。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应与校外实践平台相联系,将思政课的课堂空间与社会生活的实践空间相结合,推动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创新。一方面,校方应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拓展实践场所,建立党史实践教育基地、改革开放实践教育基地等,把课堂由室内拓展到室外,让学生以第一视角亲身感受百年来新中国所经历的沧桑巨变,从而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另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要关注价值的输入,也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价值输出。在社会实践课程结束后,校方应积极开展学科竞赛、红色知识竞赛等活动,及时检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果,同时为学生的价值输出提供平台。学生通过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参与知识竞赛等,将所感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其次,“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支撑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就要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学方法,形成系统化、综合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系。一方面,要灵活运用灌输这种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灌输这种方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要创新灌输的形式,善于借鉴红色故事、先进事迹等载体,联系现实把“大思政课”讲深、讲透。另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吸收借鉴启发式、参与式、沉浸式和开放式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的体验性、互动性、参与性,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使思想政治教育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入脑入心。

再次,要建立起系统的、过程的、复合式的、动态的考试体系,综合运用多样化衡量指标,建立知与行相统一的思政课考核标准。当下,结果式评价是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检验思政课教学成果最常采用的方法,卷面考试成绩、课程论文质量成为了常用的衡量指标。然而,单单依靠这种静态指标有失科学性,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应引入过程性评价、实践性评价、协商式评价等以完善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将思政课的课程成绩细化为理论课考试成绩、能力提升成绩(通过课堂展示、小组汇报、社会调查报告等形式考察)、素质提升成绩,突出综合素质的增值评价在其中的占比,如实考察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中的体验感与获得感。

(二)注重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的作用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应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可信、可敬、可靠、可爱的思政课教师。首先,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筑牢自身理想信念的根基,才能更好地扮演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其次,思政课教师应厚植家国情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指出“中外合作办学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培育了一大批国际化高端人才。然而,这些人才是否原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思政课教师应以身作则,心中装有家国天下,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进历程为蓝本,将思政课讲得有温度、有深度,培养学生的爱国心、报国情和强国志。此外,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兼容并包的情怀,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善用立体思维,寻找中西文化的相通之处,以动态视野深化对国际局势变动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经常将国内外发生的事情加以对照,并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疑惑,动摇自己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师要“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即思政课教师要培育学生的文化认知与反思能力,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不同文化的发展脉络、本质特征和未来走向,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辨析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同時,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不能忽视外籍或海归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规范外籍教师的遴选和聘用机制,做好政治背景筛查、价值取向调查等工作。同时,对决定聘用的外籍教师开展入职培训,既对其科普中国严格的法律制度与政治纪律,又向其传达即将就职高校的教学理念。此外,还应密切关注外籍教师的教学过程,留意其言行举止是否违背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严格落实监督工作,提升其教书育人的规范性、自觉性。另一方面,应做好外籍教师的统战工作,引导外籍教师积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

(三)注重发挥网络思政主阵地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当下,网络思政凭借其覆盖面广、影响大、形式广泛的优点,已逐渐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中外合作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跨时空、跨国界地开展思政课教学。一方面,校方应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搭建思政课慕课平台。平台通过促进多样内容与多元主体智慧互联,精准识别教育需求,精准供给教育内容,精准评估教育成效。另一方面,中外合作高校要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办特色微博、公众号、红色主题网站等,构筑学生的网上精神家园。同时,做好网宣、网管队伍建设,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对网络上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果断“亮剑”。此外,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还应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建VR互动红色教育基地,营造集交互性、沉浸性、时代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环境,增强思政课对国内外学子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开放,开启中国教育新篇章[N].北京日报,2019-11-2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EB/OL].2003-03-01[2021-01-20].http://www.gov.cn/zhengce/2020-12/26/content_5574598.htm.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中共中央宣传部,2016

[4]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495/moe_991/tnull_10140.html.2005-03-09

[5]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EB/OL].(2022-4-25)[2022-8-15].http://www.gov.cn/xinwen/2022-04/25/content_5687105.htm.

[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7]《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王沪宁出席》,《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创新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