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研究
2023-06-18冉飞
冉飞
一、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概述
(一)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界定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定义的市场风险是一种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因为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在内的市场价格的非预期消极变动。市场风险是来自于金融市场中影响所有资产或投资工具报酬的非预期事件,其中冲击属于全面性的,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利率、汇率与物价波动,或政治因素的干扰等。市场风险一般又可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水平变化对银行的利率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二)地方性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界定
首先,从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可以看出,大多数地方性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净利息收入,而在净利息收入中存贷款利差收入大约占九成以上,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往往不足经营收入的十分之一,由此看来,存贷款利差收入是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由此不难得出利率风险是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之一。其次,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多数的业务为人民币业务,外币业务较少,业务范围的局限性使得地方性商业银行受利率影响较大。
利率风险是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以及利率的波动不同于预计的方向,从而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损失,给银行造成价值损失的可能性。一方面央行或者金融监管机构对利率的调节管制可能带来利率非预期变动,另一方面自身的决策或客观预计的不准确也可能导致利率风险。各个地方性商业银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资产负债结构、业务结构、业务范围等都不尽相同,加之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也不是完全的自主的进行利率调节,会受到央行等金融监管机构的限制,利率的调节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各银行之间也会有竞争与合作,形成的是一个整体,利率的不断变化会受到各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影响。因此,对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也显得非常重要。
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表现
(一)存在利率敏感性缺口
利率敏感性缺口是用于衡量金融机构净利息收入对市场利率的敏感程度,而利率风险则来源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不匹配。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资金缺口为正,银行在利率上升时会获利,利率下降时会受损;反之,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资金缺口为负,银行在利率上升时会受损,利率下降时会获利。利率敏感性缺口为零,理论上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不会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而现实中很难保证利率敏感性缺口为零,这意味着存在利率变动导致利率风险的可能性,如今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利率的波动、风险管理的缺乏将极有可能使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遭受到风险损失。根据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计算出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表1为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情况:
由上表可知2014年至2019年其利率敏感性缺口分别为372.4亿、428亿、480.8亿、600.7亿、663亿、824.1亿。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其中存在着利率敏感性缺口。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变动自然会对其净利息收入产生影响。
(二)净利息收入下降
净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经营收入,利率波动对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自2014年至2019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净利差分别为3.14%、2.99%、2.57%、2.44%、2.4%、2.16%。2014年至2019年利息支出同比增长分别为28.49%、1.94%、-10.45%、32.14%、10.78%、10.44%。2014年至2019年利息收入增长分别为21.76%、6.36%、-6.63%、19.54%、1.10%、13.43%。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存在利率敏感性缺口加之利差逐步下降导致利息支出同比增加远大于利息收入同比增加,其中2014年和2017年利息支出同比增加分别高达28.49%、32.14%。2014年至2019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16年同比下降了3.78%,净利息收入下降7.7亿人民币;2018年同比下降了6.92%,净利息收入下降15亿人民币,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净利息收入,净利息收入下降势必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三、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对策
(一)完善产品定价能力,适应利率市场化
首先,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应从宏观视角对整个利率进行调查,对本地区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定价机制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对相关的市场利率、存贷款变化及利率趋势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定价机制,从而形成整体较为完善合理的定价能力;其次,应注重对重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综合分析,应该更加注重对本地区的客户的评估,基于不同层次的客户进行科学化、差别化定价。最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采用的是总分行式的管理制度,无论有多少分支机构,总行对分行都由极强的控制力,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分行的发展,增加了对整个银行的控制的难度。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县域业务约是总业务的一半,其县域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区县的发展水平远不如主城九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总行位于重庆主城中心,而不同地区的分行经营状况各异,难以采用统一的定价标准进行业务活动,应根据各个分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对各地区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可以授予分行在一定程度上的自主定价权。
(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能够非常好的增强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提高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相较于四大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其地域的局限性等因素,负债成本较高,资产配置压力较大。首先,虽然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高于监管要求,但是在国内同类型商业银行并不处于一个高水平,与发达国家也有一定的差距,应当向同业的银行学习,优化风险资产配置,增加核心资本总额,以此来提高资本充足率。第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的狀态,存在风险敞口,从资产负债指标来看,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抵抗能力较差,为了在竞争中追求高回报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同时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意味着较大的风险。从债权人角度来看,资产负债率应该是越低越好,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适时考虑,全面预计风险,权衡利害,适当降低负债总额、提高资产总额,以此达到降低过高的资产负债率。面对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情况,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也应该加强资产负债期限匹配。
(三)适应利率变化,优化业务结构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非利息收入以规避利率风险带来的损失对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想要实现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首先要加强银行对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其次,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其在重庆地区的品牌优势,了解客户群体,建立长期稳固的客群。最后,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如第三方支付等大量的互联网公司抢占了银行的中间业务市场,另外金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资管机构也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一定的影响。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结算、托管业务,依托其在利率的主体地位在资金结算方面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以达到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