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安眠五穴”联合雷火灸在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

2023-06-16吴志建柯秋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雷火风池失眠症

吴志建 柯秋平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康复科,厦门,361000)

失眠症是以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下降为特征的一种睡眠障碍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约有45.5%的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内经历失眠,且失眠症在老年人、女性人群中发病率更高[1]。目前,西医治疗失眠症多采用镇静催眠药物,包括褪黑素受体激动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虽短期治疗效果确切,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药物依赖,且对肝肾功能损害较大[2-3]。因此,仍需探寻其他更为安全、有效的方式治疗失眠症。中医学认为,失眠症多因脾气亏虚、阴血耗损、心血不足等所致,主张治疗应以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为主要原则[4]。中医治疗失眠症方法众多,包括天王补心丹、多功能艾灸仪等,但上述治疗方法均无特异性,且患者难以坚持[5-6]。针刺“安神五穴”将风池、三阴交、郄门、神门及神安相结合,再以毫针刺之,可达到养心安神、补益气血之功效。雷火灸是由艾绒与苍术、砂仁等药物组成,将其点燃作用于相应穴位处,可达到温经通络、宁心安神的目的[7]。上述2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见效快、安全无不良反应等优点,且均可用于失眠症患者的治疗,但其效果尚无明确报道。基于此,本文就失眠症患者接受针刺“安眠五穴”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5.68±5.22)岁,病程6~24个月,平均病程(13.85±3.42)个月。对照组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45.27±5.18)岁,病程6~22个月,平均病程(13.54±3.38)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诊断标准 西医依据《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8]诊断:1)伴有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易醒等睡眠障碍症状;2)伴有注意力、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或易激惹等日间症状;3)充足的睡眠时间及适宜的睡眠环境下仍出现失眠现象;4)每周睡眠困难症状或日间症状出现≥3次;5)睡眠困难症状或日间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中医依据《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9]诊断,辨证为心脾两虚证型,主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次证:四肢倦怠,面色无华;舌脉: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标准者;2)患者可主动配合观察及治疗者;3)可耐受本研究治疗方案者;4)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合并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或长期服用精神药物;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合并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等;4)合并认知功能障碍;5)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

1.5 研究方法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避免服用咖啡、茶叶等,白天保持午睡时间不超过30 min;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每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699),1片/次,1次/d,服用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安眠五穴”联合雷火灸治疗;针刺“安眠五穴”:取双侧风池、三阴交、神门、郄门及神安穴;嘱患者取仰卧位,用75%乙醇消毒穴位皮肤,然后取直径0.30 mm佳健牌毫针,对以上穴位进行常规穿刺,神门直刺0.3~0.5寸,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三阴交直刺1~1.5寸,郄门、神安均直刺0.5~1.0寸,运用平补平泻方法,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雷火灸:取百会、四神聪、安眠及涌泉穴,点燃雷火药条后放入恒温雷火灸盒中,将灸盒放置于百会、四神聪、安眠及涌泉穴上施灸,百会穴以患者自觉热感向颅顶扩散为宜,灸至感觉消失为止;四神聪、安眠及涌泉穴采用温和灸,热感渗透。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进行比较,主证按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赋值:无=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次证按严重程度赋值: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舌、脉单独计分,正常=0分,不正常=1分;总分为32分,评分越低代表症状越轻。

1.6.2 睡眠质量 治疗前后对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10]评分进行比较,该量表由19项自评条目和5项他评条目组成,得分范围为0~21分,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6.3 觉醒次数与睡眠时间 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1 d及治疗结束后第1天22:00至次日07:00的睡眠时间与觉醒次数。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2组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PSOI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觉醒次数、睡眠时间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1 d的觉醒次数与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第1天,2组觉醒次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1 d,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2组睡眠时间均显著长于治疗前1 d,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觉醒次数、睡眠时间比较

3 讨论

中医学中,将失眠症归属于“不寐”范畴,认为心神失养、心脾亏虚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脾失健运、血不养心、阴阳失调、神不守舍是主要病机,病位主要在于心和脾,因此调和阴阳、补益心脾、养心安神是治疗失眠症的基本法则[11-12]。针刺“安眠五穴”中,风池穴位于后颈部,针刺风池可疏通头颈经脉经气;三阴交为三阴经交汇之所,针刺三阴交可调补肝肾,安神助眠;郄门属手厥阴心包经,针刺郄门可清心安神;神门为心经原穴,针刺神门可宁心安神、补益心气;针刺神安可安神定志、解郁清心;诸穴合用,可达到养心、安神、定志的目的[13]。雷火灸取百会、四神聪、安眠及涌泉穴作为施灸穴位,其中百会穴是调节大脑功能之要穴,可通达阴阳脉络,连接周身经穴,调节阴阳平衡;四神聪具有镇静安神、醒脑开窍之功效;安眠为经脉奇穴,可安眠定志、平肝熄风;涌泉是经络气血之起点,具有通经活络、开窍醒神之功效,辅以雷火灸,可使火气直至病处,达到清头目、利官窍、安神定志的目的[14]。针刺“安眠五穴”与雷火灸简单易行,在治疗失眠症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显示,针刺“安眠五穴”与雷火灸联合治疗失眠症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分析其原因:雷火灸治疗时,灸条燃烧释放热量可将热量传导至目标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温经通络、宁心安神的目的[15];针刺“安眠五穴”中风池、三阴交、神门等穴的选择充分考虑失眠症的中医辨证,风池安神定惊,三阴交、郄门宁心安神,神门补益心气,诸穴从心论治,既可调和阴阳、养心安神,又可对脾、肾等脏腑产生调节作用,从而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提高其睡眠质量[16-17]。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针刺三阴交、神门穴可调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传递,提高下丘脑视前区神经递质水平,从而促进患者入眠,延长其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18]。雷火灸燃烧可产生大量远近红外线,形成红外线网,作用于百会、涌泉等穴时,可改善头部血液循环,激活睡眠功能,从而达到提高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目的[19-20]。

综上所述,针刺“安眠五穴”联合雷火灸应用后,可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延长其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雷火风池失眠症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