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

2023-06-16蔡玲华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摘 要:将核心素养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英语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师要反思日常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核心素养的四方面内容,从备课、授课、课堂评价、课外拓展等各个环节着手改进教学工作,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7-1737(2023)03-0004-03

引  言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焦点聚焦在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更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素养”包含“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三方面内涵,结合英语教学内容,“素养”则是指学生的英语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等。在实践教学中,核心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能为教师授课提供明确的方向。但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和教学水平参差的影响,在很多学校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未将核心素养有效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造成阅读教学内容空洞、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在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此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打造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

一、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一)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与思维的关系更加紧密。可以说,逻辑思维是否清晰有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英语思维能力培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掌握英语的思维习惯,能对比分析中英文表达之间的差异,培养思维的差异性;二是能独立梳理英语文本的逻辑思维,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的重要细节,提升思维的全面性;三是主动运用英语思维学习相关知识点,提高思维的能动性[1]。

(二)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许多学生普遍缺乏的一种能力,主要体现为学生面对新知识点时往往无从下手,在课堂上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在英语阅读方面,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涵盖了掌握新单词、积累词语表达、梳理文本脉络、完成高质量自主阅读等方面。将学习能力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文本知识点的教学,更需要引导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培养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文化素养

英语作为外来语言,蕴含着许多西方文化知识,这也是学生觉得英语学习非常困难的原因之一。将文化品格作为英语核心素养之一,是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知识,还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感受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让学生接触多元的文化,可以让他们在文化碰撞中树立起对本国文化的自信,有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语言能力

作为语言类学科,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而英语阅读则涵盖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英语知识点,具体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二是提升英语表达能力,即能通过“张口说”“动笔写”的方式,将内在思维转化为外在表达。随着学习进度的推进,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本地文化背景,地道、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阅读重视不足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教学难点所在,但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阅读学习的重要性,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多流于形式,并未充分挖掘阅读材料的重要价值。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知识点挖掘不够深入。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是借用阅读文本,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和句型,对文章内涵、写作思路等挖掘不够深入。二是阅读课堂占比较少。这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对阅读训练的时间分配比较少,尤其是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比较短。同时,在课外练习时,教师也未安排学生制订阅读计划,造成学生只会阅读,而不善于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这与核心素养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相距甚远。

(二)阅读教学内容单一

一个好的阅读文本,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还能让学生学习英语写作思路。但在实践中,学生所接触到的英语文本内容比较单一,多以教材为主,无法满足学生对文本多样化的需求。

(三)核心素养渗透不足

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普遍存在核心素养渗透不足的问题。以文化品格素养渗透为例,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认为文化素养只是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因此在阅读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文本时,会向学生普及某些方面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但在阅读涉及某些思想或理念的文本时,文化素养渗透力度明显不足。其他几方面素养与阅读教学之间的渗透同样也存在这类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体的阅读教学质量。

三、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质量的途径分析

(一)解读核心素养内涵,做到充分备课

在备课环节中,教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仔细研读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分析不同部分所涵盖的知识点及适合运用的教学策略;二是有意识地将核心素养的几方面能力渗透到知识点教学中,丰富课程内容。在实践中,教师多以集体备课为主,教师可以在备课中评测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以及这些教学方法对学生阅读质量的帮助等。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稍做调整,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2]。

如在八年级Unit 2 Keeping Healthy Topic 1 Section A备课时,教师首先需要研读该单元主题教学内容,整理归纳出该单元的知识点:(1)词汇:backache、headache、toothache等(与疾病相关的词汇)/doctor、dentist、nurse等(与医生这一职业相关的词汇);(2)句式(语法):What's wrong with you? /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 have... / She has...等(询问近况相关表达)。

其次,结合核心素养明确本节课所要实现的培养目标:(1)词汇学习方面,主要掌握教材中的词汇,并能准确表达。该环节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backache、headache、toothache等词语的共性特征,学习后缀“-ache”的意思,以便后期遇到类似词语时可以猜测词义。该环节侧重于对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2)句式训练方面,借助Section A第二部分的对话练习,让学生自由组合,编排情景对话。此处教师可为学生模拟在医院的情景,将课堂所学词汇和句式進行整理编排,模拟两分钟在医院对话的情景。该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以上备课方式,教师能够明确每节课授课的重点,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提供明确指引。

(二)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能力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才能确保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在不同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常见的两种教学方法是课堂提问和小组合作。

教师的课堂提问活动多是围绕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开展,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置身于一个英语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交流和思考。如八年级(上册)Unit 2 Keeping Healthy Section C的阅读文章题目为“Keeping Healthy”。在阅读文章前,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使其思维不要受到文本的限制,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情境: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the flu?在问题提出后,学生都比较沉默,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并不是很活跃。此时,教师又进一步抛出问题:“Must we exercise to prevent the flu? Why?”在教师的暗示之下,有的学生开始尝试回答问题:“Sure. Exercise can keep us healthy, happy, so we can study and work well.”接下来,教师又开展了其他问题情境的引导。通过提问的方式,教师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为接下来的阅读奠定了基础。

小组合作顾名思义是通过小组内成员共同努力,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换观点,可以组织语言对话,这些都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如在八年级Unit 4 Section C Rainforests的阅读学习中,考虑到该篇阅读文本内容较长,涉及的信息点比较多,于是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两项任务:(1)阅读文章内容,并提炼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信息点;(2)根据提炼的信息点总结该文写作框架,并绘制思维导图。这两项任务难度都比较大,所以需要依靠小组合作的方式确保思考的完整性。

(三)凸显内容重要价值,丰富课堂授课

好的阅读文本对于教学来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让学生通过较短时间的阅读来收获更多的英语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将阅读选材集中在了教材之中,这虽然也能满足学生一定量的阅读需求,但无法让学生接触到更多题材的文本。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课内阅读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主,课外阅读则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安排,制订相应的阅读计划,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阅读文本的内在价值,带领学生开展深度阅读,而不仅仅局限于掌握词汇和句式表达层面。如在Unit 4 Topic 3 Section C的文本阅读中,教师通过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句式的表达,还要让学生透过文章感受到一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即The Internet makes our lives more interesting和The Internet is not perfect这两种观点的碰撞。考虑到当前许多初中生都有沉迷于网络的倾向,教师通过组织一场辩论赛的方式让学生更了解互联网,也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沉迷网络可能带来的危害,如在这场辩论中持The Internet is not perfect观点的学生,其所列举的理由如下:(1)Spending a long time on the Internet without exercise may be harmful.(2)Spending too much time playing games will affect our studies.(3)There are many false advertisements. We may be cheated.…

通过这种辩论的形式,双方不断输出自己的观点,这不仅让参加辩论的学生能全面看待互联网,其他学生也能站在中立位置上思考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这就是价值观之间的碰撞。教师借助辩论的形式不仅让学生锻炼了口语表达,同时还使学生树立了对待互联网的正确态度。

(四)健全教学评价机制,不断总结提升

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英语教学的评价机制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传统的“唯分数论”的考评机制显然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以上这种问题,教师需要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从多角度出发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在八年级Unit 1 Playing Sports阅读教学的评价过程中,某学生虽然对本节课单词掌握程度不高,但在小组讨论中能积极输出自己的观点,还主动承担最后总结的任务,可见该学生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对于该名学生教师还是以肯定性评价为主,主动表扬学生的优点,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结  语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厘清核心素养内涵及其与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方法;其次要结合学生能力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教师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集体备课、交叉听课、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让英语课堂能充分发挥出“授人以渔”的实际效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周菡.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1(21):71-72.

程建华.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研究[J].学周刊,2021(27):37-38.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1年度开放课题“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课的课例研究”(立项编号:KCZ202106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蔡玲华(1970.5-),女,福建福州人,

任教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漳港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获“福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