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及当代价值

2023-06-16李秋

今古文创 2023年20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代价值马克思

【摘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人民当家做主深入人心。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进行再研究,探索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对今天更好地发挥人民主体性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德意志意识形态》 (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形成的标志,通过对《形态》的文本解读,探索其蕴含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并结合我国人民主体性发挥的发展趋势,对其思想渊源、概念、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等进行探究,以期能够在其指导下更好地发挥我国人民主体性,调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主体力量。

【关键词】 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0-007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0.023

一、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的渊源

每一思想理论的产生、发展都基于前人的智慧,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亦然,其是在前人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孕育而成的。

在古希腊时期,地理条件的优越使雅典的经济不断发展进步,条件的成熟促使雅典开始出现维护全体公民的民主制,其建立的最高政治权利机构——全体公民大会,开始尊重全体公民意志。作为西方哲学奠基人之一,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人是理想动物”“认识你自己”,主张人的美德至上,促使人的视线逐渐从自然界转向人类本身。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关注人的灵魂以及人性的教育,具有人文主义色彩,这种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为马克思对人性的思考提供了价值启示。

中世纪的欧洲,被笼罩在黑暗的统治中,为了寻求光明的未来,文艺复兴中的艺术家用艺术作品表达了对人类幸福生活的向往,其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为马克思对人的思考提供了方向。例如米开朗琪罗的巨幅天顶画《创世纪》描绘了300多个人物,赞颂了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其中蕴藏着人创造宗教的思想。除此之外还有拉斐尔的《椅中圣母》、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等作品,这些创作都围绕着“现实与人文”的主旨,研究人的感官、人的信仰、人的性、人的价值,渴望能够挣脱宗教神学的控制,通过人自己的劳动建立真正的伊甸园,实现自由、平等和幸福的现实生活。在启蒙运动中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提出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宣传人的自由、平等和价值。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表达的人文主义精神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为马克思提出人民主体性思想奠定了基础。

到了19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通过对资本主義社会的观察,认识到其尖锐的矛盾和弊端。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提出了“实业制度”“和谐制度”“‘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社会”等观点,即主张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自身需求,建立一个幸福和谐的未来理想社会,这些思想主张虽然具有空想性,但是其对未来社会的人道主义构想为马克思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思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

至于费尔巴哈,其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思想充满着浓厚的唯物主义思想合理内核,他认为是人创造了神、宗教,虽然后来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理解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但是他成功地把对自然的注意力转换为对人的注意力,成功地把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虽然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但是从批判神到确立人的主体性的“人本主义”思想,为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的深入思考提供重要指导。

二、马克思“人民主体性”的概念界定

“人民”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在《形态》中,马克思并没有直接对“人民”这一概念做出具体的概念解释,但是却阐述了“人民”的具体所指。“对于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来说。” [1]这就说明了马克思在《形态》中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无产阶级。即以“阶级”的视角来定义人民大众的范畴。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中逐渐成长和成熟起来,工人队伍逐渐壮大,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人民的阶级性逐渐社会性转化[2]。因此,在《形态》中,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现实的人”“人们”“无产者”“工人”“群众”等都具有相同的内涵意义,他们都属于人民[3]。总的来说,关于“人民”,从狭义上看,是指无产阶级。从广义上看,他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实践的人,包括无产者、劳动者等。所以,关于“人民主体性”就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和实践活动中所发挥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形态》中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形态》一文中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这一科学理论,在无形中形成了人民主体性思想。通过对《形态》的文本阅读,可以看出其关于人民主体性思想的阐释。

(一)历史前提:“现实的个人”

在《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宗教的人”,始终坚持“现实的个人”才是“人民主体性”的历史前提和出发点。首先,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人类社会历史存在的前提是“人”。因此,当谈论人民主体性必须要基于“现实的个人”这一历史前提,否则将无从谈起。但是,要注意的是,“现实的个人”并不是费尔巴哈所说的“抽象”“纯粹”的人,而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生活在各种各样社会关系的实实在在的人。其次,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觉选择性,他们能够在社会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改造世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因此,“现实的个人”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和作用,“现实的个人”以及“现实的个人”的活动都是历史发展的前提,谈论“人民主体性”必须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否则就会陷入黑格尔或费尔巴哈体系的陷阱中。

(二)核心内容: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在《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5],形成了“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这一科学论断,这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的核心内容。首先,人民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在《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6]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们自身所需要的吃喝住行的物质生活资料,这种创造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即人民群众是生产物质生活的实践主体,也就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决定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其次,人民是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7],表明了人民群众是创造精神文化、社会文明的主体,人们所创造的精神文化能够为社会历史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最后,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8]。革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而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也就是说作为社会变革主体力量的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其决定着历史的发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体性作用。

(三)价值旨归:“有个性的人”

通过对《形态》的文本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成为“有个性的人”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的价值旨归。“有个性的人”也就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他们的个性是受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9],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制度的压迫,人们失去了他们的个性和本质,人民主体地位被资本主义所遮蔽。于是,在《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应对之策,他指出,“应当消灭这个同时也是迄今为止的社会的生存条件,即消灭劳动”。[10]马克思充分表明了只有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才能使得无产者的个性得以实现。资本主义通过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不再受到血缘关系的压制,但却使人陷入了另一种压迫,人的自由和个性被压制。资本主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为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提供了可能性。随着各项条件的成熟,共产主义必然替代资本主义,有个性的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必然会摆脱异化力量的制约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就像《形态》中马克思所说的“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会获得自己的自由”。[11]因此,“人民主体”的实现,就是人民不再受阶级束缚,成为“有个性的人”。

四、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为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理论指导

在《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了人是历史的前提,人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向前进。人民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通过其实践活动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充分肯定了人民的主体性,为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理论来源[1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是以人的解放为历史使命,在我国百余年奋斗历程中,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为指导,一直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党和国家一直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方面,将人民放在了国家发展的首位,致力于实现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各方面的权利、增进人民福祉,以人的利益和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确立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在其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为我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提供原则遵循

在《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分析,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阶级斗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我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提供原则遵循。《形态》中马克思描绘了在剥削阶级的统治下,政治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政治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无产阶级和广大的劳动人民深受资产阶级强权政治的压制,为了使人民群众从压迫中解放出来,只有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治统治权力,因此,人民大众在无产阶级的带领下一直与剥削阶级斗争,广大的人民群众在阶级斗争中具有主体性地位,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高形态。人民群众在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也就是说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的主体力量。在此基础上,我国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道路。一方面,国家政权牢牢把握在代表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手中,保障人民的政治民主权利;另一方面在政治职能履行上,政府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为我国树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经济理想提供价值启示

在《形态》中,马克思论证了人民群众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其体现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为我国树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经济理想提供价值启示。在《形态》中,马克思在阐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提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论断,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主体,人们具有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智慧,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他们在創造和享用财富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前发展。因此,在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启示下,我国确立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经济理想。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物质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所有,人民群众牢牢掌握着创造社会财富的权利。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3],努力做好改善人民经济水平的各项事业,增强人民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为我国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提供动力源泉

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为我国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提供动力源泉。在《形态》中,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阐明了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他认为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中,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广大人民真正的共同利益,而不是资产阶级那种在“虚幻共同体”掩饰下的虚假的共同利益,这表达了马克思对人民共同利益的向往,对人民主体自觉的期待。

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当然也包括对人民主体自觉的期待,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这种期待越来越强烈。在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启示下,我国看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并采取各方措施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一方面,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度一致,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了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采取各种战略和具体行动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最大利益,把人民的期待不断变成现实。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人民全方位参与模式,引导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社会治理,更多下发公共权力给人民,实现人民的主体自觉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7.

[2]曾宁,吴纪龙.论马克思“人民”概念的三重维度[J].学理论,2021,(02).

[3]洪新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民主体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

[9]李包庚.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0):106.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1.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9.

[12]赖怡芳,张国启.恩格斯国家观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以《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李秋,女,广西玉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代价值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