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能否离开“中国制造”?
2023-06-16罗璐瑶
罗璐瑶
对全球化自由贸易习以为常的欧洲民众,在各种危机带来的影响下,开始重新关注全球贸易话题。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这个在过去20年被世界广泛知晓的概念,正被欧洲政客和媒体频频提及,民众们也热烈地讨论着一个问题:欧洲能否离开“中国制造”?
20世纪50年代,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重振旗鼓,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迎来了制造业的高速发展。70年代,强调自由市场和全球分工机制的新自由主义流行,欧洲随即把目光投向劳动和原料成本更为低廉的亚洲各地,并靠着离岸外包实现了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产业升级。随后,坚定落实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国,在20世纪末正式登上世界贸易舞台。凭借人口红利和丰富资源带来的制造优势,以及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更为有利的关税条件,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被销往世界各地,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由此确立。
与东方大陆上迅速崛起的“世界工厂”相对的,是去工业化的欧洲大陆。从1970年至今,法国工业占GDP的比重从35%降至不足20%。逐年下降的工业占比带来的是欧盟对中国不断增加的贸易逆差,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2021年欧洲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依然较上年猛增1/3,达到2490亿欧元,欧洲民众对“中国制造”的依赖由此可见一斑。
过去半个世纪,人们很少质疑全球化自由贸易的正当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其中各取所需:发达国家的人花费更低价格购买商品,发展中国家借此契机实现经济发展。但疫情让早已习惯大肆消费进口商品的欧洲民众,猛然意识到全球化的巨大弊端——对别国制造的过度依赖。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欧洲陷入能源危机,这更促使人们深度思考自由贸易背后深藏的地缘政治风险。上至各国政府和跨国集团,下至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如何实现更高程度的商品与能源的自给自足,成为欧洲最热门的公共话题。
以法国为例,2018年,席卷全国的“黄背心”运动爆发,这场近10年来影响最为广泛的社会运动,至今没有结束的迹象。将“黄背心”们推向街头的导火索是燃油附加税的提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近年来法国中低收入群体购买力下降的事实。法国的中低收入群体,与因去工业化而失业的工人高度重合,他们因产业转移失去工作机会,却也靠着社会福利和廉价的能源维持物质生活。只是,这种平衡是脆弱的,能源价格的微小提升就能让他们捉襟见肘。过去两年,如何提升购买力的讨论在法国尘嚣甚上,此前很少有民众意识到,法国乃至整个欧美社会的强大购买力,实则是建立在第三产业带来的高收入和全球化带来的廉价商品之上。
疫情和俄乌战争后,欧洲消费者对产品产地变得前所未有的敏感,“欧洲制造”成为全新的营销热点,这反映出民众重新崛起的本土制造意识。但是在去工业化道路上一往无前的欧洲人,不仅人力成本是亚洲各制造大国的数倍,大部分原材料也只能依赖进口,这令其毫无价格优势可言。以“黄背心”为代表的中低收入群体,在已经感受到巨大购买压力的当下,即使有心离开“中国制造”,恐怕也无力为高价格买单。
为回应民众对本土制造的需求,欧洲企业正试图将制造业重新搬回老家,这一改革能否成功也会影响“中国制造”在欧洲的未来。最近,一条关于巴黎奥运吉祥物的新闻占据了各大头条。巴黎奥组委公布了2024年巴黎奥运吉祥物“弗里吉”,这个可爱的玩偶因为绝大多数将会由“中国制造”,从而在网上引发民众的不解:为什么我们连一个小小的玩偶也无法实现“法国制造”?这一拷问直指当下欧洲制造业的窘境:去工业化后的欧洲,不仅没有足够数量的产业技术工人,也丢失了众多制造加工工艺。
以自行车产业为例,2021年,欧洲大陆共生产组装自行车140万辆,占销售量的6成。但深入分析便能发现,欧洲制造的140万辆自行车所需的零部件,6成以上来自中国,只有不到两成“欧洲制造”,且多集中于金属材料和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的产品。为保护本土自行车制造商,欧盟从1993年就实施针对中國自行车进口的反倾销税(税率48.5%),而后,该法案延伸至零部件。要规避反倾销税,欧洲的自行车生产商必须仔细计算原料成本,以确保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不超过限额。
长达几十年的去工业化进程,让欧洲不再具备工业生产所需的各种要素,虽然欧盟已准备好充足的资金为制造业回流创造条件,但要脱离“中国制造”尚需时日。当下的能源危机更为这一努力蒙上了新的阴影,德国的制造业开始去往能源成本低廉的美国,在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较量中,地缘政治带来的诸多影响也正成为发展“欧洲制造”的阻力。至少在完成能源转型的目标之前,欧洲很难成为理想的制造业基地。
虽然欧洲无法在短期内彻底离开“中国制造”,但摆在中国制造业从业者面前的,是逆全球化和绿色经济时代的新挑战。中国该如何适应新的需求?重塑“中国制造”的形象必不可少,如今的“中国制造”已逐渐脱胎换骨,以纺织业为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东南亚和南亚加速转移,留下来的是更高精尖的高附加值产品,曾为廉价产品代名词的“中国制造”已经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转型。遗憾的是,这一积极转变尚未被外国民众所熟知,大多数欧洲人对“中国制造”的印象依然停留在过去——价格低廉、质量平平。如何重塑“中国制造”的形象,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同时,随着欧洲乃至世界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如何回应消费者对工业产品越来越严苛的审视,也是“中国制造”能否扩大影响的重要课题。
如今,世界各地都在经历着巨变,“全球化”似乎呈现出走向尾声的征兆,我们已身处历史大变革的浪潮中。“中国制造”的下一个十年,绝不会是过去十年的简单重复。挑战和机遇已一并到来,中国是否已经准备好适应全新的需求和变化?历史正催促我们作出命运攸关的重大抉择。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