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只小龙虾的长三角“数字”之旅

2023-06-16李海洋

党员文摘 2023年7期
关键词:大仓小龙虾社群

李海洋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盛产小龙虾,每年开捕时节,虾农最为忙碌。新华社

生醉食物,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考验。 但“糟醉”,这种从酒文化衍生,因储存生鲜演变而来的特殊风味,一直是江浙沪地区人民的心头好。

糟醉食品鲜味突出,食用方便,但这一类食品,通常也与大规模工业生产背道而驰。

自2021年起,传统的糟醉工艺和近些年愈发受宠的食材小龙虾发生了碰撞,保质期仅有6天的“冷吃小龙虾”,出现在预制菜的品类里,在长三角地区热销。

这是一个对食品供应链、仓储、物流以及触达消费者,甚至预估消费需求能力的极端挑战。从制作完成到抵达消费者的餐桌,这个过程需要在24小时之内完成。任何一块短板,都会影响木桶的水位,这背后涉及数字物流、仓储模式、货架体系的变革,乃至社交、消费习惯的变化。

享受开袋即食的食客们恐怕想不到,一只小龙虾吃法变化的背后,也涵盖了一个区域、一种生产模式的数字化变迁。

清晨,从虾田到工厂

在上海300多公里外的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虾农们会在天黑之前,把虾笼放入稻田,次日清晨五六点便到了“收获”的时刻。在稻田间装得满满的蝦笼被放入冷藏车,运往工厂。

上午10点左右,第一批鲜虾到达工厂门口,通过传送带,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进入工厂,自动化流程已然开启。1吨虾仅需半个小时便能传送完毕。进入工厂后,首先会由机器分拣出20克至30克统一规格的小龙虾,再由工人进行二次挑选,去除杂物。

李晗从事水产领域多年,他介绍,目前小龙虾工业化制作已十分成熟,但多以冷冻小龙虾为主,做冷鲜的工厂寥寥无几。

借助电商的平台优势,缩短销售周期,降低周转消耗,这是冷吃小龙虾工业化的前提。于工厂而言,配方和工艺管控是核心。甚至在小龙虾行业里,有花几十万元买配方和工艺的传闻。

在工艺设计上,时间是按秒计算的,例如油炸、风干、浸泡,多一秒或少一秒都可能导致味道不同,在追求口感的同时亦要满足工业化标准。

清洗是烹饪环节开始前的重要步骤,工业化清洗对卫生的把控要优于大多数街边餐馆,这也是小龙虾成为预制菜热门品类的原因。

清洁完成后的活虾,开始进入加工流程,通过输送带进入两道不同的工艺,一条是水煮线,一条是油炸线,根据不同情况作出选择。

油炸和蒸煮之后均需冷却,浸料入味也需要在4℃以下的低温中进行。“高温会滋生微生物。裸露在空中不能超过12℃,浸泡在水池里不能超过4℃。裸露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时间越长,微生物滋生就越多,保质期越短。”李晗介绍。

最终包装完毕的小龙虾,进入冷藏仓库,等待货车装车运输,待不同批次的鲜虾进入工厂,所有加工流程完成后,已至第二天凌晨。

凌晨2点,4辆冷藏车陆续赶来装车,凌晨3点发车,运往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大仓。

数字物流“接力赛”

深夜,从盱眙出发的冷藏车将分别经过南京、无锡、苏州等城市大仓,最终抵达上海,时间通常在下午13点至18点之间。为了保证小龙虾的低温环境,卸货要在20分钟内完成。

进入大仓后,经过质检专员检测,小龙虾被放入收货存储区,在大仓内进行2个小时至3个小时的分拣、装车,并在第二天凌晨1点至3点分别到达上海的各个前置仓。

它们要在早上6点前上架,以便刚刚苏醒的上海市民,可以在手机上下单勾选自己一天的菜单。

从虾田到工厂,再到城市各个仓库,最终以最新鲜的状态抵达消费者手中,链条上的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而这背后,数字化、算法在默默“指挥”,让一切变得更高效。

从计算小龙虾的出厂数量开始,算法就已经在工作了。

每天究竟需要从虾田捕捉多少数量的小龙虾?哪些口味需要多生产,哪些需要少生产?解答这些问题以天为单位,预测的时间越短,则越精准。

“根据今天的销售情况,后天就可以响应,到底是增量还是减量。只要响应时长足够短,就越靠近最近发生的行为。”某生鲜零售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算法的预测以及诊断,覆盖工厂、物流、履约以及整个供应链。

第一批小龙虾抵达前置仓时,距离上架时间仅剩3个小时。

在上海徐家汇肇嘉浜路前置仓,货车陆续赶来,蔬果、牛羊肉、水产……货到之后,分拣员们快手快脚地把货品一一扫码、对应上架,系统会指引他们在仓内的路线,帮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固定货架。

早上6点,最后一件货品上架,所有物品已各就各位——新的一天开始了。

配送员忙碌起来。系统为他们规划订单配送的最短路线,算法精准到分钟,自动分配剩余时间最短的单,以及优先水产等品类的订单。根据配送员的能力,系统自动切换调度模式。

“数字”改变生活

20年间,小龙虾从一个外来物种,成为每年有千亿元规模的产业。20年,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物流、电商、微信……人与人、人与物的距离拉得更近,冷吃小龙虾也因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应运而生。

这样一个新品上市后,该如何更高效地与用户建立连接?这亦是数字化生活的关键一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改变。

上述生鲜零售公司开始了在微信生态上的摸索,并投入更多精力,他们曾针对微信的数十个小程序入口分别优化,例如在公众号菜单栏增加小程序入口,逐渐摸索出运营方法论,建立起公众号、朋友圈、搜一搜、微信社群等围绕着小程序的精细化生态建设。

在便利的工具之外,这种生活方式更强调的是“人”与“情感”。

刘谏隆是该生鲜零售公司的微信运营负责人,他负责江苏9个城市,有1000多个微信社群,社群总人数达30万以上。每天早上打开手机,他习惯逐个点开社群,检查昨晚是否有遗留的问题,和一线运营开会,讨论社群的运营场景。他有4部手机,出门必带一个大容量充电宝。

在这些微信社群里,刘谏隆对一线运营的要求是,不仅仅完成售后、产品推荐等基本工作,还要真正关心用户的需求。当然,在推荐小龙虾新品时,他们也会搜集用户意见,反馈给产品同事。

“每个人想主动分享的内容,都是他(她)自己真正关注和感兴趣的东西。”刘谏隆提到,他更关注的是社群能否让用户产生黏性或复购,着眼用户心智的培养,而非最直接的销售额,“我们不考核销售额,更在意你有没有把用户维护好。”刘谏隆总结。

从根本上而言,微信场景所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算法、大数据推荐成为热门的当下,人的作用并未被取代,而是算法辅助人推荐,更准确地连接到用户。

冷吃小龙虾诞生在数字化的当下,也因人们的口味、消费习惯的不断升级而备受欢迎。在微信这个连接人与人的地方,品牌和消费者交了个朋友,这并非传统货架上人与冷冰冰的“物”的关系,而是随着品牌的不断进化,形成长久、有着正向循环的情感连接。

在中国电商物流最发达的地区——长三角,从一只小龙虾的备货、制作、运输,并被传播、连接到人,最终抵达人们的餐桌,我们窥见了数字化生活的变迁,它改变了一只小龙虾的命运,也正在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镇江日报》)

猜你喜欢

大仓小龙虾社群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小龙虾
盗锡
社群短命七宗罪
大鸟
关注慈善和民生也是本职工作
恭敬:致大仓桥
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龙虾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