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康复志愿服务社区路径探析
2023-06-15牛育鸿周晓丽崔沐白燕冯昊贾丽晔
牛育鸿 周晓丽 崔沐 白燕 冯昊 贾丽晔
志愿服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在高校育人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社区居民对健康的需求量大、要求提高,而社区卫生机构建制小、服务有限,尤其是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对各类慢性病、老年病以及各种意外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指导。高校康复专业师生组建“康复志愿队”,为社区居民开展专业的疾病康复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要使志愿服务高质量、长期开展,必须要从志愿服务管理、服务形式以及激励措施等方面形成良好而有效的机制。
近年来,社区志愿服务开展不断深入,在基层服务中的地位逐步显现,成为现代社区服务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和健康服务需求日趋增加,各类老年病、慢性病、意外导致的机体功能损伤在临床早期治疗后,更多的是在病人回归家庭、社会过程中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指导。为此,由高校康复专业师生组建的“康复志愿队”进社区开展康复志愿服务中既能满足社区居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又能拓宽学生的社会实践视野,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
社区志愿服务发展与现状
(一)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沿革
志愿服务是个人作为志愿者自愿参与社会服务,无偿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国的志愿服务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截至2022年8月,我国在册的志愿者有2.24亿人,志愿队伍有128万个,志愿项目总数达943万个,涵盖卫生健康、环境保护、交通引导等22个服务类别。[1]志愿服务开展时间短,发展迅速,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区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在社区内自愿开展的无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文化宣传、扶贫济困、帮老助残、扶幼羸弱、健康服务等。它的主旨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不仅彰显人文精神,也成为政府和市场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有力补充。我国社区志愿服务起自20世纪80年代,虽然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内容也不断丰富,但是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2]
(二)志愿服务的政策支持
志愿服务自开始以来,不断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2008年10月,中央文明委发布《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指出:志愿服务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公益性为首,无偿、利他、自愿服务于社会,明确了我国志愿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2017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关于志愿服务的法规《志愿服务条例》,以保障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组织和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4]志愿服务有法可依,发展不断规范。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动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治理方式創新的重要环节。[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明确了对志愿服务的要求。[6]“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强化了志愿服务在社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搭建更多志愿服务平台,健全志愿服务体系”。[7]
(三)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在短短三十年内规模不断壮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志愿者知识层次不齐。志愿者来自社会各阶层,知识层次高低不齐,具有高水平专业背景的志愿者较少。二是志愿者来源单一。志愿者大多来自社区内部,仅参与解决自己社区出现的急迫问题。三是志愿服务形式单一。志愿者以慰问帮助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安全维护和劳动服务等为主,形式单一,服务层次较低。四是志愿服务体系单一。大多是某一机构或某一行业群体开展志愿服务,缺乏多部门联动,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机构与社区联合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不够。五是志愿服务缺乏长效机制。很少形成长期、稳定的社区志愿服务。
高校志愿服务与社区康复开展现状
(一)高校志愿服务开展现状
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一年后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我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由此诞生,而高校学生成为青年志愿者的主体。当前,在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各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等环节,加强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志愿服务工作也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平台。[8]大学生专业性强,个人素质高,在校团委、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在志愿服务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往往能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某些难题。高校志愿服务也存在学校重视不足,学生参与少;志愿服务内容与学生专业不对口,学生兴趣不足;服务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志愿服务队伍人员流动性大,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
(二)社区康复开展现状
康复医学以消除和减轻病人机体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功能缺失为目的,是现代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康复医学事业是20世纪80年代后引入国外“功能导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康复理念而建立的新兴学科。与临床医学不同,康复医学以解决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为目的。康复服务不仅仅在临床,社区和家庭在疾病的预防和慢性病管理中更需要专业的指导。当前,我国在社区开展康复治疗的专业人员缺乏,场地不够,设备数量少,种类不全等,严重影响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9]
高校康复志愿服务社区对策
由高校康复专业的师生组成“康复志愿队”,针对社区居民健康需求开展康复服务,从志愿者的专业性和志愿服务的质量都有较好的保障。要做到服务效率高,服务质量好,服务长效,必须要从志愿服务管理、服务形式以及激励措施等方面形成良好而有效的机制。
(一)志愿服务队伍的组建
在高校团委、实践教学管理处等行政机构的直接领导下,选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等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师生,组建“康复志愿队”。志愿队应奉行“大医精诚、乐于奉献”的专业精神,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和健全的管理体制。志愿队应由1-2名专业教师为领队,在学生中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和招募,学生自愿加入。高年级学生已学习了专业课程,参加了临床实践,为保证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高年级(大三和大四)学生应不低于二分之一。老生带新生,形成传-帮-带、长效化的志愿服务。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与指导,志愿队内部进行志愿服务态度和水平评估,包括考勤、专业技能的开展、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等;外部进行服务对象反馈评价,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服务效果,相关意见和建议等,确保康复志愿服务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
(二)志愿者专业化培训
为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由专业教师对志愿者开展岗前培训,内容包括人际沟通和专业技能,使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管理、执行过程中不断拓展和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根据每次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10]志愿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社区康复》《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课程内容,掌握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常用康复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尤其是要强调各类疾病康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学生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专业教师可通过线下或线上指导,规范操作,预防意外的发生。为确保康复服务的绝对安全,对复杂性、难度高或学生不熟悉的疾病治疗与康复不开展志愿服务。
(三)志愿服务形式多元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形式也应多元化。运用互联网,形成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社区志愿服务,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现场康复志愿服务:与社区管理中心协调,定期、定点在社区内为居民开展康复治疗和康复指导,宣传健康管理知识,形成稳定长效服务。为残疾和严重功能障碍的病人提供上门康复志愿服务,并为家属讲解居家康复和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互联网+”社區康复志愿服务: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康复志愿服务平台,将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推送到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社区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高效、快速、精准开展康复服务。另外,受新冠疫情等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影响,线下志愿服务可能会中断,线上志愿服务形成有力补充,保证志愿服务的延续性。
(四)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长效的运行机制是确保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开展的制度保障。为此,首先要在人才培养上将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志愿服务成为人才培养的必修内容。新时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志愿服务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应开设志愿服务相关理论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其次,要拓宽志愿服务广度,延展志愿服务深度。[11]高校要联合其他机构,形成多部门联动机制。横向形成高校间多专业联合,学生专业优势互补,拓宽志愿服务广度;纵向高校联合政府、社区、企事业单位,获取政策、场地、设备、资金等支持,使志愿服务有深度,并能长期稳定开展。最后,要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高校可建立专门的志愿服务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组建志愿服务队,定期进行考评,并纳入学生评优、入党、就业推荐等体系中,以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
总之,开展高校学生专业化志愿服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服务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医学生志愿者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是社区卫生服务新资源,不仅有助于缓解社区卫生资源紧张的状态,同时有利于自身专业知识的转化及实践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志愿服务网:https://chinavolunteer.mca.gov.cn/NVSI/LEAP/site/index.html#/Home
[2]刘惠婷,李倩:《社区志愿服务探析》,载《现代商贸工业》,2021(10):72-73页。
[3]新华社:《中央文明委发布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http://www.gov.cn/jrzg/2008-10/09/content_1116582_2.htm
[4]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http://www.gov.cn/zhengce/2020-12/27/content_5574451.htm
[5]沈威:《新时代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以杭州亚运会为例》,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6):11-15页。
[6]中央人民政府:《十九大报告》,http://www.gov.cn/zhuanti/19thcpc/baogao.htm
[7]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8]胡杰:《新形势下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及思考》,载《现代商贸工业》,2021(19):50-51页。
[9]练艺影,于涛,李学会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康复资源现状与优化策略的探讨》,载《中国康复》,2018,33(1):85-88页。
[10]徐原:《新时代构建高校志愿服务体系的路径探索》,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1):109-111页。
[11]王鹂,于林民,马昭文:《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路径探析》,载《北京教育(高教)》,2022(8):38-40页。
作者简介
牛育鸿 西安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康复治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