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2023-06-15陈见炜李阳
陈见炜 李阳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责任。分析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在协同育人视域下,通过加强理论教育、营造团结氛围、注重课外实践、强化网络监管等路径,切实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
文化自信,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肩负推动国家振兴和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通过加强文化自信培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国认同意识、形成良好的文化思辨能力,并通过实际行动将精神动力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助力民族复兴梦想的早日实现。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具体内容
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在对中华文化具有整体认知的状况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对个人道德品质、文化修为的塑造养成意义重大。
2、对革命文化的自信
革命文化在启蒙与救亡中孕育,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成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到社會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进行自我革命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品质,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的文化创造,是对中华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精神法宝,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4、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自信
少数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本民族文化,有能歌善舞的优秀文艺,如蒙古长歌、侗族大歌等;有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如彝海结盟后组建的“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有保家卫国的英雄模范,如坚持抗日的回民支队、为国巡边的卓嘎、央宗姐妹等。这些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必要性
国家或社会往往由各群体组成,群体间的文化教育、经济状况、情感认同存在显著差异,这决定了不同群体具有不同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而某些特殊群体起着推动社会精神繁荣和促进公民道德提升的重要作用。[2]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分子,肩负着大学生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使命和促进民族团结和本民族发展的特殊使命,因此必须加强文化自信培育,增强其做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1、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现实需要
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需要靠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一代代青年人脚踏实地、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文化作为国家发展、民族延续的精神支撑,能够在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注定是极不平凡的,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其实现凝神聚气。
2、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漫漫历史中逐渐融合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平等团结、守望相助、共同繁荣是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础,是国家蓬勃发展的优势。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度融入多元社会、是深刻体会文化差异的亲历者,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使者。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推动汉族与少数民族加深认识、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
3、是掌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迫切需要
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迭起之际,为打造西方文化一元主导的文化格局,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手段输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企图消减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制造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矛盾对抗。其主要目标群体就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此,高校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力度和效果,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的迫切要求。
4、是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才培养必须围绕时代所急、国家所需。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运动的主题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必须围绕“堪当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展开。强化其文化自信的培育,就是帮助他们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实践能力,以便能够挺立时代潮头,有所作为。[3]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面临的困境
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现状,本研究编制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现状”调查问卷并发放,共计回收335份有效问卷。通过分析发现,超过六成受访者所在高校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调查发现,受访者多数能够自觉接受文化自信培育相关理论学习,但在提高认同感、接受度等方面面临困境。
1、学生个体认知差异影响认同度
受教育者个体认知差异往往对所学内容的认同感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群体意识和能力同样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到新环境生活、就学后,往往产生对母体文化的高度自觉,这可能会影响对其他民族文化产生排斥等心理,如若没有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常常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坚定文化自信的迷惑和不解,甚至可能出现心理障碍等棘手问题。
2、社会文化传统差异影响接受度
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产生于其民族生产实践,并影响着本群体的意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由于受长期熏陶,本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往往根深蒂固,并且在思想、行为中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部分少数民族世代聚居偏远,与现代文明交流的时间短、接触面小,因此民族学生在接触其他民族文化时,往往加大其适应及接受难度。
3、内容方法选择失当影响培育质效
在落实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方案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合理选择,能极大程度提升培育效果。在问卷调查中67.2%的受访者认为“内容枯燥乏味”是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有50.7%的受访者认为“方式方法单一”直接影响文化自信培育的效果。因此,如何合理选择内容方法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因素。
协同育人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
文化自信培育的实现路径
所谓协同育人即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培养主体的协同配合,以及课堂教学、实践锻炼、校园文化活动等培养平台的协同运用,实现培养效果最大化的育人模式。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同样应该注重多方协同,以提质增效。
1、工作思路
其一,“家校共育”,形成文化育人合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和学校都是教育者,二者不仅要一致行动,更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同样应该遵循“家校共育”的原则,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渠道,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和日常动态。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也要取得学生家庭的配合,因人而异,精准发力,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其二,“校社协同”,打造文化育人场域。文化自信培育不仅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样要掌握积极践行文化自信的能力和水平,这就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既要通过课程改革打造培育文化自信的育人课堂,同时也要联合社会,利用多方资源,打造可供学生开展实践的活动场所,建立蜂巢式“家社协同”育人结构,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培育文化自信的丰富场域。
其三,“课堂整合”,丰富培养体系。为实现文化自信培育效果最大化,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作用,由高校群团组织和少数民族学生管理部门牵头,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课堂整合”,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的文化自信培育体系。
2、具体路径
其一,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夯实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一是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发挥思政课堂育人作用,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夯实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基础,提升文化辨别认识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二是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内核,学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意识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并内化于心,建造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精神世界。[4]三是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应该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精神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树立中华文化为主干,各民族文化多元共存,汇聚为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正确观点。
其二,营造团结和谐氛围,强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心理认同。一是加强心理关怀,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融入学生社区。由于文化差异、生活习俗不同、语言障碍等多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沮丧、焦虑、抑郁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在日常学生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动态,做到详细掌握、及时介入。二是加强对汉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形成互帮互助的团结氛围。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包括汉族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树立休戚与共、利益相关的正确理念,共同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三是积极开展各类民族文化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展现风采。高校应把握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多样、特色鲜明的特点,适时举办民族艺术展览、民族美食品鉴、民族生活方式体验等各類校园活动,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展现自身风采,鼓励汉族学生积极参与体验。
其三,注重拓展社会实践,提升坚定文化自信的能力水平。一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通过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加深对中国国情、社情的认识以及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所需的理解,通过亲身体验和思考总结,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二是开展专业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组织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训练、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使少数民族学生体会到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培养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品质,自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专业报国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高校要搭建丰富多样的学习平台、提供能力展示机会。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生活、融入集体,在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同时,其思想观念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四,加强网络空间管理,巩固培育文化自信的网络阵地。一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优势,采集利用有价值、有关注度的素材,不断丰富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充分发挥培育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5]二是加强网络环境监督管理。以学校价值引领、政府部门监管、社会舆论引导为核心,打造协同配合的网络环境管理体系,营造风清气正、文明有序、和谐繁荣的网络文化环境。三是注重学生网络素质的提升。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学科学、用网络的能力,包括网络信息的筛选鉴别,错误思潮的警觉等,同时增强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做到网络的规范利用和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20-09-09(2)。
[2]解嵘、智文媛、王帅:《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探析》,载《理论观察》,2017(8):149-151页。
[3]王欣欣:《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探析》,载《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97-98页。
[4]周丽:《“文化自信”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载《长江丛刊》,2019(30):164-165页。
[5]钟天娥:《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探析》,载《高教论坛》,2021(7):4-7页。
作者简介
陈见炜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李 阳 长安大学校团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团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