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赋能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路径探析
2023-06-15廖燕丽
廖燕丽
摘 要:红色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本文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为切入点,从福建省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第二课堂、利用福建红色资源武装学生社团、开展福建红色资源主题教育文艺活动以及构建福建红色资源教育宣传阵地、活动阵地四个维度,探索福建红色资源赋能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旨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启智润心,铸魂育人的成效。
关键词:红色资源;赋能党史学习;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6-0137-03
基金项目: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21年立项课题: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70325);福建工程学院2018年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立项项目(SJ2018011);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项目(GY-S181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党史学习的重要性,全国自上而下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专业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辅以第二课堂文化、思政育人,共同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新时代,如何以大学生第二课堂为载体,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把红色资源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青年大学生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这既是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命题,又是躬身笃行的重要任务。
一、福建省的红色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考察时指出,福建省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福建省是全国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拥有全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余处,可挖掘的资源丰富,包括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群、古田会议旧址等革命实践活动历史遗迹;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毛泽东同志在上杭县创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代表的革命刊物、文献等文化成果;还有以林觉民、马立峰等同志为代表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1]。长期的游击战革命策略加之福建地区多山的地域环境,使得福建省红色文化资源特点兼具分散性与革命性特点,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福建革命老区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赞誉,其丰富的积淀、独特的美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八闽儿女。
二、红色资源赋能高校党史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福建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为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各高校为促进福建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做了多方面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但红色资源赋能高校党史教育的程度还不够深刻,融合的形式还不够多样化,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足
福建省各地高校注重对红色文化的挖掘与利用,并尝试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如福建工程学院注重挖掘该校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闽东革命先驱马立峰烈士的传奇革命故事,并将革命故事拍摄成短片进行宣讲;闽南师范大学也相继拍摄了“四有书记”谷文昌、抗日女英雄李林等人的相关话剧,均在校内外引发了热烈反响[2]。值得注意的是,多数高校在对于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时,往往停留在对著名革命先辈生平事迹的阅读或是对革命遗址的参观等层面,对于本地市、校内、校友等红色文化资源的关注和挖掘程度还不够深。
(二)红色资源传播亮点不突出
福建省的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如主题诗歌创作大赛、革命先辈生平事迹展、清明祭扫、主题团日等活动。但是,尽管对红色资源的传播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但对本土红色文化的整合还不够全面,未提炼品牌元素,未能形成富有高校特色的传播品牌,传播亮点不突出,只停留在开展活动的层面,无法达到精品项目效果。
(三)红色资源示范效应不足
当前,红色资源走进高校的活动较多,但往往在实践过程中未达到预期效果,一次活动或一场展演所带来的影响仅仅停留在活动前的宣传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活动后的长足效应还不明显。将红色资源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合,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长期研究的一项工作。
三、红色资源赋能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意义
福建省丰富的红色资源是高校大学生宝贵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地缘上的亲近感和时空上的紧密性,使得福建高校对利用好福建红色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独特的时代意义。
(一)帮助学生回顾福建革命歷史,增强历史使命感
长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试图通过错误言论误导广大青年,否定我国革命历史与革命成就。高校通过福建省本土红色文化融入学生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回顾福建革命历史,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比如学生一起重温古田会议精神,领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内涵;向学生讲述、演绎才溪乡调查精神,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实践精神;通过分享晋江改革开放成功发展的经典案例,展示“敢为天下先”的晋江经验等一系列经过实践考验的伟大革命精神,中华民族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历史实践锤炼的,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二)助力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做福建故事的传播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八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发展道路的缩影,拥有丰富的内涵与传播价值。长征时期,福建省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点,参与长征的人数高达总人数1/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海内外福建籍爱国人士捐钱捐物、英勇团结奋战,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出谷文昌、林巧稚、吴孟超等一批优秀福建儿女,他们为新中国建设发展贡献了力量与智慧;这些根植于八闽大地的福建红色文化正是中华儿女坚定理想信念的真实写照[3]。一系列的纪念馆、教育基地,都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第二课堂,讲好福建故事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为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便利的实践基地,也为大学生讲好与传播福建故事提供了内容支撑和动力源泉。
(三)助力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底蕴和民族传承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底色和厚重资源。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抵御风险、战胜万难、持续发展、生生不息、团结统一的重要原因。福建省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及丰富的红色素材,饱含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若能将这些红色故事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则能激发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的自觉性和努力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熏陶,在谈古论今中深化爱国主义理论和情感认知,进而加深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新内涵、新主题、新要求[4]。
四、红色资源赋能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路径探析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关乎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和世界观。高校应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在新语境下创新方式方法,引导大学生深刻体悟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一)将福建省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第二课堂
福建省是著名的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在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创建了八闽革命根据地,留下了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和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布广泛。具有典型代表性意义的有古田会议旧址、上杭县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上杭临江楼、龙岩闽西工农银行旧址、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以及马尾船政博物馆等。高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将课堂转移到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社会调研等体验式活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革命精神,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种革命历史纪念日,开展形式丰富、体验深刻的主题党(团)日活动、“三会一课”学习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沉浸式参与进行自我教育,体会领悟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统,升华爱国主义情怀[5]。
(二)利用红色文化内容武装学生社团
福建省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大量红色领导人足迹和红色人文史料,具有丰富的红色思想、红色人物、红色精神资源。高校可以将红色精髓融入社团管理与社团文化打造。比如,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创办的星火创意党建中心,取名借鉴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学生“三创”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会议的重要性[6]。
五、结 语
福建省丰厚的红色资源蕴含着深厚的时代价值和历史寓意,是福建省地方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资源,推进福建红色资源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融合,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将福建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史教育资源的重要路径。通过“用活”“用好”福建红色资源,依托大学生“第二课堂”优势平台,赋能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实现大学“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的目标,努力培养一支能担重任、勇攀高峰的一流高校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鸿雅.福建红色文化的挖掘、发展与傳承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5):116-120.
[2] 易向农.弘扬红色文化,助力福建发展———福建省红色文化建设的历史资源、时代实践与前瞻思考[J].福建党史月刊,2017:33.
[3] 杨君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研究———以福建红色文化资源为例[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5(4):127-131.
[4] 李亚静,张春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路径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2(38):130-137.
[5] 代媛媛.关于加强福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J].福建党史月刊,2017(12):37-40.
[6] 缪倩.体验式教育视阈下福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教育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5):48-52.
[责任编辑: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