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卫生合作策略研究

2023-06-15杨静刘立维

新西部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杨静 刘立维

自古以来,川渝两地,山水相连、陆路相通,人文相近、渊源深远。两地卫生健康系统互帮互助、协同发展,成效明显、成果丰硕。随着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的签订,双方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疗卫生共建共享,推进川渝卫生健康事业一体化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本文从成渝地区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合作历史、优势学科等多个方面着手进行SWOT评估分析,从而发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展国际卫生合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好地推进国际卫生合作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卫生合作背景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政府工作报告将“全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纳入2020年重点工作。2020年1月,第一次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法,同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通过审议。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渝城市群正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加速黏合、壮大,以成都和重庆这两个中心城市为引领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西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支撑力量。

自古以来,川渝两地,山水相连、陆路相通,人文相近、渊源深远。两地卫生健康系统互帮互助、协同发展,成效明显、成果丰硕。随着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的签订,川渝合作持续深化,医疗卫生合作更加紧密。在具备诸多有利条件的情况下,川渝两地如何联合开展国际卫生合作,就需要结合区位条件、交通条件、政策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合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而探索一条具有川渝特色的国际卫生合作之路。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卫生合作现状评估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优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城市,处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交汇之处,是西部海陆新通道的起点,也是中欧班列的重要主力城市,通过成渝地区的区位优势,可以打造国家开放的新的门户。

2、交通优势

四川省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水陆空交通网路发达。重庆市成功入选交通强国建设首批试点省市,成为全国唯一兼有陆港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重庆市政府印发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更是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高速、航道、机场、管道、快递、运输等多方位的综合交通网络的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际卫生合作拥有了完备的交通支撑。

3、现有的卫生合作优势

成渝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融入国际卫生合作。2020年4月,重庆市与四川省相继签署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和川渝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四川选派抗疫医疗专家组赴意大利、吉布提、阿塞拜疆等国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受到了国际国内的一致好评。四川、重庆与在援外医疗、卫生体系国际合作、传统医药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丰富的合作经验,为全球卫生健康的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二)劣势

1、合作规划不明确

在卫生健康领域,四川省和重庆市建立起了合作机制,两省市开展了许多具体的卫生合作,例如联合举办培训班等,但是到目前尚未提出明确的卫生国际合作规划和具体的策略,卫生合作缺乏顶层设计,制约了卫生领域国际合作的深化和发展。

2、卫生服务体系有待加强

四川省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成都市,但四川幅员辽阔,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三州地区医疗发展落后、医疗资源配置较低。“大病进医院、小病在基层、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尚未建立,全省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3、国际卫生合作模式较为单一

四川省和重庆市目前的国际卫生合作以援外医疗为主,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派援外任务,各省市执行,国际卫生合作模式较为单一,且援外的主要國家集中在非洲地区,受援国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国际卫生合作难以开展创新性、研究性的工作。

(三)机遇

1、国家政策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成渝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融入国际卫生合作。四川省“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支持为国际卫生合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中医药国际合作形势良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到多个国家指导抗疫工作,中医药走出国门受到了各国人民的欢迎,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2021年,四川省获批建设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川渝中医药卫生合作平台更进一步,迎来了传承创新发展的大好时机。

3、国际合作平台多元化

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平台更加多元化。联合国大会、世界卫生大会、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等的召开给国际卫生合作指出了新的合作方向,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

(四)挑战

1、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各国对于人员、物品的流动都有相应的规定和限制,对疫情的应对和处置措施带来了人们对国家治理模式的新思考。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不同国家之间在疫情的应急处置、疫苗研发等多方面的卫生合作,但也受到了国际政治对医疗卫生合作的影响,使国际卫生合作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2、国际政治环境更加复杂

国际卫生合作虽是有利于多方的事情,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在政治观点、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卫生合作存在被误解、抨击的风险,甚至存在被曲解和上升成為政治问题的风险。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也会对国际卫生合作产生影响,甚至是阻碍国际卫生合作的开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卫生合作策略建议

(一)利用现有优势,拓展国际卫生合作广度深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当充分发挥目前拥有的在国际卫生合作上的区位、交通和合作优势,抓牢国家加大对成渝地区发展的全方面支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宏观和整体的大局方面出台鼓励开展国际卫生合作的指导性政策文件,积极对接国家重点任务,在已有的卫生合作的成果基础上,将四川和重庆的优势卫生资源联合起来,进一步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优势,让中国医药卫生走出国门,加强与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平台的联系,融入世界卫生大会、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等高级别国际卫生会议,进一步拓展国际卫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打造具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的国际卫生合作品牌。

(二)发挥中医药特色,打造国际卫生合作特色亮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紧紧抓住中医药发展的春天,特别是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上展现出的特色优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开展国际卫生合作时,应进一步发挥四川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省份的重大机遇期,推动中医药参与国际卫生合作,借助现有的海外中医中心,完善全球海外中医中心布局,让更多的中药、中医技术、中医文化走出国门,扩大中医药在国际卫生合作领域的影响力。

(三)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开展国际合作活动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重点研究部署、国家领导人亲自推动的事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党和国家交给成渝地区的重大发展任务。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合作的发展,省财政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成渝地区国际卫生合作的财政资金支持,设立国际合作的专项补助,鼓励更多有资质、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卫生合作。

(四)加强与世卫组织合作,积极融入国际卫生合作

世卫组织是一个拥有全球平台的中立组织,在制定卫生政策、拟定卫生标准、开展国际卫生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渝地区可进一步加强与世卫组织的合作,充分借助世卫组织的合作平台和影响力,获得开展国际卫生合作的政策和智力支持。

结 语

成渝地区国际卫生合作历史悠久,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卫生合作的良好基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医药卫生走出国门,针对自身劣势采取积极行动,扭转不利因素。面对全球卫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扬长避短,灵活应对。对国际卫生合作做出合理的顶层设计,扩大国际卫生合作交流,以交流促进自身发展,进而实现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范恒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价值与使命》,载《宏观经济管理》,2021(01):12-14页。

[2][3]本刊综合:《成渝双城记——成渝地区综合交通一体化的思考与探索》,载《中国公路》,2021(5):42页。

[4]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2020。

[5]吉喆,王海蕴,律星光:《全方位擘画新蓝图 开启“十四五”新发展格局》,载《财经界》,2021(07):18-21页。

作者简介

杨 静 西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卫生管理初级师,研究方向为医院管理

刘立维 任职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保部,研究方向为医保管理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活色生香新成渝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冷眼看首都经济圈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