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美好生活向往的延安治理实践

2023-06-15段世昕

新西部 2023年3期
关键词:延安市延安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战略研判与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在国家治理实践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前提。以人民为中心的延安治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延安实践、凝聚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延安合力,是延安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成功经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推进了国家治理和人民幸福的深度融合,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为延安推进基层治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依据。

美好生活向往是国家治理的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新时代在国家治理实践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前提,是必须推进国家治理战略研判与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1、国家治理战略研判是治理实现逻辑的起点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全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新的主要矛盾、新的发展理念和治国理政方式都将逐步被认知和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了新的治理落脚点。可见在国家治理战略研判上,党的逻辑是与时俱进的。

2、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治理实现逻辑的核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紧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的主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三个维度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辩证互动关系,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越性制度体系为美好生活认知的建构提供了制度依据。

3、国家治理的奋斗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延安时期,我党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进入新时代,我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国家治理的最终归宿就是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这就说明美好生活向往在基层同样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人民根基。

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内涵與认知维度

对美好生活的寻求一直是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而其实现也必须有外在环境的对象化,也即自然的人化,正是在此过程中,社会实现了演进,因而,厘清美好生活的内涵并对之进行深度认知极其重要。

1、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家治理中特别关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一是在目标维度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具体体现为“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目标;二是在目的维度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根本目的上是永远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奋斗的,实现国家发展和治理现代化,都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综合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考察,美好生活在本质上就是人类生活中基于主体需求的内在尺度与外在环境的统一。具有生活性、需求性和统一性的基本特质。生活性强调的是人在生活状态中去寻求一种美好境遇,需求性特指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性则指的是美好生活离不开内在需求与外在环境的整合。

2、美好生活的认知维度

美好生活是一个兼具宏观性与微观性的社会存在。宏观方面主要从认知模型即联合国九大领域33个分项的全球幸福指数,中南大学江必新教授和邵长茂博士共同提出的国家治理商数模型和上海交通大学朱启贵教授提出的高质量发展9项指标体系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微观层面主要从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六个方面23项指标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不丹王国提出的国民幸福指数体系(GNH)4项指标体系两个角度进行审视。笔者在综合提炼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物质、制度、精神3个维度7项指标的总体认知体系。一是物质维度。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物质供给两个指标。物质供给指标主要衡量主观方面的生存资料获得的满足程度;生态环境指标主要描述客观生存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的友好程度。二是制度维度。主要包含国家治理、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三个指标。其中国家治理指标主要体现为整体性制度安排对国家公民的全面发展的促进,经济发展指标主要呈现的是特定时间内国家经济发展对社会成员美好生活的持续性支持程度,而社会福利指标则主要体现了社会制度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平性保障。三是精神维度。主要包含公民幸福、社会文明两个指标。其中公民幸福指标侧重描述公民本身在物质和制度境遇中的内在升华,而社会文明指标重点描述社会的全景式精神文明程度。总体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上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基于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建构一个对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程度的简要体系,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行细化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基于美好生活向往的延安治理实践

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在于践行。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中国地级市的延安应该如何治理并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基层治理实践问题。

1、美好生活向往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延安治理

美好生活认知体系的物质维度所包括的生态环境、物质供给两个指标,都是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特别是在生态环境的提供上,延安市进行了全方位积极探索。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延安市吴起县1998年开始进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探索,通过多年以点带面的退耕还林,延安市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全面改善,“使陕北地区的绿色整体向北推移了约400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6.35%,植被覆盖率高达79.8%,林用地占延安国土面积的78.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0天”。[5]在此基础上,延安市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飞跃,这种转变很快带动了延安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农业产业中,延安市紧紧抓住苹果产业后整理的关键点、构建合作社大联盟与互联网营销网,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互动中蓬勃发展;在生活方式上,延安人民逐步适应新的绿色生活样态,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探索新的绿色发展路径。总体上,延安不仅没有因为长期退耕还林影响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反而在全国率先实现脱贫,20.5万老区群众告别绝对贫困,如期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在基层践行了美好生活指标体系。

2、美好生活向往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延安实践

从美好生活认知体系中制度维度所包含的国家治理、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三个指标看,推进新时代延安市的治理现代化是关键,从三个指标尤其是从社会福利指标视角观察,截至2014年底,延安仍有693个贫困村7.62万户20.52万贫困人口。2015年2月13日,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在延安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听取老区代表发言后,明确提出五项要求:“一是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二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三是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四是积极落实改革举措,五是夯实管党治党基础。”[6]在会议精神指引下,延安通过五年扶贫,截至2019年5月7日,延安市的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延安市的贫困人口总数从7.62万户20.52万人减少到5526户10034人,实现了贫困发生率由13.2%下降到0.66%的历史性跨越,标志着延安从此告别绝对贫困。2019年帮扶9个县(区)331户981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57%,剩余5062户8745人。2023年,延安将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如期实现小康的目标。延安认真践行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制度维度造福人民群众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治理水平。

3、美好生活向往凝聚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延安合力

在包含公民幸福、社会文明两个指标的精神维度。延安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年党中央结束长征到达延安,进而培育出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调研时指出:“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7]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鼓舞下,延安人民团结奋进,在社会文明指标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0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8]文明城市的动态管理和评价体系引领延安市的城市发展,在为民理念、民生改善、城市保障等方面持续行稳致远。着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面对城市发展的地理困境,延安市布局了总面积24平方公里的新区开发,其中为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延安大剧院、1.3万套保障房、安置房等设施,全面提升了延安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同时,延安市在老城改造中持续发力,借鉴国内城市发展的基本经验,通过非线性的城市格局规划,实现了3.3万户居民与29万名农民进城的融合推进,既促使城镇化率提升到约60%,又增加了群众性活动场所,彻底解决了新时代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局。总之,延安的社会文明指标实现过程,体现了美好生活测度在基层的引领作用,无疑也在红色圣地凝聚起了民族复兴的实践力量。

参考文献

[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決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党的生活》,2019(11):5-15页。

[5]张哲浩,杨永林:《陕西延安:退耕还林  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载《光明日报》,2018-08-23(3)。

[6]习近平:《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中国扶贫》,2020(20):1页。

[7]理论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摘录》,载《学习时报》, 2021-11-15(A5)。

[8]《红色延安绽放文明光辉——延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延安市融媒体中心网,https://author.baidu.com/home?from=bjh_article&app_id=1564276527038380,2023-3-11。

作者简介

段世昕 中共延安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猜你喜欢

延安市延安现代化
延安市关工委:用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边疆治理现代化
换届后,乡镇班子干事状态观察——以延安市96个乡镇班子为例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延安市文物古迹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
走进延安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关系研究——以延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