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三产融合在城乡结合部的产业发展研究

2023-06-15侯婷赵磊

新西部 2023年3期
关键词:农业

侯婷 赵磊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产融合是国家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提出的重要建设路径,城乡融合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突破口。西安市长安区鸣犊镇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实施三产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鸣犊农业区建设围绕做强一产目标,构建“三区两带”产业布局;围绕培育二产目标,构建“两基地”产业布局;围绕催生三产目标,构建“一线一带一驿一中心”产业布局。预期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通过模式创新,实现农户可持续增收。创新农户参与和利益联结模式,为西安市长安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探索总结可复制的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农业竞争力依然不强,农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农村依然普遍落后,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立足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把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根本途径,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区域建设综合分析

(一)鸣犊镇概况

西安市长安区鸣犊镇地处陕西省境内,位于西安市东南白鹿、少陵、八里三塬之间,汤峪、库峪两河沿岸的长安区鸣犊镇,是一个“三塬两河四面坡”的典型传统农业大镇。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实施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利条件。早在2007年,鸣犊镇民营企业就已达136家,个体工商户3215户。全镇规模以上企业14家。14个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700万元,实现利税527万元。

在乡镇发展的历程中,乡镇政府治理在优化城乡社会管理、整合各种发展要素以及协调各个层面的经济利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其存在的价值和契合发展需求的作用。乡镇政府治理把治理理论作为指导,通过联合市场、社会和公民力量分权合作,实现合作管理乡镇政府公共事务的过程,治理理论的指导是乡镇政府突出强调的,其治理能力和有效性都通过分权合作得到了提高,通过乡镇政府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实现市场、社会、政府的良性合作与最优互动,把“人”和“事”作为乡镇公共事务和责任的中心,从协调“善治”的角度分析组织发展框架,把分权和合作的分配调整到最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式,不断优化政府职能,塑造社会、市场、政府的权利结构和权利关系。

鸣犊镇党委、政府通过研究当地“三塬两河四面坡”的地形特点,认识到想要实现鸣犊镇的经济增长,就得在发挥当地农民的生产内动力上下功夫,让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者有机联结成一个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形成联系紧密共同闯市场的产业链。在2008年,鸣犊镇已逐步形成“公司+协会+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全力打造了“养鸡村”“养兔村”“葡萄村”“西瓜村”,全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由原来的1200多元提高到近3000元。

(二)区域综合分析

1、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角度来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提出“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并作出重要部署。这为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减贫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2020年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鸣犊镇建档立卡脱贫人口4381户11067人,其中患大病慢病、身体残疾和缺少劳动力的户数占比高达79%,这些人群均无自我发展能力。为了巩固和拓展鸣犊镇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才能持续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

2、从农村耕地管理政策调整变化情况来分析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部分地区也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等,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因此,如果还走“扩菜、增花、优果”等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最终将进入困境。在现行农村耕地管理政策允许条件下做强农业产业,充分发挥农业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求突破,千方百计提升农业附加值,进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才是条可行之路。

3、从鸣犊街道的比较优势来分析

一是耕地资源丰富。辖区共有耕地3.82万亩,基本农田约2.9万亩,一般农田约0.92万亩,其中净地(未种植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的耕地)约2万亩(基本农田约1.6万亩,一般农田约0.4万亩)。具备建设“万”字头农业产业化基地的条件。二是水资源丰富。浐河、库峪河穿境而过,形成两河三塬四面坡独特地形,并且沿岸群众有种植水稻的传统。完全具备恢复生态水田的条件。三是交通便利。以终南大道和半引路为骨干的路网已经成形。为发展一二三产业提供了完善的交通保障。四是发展潜力巨大。鸣犊街道广大干群人心思变、人心思干的热情高昂。为打造“鸣犊示范区”提供了源源动力。

鸣犊农业区建设基本构架

(一)围绕做强一产目标,构建“三区两带”产业布局

在建设“三区两带”过程中,应正确把握粮食作物的内涵和外延,结合气候与土壤条件,合理种植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谷子、荞麦等粮食作物,打造四季颜色不同的“五彩田园”,为发展研学、旅游、民宿等三产项目营造环境、创造条件。

(二)围绕培育二产目标,构建“两基地”产业布局

绿色安全食材保供基地:面向西安市巨大食品供应市场,集中建设冷链仓储中心、加工包装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长安中央厨房等,按日供100万人(主要为青少年儿童学生、高校、政府机构、重点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食材,实现农业产品到绿色食品的就地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着眼高质量农业发展需求,引进高端專业团队,集中建设高标准育种中心、现代农业技术转化中心、高端农村人才实训中心,打造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现代农业技术“领跑者”。

(三)围绕催生三产目标,构建“一线一带一驿一中心”产业布局

“一线”,围绕西安市民节假日郊游要求,将鸣犊街道境内现有的13处古寺、古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串接起来,形成“一日游”或“两日游”精品线路,使鸣犊街道的自然风光与文化资源有机融合。“一带”,抓住浐河绿道贯通的有利机遇,对沿线村庄内废弃的学校、村委会进行开发,打造各具风格的精品民宿集群,通过串点成线、扩线成带,形成关中精品民宿及康养集群产业带,延长游客在鸣犊停留时间,提升旅游业产值。“一驿”,鸣犊驿位于浐河东侧,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利用现有设施,打造区域游客服务中心、集散中心,集生态观光、户外露营、亲子体验、文创购物、交通换乘等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地。“一中心”,对鸣犊街道黎明村现有的70户废弃窑洞和废弃民居进行修缮(约30亩集体建设用地),在不扩大规模、压占农用的前提下,完善现代生活设施,植入风情文化元素,打造黄土地风情民宿体验中心,形成该区新的旅游业增长极。

鸣犊农业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三关共把,确保项目落地

一是把好用地关。进一步细化厘清鸣犊街道土地利用性质,根据用地性质合理调整项目选址和建设内容,确保项目落地不违法。二是把好环保关。事前对“鸣犊农业区”生态环保风险进行论证,划出项目建设“红线”;事中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进行监管,防止水、气、土壤污染现象发生;事后对“鸣犊农业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进行总结,形成绿色乡村建设的长安模式。三是把好农业技术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鸣犊街道的土壤肥力、气候条件进行检验分析,进一步明确优生农作物品种,确保农业种植丰产高产。

(二)坚持三措并举,确保资金到位

一是将“鸣犊示范区”策划包装为乡村振兴项目,广泛向市场推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二是按照“借船出海”思路,以乡村振兴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引进央国企和优质社会资本,共同出资组建公司,作为项目实施载体。通过股东自筹、政策性银行贷款、发起募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等多种方式和渠道,解决项目资金。三是围绕“鸣犊农业区”建设需求,分别向省市发改、农业、乡村振兴、住建部门争取政策性补助资金,弥补建设资金不足部分。

(三)坚持三级联动,确保推进顺利

一是在区级层面成立“鸣犊农业区”建设领导小组。科学谋划顶层设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乡村振兴局,负责承办领导小组各项日常事务。二是在鸣犊街道层面设立“鸣犊农业区”建设指挥部。整合街办内部科室和驻地公安、土地等派出机构力量,做好土地流转、施工保障等工作,打通项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在村级层面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股份制公司等)。统一组织实施土地流转、农村资源量化折股、劳务用工等工作。

产业振兴的预期效果

“鸣犊农业区”建设将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通过模式创新,实现农户可持续增收。创新农户参与和利益联结模式,为西安市长安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探索总结可复制的模式。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可壮大鸣犊街道17个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同时,项目采取绿色生态立体循环农业集成技术,实现园区绿色安全农业生产资料100%,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00%,绿色生产设施技术覆盖率100%,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稳定增长,保障作物产量;农业绿色生产近零农残,全面消除农业面源污染。

参考文献

[1]360百科:《鸣犊镇》,https://baike.so.com/doc/6245877-6459281.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11/17/content_5562053.htm

[3]刘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1203/c40531-31953290.html

[4]王风聘:《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建议》,载《当代县域经济》,2022(5)。

[5]王润年,王辉:《用大市场链条牵动生产小农户》,载《陕西日报》,2006。

[6]《乡村振兴战略150问》,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年3月。

作者简介

侯 婷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

赵 磊 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高级专家,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5G+农业”:5G如何为农业赋能?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农业保险 保障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