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研究
2023-06-15李华红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贵州促进农民增收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点,更是贵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捷径”。总体来看,贵州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建设取得了较显著成效:产业基地成形,产品总量大增;链条体系完备,增效增收顯著;品牌建设加速,影响日趋增强。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市场主体能力不强、知名品牌少且评估价值不高、“三端”彼此衔接不畅、政策机制支持力度不够等。应从“理思路”“优布局”“筑基底”“强企业”“厚服务”等方面,强力推进贵州农产品精深加工以赋能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显然,在贵州这样一个、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要找到一条“捷径”,这是形势所迫。实践证明,深耕农产品加工业正好契合这个要求。
贵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逻辑起点:
拓展和创新乡村振兴路径
一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助推贵州乡村产业振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最直接的就是可以延长产业链,真正实现乡村产业的“接二连三”,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产业附加值,无形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另外,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产业链上的一个节点,它一头连着农业与农村,一头连着工业与城市,其很好地促进了城乡产业融合,避免了城乡产业的“两张皮式”发展,从而有助于乡村产业振兴。事实表明,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好的地方,其产业发展往往是越来越成势,地方经济也是越来越有活力。据统计,到2022年底,贵州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59%,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12个百分点。显然,这个差距也是贵州追赶的“空间”,即随着贵州农产品加工率的提升、加工业的发展,贵州乡村产业也必将走上振兴之路。
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助于贵州乡村生态的保护。贵州农产品加工业越发展,农产品将就地被消化,则必定会极大地提高物料利用程度,从而减少了农产品在储运过程中因不可避免的浪费、变质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另外,农产品加工业越发展,还可能会在“田园”“企业”“产业”等层面形成一种内循环,并逐渐衍生为新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即通过“吃干榨净”,切实做到无废物、无污物,则不仅提升了贵州经济发展的绿色度,也保护了乡村生态。
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助于贵州乡村文化振兴。近些年,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贵州农村空心化严重,一些传统文化也失传失承。一旦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则必定会带来产品线的延长和产业链的延长,进而会衍生出一些新岗位和创造一些新的就业机会,这也有利于贵州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进而有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再者,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一些先进的发展理念、思想观念甚至是思维方式也必定会渗入到农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去,进而影响农民摒弃陈规陋习,使得农民心田被文明新风悄然浸润,这也有利于贵州乡村文化的振兴。
四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助于贵州乡村人才振兴。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然会培养出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如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工人、种植能手等,这些人才长期活跃在县域范围尤其是乡镇区域,必然会促进乡村人才的积累、增加乡村人才的存量,最终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另外,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一大批城市精英如文化精英、经济精英、技术精英也必然会“下乡”甚至是“进村入户”,再加之部分农民工的回流、新乡贤群体的助力,贵州乡村社会必然会迎来“人才”的春天,乡村人才振兴也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
五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助于贵州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一方面可以直接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另一方面还可通过上下游产业链而建立起相关的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加强农民增收保障。同时,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还有利于工业集聚、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这对于贵州农村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大有裨益的。最重要的是,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带来的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增长,贵州农村原先所积聚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空心化问题、建设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乡村振兴也将步入一个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贵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条件
1、农产品资源优势
2014年至2022年,贵州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的同时,其农村产业全面发展,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1%,总量由全国第二十一位升至第十四位。贵州平均海拔1100米,是中国五大高原中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的地方,年平均温度15摄氏度左右,其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也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全省拥有野生动植物3800多种,其中食用野生植物500多种、工业用野生植物600多种;部分特色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马铃薯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二,药食资源、荞麦、火龙果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298个,居全国第九”。[1]毫无疑问,这些资源优势都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
2、人才资源优势
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采取“内建外引”策略吸引、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不断夯实人力资源基础,形成人才优势。
一是本土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贵州省各类职业院校(如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贵州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近年来紧紧围绕贵州十二大特色产业进行专业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为贵州省农产品加工行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此外,贵州省还充分发挥现有高校资源,加强农林类人才培养,如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26所高校就开办有农学类研究生专业30个、本专科农林类专业107个,这些都为贵州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优势。
二是大力引进人才。通过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等平台,贵州省近年更是引进了一大批农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是盘活人才“存量”。2022年,贵州省举办了全省国家级龙头企业负责人集中脱产培训班,组织100名加工企业负责人赴农产品加工大省考察,学习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品牌培育和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升企业规范管理能力。同时,还宣传推介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优秀企业家,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政策扶持优势
为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贵州省专门印发《贵州省2022年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其方案明确提出,要强化如下保障:
一是强化财政支持。用争取到的2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肉牛、辣椒、食用菌等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研发、工艺改进、设施改造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是强化金融支持。联合金融机构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组织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加大信贷支持;设立3000万元财政资金池,联合农担公司、银行设立无担保、无抵押、低利率、短周期的农产品加工原料贷,缓解加工企业原材料收购资金困难;农业现代化基金重点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降低门槛审批农产品加工项目。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落实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盘活农业园区闲置土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范保障加工业发展用地。[2]
据统计,2022年通过创新设立农产品加工原料贷,推进黔菌贷、肉牛“六方合作”、贷款贴息等模式,全省累计放贷343笔、25.7亿元。全年举办加工科企对接活动,促成163个技术创新合作;举办全省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推介活动、签约金额30多亿元。新增获批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2个、产业强镇项目8个。
4、经营主体结构优化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贵州全省农业生产从业人员总数为1153.15万人,全省共有6.04万个农业经营单位。截至2022年底,贵州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00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3022个,家庭农场3.5万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90家)。随着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构的优化,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主体也明显增多,且其布局也将更趋合理,聚集效应也将凸显。
5、发展环境优势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高铁、高速、民航等快速发展,从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变成了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的交通枢纽,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物流運输高效畅通。截至2022年底,贵州省铁路建成规模达4019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608公里,铁路通县达53个,高铁通县36个;贵州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331公里、居全国第五位。[3]
贵州省农产品生产、加工现状
“十三五”时期的脱贫攻坚和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实践,有力推进了贵州农产品的基地化、规模化,特别是12大特色产业①的聚集发展,为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生产端看:产业基地成形,产品总量大增
一是种植面积规模扩大。截至2021年底,贵州蔬菜、茶园、果园、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1898.3万亩、700万亩、1075.9万亩、773.6万亩,分别是2015年的1.21倍、1.16倍、2.33倍、3.39倍。茶叶、蓝莓、刺梨、李子、太子参种植面积已上升为全国第一。
二是集群发展趋势明显。贵州省级农业园区50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成为要素集聚、产业融合、三产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贵州朝天椒、肉牛、山地食用菌相继入选了农业农村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发展势头良好。黔茶联盟整合136家茶企集群式发展,有力推进了贵州绿茶发展。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增强。如贵州绿野芳田有限公司自建种植基地2000亩,以订单及其他方式带动建设种植基地17.5万亩;贵州蔬菜集团通过畅通销售、订单链接、合作联营等方式,在18个县(市、区)共同打造蔬菜示范基地和辐射带动基地32万亩。
四是特色优势产品增长。茶、食用菌、水果、中药材等12大特色农业产业成效显著,部分特色产业规模已位居全国前列。到2022年底,贵州省茶叶总产量达45.4万吨,总产值606.2亿元、比上年增长6.18%;食用菌裂变式发展,其种植规模达到60亿棒,产量达到210万吨,迈入全国食用菌生产第一梯队;百香果从无到有,产业规模挤进全国前三;太子参产量占全国需求量40%,初具全国定价权。
2、加工端看:能力逐步增强,增效增收显著
一是加工规模增长较快。2020年末,贵州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近6000家,总产值6669.03亿元。贵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217家、总产值达2890.8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33.2%、15.2%。
二是加工格局基本形成。2021年,贵州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76家。从经营领域看,这些企业中属粮油的124家、茶叶275家、生猪108家、水果40家、中药材52家、家禽50家、蔬菜63家、牛羊61家、辣椒63家、食用菌46家、刺梨26家、特色林业14家、渔业8家,其他领域246家。
三是加工体系初步构建。在贵州逐步形成了以精制茶(绿茶、红茶)加工、辣椒系列制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植物油加工(菜籽油、茶籽油)、小杂粮加工(苦荞、薏仁米等)、山野菜加工、薯类加工、少数民族风味食品加工等特色食品加工和民族制药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四是加工链条相对完整。贵州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围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特别是十二大特色产业已基本建立起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正在向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发展稳步推进。
五是增效增收效应显著。如,2020年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完成产值1400.85亿元,同比增长12%,产业规模在十大工业产业中排第四,产值增速排第一;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带动183.22万户农户增收。到2022年,贵州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7500亿元,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逐年递增。
3、市场端看:品牌建设加速,影响日趋增强
贵州省已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农产品品牌,如,“贵州绿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成为全国唯一省级茶叶区域农产品地理标志;“老干妈”“黔五福”“贵三红”等产品品牌知名度也逐步提升。如,2020年遵义市新增绿色食品认证32个,累计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12个;有机产品获批104个;新增地理标志农产品7个,累计获得地理标志保护22个,新增数量及总量均居贵州第一。品牌建设对培育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大有裨益,以“老干妈”为例,作为贵州农业龙头企业中产值最高的企业,入选了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
贵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调研发现,贵州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亟待关注。
1、产业产品之忧:精深加工不足,竞争优势不显
一是加工实力不强、粗浅加工居多。农产品加工多为初次简单加工,二次以上加工能力明显不足。如,畜禽产品以屠宰分割为主,果蔬及食用菌多以简单分拣、冷藏、包装为主,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精深加工程度不高。据调查,黔东南州从江县有关的蔬菜、水果、蛋品、肉类等农产品初级加工约占85%以上。麻江县作为全国最大蓝莓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全县虽有60%以上蓝莓果用于加工,但县内仅有蓝莓加工企业5家、仅涉及六大类产品,其加工能力、加工层次均相对较低,导致出现本地实际加工量占比不到30%、外销加工占比超70%的加工局面。
二是加工原料趋同、同质竞争激烈。随着贵州周边山地农业的大力发展,加工原料趋同化态势愈发明显。如2017年云南省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重点推进,其茶叶、中药材、水果、食用菌等与贵州现有的产业高度相似,导致同质农产加工品的省际竞争激烈。类似的竞争在省内不同县市也存在,削弱了贵州农产加工品的“特色”优势。如大力发展的刺梨产业,在贵州省内的盘州市、水城县、龙里县、贵定县等地区都有较大规模的生产和加工,但刺梨产品的开发多属普通的刺梨原汁、刺梨果脯、刺梨含片、刺梨饮料等浅层开发,同质化严重,差异化的精深加工产品还不多。
2、市场主体之急:企业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优
一是企业整体加工能力有限。2021年,贵州省117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仅有11家、超过50亿元的更是只有1家。另据统计,到2022年末,貴州省农产品加工主体超1万家,其中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占52%,总产值仅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值的8.4%,这种“小、散、弱”现象显然与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不相匹配。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截至2019年底,贵州仅有460家农业龙头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占比不足40%,且农产品从生产、采摘、运输到分级分拣、加工等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标准缺乏、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三是企业带富能力不足。到2020年时,贵州国家级龙头企业仅35家,有的地区如黔东南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仅1家,该州479家州级以上龙头企业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也仅有87家,较小的产值规模必然致其带富能力不足。再深入分析,目前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主要还是依托产业扶贫项目的刚性要求,市场化联结带动的相对较少,一般还是通过合作社与农户联结。虽然贵州合作社数量近年来大规模增长,但合作社质量不太高,存在大量“僵尸社”“休眠社”“空壳社”等。如,据有关部门2018年调查,六盘水市正常运作的合作社仅占比45.92%、非正常运行的占比高达54.08%,黔东南州有龙头企业对接包销的合作社仅占全部合作社的21.1%,诸如此类情况也间接削弱了企业对农户的带富效应。
3、品牌建设之困:知名品牌不多,评估价值不高
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显示,在涉及的果品、蔬菜、粮食等11种类别、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贵州省仅有7个入选,分别是镇宁县蜂糖李、普定县白旗韭黄、兴仁县薏仁米、从江县香禾糯、湄潭翠芽、赤水县金钗石斛、安龙县白及,而周边省份的四川、重庆、广西、云南均有11个上榜。且贵州省所入选的农产品品牌评估价值整体偏低,如湄潭翠芽的品牌评估价值仅为29.79亿元,远低于诸如云南临沧普洱茶67.22亿元、河南信阳毛尖64.86亿元、江苏洞庭山碧螺春44.29亿元、浙江安吉白茶43.27亿元等的价值;兴仁薏仁米的品牌评估价值仅为54.36亿元,更是大幅低于诸如黑龙江五常大米897.26亿元、辽宁盘锦大米529.00亿元、河南新乡小麦122.50亿元等的价值。
4、“三端”关系之弱:彼此衔接不畅,相应联通不活
贵州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建设还存在生产端、加工端与市场端“三端”衔接不畅、联通不活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种养加连通不足。多数龙头企业聚集在产业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或以种植业为主,或以养殖业为主,或以加工业为主,参与种养加的全产业链发展不足。
二是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不深。如黔东南州的蓝莓产业在发展中就面临物流成本高企、市场运营能力弱、销售渠道不畅等困境,更多是先有产品再找市场,极大地限制了发展。
三是产业融合不够。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建设与文化、旅游、康养、医疗等融合不够,直接影响了产品附加值及品牌力的形成。
四是信息共享不到位。各“端”各自拥有和掌握相关信息,共享不及时、不充分,未能较好地服务于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建设。
5、政策机制之短:支持力度不够,及时跟进不紧
一是相关扶持政策未能“应运而生”或覆盖不足。如,安顺市平坝区万佳农产品开发公司建设厂房过程中,第一期建成后因排队等待用地指标,第二期建设工程迟迟未能动工。又如,在“三品一标”认证实践中,多数地方政府未出台相应的“三品一标”认证费用的补助政策,加之部分农业生产主体经济实力弱、思想保守,经营主体参与认证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三品一标”的主体数和面积数相对较少,从而不利于品牌建设。
二是多数加工民企融资困难,流动资金缺乏。农产品加工业收购原料季节性强,全年加工原料需要一次性收购,资金占用量大,而产品是常年加工销售,资金周转回收慢,流动资金需求量大。由于大多加工民企担保抵押不足,又缺乏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正需要“资金”时往往会因为流程较多、门槛较高而难于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加之近年又无专项农产品加工资金支持,无形制约了企业发展。
三是农产品加工统计监测机制不完善。在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方面,贵州的工作整体起步较晚,相关的体制机制还不太完善,存在调查制度不一致、行业分类不适合、指标体系不健全、统计范围不完善、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这与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及其品牌化打造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推进贵州农产品精深加工
赋能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贵州应按照“理思路”“优布局”“筑基底”“强企业”“厚服务”的方略思路,切实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这也是推进和巩固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成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贵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切实理清高质量发展思路
一是对贵州农业发展优势和定位进行精准把握是前提。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贵州不宜提供大宗农产品,在现有部分单品已达到一定规模基础上,切实走农产品“小、特、优”之路,着力发挥贵州生态农业优势。
二是保障农产品深加工的原料供给是基础。要强化原料质量和安全控制,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
三是“四个突破”是关键。即单品上要有突破、品牌上要有突破、附加值上要有突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上再突破。
四是以“三品”协同助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是手段。依托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推动农产品加工“区域品牌、企業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
五是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加工链+加工群”的加工生态圈是目标。要以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上下游配套企业、生产要素加快聚集,打造产业加工链和产业加工集群。
2、切实优化科学布局
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规模由小到大、加工层次由粗到精、加工布局由散到聚的布局体系。
在结构布局上,要以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为抓手,集成政策、集聚要素、集中企业、集合服务,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创建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在空间布局上,可在产业聚集区和物流节点布局二三产业,打造以龙头企业牵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农户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加工在城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的布局体系。
在功能布局上,构建以产业园为引擎、产业集群为骨干、点线面协同推进的现代加工产业体系,重点在生产端强化品种培优、规范管理,在加工端标准生产、品质提升,在销售端品牌培育、开拓市场,着力推进农产品“三端”有效衔接。
3、切实筑牢发展基底
一是以共建共享铸就其生产加工优势。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畅通基地共建、资源共享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其市场竞争力。
二是以重点单品带动助促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从原材料供给、企业实力、单品特色化、市场拓展前景、生态效益等方面制定重点单品遴选标准,并在全省选出几个重点单品培育和打造,全力突破产能提升,强力推进产业链变革。
三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品牌创建。强化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培育、品牌融合、品牌保护,并以“维护现有特色农产品品牌,重点打造优势品牌,培育新型品牌”的思路不断拓展市场。
四是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的行业龙头,培育一批上市企业,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
4、切实加强农业加工龙头企业建设
一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建设。强化标准化生产。完善企业加工管理体制,严格执行统一的加工工艺标准,避免加工产品差异化。强化安全生产、绿色生产。严格落实安全化、清洁化、绿色化加工的各项操作流程,严格执行相关惩处制度,倒逼企业主动求“绿”求“安”。
二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提倡和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具有先进性、专属性的技术和工艺。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及成果运用产业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富能力建设。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保底分红、劳务收入、资产收益、二次分配、共享成长等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民更多参与到产业组织和产业链中,让农民更多更稳定地共享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增值收益。
5、切实完善配套体系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相关企业,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瞄准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并对实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项目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助其提升加工经济效益。
二是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各地依托行政服务大厅窗口、或设立相关门户网站为各类产业经营主体提供诸如支持政策、技术指导、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公共服务,且尽量“一站式”服务到底。
三是加强财政金融扶助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政府专项债、产业发展基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投入、多方参与的格局。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涉农金融服务,优先支持金融业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改造升级。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机制,拓宽财政补贴险种,落实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提高全省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四是加强要素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用地保障上予以特殊关照。贯彻落实五部门印发的《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要求,优化用地空间布局,简化用地手续,引导存量盘活用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农产品加工业倾斜。推进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涉农企业入驻电商服务中心,建立电商服务平台、物流企业多方参与的联盟机制,构建产地直销、订单生产等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
五是加强农产品加工监测考评体系建设。构建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专门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工统计监测库,以更好地服务相关产业分析、谋划及预测。科学选定评价指标,建立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精深加工率和品牌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考评制度,并加强考评结果的运用。
(感谢贵州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相关领导对本文的指导,感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王红霞、赵琴、邓小海、张蕴锦等提供的基础资料!)
注释
①十二大特色产业:指贵州省委确定的蔬菜、食用菌、精品水果、中药材、茶叶、石斛、生态畜牧业、竹、油茶、生态渔业、刺梨、辣椒等特色产业。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州省“十四五”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内部资料》,2021:1-7页。
[2]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贵州省2022年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内部资料》,2022:4-11页。
[3]《没有平原支撑,却在千沟万壑中构建了“高速公路平原”——贵州从交通之变看山乡巨变》,载《人民日报》,2023-3-12(15)。
作者简介
李华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