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TPACK框架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探究

2023-06-15邓慧敏陆华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五化高职院校措施

邓慧敏 陆华

【摘要】本文阐明TPACK的内涵,分析基于TPACK的创新创业课程设计框架图,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为例,从课程目标、改革措施和教学效果三个层面,阐述“155”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即制定创新创业人才目标的“一个核心”,采取“以课程五度标准为引领实现课程标准数字化、以数字平台为支撑实现数字平台资源多样化、以路径为支持实现学生成长路径进阶化、以团队为保障实现教师团队结构化、以数字评价赋能实现评价多元化”的“五化”措施,以及实现学生“知识学到、技能习到、素质修到、胆商练到、情商悟到”的“五到”成长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课程数字化 TPACK框架 “五化”措施 “五到”成长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9-0025-05

推动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适应数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数字化进行深度融合,发挥数字化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作用,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本文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例,探索基于数字化TPACK框架的高职院校“155”创新创业课程改革。

一、TPACK的内涵及基于TPACK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设计框架

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发展,数字信息化应用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因此,在TPACK理论框架的指导下,运用数字信息化打通线上线下教学壁垒进行混合教学成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的一种新趋势。TPACK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缩写,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是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于2005年在舒尔曼(Shulman)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基础上提出的。TPACK框架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科知识(CK)、教学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四个复合要素,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此外,还有一个境脉要素(contexts),即TPACK整体框架中隐含的师生风貌、班级氛围、课堂环境、学生认知特点等因素组成的共同体。TPACK能力逐渐成为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对创新创业课程而言,TPACK可以定义为教师整合技术开展创新创业学科有效教学时的一种策略性思维。这可以从“整合技术”和“学科有效教学”两个方面来理解。“整合技术”是指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数字技能与创新创业课堂教学相结合;“学科有效教学”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育目的的引导下展开教学,以符合教学规律和要求,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以数字技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创新创业学习提供多感官实践活动,并拓展学生创新想象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取得良性效果。图1(见下页)为基于TPACK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设计框架图。

二、数字化TPACK框架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策略

数字化TPACK框架下,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从课程目标、改革措施和教学效果三个层面,创新构建了“155”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1”是指一个核心,即聚焦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勇闯、敢创、善交、成事”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第一个“5”是指实施“五化”措施,从“标准引领、平台支撑、路径支持、团队保障、评价赋能”五个方面制订措施。包括以课程“符合度、完整度、满意度、创新度、达成度”的“五度”标准为引领,实现课程标准数字化;以数字平台为支撑,实现数字平台资源多样化;以路径为支持,实现学生成长路径进阶化;以团队为保障,实现教师团队结构化;以数字评价赋能,实现评价多元化。第二个“5”是指实现学生“知识学到、技能习到、素质修到、胆商练到、情商悟到”的“五到”成长目标。如图2所示。

(一)聚焦数字化时代“一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为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数字化时代“一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数字化TPACK框架下,以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与孵化为驱动,利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的投智圈创新创业孵化培育与管理互动平台,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并实现校企需求线上对接。同时,为师生提供“数字课程、数字实践、数字训练、数字竞赛、数字对接”一站式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務,为勇闯、敢创、善交、成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营造“教学—实训—比赛—投资”数字化环境。一方面,学院将“互联网+”思维与职业生涯、专业素养和创业实践有效融合,实现课程内容从单学科学习向跨学科学习转变,探索“互联网+创新创业”教学新模式,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立体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借助数字技术进行精准双创教学,引导学生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经济区等行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自身优势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胆识、潜质潜能、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施“五化”措施

1.以课程“五度”标准为引领,实现课程标准数字化

学院加大对数字化TPACK框架下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主动适应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从学科知识(CK)、教学知识(PK)和数字化技术知识(TK)三个方面,从“符合度、完整度、满意度、创新度、达成度”五个维度构建“五度”课程标准体系,加快推进课程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

“符合度”是指课程设置符合聚焦数字化时代“一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标准、学生成长需要、岗位需求的动态观测中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合,将数字技术与课程改革深度融合。“完整度”是指数字化教学方案完整、线上线下教学环节完整、数字化课程资源完整、数字化素养和TPACK能力的课程团队完善。教材是体现学科内容知识(CK)和教学法知识(PK)的载体,学院编写并出版《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等校本教材,凭借建设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广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人才小高地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经验,积极开发适合本校的数字化教材,编写广西及本校大学生孵化基地创业项目典型案例,并通过数字技术(TK)将教材内容转化成数字资源上传至数字化平台供师生学习交流使用,同时,利用投智圈创新创业孵化培育与管理互动平台云服务功能进行共享。“满意度”是指学生满意度、教师满意度、企业满意度、社会满意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课程,学院运用教务系统平台、云班课、钉钉的在线收集功能等进行满意度收集与分析,进而深化课程改革与发展,以满足学生、教师、企业和社会对课程教学的要求。“创新度”是指建设模式创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考核方式创新。学院在建设模式创新方面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比赛、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课程内容创新主要是在数字化TPACK框架下完成课程内容由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以符合学生创新创业发展需要;教学模式创新主要是倡导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并引入相关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创新教学与实训模式,为学生提供学习与实践体验。考核方式创新主要是创新主体多元化考核方式,加大实践教学比例至50%;课程考核通过项目路演来体现,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的问题。“达成度”包括规划达成度、质量达成度、成效达成度。学校定期运用大数据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信息平台,对标“达成度”维度诊断点对创新创业教学进度、教学质量、教学成效进行“达成度”监测,确保课程贯彻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达成立德树人成效。

2.以数字平台为支撑,实现数字平台资源多样化

在数字化TPACK框架下,高职院校将智能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入教学中,以数字平台为支撑,实现学习资源的多样化,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以达成学习效果。

学院搭建多元教育平台,统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推进创新创业课程资源数字化和多样化建设。一是学院借助超星学习通、智慧职教等数字化平台进行创新创业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比如,行业创新课、创新创业实践课等。二是教师运用数字技术(TK)以动漫、微电影、虚拟仿真将学科内容知识(CK)传递给学生,使课本上抽象的学科内容知识(CK)转化成更容易被学生接收的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三是学院创建资源丰富、功能多样的智慧“双创平台”。建立实体与虚拟平台相结合、实践与竞赛相融通的“云上商咖小镇”。“云上商咖小镇”由线上创新创业教学资源以及人才培养信息管理系统组成,除了实现信息管理和在线课程学习,还将虚拟和现实中的实践平台进行串联、整合,学生在线上线下均可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四是学校在智慧“双创平台”中常态化持续引入“专创融合”资源,将行业专业数字技术发展趋势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比如,在金融专业创新创业内容中引入金融科技、金融大数据等行业数字化发展理念和技术。学院围绕数字商业、智慧金融、数字创意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赋能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将学科知识(CK)、教学知识(PK)和数字化技术知识(TK)统筹融合,完成数字化TPACK框架下的创新创业课程多元一体整合设计,消除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孤岛”现象,为学生提供学习、成长与发展的实践活动及空间,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3.以路径为支持,实现学生成长路径进阶化

当前,高中起点、中职起点学生和农民工、退伍军人共同成为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的构成。不同的生源对创新创业知识摄取的需求有很大不同,TPACK框架下的创新创业课程为满足学生多元需求提供了可能。学院构建了“学科专业群+学生多元选择+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创业支持路径,实现学生成长路径进阶化。

一方面,学院利用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和资源,探索课程教学进阶化。在阶段化教学方面,学院针对大一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针对大二专业基础扎实且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开展专创教育,针对大三正在创业或者已经创业的学生开展创业项目教育。在个性教学方面,学院将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模块(创新思维训练、创业政策法规等)、案例模块(创新案例、创业案例等)、实践模块(实操、企业实践、竞赛等)、文化模块(宣传教育活动、社团活动等)等,以对应学生不同需求;设置基础班、拓展班和提高班供学生选择,进而实现课程教学进阶化。另一方面,学院探索创新創业课程学习目标和知识技能的“五级进阶”。“五级进阶”是指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学习规律,把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目标设置为从低到高的五个阶段,分别是“职业认知期——商萌咖”“模拟实训期——商小咖”“实战演练期——商战咖”“顶岗实习期——商大咖”“升华锤炼期——商名咖”五个阶段。学院对意愿在校创业的学生和毕业五年内创业的学生进行“五级进阶”认定,通过对“商萌咖”“商小咖”“商战咖”“商大咖”“商名咖”进行认定(认定条件见表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实现学生成长目标。

4.以团队为保障,实现教师团队结构化

当前,数字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高职院校教师应在数字化TPACK框架下切实提升数字化素养,强化运用数字技术、TPACK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多重角色。学院主动适应教育数字化发展要求,通过“外请内培”、数字化素养讲座、优质课研讨、创新创业教学比赛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队伍的数字化素养和TPACK能力,实现教师团队结构化。一是倡导教师将教学数字技术(TK)、教学知识(PK)与学科知识(CK)融合运用。以创新创业教育中“创业领袖”这一知识点为例,其涉及创业领袖的含义、重要性、特质等内容。教师将视频、游戏、翻转课堂等融入教学中,结合已经成功创业的领袖案例讲授创业领袖应当具备的特质;安排学生参与MBTI职业性格测试,让学生通过数字资源学习,对照自身是否具备创业领袖的特质,并分析应该怎样完善自我才能成为创业领袖;让学生开展参与竞选创业领袖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感和体验感。据统计,2018年至今,学院累计选派110人次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培训,有效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二是要求创新创业教师利用投智圈创新创业孵化培育与管理互动平台,加强创新创业过程管理、强化成果展示,按照实战地图开展创业项目系统训练,支持混合式翻转教学以及师生同创、跨界分享和优秀案例交流,促进创业项目质量整体提升。三是打造了两支“懂双创、能竞赛、善教学”的高质量、内生性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一支是由校内师资、企业经理、校友、行政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等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另一支是聘请校外企业高管提供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的创业导师队伍。四是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广泛普及和推广智能化工具,形成“互联网+创新创业”数字化教学新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数字化实践教学,打造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协同育人培训模式。近两年,学院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创意类竞赛,累计获奖37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30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得区赛金奖1项、银奖10项、铜奖21项。

5.以数字评价赋能,实现评价多元化

在数字化TPACK视域下,创新创业课程评价模式要从经验评价转向大数据评价,实现评价多元化。学院探索以数字技术(TK)赋能创新创业课程评价的方式,形成了多元化多主体的评价机制。一方面,学院从学生线上学习、线下实践和项目路演来测评,并通过MOOC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的统计功能记录学生的学习行动和过程数据,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模型构建、可视化呈现等,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诊断和发展预测。另一方面,学院根据创新创业数字化课程发展状况及趋势,初步构建了数字化课程评价标准。评价维度涵盖内容、教学、技术设计、评价、安全五个方面。“内容指标”强调要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支持核心素养、数字素养、创新创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学科知识内容(CK)要契合数字化TPACK要求,既有多学科知识融合又强调广度和深度,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运用数字技术(TK)有效支撑学科知识内容(CK)的展示活动,并使之成为整体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指标”中考查教学设计、教学法知识(PK)与学科知识(CK)融合度、适当运用多媒体融入在线学习板块、数字资源等内容。“技术设计指标”着重强调提供数字技术(TK)、手段和支撑,确保数字化资源满足师生交互使用,实现资源共享、互用和跨平台传播等。“评价指标”即运用多主体评价机制对数字化课程进行综合评价,确保课程开展效果和质量。“安全指标”包括数字化课程程序设计恰当,教学内容不涉及侵权内容及未经许可使用的信息,保护师生用户数据隐私等。

(三)实现学生“五到”成长目标

TPACK理论框架的境脉要素(contexts),要求创新创业教师从学生风貌、基础和兴趣、认知特点、学习方法和效果等要素特征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多元性和差异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法和数字化技术,实现学生成长目标。学院在数字化TPACK框架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五到”学生成长目标体系,根据“知识学到、技能习到、素质修到、胆商练到、情商悟到”五个方面要求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数字素养和综合素养,使学生勇闯、敢创、善交、成事。在“知识学到”方面,学生要掌握跨学科知识。学院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有关的基础知识,而且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积累经验。学院通过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实战经历、创业导师课程让学生熟悉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国际商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规划、企业风投等方面知识。在“技能习到”方面,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训练、综合技能实训、创新创业活动、技能比赛活动等,培养学生敏锐的商业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顽强的创新创业精神,进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素质修到”方面,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聚焦数字化竞争力,引导学生积极利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广泛的数字化工具和泛在的数字化平台,进行创新创业探索,养成创新创业的思维习惯。学生要确立创新目标、完成实践探索,从而逐步形成创新意识,提升自身数字素养和综合素养。在“胆商练到”方面,学院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跟岗实习、实操实训等实践机会,通过实操实训和实战化演练,让学生真正参与创业实践或进行自主创业,进而培养危机意识和抗挫能力,培养“勇闯、敢创”的胆量。在“情商悟到”方面,学院以创新创业云工作室为平台,鼓励学生项目团队创建线上虚拟工作室,进行项目系统测评、团队互动研讨、项目管理等,在实际学习体验中促进项目发展与落地,培养“善交、成事”的情商。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运用TPACK框架理论指导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将数字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解决了创新创业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本文以广西国际商务職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例,探索了基于数字化TPACK框架的高职院校“155”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措施,以期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佳伟,王祖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如何深度融合:基于TPACK的教学推理[J].电化教育研究,2021(9).

[2]李旭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基于课程改革的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2021(1).

[3]王莉.“互联网+教育”:TPACK理念下职业教育O2O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7(8).

[4]韦岚,陈士林.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技术整合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21(5).

[5]宁连举,刘经涛,苏福根.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困境及路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10).

注: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教育信息化专项项目《广西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指南深入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为例》(2022XXH0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慧敏(1982— ),广西隆安人,研究生学历,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陆华(1994— ),广西南宁人,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五化高职院校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五化”建设给力纪律审查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