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发酵理念探究美术学科融合教学

2023-06-15徐国淦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小学美术

徐国淦

[摘 要]当前的美术教学,单一的知识传授逐渐显示出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不足。多元知识的融合发展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对知识的创新、发展以及综合利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从生物发酵的角度引申出知识发酵理念,通过知识发酵所需要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将语文、音乐、数学等学科知识融入美术教学中,为美术学科融合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为美术高效课堂的建构铺好基石。

[关键词]小学美术;知识发酵理念;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2-0049-03

生物发酵的过程为“菌株+面粉—酵母—发酵生长的温度、湿度—最终发酵物”,基于这个过程可引申出知识发酵理念,即知识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为“知识基因+知识母体—知识酶—知识增长环境—更新知识”。知识发酵理念强调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即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外界调动知识扩展与多学科融合的引导因素,将各学科知识全面融合,实现充分利用各学科知识进行教学的目的,达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的学科融合,是指将科学、艺术、数学等学科进行全面融会的综合性教学理念。这种全面融合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类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启发作用,不仅能够使美术学科融合得到更好的发展,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创作灵感,增强学生的创作技能,还能够充分挖掘各学科的特点,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知识发酵理念推动美术学科融合的意义

小学美术与多门学科的融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知识的融合发展也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传统的美术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单一的知识传授逐渐显示出其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方面的不足。知识发酵理念的提出,恰好为学科融合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角度。从仿生学的角度,基于知识发酵理念,以美术学科作为“知识母体”,融合多学科知识,使发酵成为具备审美品位和终生美术素养的新型知识能力,这在全面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对学生个性化与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方面。传统的美术教学以“欣赏、讲授+临摹”为主要教学方式,虽然能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但隔绝了其他学科的启发作用,使学科之间的联系只能由学生自行体会。而知识发酵过程中的学科融合,强调吸收与转化的创新过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迎合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下的教学方式。其次,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传统的美术教学重技巧、轻实践,很难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保持新鲜感。基于知识发酵理念的多學科融合教学,使美术课程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学生对美术的探究兴趣。最后,基于知识发酵理念进行多学科融合的美术教学,通过各学科知识点的启发作用,拓宽了美术教学的思路,增加了多学科融合的可操作性。

基于知识发酵理念探究美术学科融合教学,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启发与借鉴作用。知识发酵理念与影响知识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都源于常见的教学方式,易学且极易推广,难点在于由知识母体催化与诱发的新知识,需要一个发酵的环境,即来自课堂知识拓展的指引方法和活动支持以及教师对教学导向的把控。诱发知识发展的知识酶作为发酵行为的催化剂,其外因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而采取的多学科融合教学方法,为推广与协调教学任务制订并施行相应的激励手段;内因是相对复杂的具体施行措施,需要教师以前沿的教学观念和丰富的学科融合经验,帮助学生完成多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知识发酵理念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1.知识发酵的自身因素

知识基因、知识母体以及知识酶是知识发酵的基本要素,对应在美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知识基因主要指引起知识发酵的动机或创意,可以引申理解为课堂实施的目标创意。小学美术课的每一个单元都要明确课程的主题或者创意,有针对性地对知识点进行拓展,也就是展开知识发酵的过程。不同的知识菌株会有不同的发酵方式,也会产生形态各异的发酵产物。知识母体指的是知识发酵得以产生的营养母体。美术教学中的知识母体,不仅指美术的重要知识点,还包括其他能与美术产生关联的学科知识。将美术与各学科知识融合后形成的知识,就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产生的新知识。知识酶起到的是催化与协同的作用,其催化效率的高低受制于美术教学中教师(知识发酵主管)的教学计划及指挥和协调控制能力的强弱。有了来自知识源方面的知识母体,教师在营造美术课堂学习氛围时,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和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源,组织和协调好知识发酵的走向,使美术知识源充实壮大成为更新后的知识发酵物。

2.外部环境因素

知识发酵活动是在适宜的外部环境因素辅助下完成的,所以外部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发酵物形成的效果。梳理小学美术多学科融合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深入感应这些因素对知识发酵效率的影响,对完成美术知识发酵过程、培养学生美术综合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小学美术知识发酵活动的外部环境因素来看,技术源的投入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协调固然重要,但是教师对多门学科融合教学的能力也同样重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其他学科与美术教学之间的联系,通过讲授、示范以及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知识发酵的外化形式

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发酵过程,主要有这样几个步骤:把发酵底物+酶+菌株放在发酵设施当中,辅以恰当的发酵技术,在合适的外部环境下形成发酵生成物。知识发酵的过程和因素也与其基本相似,要先确定美术教学的创意,然后围绕这个创意进行知识补充。这个补充的过程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为知识发酵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接下来,教师要创设适宜知识发酵的内、外部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学的硬件或者外部环境,相当于生物发酵的工具。教师利用各种方式营造互动式教学氛围,则是生物发酵原理中的技术源。这样,教师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丰富的背景知识,有了保证教学高质量完成的软、硬件设施和技术源,就能通过跨学科的融合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进行思考分析,对美术原有的知识点进行重组与创新,达到知识发酵的目的。

作为以美术学科融合来实施知识发酵的关键因素,教师是整个知识发酵过程的组织者、引领者以及协调者,教学设施和工具是知识发酵的基础,教学环境和规则是知识发酵的催化剂。这些因素的结合,使学生在美术知识的获取与创新方面有了质的飞跃,美术素养获得有效提升。

三、知识发酵理念在美术学科融合中的过程展现

1.美术与语文的融合

美术与语文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两者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从古至今,美术以画面的强烈感官刺激和文字搭配的美感相映成趣,体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以现代教育理念来进行这两门课程的融合教学,要先确定这两门课程各自的学科特色,找出知识母体的有关因素。文学体裁很多,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与小学教育相关的文学体裁是童话、韵律诗和散文。小学美术重视个性和童真的自由发展,在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加入一些美术专业的绘画技法而展开教学。生物酶起催化与协同的发酵作用,在语文与美术的学科融合中,它的主要作用是既让美术课有文学素养的基础表现,又让文学作品有美术的画面想象与构图思维,二者相互融通,协调发展。生物发酵需要合适的温度与湿度以及足够的氧气,知识发酵也不例外。学校和教师需要搭建一个促进知识创新与融合的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童话故事或者其他主题情境的美术创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春晓》为例,教师先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充满鸟语花香的早春场景,然后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欲望。这是知识发酵的最关键环节,有了这个环节的催化,才能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2.美术与音乐的融合

美术与音乐同属于艺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美术是视觉艺术,音乐属于听觉艺术。然而,将视觉与听觉进行联动才是艺术教育的目的所在,只听不看或者光看不听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艺术素养培育。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美术与音乐融合教学的范例,如在山水画欣赏课中,可为学生配以《流水》之类的古琴曲,使学生脑中形成一幅立体画卷,体验到水墨画的渲染作用。同时,在古琴深邃、沉静的音色中,学生也体验到绘画技法对点、线、面的明暗处理。有了音乐的融入,水墨画就不再是静止呈现的画面,音乐在绘画作品展示过程中起到了营造氛围的作用。从音乐的角度看,美术也是音符的直观展示,如交响乐作品配以美术插图或者动画,使音乐拥有视觉效果,学生更容易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美术与音乐的学科融合是非常自然的,如以音乐主题作画,就极富趣味性,能获得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小白船》为例,这首经典的儿歌歌词“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勾勒出静谧天空中弯弯月亮下,孩子坐在月牙一样的船上的美好画面,非常适合学生展开想象,以画笔描绘出心中所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构图能力。

3.美术与数学的融合

数学中有很多基础内容如同美术构图一样,而绘画中点、线、面的设计以及画面构图中物体的比例大小都源于数学中的图形研究。对物体的立体绘制,先从数学知识的运用开始,再观察图形或者图案的特征。掌握好点、线、面的结合点,衡量好空间物体的比例大小,这些都与数学知识的学习分不开。如教学美术课程《巧妙的组合》时,就需要以数学为基础,对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平面进行组合,构成立体图形。菱形的重叠,可呈现出漂亮的窗格图案;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圆形与方形,可组合出各式门窗或者建筑的雏形。线条与图形的拼接、组合,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空间感的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美术技能与思维能力。

四、知识发酵理念对美术学科融合产生的作用

1.锻炼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课程的育人要求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初步建立美术认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从知识发酵的过程来看,这是将知识母体经过一定条件的扩展后,最终形成超越知识母体的创新形式。学科融合恰好是知识酶,给知识母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达成培养学生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双重目标。在美术与语文的融合教学中,可以选择题材简单的文学作品进行美术创作,也可以选择情节连贯的童话故事,给学生提供创作连环画的机会。如以流传广泛的小红帽故事作为绘画主题,学生看过相关的绘本,可以根据回忆与想象进行二次创作,也可以临摹绘图,在临摹中改变形式,形成油画、铅笔画、水彩画、抽象画等美术作品。学生借助美术技能的积累,在兴趣的引导下自由发挥、自由创作,从而锻炼了想象力。而美术与数学的融合教学,各种图形、线条、空间的设计,更是从美术的视角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2.锻炼各项基本技能

知识发酵是一种学习知识的手段,学科融合是这一手段的催化剂。知识母体发酵出的新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美术与文学的融合,其发酵方式很多,可以是以某种文学体裁为立意的美术创作,也可以是傳统图配文的大众欣赏方式。在绘画的过程中,书法基本功的训练必不可少,由此衍生出识字与软笔、硬笔书法技能的训练。类似的可以拓展的技能有很多,知识发酵的方向也处于发散状态,各种学科内容、各种学习方式都能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

3.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学科融合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形成创新思维能力。从知识发酵理念来看,发酵是整个知识构建的最重要环节。将知识母体发酵为新知识的过程,需要联想、推理与模仿等思维方式的参与,最终将知识母体进行创新,构建出全新的知识体系。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是进行知识发酵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应先为学生展示美术学科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再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丰富美术教学。如在冷暖色教学中,教师先引入科学内容,向学生展示彩虹图,讲解三原色在怎样的条件下发展成七种色彩,然后对色彩搭配以及色彩浓淡的掌握力度进行引导,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色彩搭配这个具有创新性的美术操作,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

总之,多学科融合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知识发酵理念探究美术和多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使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是教师要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一个重要命题。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小学美术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