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原则

2023-06-14郭青王小霞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初中数学

郭青 王小霞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教育部相继印发了“五项管理”,其中该通知明确规定初中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长,而作业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的重要路径,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教师改进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双减”政策颁布的同时伴随着学生作业数量的减少,那么,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如何优化作业设计便成为学生和教师应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双减;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2021年我国教育部针对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业布置相继印发了“双减”“五项管理”等通知,在“双减”和“五项管理”中明确指出我国义务段的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并对各学段完成作业所需时长做出了严格规定[1].而作业作为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升,教师改进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所以,在“双减”这一背景下,作业的优化设计便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如何做到减负增效便成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双减”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学生的成长而言不仅仅是减轻课业负担,其中更重要的内涵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而身为一线教师要在“双减”这一新的背景之下,结合2022版新课标要求,在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优化作业设计使作业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针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教师应把握科学适度的思想,有效地推进实施,最终达成让教育回归本真的目的,这也是笔者研究的主要问题.

1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为全面提高学校的育人水平,响应国家号召,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准则,严格执行“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双减”这一政策不仅是要求学校教师减少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更是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减少学生不喜欢不愿意完成的机械性、重复性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创新,优化创新不能仅追求花样,而应符合当今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如何能够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将“双减”的意义落到实处,是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针对初中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练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科目,教师应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思维活跃,见识甚广,“双减”政策想要落到实处,题海战术已然不符合要求,更不适合核心素养下学生的发展需求[1],新时代的学生已然不满足对单一的习题训练,学生在紧跟时代发展的同时,教师也应该适时地转变作业设计的观念,让作业设计更加适应现在学生的需求.

首先,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作业在课堂教学之前重要的作用也常被教师忽略.在课堂教学之前的作用往往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当堂教学任务,对学生而言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以及掌握.我国教材编写的特点大多是螺旋式,而螺旋式教材特点便是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相同的课程会重复出现课堂上,但是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会有所加强.根据这样的特点教师有必要设计课前作业去帮助学生梳理、理解、掌握新知,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通过预习作业,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已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只会对教学情境进行预设,但往往从教学设计中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更不能体现出学生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而作业便具有前置性功能,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课前作业通常在课堂教学之前去布置学生去完成,所以说,作业也具有预习和衔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了解反馈课前作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学情,这样便可以帮助教师去调整教学设计,使得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便可以达到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增强新旧知识衔接的双赢局面.

其次,作业也不仅仅只有课前作业以及课后作业,随堂练习的选择也尤为重要.选择适度适量的随堂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消化当堂内容,更好地服务于课后作业的完成,例如,规范格式、规范数学语言表达等,这些都是课前和课后作业所不能取代的.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在讲授完新知后通过随堂练习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当堂的知识.而在课堂外,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课后作业,最重要的作用则是强化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只有学生掌握了当堂所学内容才可以推动教师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随堂练习起到規范和推动的作用.

最后,课后作业作为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之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知识内化的主要方式.所以,在学生完成基础的作业之后还应该提升自身能力,让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最终,教师可以依据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一步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最重要的还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课程的安排设计提供主要依据,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批改对新知识更明晰,在学业上不断进步,教师可以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为切入口对本节课进行深刻的反思,实现专业成长和发展.

1.1 立足教材,明确目标,加强预习作业针对性

初中数学的基础性作业要侧重于对学生课堂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强化训练.基础性作业常常以训练为主,设计必须精准,尽可能做到当堂掌握,而作为随堂练习作业,教师更应该控制练习数量保证练习题质量,尽可能地对随堂练习内容逐个面批,必要时让部分学生进行当堂展示,以便达到堂堂清的目的,通过面批教师才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当堂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而针对个别待进生,要能及时发现待进生具体问题所在,教师则利用课中、课间和课后服务时间进行“一对一”辅导,使所在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能够及时掌握当天学习的基础内容,达到“日日清”的效果.从而达到作业减量提质的目的,以此增强基础作业的实效性.

在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身为初中数学教师不能忘记作业设计的初衷.作业实际上就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检测以及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同,学生的想法也各不相同,当然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有所差异,基于上述观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应考虑本次作业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什么?学习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什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

2022版新课标的颁布,其中明确指出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紧扣教材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告别复杂多样的教辅书,重视基础习题的练习.在设计作业时将学生的实际情况放在首要位置,熟悉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能力.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后,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为学生打好基础.

1.2 任务适量,形式多异,重视课内作业有效性

俗话说:“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学习的目的是应用,而作业就是将所学知识应用起来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意学生在本节课中要学会什么,在以往的教学中缺什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补充什么,以便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識与实际联系起来,将数学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布置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性作业.设计抛开书面的作业,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而学生在完成开放性作业的时候,首先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然后筛选收集有效的解题思路,最后才能正确地完成开放性作业.这种作业布置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让学生走出刻板的数学概念,解放学生思想,进一步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逻辑的严谨性.

“双减”背景下,各教师应保持科学筛选的态度,初中数学教师在减少作业布置数量的同时理应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避免布置机械化作业,确保习题的典型性及启发性[2],设计筛选拓展性作业,探究性作业,作业设计贴合现实世界,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使能从现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落实2022版新课标四能这一目标.

1.3 因材施教,注重差异,落实课后作业全面性

2022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常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作为学生必然会有年龄、身体、心理的差异性.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之下,学生的反应、接受程度、理解能力也大不相同,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重分清层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以选择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任务,当然教师也可以用同样的习题换不同的提问内容,去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双减”政策明确指出作业设计应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丰富作业内涵,创新作业形式.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也提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具有差异性[3],所以说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不能忽视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因材施教为同类学生量身制定类似的作业,布置作业尽可能采用分层的方式兼顾不同学生的差异性.

2 结语

“双减”政策带给学生成长路上的变化,不仅是课业负担的减轻,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效率的加强以及学习兴趣的提升[4].所以说,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的同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深刻地认识到“双减”的真正意义,核心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所学数学知识落到实处,运用科学适度的方法设计作业,匹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会用数学.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预习作业针对性、课内作业有效性、课后作业全面性.以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和发展.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DYJG2019034)】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J].教育发展研究.2021(Z2):33.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马芳,王聿泼.《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08).

[4]孔凡强.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5(32):41.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初中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