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每一名学生 让消极怠慢的学生蜕变
2023-06-14肖楠
肖楠
体育课堂中,总会有不爱说话、不积极的学生,为了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教师应关注每一名学生,使不爱说话的学生主动沟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提出自身的诉求,紧密体育课堂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主动发现:他很少说话
“报数!”体育委员“激情”地整着队伍。
“欸!站住,迟到不知道喊‘报告吗?”一个含着胸的男生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钻进了队伍里,正巧被我发现了。只见他慢悠悠地走到我面前,并没有说话,低着头,仿佛若有所思。
“说一下,你怎么迟到了?”吩咐体育委员进行准备活动后,我开始把目光投向小黄。令我很意外的是他目光游离,并没有立马回答我的问题。“去上厕所了吗?”我本以为他是不好意思说,结果他的回答让我有点不可思议。“没有,就是下来晚了。”我当即愣了一下,随后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吧,听到预备铃就要下来了,希望不要有下次!跟上队伍吧。”没有任何回复,他就转身离开,渐行渐远,背影渐渐缩小……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跳绳的注意事项吗?”
“调节绳子的长短!”“摇绳的时候手臂不要画大圆……”
“还有呢?小黄同学你来说一下!”好多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冒出一句两句来,只有他依旧若有所思般,垂着头,心不在焉似的。似乎是被我突然点到,他猛地一抬头,观望着周围人的热情,摇摇头又淹没在人群中。这次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望着他的落寞,我不再强求,把发言权交给了他左边的学生。
发现这一现象后,我开始对小黄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了进一步观察,诊断出的问题还真不少呢,不主动发言、不积极练习、不跟着集体回答问题、很少说话、很少提问、很少与同学互动配合,整堂课的存在感很低。
“今天要检查一下我们学习的成果,测试50米跑,大家一会儿做个热身就准备测试!”
“啊!怎么又要测试了!”“不要啊,老师!我们下节课测好不好啊?”抱怨声此起彼伏,只有一处有着“不应景”的宁静。我眼睛扫到没有抱怨声的区域,期待找到认真听讲的学生给予表扬。居然是小黄,但我的期望也随之落了空,只见他耷拉着脑袋,身体规律地左右摇晃,时不时还叹着气。他怎么了?难道是不喜欢我的课堂吗?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将课堂继续进行了下去,直到测试。
我边击掌打节奏,边用力地喊着:“手臂前后摆动!大腿向上抬高!频率加快!”但是很明显,他一个也没有做到。
“这一组第一个7秒8,第二个16秒3!”报完成绩后,我抬头寻找它们的主人,尤其是那个不太理想的成绩。
“体育委员,我多少啊?”“16秒3!”“哦。”第一次听到他主动发问,不过并不是对我。然而,就在我回头向下一组招手的前一刻,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的失望,“刚才不舒服啊?感觉没有跑出你的水平嘛,要不我再给你重新测一个?”乌云渐渐散开,他紧锁的眉头终于放松了片刻。
“谢谢老师!”
仿佛拨云见日一般,我暗自发喜,似乎是找到了解决办法。
二、细致观察:他缺乏交往
“小李同学,请你快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谁允许你和别的同学讲话的?”只见小李滔滔不绝,一旁的小黄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忠实听众”,好像也没有什么回应。小李被我点名后,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讲完了最后一句话,其间还时不时瞄向我充满“杀气”的眼神。
自从“单口相声表演者”小李走了后,小黄再一次远离队伍,很明显站位不符合我的要求,一个人默默站在排尾,而他离右手边的学生有将近两个人的身位。
“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右看齐!”他依旧是目视鞋子的方向,毫无反应,“小黄同学,向右看齐啊!老师口令已经下达了两遍了,你是不是上课走神了?”
“老师,不用管他,他就是这样的!”“就是啊,老是不听使唤,也不知道在干什么!”“老师,我们继续上课吧,不要管他了!”不满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冒了出来,同学们都和他关系不好吗?貌似确实只有小李会跟他讲话,关键是他好像还是倾听者,或者说小李是个“话痨”,是个人就逮着讲话?
“好了好了,其他人不要讲话!小黄你抓紧站好,我们准备下一个内容了!”我不满学生们的态度和语气,却一时间想不出什么改变的方式。小黄慢慢挪到了位置上。嗯,看来他听了我的话。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在意小黄的行为举止,他很少说话、缺少交流交往,就连2人1组进行活动的时候,他都是落单的那一个。我开始思索,开始寻找应对方法,作为一名教师,因材施教是我必须做到的,不仅是我要做改变,我也要引导其他学生帮助他,可是道理都懂,该怎么做呢?作為一名新教师,我有着些许疑惑,也有着许多新颖的想法……
经过与班主任和同学的沟通了解,分析原因发现小黄同学由于成长环境与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内向、缺乏自信、不善于交际的性格。经过一步步试探与方法的调整,我发现小黄同学想要得到关注,但是缺乏自信。
三、采取行动:他需要启发
“以后啊,我们随机点一名同学上来当值日体育委员,配合体育委员一起管理班级。接下来我来随机选一个人!”“老师,选我!选我!”“老师我想当!”
我开始寻找那个默默无闻的身影,“小黄同学,今天你来带操!”。话音刚落,所有人都向小黄那个角落投去了羡慕的眼神。小黄犹豫着踱步上前,轻声地跟我说:“老师,我不会啊……”我淡然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没事的,我来提示你动作名称,你复述然后带着同学们一起做就行了。不用害羞,大胆做,同学们都在看着你呢,加油哦!”随即把他身体转了过来,面向了全体学生。
看着他摇晃着无处安放的手和来回换步不停歇的脚,我灵机一动,“同学们,我们一起鼓掌给小黄同学一点勇气吧,作为第一个上来带操的同学,他可是要给我们做榜样的呢!”他怔了一下,身体却在一阵响亮的掌声中放松了下来。
“头部运动。”听到声音,他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我点了点头给予他肯定,他立马回过头,“第一节,头部运动!”声音不大,却很认真、很有底气。我走了过去,轻声对着他的耳朵说:“声音大一点,自信一点,这样不是很好吗?要相信自己!”
在我一句他一句的准备活动过后,他回过头小声说了一句:“老师,做好了”。还没来得及表扬他,他就迫不及待跑了下去。“刚刚小黄同学带得很好,希望接下来同学们可以精益求精,更进一步。”
课后,回想到今天课上的点名似乎太过于突然,我赶紧通过其他同学侧面打听了他的情况,似乎还好。为了重新建立小黄同学的自信心,但又怕引起他的恐慌,我考虑再三,决定循序渐进,在课堂中逐步地制造机会,引导他展示自己,再多给予鼓励和支持,慢慢建立起他的自信。
四、用心引导:他也能回应
“上节课我们测试了800米和1000米,大家也应该清楚自己的成绩了,今天这节课允许考得不理想的同学进行补考,其他人听从各个项目小组长的指令进行不同项目的练习!”我低头看了看手上的成绩单,小黄同学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心想:他会不会主动来找我补考呢?
“老师,上周测试的时候我生病没有来,立定跳远我也想补考,可以吗?”
“一个一个来,不要急!你要考立定跳远就去指定区域练习两次,到时候我会过来找你测试,你叫什么名字?”
“老师,我要补考1000米,上次身体不舒服没有测试!”
“好,没问题,那你先到起点去,到了之后再把膝盖脚踝活动一下,防止受伤!”
“老师,我也想补考……”
“可以,你要补考什么项目呢?”刚记录完上一个人的名字,还没抬头,就发觉这声音有点耳熟,我立马抬头,没错,是他!
“1000米,我感觉之前跑得太不认真了,成绩有点太差了……”又是熟悉的动作,低头看脚,两只手无处安放。
“没问题!老师感到很欣慰呢!那你跟那个同学一起,听到我刚刚吩咐他的了吧?你们一起过去,一起再活动一下,这次你可要认真跑咯!”他点了点头,径直走去。
这次测试我提前设置了奖励——礼物翻倍券。虽然这次是补考,但奖励机制是补考一次过可以获得礼物兑换券,促使学生积极补考。当然,这次补考更多的是想制造机会,引导小黄同学主动关心自己的成绩,以及调动他的兴趣,让他主动地想要掌握耐久跑的技术与方法。
五、用爱激励:他达到优秀
“各就位,跑!”一声令下,两个人争先恐后地冲了出去。
“控制好节奏,注意调整呼吸!手臂摆起来,步子迈大一点!47秒,不错,保持住!加油!”像以往一样,我提示他们动作要领并告诉他们目前的用时,小黄同学速度丝毫没有减慢,甚至加快了一点。这再一次让我很意外,之前测50米跑的时候,他7秒的成績就震撼到了我,难道一直是高手隐于世?带着这份疑惑,我一如既往地报了第二圈的成绩,然而接下来的情况表明我的猜想并不正确。应该是平时不认真跑步,导致练习太少,他的体力很明显跟不上了,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加油!继续跑,不要停,坚持住,坚持就是胜利!”眼看着他就要开始走了,我立马喊道。
“4分46秒!”小黄到达终点线后并没有立即停下脚步,接着向前走到了排球场,慢悠悠地又转了几圈,最后坐下了。我记录完成绩之后,看到体育委员管理得还不错,便放心地向小黄走去。
“怎么样?这个成绩你满意了吗?”
“没有,我并不满意这个成绩。都怪我平时不认真跑,跑到最后实在是没有力气了!”
“你有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以后跑步要认真,这1000米就是靠日积月累地练!我看过你平时集体练习时候的动作,都很好,做得都很标准。老师希望你能够勇于展现自己,在我说谁来展示一下的时候,你要能够站出来,老师给你这个平台,给你这么一次机会,你要自己去争取,老师想要看到你的改变。”
“知道了,老师!以后我一定认真上课,我的实力肯定不是这样的!”
“没错,一定要有自信。老师其实关注了你很久,一直以为你不喜欢上我的课,所以老是没有回应。”
“不是的老师,我没有不喜欢您的课堂。只是我比较闷,而且比较慢热,不太喜欢过于热闹。”
“那可不行,你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男生就应该朝气蓬勃,甚至有点叛逆我也可以接受。不过可不能过分调皮哦!阳光少年就是指的你们,你要把青春阳光的一面拿出来给我看哦!”
“好的老师,我一定争取体育成绩达到优秀!”
谈话似乎没有尽头,我低头看了一眼手表,说:“马上准备集合了,希望你能够记住你说的话,我期待你的表现!”我又拍了拍他的肩说:“走吧,我们到大伙那去”。
不爱说话的学生缺乏自信,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观察、及时了解与分析,并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予以鼓励,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在不同阶段,有耐心、有方法地进行引导,在达到好的效果后还要不断跟进,并继续关注。总之,对于这类学生的引导要保持循序渐进,在学生有了明显转变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进步。现在,小黄同学已经不再是没有自信的不爱说话的他了,他不仅融入了集体,还成了一个爱好体育运动的小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