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成就“金点子”课堂
2023-06-14金刚
金刚
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三十余年来,我一直在努力追寻与思考:追寻运动、健康,探秘快乐、成长,思考构建自己原生态的教学主张。从草根教师到体育名师,再到区域教研员。我成长的每一步都没有放弃一线教学,而操场是我最热爱的地方。凭借这份坚持,通过实践、反思与创新,我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也不断凝练出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点点思考,我将之称为“金点子”。
“金点子”体育教育教学主张,有着“苏派”体育刚柔并济、形散神聚的内核,通过课堂背景将体育的运动、健康和品德用好的点子进行内容解构,是一种汇内容、聚学生、融教师、联教研员的多元融合生长的新样态,具体体现在“着眼生活,物尽其用”“遵循已知,探寻未知”“熟路轻辙,领会学习”“经验迁移,尝新温故”等方面。
在此主张的执着追寻中,我围绕理念循证和生命生长,先后获得了苏州市名教师、江苏省学校体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这一切,是源自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追求,也是对从教初心坚守的笃定。
一、笃行不怠,“金点子”助力我的成长
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得益于我曾经在苏州市少体校2年的业余训练的经历。也许是爆发力的优势,在一次苏州市田径短跑比赛中,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我,获得了苏州市100米短跑比赛的第三名。体校教练发现了我短跑的潜力,把我推荐到少体校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在此期间,由于我的运动能力较强,还被选入学校男子排球队训练,参加苏州市中学生男子排球比赛。作为一名中等师范普师专业的学生,有了这项体育专项技能,为今后成为一名体育教师打下了专业基础。
1994年,我参加了苏州市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一等奖。同年,所带学校田径运动队也获得区级比赛前三名的好成绩。优异的比赛成绩,加上乐观的工作态度、友善的为人处世,我很快就成为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体育教研组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雜,年轻的我倍感压力,不敢懈怠,工作中虚心请教,认真做好每件事。1997年,我被评为学校“教学能手”及“江苏省学校体育先进工作者”。盘点我前17年的工作,收获满满,为我今后成为一名服务体育教师的教研员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4年9月,我应聘来到当时苏州教育最领先的区域——苏州工业园区。2005年9月,进入园区的第一年,我评上了园区体育学科带头人。同年,在苏州工业园区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代表园区参加苏州市比赛,又获得了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学能手一等奖。2010年9月,我荣幸地成为苏州工业园区唯一的苏州市小学体育学科带头人。同年,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11年9月获评高级职称。2013年我又来到了苏州高新区,2018年我被评上了“第十二届苏州市名教师”,2022年12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
成绩的获得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也离不开时任苏州市实验小学校长庄杏珍先生对我的指引和影响。在苏州市实验小学校,庄杏珍先生用丰富的学识、自律的言行、高尚的情操,耳濡目染着我要做一名具有情怀的体育教师。庄老师经常告诫我:对教师而言,课堂是不朽的生命,讲台是永恒的舞台。在庄老师的影响下,我逐渐发现教育情怀就是让课堂有生命生长的样态,让“希望”有张力的存在。
在教师高位发展的促推下,我给自己加压,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升华、提炼及创新。在“金点子”的教学主张下,5年间,我撰写了近30篇论文在《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中国学校体育》《江苏教育》等杂志发表,并把自己的教学思想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在各类教师培训中,落实在课题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也落实在各级讲座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同时,在市级、省级乃至全国公开教学中,展示“金点子”主张下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赢得了省内外很多专家的肯定和赞誉。
二、孜孜以求,践行“金点子”体育主张
在教育教学生涯里,我从孜孜以求的求知者,到上下求索的探寻者,演进为理念引领的共享者。多年来,在“点子”赋能及聚能成长的过程中,摸索出涵盖体育教育与发展的“金点子”教学主张。实践证明,“金点子”教学主张,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在运动中增强体质,掌握技能,健全品格,锤炼意志,形成体育智慧,整合体育内涵和外延。“金点子”主张具体价值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重视体育器材的创新运用
着眼生活,物尽其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新器材,使体育器材变为安全又生动有趣的“玩具”,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与思考。
如,2017年,《支撑跳跃——分腿腾跃山羊》这节课,运用废旧轮胎作为本次课的器材,在江苏省名师课堂上直播展示后,又被推选参加了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并获得一等奖。本课在器材使用上做了精心设计。首先,以五彩的汽车轮胎作为山羊分腿腾跃的器材,较好地突出了“玩具”的作用,当学生看到色彩鲜艳的轮胎,即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其次,轮胎的橡胶柔性具有柔和的感觉,轮胎的圆弧形又与分腿角度相吻合,消除了棱角的牵绊,便于学生顺利进行分腿跳跃,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练习的恐惧感;最后,大小不一的轮胎,可满足不同体能的学生练习,促使学生喜欢上轮胎器材,树立轮胎分腿腾越的信心,为山羊分腿腾越完整动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2.迁移学生已有的运动经验
遵循已知,探寻未知。在开展项目教学前,我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经验迁移,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运动经验对运动项目进行自我理解、尝试练习,教师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调整方案,根据学生的能力组织开展分层教学。
如,在全国“千课万人”活动上展示水平一(二年级)《钻和游戏》一课。一开始进行钻单圈练习,让学生联想生活中哪些活动能运用钻的动作,以发挥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钻圈的兴趣。通过双人钻双圈、合作学习—钻高圈等练习,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完成练习,并且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在同伴的帮助下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合作达成”是本课的关键所在,能让学生真切体验到同伴合作的力量。
3.驱动运动项目的理解价值
熟路轻辙,领会学习。让学生了解运动项目的本质特性,明白所学项目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学,形成师生体育活动思维策略的“金点子”,通过“金点子”驱动体育运动项目化,形成综合化实施的能力,让体育教与学真正发生。
如,在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学研讨活动中展示的水平三(五年级)《篮球——行进间变向运球》一课。根据对篮球游戏的介绍,组织开展游戏比赛,安排游戏时,我没有从篮球的基本动作教起,而是尝试开展以投篮为主的篮球游戏比赛活动。这个教学过程虽然没有一定的技术水准,但学生一開始就“领会”到篮球游戏项目的基本概况和概貌,在游戏中较快地形成篮球运动意识和战术概念等。
4.融入经验知识的无痕衔接
经验迁移,尝新温故。除了在运动经验方面可以进行迁移,也可以巧妙利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准备对新知能、技能、品德产生正面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的技术动作、理解知识内涵。同时,将新的技术动作融入到游戏中、融入到以往已经掌握的运动项目中。没有过多的教授环节,而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促使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进而体育学习的自主、自省、自律、自励自然生成。
如,在江苏省名师共同体活动上展示的水平三(五年级)《跳跃——跑动中单脚起跳两腿依次过杆》一课。教学中,从小碎步和高抬腿开始练习,利用弹力带摆放成“绳梯”形状,并不断提高高度进行正面小碎步、侧向小碎步以及正面高抬腿与侧面高抬腿的练习,感受和体验侧向过弹力带的动作,从而从基础的侧向前踢腿动作,自然过渡到“两腿依次过杆”的跳高动作,最终实现“两腿依次过杆动作”。
随着教学主张的明晰和研究深入,我的体育课堂更有成长的韵味,也获得了教育教学生涯的新辉煌:2020年疫情期间,我主动请缨,为全市小学生直播线上体育教学,带领学生居家锻炼,并在线上为省名师工作室及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开设讲座,共战新冠病毒;2021年,在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展示活动中开设公开课。我的课堂不只是成长,还有责任和担当。逐梦的三十余年,不论作为初出茅庐的一线体育教师,还是作为身兼数职的学校行政,抑或是委以区体育教师培养职责的教研员之职,身份虽转变,但未泯我教育之初心。操场,始终是我教育生命力不断盎然生长的地方。
三、辐射引领,促进“金点子”团队成长
带着对体育教研的进一步追求,2013年9月,我来到了苏州高新区,成为苏州高新区教学研究室中的一员,担任中小学体育教研员。作为教研员队伍中的一名新人,我认真学习教研员工作职责和教研员工作的相关章程,向老教研员请教,制订高新区体育教学研究工作规划,做好引领、指导、服务、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金点子”教学主张,让我想到了当初教师生涯伊始时“无点子”和无主张状态,这或许就是人生职业生涯起始的实然状态,但教师真价值应体现在生命尊重与健康成长相映成趣的应然追求。
初来高新区,由于体育师资不足,除了专职体育教师,还有部分兼职体育教师。基于此,通过对高新区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确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职与兼职体育教师相结合的传帮带队伍,为区域内有兼职体育教师的学校提供参考与建议。对此,我领衔区内部分骨干教师申报了《区域提升小学兼职体育教师把握体育课堂教学能力的行动研究》的课题,围绕课题研究,开发了“金点子”教学主张下的课堂教学技能资源库,创建高新区体育教师微信公众号、开发APP推送教育教学资源,供兼职体育教师辅助教学,帮助兼职体育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区域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作出了引领和深化的贡献。
教研新岗位后,站位需要更高、定位需要更准、视域需要更宽,于是我带领团队继续深入探索,展开课题研究,打造区域课堂实操教研和落地师训的新模式。苏州高新区体育教师团队以“德才兼顾,理实一体”的师资培养理念为统领,面向全体体育教师召开了系列“立德育人,学用合一”师资培养主题活动。通过制订《区域教师教研训一体化指导与评价手册》和申报教师培养课题,采用“菜单式培训”模式,以教研训一体化工作思路为关键点,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工作格局。为了避免传统教学、科研、培训工作重复、交叉、低效的问题,有效地将三者整合,选好“学”“教”“研”3个着力点,实施一体化策略。通过深入研究符合区内校情、学情的教法与学法,以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依托,整合体育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师资培养等资源,建构了教研训一体化工作方式,为全区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至今,苏州高新区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比赛中成绩斐然,有34人获得苏州市评优课和基本功比赛一等奖;13名教师获得江苏省评优课和基本功比赛一、二等奖。在竞争激烈的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评审中,高新区连续3届共计7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被评为苏州市中青年体育学科带头人。在2022年苏州市“姑苏青年拔尖人才”和“苏州名教师”评选中,高新区又有3名体育教师脱颖而出,顺利当选。在当今重视文化课的教育大背景下,体育教师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殊荣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这不仅是体育教师加倍努力奋斗的成果,更是苏州高新区教育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科教师发展的结果。围绕“金点子”教学主张,将成长落实到课堂,和体育教师们一同思考和规划,一起寻找更适切的个性教研方向。我始终把区域教师发展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坚信发展好教师,最终受益的是学生,好教师培育出好学生。
岁月更迭,我从初踏操场时的懵懂模仿,到沉稳娴熟时的实践尝试,到桃李芬芳时的课堂探航,再到以学生健康快乐为使命的生命成长主张,“金点子”体育为梦而生,这个主张根植于操场,源自于实践,升华于思考,绽放于碰撞,看似朴素的思想却能擦出智慧的“金光”。
专业成长是一道多解题,融入智慧,坚守梦想,再小的种子都会成长为未来的参天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