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练”对提高中学体育篮球教学的效果
2023-06-13文星
文 / 吴 文星
◆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推进,中学体育教学回归了教育本质,这对中学体育教师执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学科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为提高教学质效,中学体育教师需从教学模式入手,突出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与高效性。将“以赛促练”模式融入中学篮球教学中后,为学生营造了趣味化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结合中学篮球教学实践,分析了“以赛促练”教学模式应用效果与应用对策。
◆ “以赛促练”;中学;篮球
合理的教学模式确保了教学的质量。为全面提升中学篮球教学效果,逐步加大了“以赛促练”教学模式引进力度,以比赛化形式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并在锻炼中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与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因教学内容具有差异性,如何将“以赛促练”模式与各项教学内容相融合,成为中学体育教师面临的共性问题。以下内容概述了“以赛促练”教学模式,分析了“以赛促练”教学模式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1 “以赛促练”教学模式概述
“以赛促练”模式是指教师将单一化的技能考核方式转化为比赛形式进行,在比赛中为学生提供练习实操技能机会,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体育技能[1]张向东,郑华.“以赛促趣、“以赛促练”、以赛促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赛的实践与研究[J].体育科技,2022,43(03):25-27.。以中学篮球教学为例,教师会为学生设置小组比赛、班内比赛、年级比赛、校级比赛等多元化的比赛活动。为推动比赛活动顺利进行,教师会明晰比赛规程与比赛规则,促使学生在规范化的比赛中边练习、边掌握实操技能。此外,在比赛模式下,可将学生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以直观化形式呈现出来,教师或者裁判员可对学生表现给出过程性评价,全面保障了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达到以赛促学、查漏补缺的教学目的。
2 “以赛促练”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效果
2.1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组织比赛活动前,教师会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学情等因素确定比赛形式,努力为学生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将比赛教学法融入中学篮球教学活动中后,有利于为学生营造富有竞争性、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为了获得良好的比赛成绩,学生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回忆所学,在比赛中灵活应用篮球理论知识或者篮球技能[2]周瑞增.以练促学,“以赛促练”[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2(04):17.。因此,“以赛促练”教学模式下,调动了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了出来。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
比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与篮球技能水平。换言之,比赛成绩越好,越可说明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体系较为完善,以及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较高。在中学篮球教学中,比赛式教学法成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为推动比赛式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师会明晰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将篮球教学中的跑、跳、投等各项运动技能融入比赛中,以此锻炼学生的奔跑速度、跳跃高度与投篮准确性等,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3]谭文杰.以赛促学 “以赛促练”― 常州市武进区中小学推广“三人篮球”的路径探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8(07):62-64.。
2.3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有比赛就有输赢。激烈的竞争环境不仅反映着学生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亦考验着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具有差异性,在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时,学生难免会产生恐惧心理[4]高飞燕.优化课余体育竞赛平台 丰富学校体育内涵建设[J].运动,2016(16):120-121.。在比赛中,若学生不能科学合理调节恐惧心理,会导致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抑制了肌肉兴奋性,并出现肌纤维紧张,影响到四肢与关节活动灵活度与活动范围,继而会因发挥失常影响到比赛成绩。将比赛教学法融入中学篮球教学中后,增加了学生的参赛机会,在比赛中其可积累经验,战胜畏惧心理,继而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2.4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比赛临场能力
在中学篮球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比赛形式不一。既涵盖了小组比赛,亦包括班级比赛、年级比赛或者校级比赛等。中学生在经过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习后,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篮球技能,且身体素质能够应对一定运动强度的比赛项目。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学生既可检测自身理论知识或者篮球技能上的不足,亦可向其他成员学习,了解多元化的战术与积累作战经验等,在循序渐进中锻炼临场发挥能力。比如,如何合理分配体能,是否运用跟随或者领跑、包夹等战术等。
3 “以赛促练”教学模式下中学体育教学路径
3.1 做好技能示范,夯实学生的理论与技能基础
“以赛促练”教学模式目的是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比赛中消化理论知识,提升体育技能水平。示范性教学是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在组织比赛前,教师需做好技能示范,将体育技能中蕴含的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或者将学生需掌握的技能要点等示范给学生。在示范性教学方法下,学生可在观摩技能动作的过程中明晰技能要点,并在后续反复练习中掌握运动技能,继而为学生夯实体育运动理论与技能基础[5]晓敏,吕利民.以赛代练 以练促学 强化体育教师教学能力[J].体育教学,2014,34(09):67.。
比如,在学习“行进间运球”中的“高运球”或者“低运球”技能时,教师可边示范边讲解运球技能,促使学生深度理解运球理论知识,养成良好的运球习惯,掌握正确的运球姿势(图1)。从理论层面来看,球反弹的高度在腰与胸间时可称之为高运球。在无防守队员阻挠情况下,运动员为加快向前推进速度或在进攻中调整进攻速度与攻击位置时常用的运球方法。在讲解运球技能时,教师可采用示范与讲解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观摩与听讲中掌握高运球技能要点,如:上体稍前倾、抬头看前方、以肘关节为轴、用手拍按球后上方、将球落点位置控制在身体侧前方等。此外,在运球过程中,学生需手脚高度协调,确保球能有节奏的向前运行。“低运球”是篮球运动中的另一项运球方法。与“高运球”相比,“低运球”状态下篮球反弹高度多在膝关节以下位置。运动员在遭受到对手紧逼或者接近防守队员时,多会采用此种运球方式,达到保护球与摆脱防守的目的。在动作技能上,教师需在示范中将上体前倾、两膝迅速弯曲、降低中心、抬头看前方、靠防守队员一侧、运用上体与腿保护球等技能要点传授给学生。为顺利摆脱防守与合理把控运球方向等,学生需同步协调手腕、手指力量,短促的拍按球,稳步中向前推进球。
图1 篮球运球技能示范性教学
3.2 融入比赛教学,实现“以赛促练”教学目标
在引入“以赛促练”教学模式前,教师需将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学习基础、教学场地等多元因素考虑进去,选择最佳的“以赛促练”教学方法[6]陈冬梅.“以赛促练”,构建理想的生态体育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2(05):166.。
一是组织小组比赛。从目前教学实践来看,篮球课堂教学中的比赛多以小组形式进行,重在引导学生掌握单项运动技能。通过组织班内小组式比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比赛中掌握技能、灵活运用技能。比如,在学习“行进间运球”技能时,教师做好示范性教学,且学生理解了动作要领后,可在班级内组织小组对抗赛。教师可组织男女生对抗赛,或者男女混合比赛等多元化的比赛活动。因女生体质、篮球兴趣爱好、技能掌握程度等与男生间具有一定差异,为在比赛中照顾学生情绪,并实现以赛促练教学目标,教师可分别将男生与女生划分为不同对抗组,组织女生对抗赛与男生对抗赛(图2)。在比赛氛围中调动各小组成员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并促使小组成员将掌握的“行进间运球”技能灵活应用到赛场上。
图2 篮球运动技能小组比赛
二是组织团队性比赛。团队性比赛可被细化为班级比赛、年级比赛或者校级比赛等不同类型。为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运用力,教师可组织班级内比赛,引领学生在对抗赛中提升篮球知识与技能迁移力,结合场上赛事情况灵活应用篮球技能。比如,在学生掌握了“运球技能”“传球技能”“投篮技能”“移动技能”“防守技能”等多元化技能后,教师可为学生组织班级内比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对抗小组,促使学生在比赛中正确运用各项比赛技能。如图3中教师安排了班级内比赛,在比赛前,组织双方成员温习了运球与防守技能。学生A在运球过程中遇到对抗组成员B的围堵时,为保护篮球或者规避防守队员,采用了低运球技能。学生B则为了抢夺赛场先机,正确运用了防守技能,即双臂张开、两腿自然分开,且两腿分开距离略比肩宽一些,身体随着学生A移动而移动。通过发挥小组成员间的促进作用,引领学生在协作中掌握新技能。
图3 运球与防守技能教学
3.3 完善比赛机制,突出比赛多元性
完善的比赛机制可确保“以赛促练”模式下的体育教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实现强身强技的教学目标[7]王瑀.“以赛促练”提高学生耐力素质[J].体育教学,2011,31(08):55.。比如,体育教师可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等合理设置梯次型比赛项目,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结合教学内容设定比赛内容、比赛规则或者比赛形式等。在多元化的比赛形式下,循序渐进地锻炼学生的篮球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在组织篮球比赛时,教师可从教学内容入手,将比赛细化为传接球比赛、投篮比赛、运球比赛等单独性的比赛,以此帮助学生掌握单项篮球技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中,突出人人赛的参与性、课课赛的激励性、层层赛的选拔性等,进而全面赋能“以赛促练”模式。
3.4 深挖比赛内涵,实现体育德育间的融合
五育融合背景下,教师应强化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间的融合,利用比赛式教学活动适当地向学生渗透德育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比如,有比赛就有输赢,教师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秉承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融入比赛实践中;在团体性比赛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协作,鼓励学生为了集体荣誉共同努力,继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推动比赛顺利进行,教师需事先明确比赛规则,并将比赛规则宣讲给学生,提醒学生认真遵循各项比赛规则,培养学生的遵纪守规意识;比赛场上竞争较为激烈,教师需鼓励学生放松身心,克服恐惧心理,要懂得坚持,勇于接受挑战等,以此在篮球比赛中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德育水平与综合素养。
3.5 关注赛后评价,实现查漏补缺教学目的
在篮球教学中,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比赛形式,均需及时进行赛后评价,引领学生认真看待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并实现查漏补缺的教学目的。教师可将手机等多元化的视频录制工具或者拍照工具等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有效记录学生的比赛过程。将视频或者抓拍的瞬间播放给学生,指出学生技能操作中规范或者不规范的地方,促使学生纠正不当的运动技能。此外,教师可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与教师评价方式相融合,全面调动学生的评价积极性,突出评价的全面性,进一步升华“以赛促练”教学模式教学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期许。中学体育教师则需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结合学生需求、教学内容等多元化因素,积极创新与优化教学模式,方可推动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以赛促练”教学模式已在多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将其与中学体育教学相融合,有利于拓宽体育教学路径、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心理素养等。在篮球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投篮技能、运球技能、防守技能等具体化技能入手,为学生科学合理组织比赛式教学活动,以此助力学生在比赛中练习新技能、比赛中强化新技能,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