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中国农民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三农”报道为例

2023-06-13黄加振

关键词:人民日报三农话语

黄加振

(福建农林大学 国际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一、 引言

形象是指“人们所持有的关于某一对象的信念、观念与印象”[1]。中国农民形象是指本国或他国公民、组织和媒介对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相对稳定的认知和评价。根据形象的形成机制,中国农民形象可分为物质层面和符号层面的形象。前者是指人们目睹或亲历中国农民在获得具体可感的物质形态所形成的关于中国农民的总体看法。后者指由于包括语言或图片在内的符号影响,人们心目中所形成的关于中国农民的总体印象。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农民群体的命运深刻影响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影响中国全面实现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因此,中国农民形象研究越发重要。那么,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农民形象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中国农民形象形成的内在原因又是什么?鉴于此,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从高频词、关键词和“农民”的搭配词等角度切入,分析《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原因。应当指出,本文研究的中国农民形象是通过语言符号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于中国农民的形象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中国农民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研究视角。主要从文学[2]、新闻传播学[3]、美术学[4]以及影视[5]等视角研究中国农民形象。方晓红、贾冰[6]认为《人民日报》农民形象的塑造总体上客观准确,但也存在关于农民的增收报道片面性、农民工问题报道内容单一、农民主角配角化、农民正面典型缺失等问题。(2)研究内容。中国农民形象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特殊群体形象,主要为弱势群体——农民工[7]、农村单身汉[8]和农村妇女形象[9]方面的研究。(3)研究方法。关于中国农民形象的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3][10]、文献分析法[4]、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6]以及采用抽样统计、文本分析、比较分析、个案分析、访谈调查等综合分析法[11]。

应当指出,近年来中国农民形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遗憾的是,现有的研究大多采用内容分析法,或者针对农民特殊群体,如弱势群体农民工进行分析,大多只是手工进行统计,未能有效使用统计工具。虽然是客观真实的报道语料,但由于语料覆盖面不广,统计方法简单,且大多只针对新闻报道标题进行统计,得出的结论有待商榷。为此,本文以自建的《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语料库为研究平台,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借助WordSmith6.0分析工具,分析《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原因。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语料

本研究所用语料库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到2019年8月26日习近平主政近八年间的有关“三农”话语的新闻报道,共4 895篇,行符总数为3 239 567词。作者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检索词,提取包含“农业”“农村”或“农民”这些检索词的相关新闻报道。考察这些报纸新闻语篇中“农业”“农村”“农民”的使用情况、与“农民”搭配的应用情况及其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与背后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研究农民问题,离不开农业、农村问题。同理,研究中国农民形象离不开对中国农业、农村进行相关性研究。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将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农民形象是什么?

(2)《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3)《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形成的内在原因又是什么?

(三)理论框架

本研究旨在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探讨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原因。批评话语分析起源于1979年出版的两部著作,即《语言与控制》[12]和《作为意识形态的语言》[13]。批评话语分析主张对语言结构进行分析,阐明语言所表达的社会意义,强调通过文本的语言学分析揭示蕴含于其中的意识形态,阐明统治阶级如何运用语言来实施意识形态控制,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14]80依据话语批评分析,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话语不仅体现社会现实的影响,而且对社会现实具有反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不仅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制约,而且反过来对于包括人们的信念、观念和印象等在内的意识形态产生反作用,成为介入社会过程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日报》报道中的“农业”“农村”“农民”话语不仅受制于当今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而且直接参与建构中国农民形象。

(四)研究步骤与方法

一般而言,中国农民形象既表现于物质层面,即中国农民在获得具体可感的物质形态给个人或团体留下的印象,也体现于话语层面,即中国政府及其传播媒介的所言所说形成的他人对中国农民的看法。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其反映的中国农民形象最全面、最具普遍性。因此,《人民日报》中关于“农业”“农村”“农民”报道的词汇或句式结构的应用会塑造特定时期的中国农民形象。鉴于此,本文从具体词汇或搭配结构的应用切入,并与“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LCMC)进行对照,分析《人民日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

首先,我们利用WordSmith6.0软件制作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话语词表,分析位居前40的高频实词及其主要的高频名词和高频动词的应用特征,揭示《人民日报》农业、农村、农民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一般说来,“频繁使用的高频实词将某种意象不断呈现至听众或读者脑海中,进而影响听众或读者对说话主体或其他相关事物的态度和印象”[14]81。为此,本文以高频词为切入点,分析高频实词的反复使用使得听众或读者经由思考或心理整合形成的关于中国农民的整体形象。

其次,本文以“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为参照库,制作《人民日报》报道关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话语的关键词表,并提取位居前44的关键词。关键词(Keywords)是指一个文本或一个语料库与另一个可比的、较大容量的参照文本或语料库相比,出现频率显著更高的那些词语。[14]81关键词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15]97,本文通过对这些关键词进行认真分析,探讨《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中的中国农民形象。

再次,本文还分析了《人民日报》“三农”报道中“农民”的应用及其搭配特征,探讨由于这些词汇的应用而形成的中国农民形象。

最后,本文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分析了《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形成的内在原因。

四、结果与讨论

(一)高频实词的应用与中国农民形象

本文提取了《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词频表中位居前40的高频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等,分析了这些词汇的应用频率及其搭配。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人民日报》“三农”话语的高频实词词表

对表1所列的高频实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词汇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高频词与话题相关。“农业”“农村”和“农民”分别位列前3位,频次为31 161次、29 842次和22 450次。这些词汇指向了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持续关注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些词的交互使用,说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集中反映了以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农民是“三农”经济经营主体,客观上塑造了农民在“三农”中的经营主体形象。除此以外,“村”“乡村”“村民”“农户”使用的频次较高,进一步说明以“村”或“乡村”或“农村”为居住地,以村民、农户为主要身份特征的农民是“三农”经济经营的主体。由此可见,“农业”“农村”“农民”“村”“乡村”“村民”“农户”的交互使用,塑造了中国农民在“三农”中的经营主体形象。这些高频词的使用,不但能够彰显中国农民在“三农”中的经营主体形象,而且能吸引听众或读者注意,带来“注意力经济”,促进“三农”更好发展,因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16]。

与此同时,“土地”“农产品”和“种植”出现的频次较高,特别是“土地”出现的频率为9 449次。这不仅说明了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生活的最基本的保障,是农村稳定的基础,解决了“土地”问题,也就解决了农民的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土地问题集中反映了“三农”的本质特征;而且构建了中国农民依靠“土地”“种植”“农产品”的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

除此以外,“产业”“企业”“市场”“合作社”“制度”“政策”使用频繁,集中反映“三农”规模化、企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等农业经营特征。这些词汇的交互使用,构建了农民多层次参与的规模经营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为经营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塑造了中国农民职业分层后产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

然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种植”“农产品”等词语的频次分别为4 042和4 697;而“产业”“企业”“市场”“合作社”“制度”“政策”等词语的频次分别为7 472、5 201、5 192、4 463、4 113和5 040。无论从词语的密度以及频次来看,相较于“种植”“农产品”等塑造出来的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中国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更为凸显,给读者或听众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这种“注意力”信息,集中反映了中国农民正逐步摆脱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转向以大规模生产为特征,从事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等新型经营方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随机提取与这些词搭配位居前20的索引行,分析其中相应文本后发现,与“产业”搭配的词聚集于“农业”“特色农业”等,主要宣传农业、各类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理念,阐明农业产业化取得的成效。与“企业”搭配词多为涉农各类企业获得贷款、所得税减免、企业助力新农村发展。与“市场”搭配的词汇主要阐述政府尊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指向农村在市场化的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获得的成绩,强调政府、专家在农村市场化形成中的推动作用,旨在规范农村市场、有效增强农村市场竞争力。“合作社”主要集中强调合作社的重要性、各地建成各类合作社的数量,农民从合作社中获得的好处。这些词语的搭配对象集中反映了中国农民在迈向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政府积极推动解决的问题。客观上塑造了中国农民在政府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形成过程中的受益者形象。

第二类高频词为动词(或具有明显动词特征的词)。“发展”“建设”“服务”“改革”“推进”“实现”和“提高”分别位居第4位、第6位、第7位、第15位、第16位、第22位和第31位。这些动词意义比较具体、明确,均指向现状存在不完善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采取的动作行为是为解决目前“三农”存在的“问题”(频次为6 275次),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频次为5 040次)和“制度”(频次为4 113次)通力完成。从上述话题分析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国传统农业经营体系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同时存在。虽然话语中表现出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特征较为显著,但这些动词的频繁使用,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营形态向新型农业经营形态转型难度较大,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团体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充分说明虽然相较传统经营主体形象,中国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更为凸显,但是改进中国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并迈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非一朝一夕完成,从而表明中国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将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在一定时间共存。

第三类指向施事主体。《人民日报》“三农”话语中使用“中国”(频次为4 726次)和“政府”(频次为4 484次)进行自我指涉,说明“中国”和“政府”是中国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向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转变的政策推动者和执行者。“中国”与“政府”作为政治行为体的身份,它们的频繁使用说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转型,离不开它们的主动作为、积极进取和通力合作。另外,“我们”的使用频次较高,为4 633次,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指涉对象主要有两类:(1)政府本身、代表政府的各级官员和专家、记者等;(2)报道或采访对象,主要有农场主、农民企业家、农村干部、基层农民等。前者阐述的内容大多为已取得的成果或计划开展的活动,后者主要指向农民各分层获得投资、创业、各类生产补助、技能培训等实实在在利益后的感想,客观上塑造了中国农民在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转型过程中的受益者形象。这种以第一人称进行指涉的话语,拉近政府与农民的距离,反映了《人民日报》“三农”报道主体旨在让读者或听众经由心里整合后产生对政府推动解决“三农”问题政策、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转型的形象认同感。形象认同是对“符号价值”的认同,是对《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我们”这个语言符号的频繁使用而产生的价值认同,侧面反映中国农民农业经营主体形象以及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转型过程中的受益者形象得到认同。

(二)关键词与中国农民形象

本文以LCMC为参照库,制作了《人民日报》报道中关于农业、农村、农民话语的关键词表,并提取了关键词表居前44的关键词,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以LCMC为参照库的《人民日报》“三农”话语的关键词表

对表2所列的关键词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词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关键词与“农”“村”“户”等相关。

由表2可知,“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词的关键性远高于其他词。这说明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已成为代表国家权力话语的《人民日报》的报道重心。这些词的频繁使用,不但塑造了中国农民在“三农”中的经营主体形象,而且构建了中国农民国民经济经营主体形象。另外,“村”“乡村”“村民”“农户”“户”等关键词的频繁使用,反映了中国农民较为鲜明的“村”与“乡村”属性,塑造了中国农民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以“村民”或“农户”为身份特征的国民经济经营主体形象。

第二类关键词与资金、收入相关。

根据表2,与资金、收入等相关的词汇的关键词较高,如“贷款”“扶贫”“贫困”“补贴”“增收”“资金”“金融”“收入”等。这些词的关键性高,说明中国农民多与“贫困”有关,需要通过“贷款”“扶贫”“补贴”以及“金融”的改革、“资金”的溢注等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客观上塑造了中国农民弱势群体的经济形象,但这些词的频繁使用,也给读者或听众经由心理整合产生对中国农民不断向好的受益者形象。具体说来,与“金融”搭配的词主要阐述政府在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创新中的主动作为,阐明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着重强调农民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受益,总体给读者或听众产生中国农民在金融试点改革中获益的印象。至于“收入”方面,虽有涉及农民收入增加仍具不确定性,但大多阐述各地农民收入增加情况。关于“资金”,主要阐述惠农资金、整治资金、各种利农资金补贴等,多为政府针对“三农”的资金投入以及资金利用效率的探索,给读者或听众印象较为正面,塑造中国农民获得政府投资收益的受益者形象。

有必要指出,《人民日报》“三农”话语中“土地”“农产品”“粮食”“种植”等关键性较高,反映了依靠“土地”、以“种植”“粮食”为主要“农产品”的传统农业经济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塑造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形象。另外,关键词“产业”“新型”“合作社”“机制”“政策”等,反映了中国政府集中精力推进建设具有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规范化等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塑造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农业经济形象。这些关键词的使用,侧面构建了中国农民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然而,如上所述,相较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中国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更加凸显。

第三类关键词为动词。

由表2可知,“服务”“发展”“推进”“建设”“创新”“保障”“实现”“提升”等动词意义明确、具体,表示实实在在的动作和举措。这些动词所表示的工作难度较大,单凭个人无法完成,需要政府引导、团队合作。此外,这些动词均蕴含现状不够完善或不尽如人意,所采取的动作均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它们的频繁使用,说明推进传统农业经济经营体系向新型农业经济经营体系转型、改善农民弱势群体经济面貌仍然不完善或不尽如人意,需要政府排除困难,直面挑战,印证了从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型、改变农民经济贫困难度较大,需要政府脚踏实地、积极作为。

显然,从关键词分析角度看,中国农民既有“三农”经营主体形象和国民经济经营主体形象,又有弱势群体经济形象及其给读者或听众留下的不断向好的获益者形象。同时又在中国传统农业经济迈向新型农业经济过程中承担着职业分层后的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种不同形象,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更加凸显。

(三)从“农民”的搭配看中国农民形象

《人民日报》“三农”话语中与“农民”的搭配使用反映出报道主体试图建构农民较为直接具体的形象。

本文主要考察了《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中与“农民”搭配的前22位高频实词。根据本文研究目的,下表呈现的主要为两个字以上、具有明显独立词义的词汇,主要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主。我们将跨距设为5:5,与“农民”互信息值大于3、搭配频次500以上排在前22位的实词,如表3所示。

表3 《人民日报》“三农”话语中“农民”前22位实词搭配

通过对表3进行分析,发现其所列词汇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搭配词与话题相关。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搭配词为“农业”和“农村”

根据表3,《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中与“农民”高频的搭配位居前2位的分别为“农业”和“农村”,且与其他词相比,频次较高,分别为2 021次和1 888次,说明农业、农村与农民息息相关,农业、农村形象直接影响、构建农民形象。中国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形象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形象以及相关的农村形象构建了中国农民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

(2)搭配词与农民的经济利益相关

如表3所示,“增收”“收入”“利益”和“生活”等词汇与农民搭配,说明解决“三农”中的农民问题,关键在于关注农民“利益”和“生活”、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指出的是,“发展”“服务”“保障”“提高”和“增加”等的搭配使用,说明了农民现状不佳或不尽如人意,表达中国政府对完善现状,改善农民经济的意愿和决心,客观上塑造了中国农民现状需要改善的弱势群体经济形象,但这些词汇的频繁使用,侧面上也给读者或听众留下现状不断改善,未来不断向好的受益者形象。

(3)搭配词为“土地”“合作社”“专业”和“产业”

此类搭配词反映了建立在“土地”基础上、以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等为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塑造中国农民在新型农业经济经营体系中的主体形象。其中,“土地”“合作社”“专业”和“产业”是政府解决农民存在问题,推进农民新型农业经济经营主体形象的着力点。

第二类搭配词与农民职业形象相关。

从表3可以看出,“职业”和“新型”的频次较为接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它们与农民的搭配基本上为“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新型职业农民”。其中“新型职业农民”频率最高,直接建构了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形象。

通过随机提取前20行含有“农民”的索引行,分析“农民”的前后搭配,发现主要搭配词主要为两大类:(1)与收入相关,如:惠及、还清贷款、收入等;(2)与就业创业培训相关,如“培训”“培育”等。进一步分析文本,发现这两类与“农民”的搭配中,政府主要采用“吸纳当地农民”就业创业、 “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还清贷款”“惠及农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创业本领”“服务农民”等,既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又塑造了中国农民获得实实在在利益的受益者形象。特别是“培训”这个词的频繁使用,说明“培训”是解决中国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的重要途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农民就业创业本领,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对农民进行针对性“培训”,塑造了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的新时期中国农民形象。

五、《人民日报》“三农”话语中的中国农民形象成因

综上所述,《人民日报》“三农”话语构建了中国农民具有依靠土地种植粮食等农产品的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又有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和规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尤为凸显。它既构建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民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三农”经营主体形象和国民经济经营主体形象,又塑造了他们弱势群体经济形象和获得实际利益的受益者形象,以及以“培训”为主要搭配词的新时期中国农民新型职业形象。这些特征及其形象的形成是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也与中国政府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政策举措有关。

首先,中国农民形象的形成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的反映。话语必然反映现实,是现实问题的体现。《人民日报》“三农”话语建构的中国农民形象必然体现社会现实,特别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现实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障碍。《人民日报》“三农”话语中许多高频词与关键词以及与“农民”的搭配词均反映出在现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下中国农民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国民经济经营主体形象和中国农民弱势群体经济形象。 “土地”“农产品”“粮食”“种植”“农户”“乡村”等词汇反复使用,正是《人民日报》基于中国社会现实而不断向听众或读者塑造中国农民居住在乡村、依靠土地、主要从事粮食等农产品种植的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 “农业”“农村”“农民”等高频词和关键词的反复使用,是中国农民国民经济经营主体这一现实形象在语言上的反映。而“扶贫”“贫困”“贷款”“增收”“补贴”“资金”相关语义的词汇与结构高频出现,是中国农民弱势群体经济形象贯彻在《人民日报》“三农”话语中的结果。反映在语言实践上,中国政府采取措施“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扶贫”济困,这客观上也给读者或听众留下了中国农民获得利益后不断向好的受益者形象。十八大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实催生了新型农业经济经营体系。“产业”“企业”“市场”“合作社”“专业”“机制”和“政策”等体现了新型农业经济体系特征,塑造了中国农民在新型农业经济中的经营主体形象。这种新型经营体系客观上需要爱农业、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民日报》“三农”话语中“职业”“新型”“专业”和“培训”的频繁使用,说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事新型农业经营成为现实的必然。然而,“保障”“增加”“推进”“促进”“提高”“建设”“改革”“解决”“实现”等的频繁使用,说明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转变、改善农民弱势群体经济状况、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任重而道远,“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这一现实将继续存在,但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农民逐步改变现状、积极向好的受益者形象。

其次,作为我国党和政府的重要宣传途径,《人民日报》“三农”话语必然会反映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方针政策和举措。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3年到2019年中央连续颁布1号文件,对“三农”发展进行战略部署,打破城乡二元格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人民日报》“三农”话语中许多高频词与关键词以及与“农民”搭配的词汇均反映出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意识形态历史使命。 “农业”“农村”“农民”等高频词和关键词的不断出现,充分说明了中国农民在“三农”以及国民经济经营中的主体地位。 “发展”“推进”“建设”“创新”“提高”“保障”“提升”“促进”“改革”“扶贫”等高频动词的反复呈现,反映了中国政府为推进传统农业经营向现代农业经营转变、改变农民弱势群体经济面貌以让农民获益的意识形态历史使命感。除此以外, “新型”“职业”“专业”“培训”等与农民搭配词汇的不断呈现,反映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重要性,塑造了新时期中国农民新型职业形象。

六、结语

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从高频词、关键词的应用和“农民”的搭配等角度,对《人民日报》“三农”话语的词汇及其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农民形象。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塑造的中国农民既有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又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更加凸显。它既构建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民“三农”经营主体形象和国民经济经营主体形象,又塑造了他们弱势群体经济形象和获益后的受益者形象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形象。文章认为这些特征及其形象的形成是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也与中国政府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政策举措有关。有必要指出,本文研究仅从新闻话语报道的词汇层面的语言特征角度探讨了《人民日报》“三农”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话语所塑造的形象还可以从句法、篇章及其历史的演变角度进行探讨。鉴于此,未来中国农民形象研究可以从《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中句法、篇章及其历史演变等角度切入。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三农话语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