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党建与文明实践的同频共振
——广东省博罗县的实践与启示

2023-08-07钟均宏

关键词:志愿文明党组织

钟均宏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0)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化,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果,党中央适时做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1]要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保障党对农村一切工作的领导;同时,应该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将基层党建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和全国十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试验区之一的广东省博罗县,在基层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同频共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做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加强基层党建为文明实践提供根本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乡村全面振兴”,并把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其中,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农村执政的根基,也是基层开展文明实践的根本保障。

1. 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意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基层群众距离最近、联系最广、接触最多,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能够取得辉煌的胜利,最重要的原因是以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等方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凝聚群众攻坚克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紧紧依靠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克服和纠正目前一些农村由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乡村风气败坏、基层社会治理问题频发等现象。只有建设好基层党组织,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先锋队伍,才能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共同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使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

2. 充分发挥乡村书记的“龙头”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县委抓乡促村最重要的是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乡镇党委书记作为乡村振兴的“龙头”作用,统筹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党员四支队伍,特别是要牢牢抓住村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有效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精准把脉、对症下药,不断激活“神经末梢”,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把从严治党落实到乡镇村。博罗县湖镇镇党委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出配强“头雁”、培养“群雁”、培育“雏雁”等举措,实行“双链培养”“导师帮带制度”,选择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提升干部的履职能力,储备积蓄人才动能,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形成以业聚才、引才兴业的生动局面。成立由镇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村组干部等构成的四个乡村振兴委员会,不断凝聚基层党建合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加速度”。

3. 认真落实三级书记在文明实践中的职责

中央明确要求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县域为整体,以县、乡镇、村三级为单元,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市、区)党委书记或专职副书记担任中心主任,乡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所长,村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站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县级党委和政府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的重要作用,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履行好直接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调动广大农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一支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党建引领、阵地资源、队伍建设、活动开展、体制机制等方面要素有机结合,是博罗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的宝贵经验。博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立足县域实际、积极探索实践,着力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级书记担任文明实践的负责人,可以更好地突出党建引领,更充分地焕发文明实践的强大威力,形成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的巨大力量。

二、 文明实践是基层党建的抓手

1. 文明实践中心是乡村文化高地

2018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肩负着“高举旗帜、凝聚民心、培育新人、振兴文化、展示形象”的重要使命,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手段,为党的群众工作落地落实打通“最后一公里”。文明实践中心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移风易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激发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突出思想引领,丰富实践路径,聚力共建共享,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在城乡基层焕发出强大生命力,给广大城乡社区带来新气象新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促进客观世界发展。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2]然而,正确的意识不会从天而降或头脑自生,必须通过长期的教育引导和实践锻炼才能形成。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都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广泛深入持久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融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于一体的文明实践。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必须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高质量的文明实践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动员和激励基层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 以文明实践展现党建功效

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博罗县以抓党建作为促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着力解决好“为何创建”“谁来创建”的问题,坚持强核赋能,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双示范”,突出博罗特色,突出党建引领,突出示范带动。同时,着力解决好“如何共建”的整体联动问题,不断汇聚示范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努力打造推进乡村振兴的“广东范例”。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博罗县大力巩固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点、户“六级网络阵地”,突出党建引领,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的责任,全面实施“建设志愿之城”三年行动计划,精心打造“先锋号”党员志愿服务方阵、“博字号”社会志愿服务方阵、“复兴号”青少年志愿服务方阵,实现党员、群众、青少年三方联动,志愿服务“三色花”开满博罗大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博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高标准打造“环罗浮山”红色美丽乡村示范带,高标准打造“百里茶香”党建赋能乡村产业示范带,高标准打造“东江画廊”党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为目标,把党建与文明实践紧密结合,精准化、专业化、项目化、特色化志愿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博科”志愿团体组建了健康用药、天文、三模、机器人等20多支科技志愿服务分队,扶农支农项目列为文明实践基金投入使用的前列,助农服务列为公益创投大赛的限定项目,农村志愿服务项目占扶持的优质项目半数以上,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志愿服务“三农”到位。2021年2月,博罗县志愿服务联合会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博罗路径”交出乡村振兴的“新答卷”。

三、 基层党建与文明实践的价值目标与实现路径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基层党建与基层文明实践的共同价值目标。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助推乡村振兴中,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主要是一般性的活动多针对性强的活动少,各自发挥的个性化活动多整体化统筹少。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领导认识不足、缺乏经验,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但归根结底,还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如何与基层党组织紧密结合、相融聚力的问题。文明实践只有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潮,积极探索实践方式,创新实践载体,丰富实践内容,完善实践体系,才能增强实践效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让广大基层群众共享文明建设成果,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文明实践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

从博罗县的实践来看,基层党建与文明实践同频共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夯实乡村产业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3]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强组织堡垒,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聚焦特色发展优势,寻找符合地方发展的产业方向,探索产业发展“个性出路”,不断增强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4]农村产业的发展是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推进强村富民的主引擎和助推器,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基层党组织要不负使命,就必须充分发挥文明实践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使文明实践成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力量。如何把党建与文明实践融合、聚力乡村产业振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一切在于实际和实践。博罗县石坝镇三嘉村“党建+文明实践+产业振兴”的模式,卓有成效,有借鉴价值。

三嘉村2020年入选“广东特色产业名村”,揭牌仪式在三嘉村龙底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举行。三嘉村依托白莲、茨菇、大头菜等农特产品,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打造出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亮点。文明实践因村施策努力创新,不断为三嘉村产业振兴“输血”“加油”。龙底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是三嘉村理论政策宣讲的阵地,是科普和农业知识培训的课堂,是土秀才、田专家、种植户的平台。《白莲谣》的传唱以及广场舞、篮球、乒乓球相关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等,是村民业余生活的新选择。目前该村志愿者人数300多人,有党员志愿服务队、“话事人”巾帼志愿服务队、乡童爱心志愿服务队等6支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村党总支部扩建荷花观光道、打造三嘉村新地标,将百亩荷花园打造成“党建+文明实践”打卡点,将荷花经济、稻谷经济延升到农村旅游产业之中,以荷花为轴心,聚民心、创就业、促发展,使新时代文明实践获得实体产业的支撑,成为文明实践新发力点和新生长点。三嘉村党建文明实践的探索走出了自己的独特路子——荷花网红打卡点,实现花美村美人更美。

2. 培育乡村振兴的精神之维

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必须把文化振兴持之以恒地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全方位,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道德素养和身心健康水平。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基层党组织如何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如何实现“党建+文化”的双轮驱动,其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以文明实践对农民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博罗县观背村由空心村变身文化部落,是党建、文明实践与乡村文化振兴三者融合,聚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案例。

观背村委会利用村子毗邻县城的优势,以优质服务吸引各种文化企业、协会和团体入村,借助艺术家们的专业优势,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打造“文化部落”。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文化振兴,把文艺协会入驻、文化产业的兴起与文明创建结合,通过文明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村民向上向善崇美的精神追求和高雅情趣,营造团结友爱、和谐互助的文明新风。村委以文明实践组织村民学习村史、引进名家编唱村歌,唤醒村民对观背老村的乡愁记忆,凝铸为村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和情感的归属。村委深度挖掘农村的文化底蕴,承传优秀的“文明基因”,把观背村作为千年古村落象征的保宁桥、长寿观等遗址完好保存,成为具有地方特征的产业名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产业和文化的凝结推进文明实践。观背村在全市率先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强化乡村振兴与文明实践的一体化建设,创新“三会一课”载体,开办“党员夜校”,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形成绵绵不断的“源动力”。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干部同心同德谋发展,乡村振兴勇担当,赢得了群众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认可。村民纷纷主动加入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发展。党建文明实践与乡村文化振兴紧密结合,“1+1+1”整体合力所迸发的巨大能量,使观背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2021年观背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

3. 建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只有乡村的有效治理,才有乡村的全面振兴。脱贫攻坚战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的历史阶段后,社会治理重心不断向基层下沉,乡村基层治理取得了积极进展,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但新形势下乡村治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党组织带头人能力不足、乡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没有得到有效传承,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抬头以及治理中坚力量流失缺位等问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加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包括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各类组织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才能顺利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博罗县积极探索的基层党建+文明实践+乡村善治之路,值得研究借鉴。

杨村镇新前村在博罗县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美治为主要内容的“六治”基层治理模式引领下,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方面做实做足。一是以党建文明实践激活“自治”:破旧泥砖房的拆除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和难题,村干部、党员带头做志愿者宣讲政策和意义,率先垂范清拆自家的泥砖房。村里所有村务、党务、财务和重大事项以及民生工程均实行严格规范的制度管理、透明公开。二是以党建文明实践强化“法治”:建设法治文化园,增强村民的法治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建立“一村一警”工作室制度与“法律顾问”制度,志愿者入户宣传预防犯罪、防范网络诈骗知识,帮助村民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三是以党建文明实践筑强“德治”:制订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开展“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乡风、家风、民风焕然一新,形成文明建设强大合力,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营造安全宜居的乡村环境。新前村的乡村善治实践取得显著成效,荣获了广东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称号。

博罗莲湖村党总支部汇聚文明实践的动能,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养学习型党员干部。引导相关读书会下乡,打造学习型村庄。借助司法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带头学法知守法护法,对村民进行鲜活的普法教育,帮助村民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党员带领村民志愿筹集资金,成立村级助学教育基金和贫困救助金,培育爱国守法、崇德向善、诚信友爱、勤俭敬业、和谐团结的乡村文明。团结带动群众谋划实施“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环境提升工程”“田园综合体”等重点工作,同心共建美丽莲湖。莲湖村党总支部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该村被列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单位。

乡村全面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基层党建与基层文明实践肩负着历史重任。博罗县的实践经验,为基层党建与文明实践聚力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了有益探索,值得基层一线和学界给予进一步的关注和总结。

猜你喜欢

志愿文明党组织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清华党组织公开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对不文明说“不”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文明歌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