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及实践路径
2023-06-13董一冰曹靖悦
董一冰 曹靖悦
[ 摘 要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的新期待,农村振兴与农民富裕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在对新时代农民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理论逻辑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以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等为生成因素,详细解读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践路径,为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 新时代;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生成逻辑;实践路径
[ 中图分类号 ]G641 [ 文献标志码 ] A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了更加明显的实质进步”[1]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274精准明确地点明了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新征程,就是让广大农村地区富裕起来,通过乡村振兴进一步向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奋进。
一、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逻辑
共同富裕的理想虽然源远流长,但其理论化的完成还要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建立起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并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大领域中均有所体现。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共同富裕进行了科学阐释。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进行科学的设想,提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 [3]431,的观点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下要达到共同富裕,根本出路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当中,马克思为当时的人们描绘出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4]222美好图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发展将破除资本主义的樊篱,推进生产力的快速的发展,真正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初衷便是为了使大家都富起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也明确提出了这一观点,脱离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社会需求反向背离的弊病,社会主义制度将通过不断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条件,进而满足每一个社会成员通过劳动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理想。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不能拯救全体劳动人民,不能完成全社会共同富裕的任务,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才能最终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着重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贫富两极分化的源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摒弃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对劳动者的支配,避免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资本家与人民群众的财富分配呈现倒金字塔型的两极分化现象,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对社会财富合理分配,最终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在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提到了农民群众,他们提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5]27,要实现共同富裕,让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群众的富裕是根基和前提,只有农民先富裕起来,再通过劳动拉动农村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社会主义消除两极分化的效果方能显现,才能建立人人得以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刻认识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后,合理畅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并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理想的宏伟蓝图。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直接提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但在他们的经典著作和理论阐述中探寻到其思想源泉。
(二)历史逻辑
人民对共同富裕的理想追求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农耕文化厚重的民族,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农民则是中国共产党最为广泛,最为坚决的拥护者。习近平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6]历代农民起義都提出了“均贫富”口号,和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天下为公”的救国主张,均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思想提供借鉴依据。共同富裕思想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壮大而不断发展。
近代以来的落后使中国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阴影所笼罩,在国家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强敌环伺的内忧外困之境,中国共产党响应时代、人民的呼唤挺身而出。救亡图存和强国富民是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汲取了先进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并且把共产主义的实现视为最高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根本上铲除人民经济上、政治上遭受压迫的根源,创造共同富裕的经济和社会条件。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现在实行的是一种能够引导民众变得更加富有的制度。毛泽东为实现共同富裕所进行的探索和努力,这就给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工作,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国情、响应人民群众摆脱贫困的殷切期望,以改革的两个“基本原则”为基础,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富裕的路上,邓小平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中国广大的农民群众,他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问题,将农村稳定视为政治局势稳定的基础;将农民摆脱贫困视为国家摆脱贫困的根基。江泽民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地位,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要求全党全国要坚持这一原则绝不动摇。胡锦涛立足于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针对性地提出了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切实改善农村地区贫困人群的生活,加强对广大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人民的扶持和帮助,并且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农民在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则是“以人为本”,实现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富裕,正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这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论述为新时代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坚持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现代化建设起点和归宿,以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为重点,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7]3。至今为止,中国人口已达十四亿之巨,其中农村人口就占据了五亿,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五亿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富路还有很长一段的艰难险阻要走、还有很多繁重艰巨的任务要做。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振兴乡村的起点,绝不会因此止步,在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前提下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实践逻辑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与农民问题历来是维持社会稳定向前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主线任务。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意识到,一定要以造福农民为己任,通过土地革命的实施在解放区实施土地革命的政策,真正做到将土地分给农民,这一政策不仅满足了农民取得土地的需要,更为中国革命的下一步战略奠定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为打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农民群众开始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将封建小农经济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农业经济。《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根本任务是“农民群众可以逐步彻底脱离贫困状况,实现共同富裕”[8]443。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走在前面,使得农村经济有一个较快的发展,使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抓短板、精准攻坚,以期找到破解农村贫困问题的新思路。2012年,习近平不惧风雪进村入户实地考察农村贫困情况,并作出了“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9]37的承诺,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中国共产党用三年时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响共同富裕长征路上的关键一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战略支撑。直到2021年习近平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布:“我国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如期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9]53。这一伟大成就意味着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行。中国同贫困作斗争百年实践所概括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治贫理念,以期必将对下一步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宏伟目标的实现有所裨益。
二、新时代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
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始终坚持以农民和农村发展为重,举全党全国之力,造福农村、致富农民。2021年,我國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党和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已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一条主线。我们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关键是要解决农村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还有待于解决、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农村人口的流失造成经济增长乏力、农村地区的精神共富亟待关注。
(一)相对贫困问题阻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全面发展
摆脱贫穷始终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夙愿,消灭贫穷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国虽然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偏上的发展中国家行列中,但我国社会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不充分部分,农村相对贫困的问题亟需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主要表现为基本经济物质的贫乏,体现为收入达不到较高要求的贫困,必须在巩固现有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将扶贫工作向缓解相对贫困的方向不断延伸。
脱贫攻坚成效还需继续巩固。在新发展阶段中,广大农村地区在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后仍面临脱贫攻坚效果不稳定的困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必须构建较高层次开放型经济”[10]75,尽管在扶贫开发方面,相对贫困群体家庭暂时性收入突破贫困线,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扶贫产业还处在生产初始阶段,存在生产规模偏小、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等等问题,使扶贫产业很难立足于市场,致使相对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增收陷入困境。在此基础上不仅扶贫产业需要时间发展,农村脱贫收入的来源种类也需要进一步充实,目前农村地区的脱贫收入多是外源性收入,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起伏较大,脱贫人口又易出现返贫,不稳定的收入来源极易导致农村脱贫人口的再次返贫。
城乡之间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还存在差距。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11]210。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体现在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就是乡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阻碍共同富裕实现的短板,更是乡村振兴战略急需攻克的难题。在我国“十三五”发展的过程中,为助力贫困乡村在发展中焕发生机,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落实和其他有关工作,极大地促进了贫困乡村发展。但是,乡村地区较城市地区而言,仍有产业发展落后、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
相对贫困人口识别还需进一步精准。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人口组成是复杂多样的,如何确定相对贫困群体,事关农村地区相对贫困人口发展根基。为了帮助相对贫困群体早日摆脱贫困,国家与政府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贫优惠政策。并且以此为基础,加入了“互联网+”技术,将快速发展的“5G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AI识别运用在识别贫困群众中,以技术发展反哺农民群众,大大提升了帮扶工作的效率,帮扶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相对贫困标准的划分不够一致,农村相对贫困群体认定的评判标准还有待明确,仍然是当前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所面临的首要难题。农村地区相对贫困识别机制较为单一,造成了部分非贫困群体对贫困群体资源的侵占,不能如实反映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现状,在识别贫苦穷困群体的过程中,要坚持全面性与精准性的统一,杜绝扶贫帮扶和资金扶持“大水漫灌”的懒政行为,更不能让个别“假贫困”分子虚构事实,侵害贫困农民群众的权益。
(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成效
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对保障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为了保障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最低生活水准,使其衣食住行得到基础保障、病有所能医、老能有所养,加强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应对意外因素致贫的能力。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覆盖面窄,相关法规建设不完善,经费支持不充足、不到位等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还不够全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宗旨,是使农村居民能够享有国家赋予他们的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益,使全体居民都能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得到实惠。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覆盖农村全体居民,尚有部分群体因为劳动力流动、土地流转和户口迁移等因素没有参保。尽管多数人参加了合作医疗,但其他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则相对较窄,因此农村居民未能完全加入保障制度。尽管大多数农村居民都参与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即“新农合”,农村居民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正得到大幅改善,但除医疗保障之外的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如生育、人身财产等覆盖面积过于狭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
农村社会保障法治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实现了几个重要方面的有法可依。但就总体而言,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与城市相比还较为落后,不能完全适应农村中农民共同富裕的要求,不能适应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需要。在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制度规范下,相关工作人员出现了执法力度欠缺、法律依据解释不清、保障落实精准度有待加强等现象,致使需要救助的人群丧失了保障机会,因而为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进程制造出了本不应该存在的屏障和门槛。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支持力度还需加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升,而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是靠农民本人来支付,国家提供相应补贴。由于农村产业发展在过去长期落后于城市的情况,农业收入不高、不稳,农民手中没有多少积蓄,并且个别农民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对缴纳社会保障认识不足,只顾眼前的利益,抗拒使用储蓄资金购买社会保障,造成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短缺。造成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池得不到充足补充,往往只能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来维持,而财政拨款又存在到款时间长、应对意外风险能力不足的缺点,从而导致部分缴纳社会保障的农民报销难、报销慢,舆论的不当传播与发酵更容易使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链形成恶性循环。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形式单一制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规划
从古至今,农村稳,则农业兴。农村基础牢固,农民生活富足,社会发展才能平稳运行、国家才能走向兴盛。农业人口是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追溯我国人力资源的流动趋向可以发现我国各级产业的基础劳动力大多来自农村,农村就业和创业机会受限,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人力资源流失现象严重,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更是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时所面临的首要难题。
农村就业创业机会有限。我国人口众多,气候全面,农业曾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支柱。直至今日,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占比高依旧是我国社会的典型特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市场对务工人员的要求日益增高,导致农村地区就业机会呈现递减趋势。并且相对于城市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吸纳劳动力的渠道单一,农业产业附加值较低,这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规划的实现。
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在2022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发现和培养使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12]。在广大农村实现了生产技术的大跨步发展,现代化机械已逐步代替大量普通的人工耕作劳动力,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于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目前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对科学技术认识不足,缺乏了解,更难以自行学习使用。农业人口素质不能满足目前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生产方式的需要,造成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缓慢。
农村人力资源流失和浪费比较严重。近几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全面激发农村人才的发展潜力,但是伴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民自主选择的空间也在扩大,农村优秀人才更多地被大城市所吸引,选择涌入大城市谋求发展,留下来的都是老弱妇幼,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都无法与青壮年劳动力相比,这就导致了农村发展后劲不足。
(四)农村地区精神生活相对单调影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实现
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涵盖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不仅是为了追求物质财富,也包括较高程度的精神富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指出:“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7]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突出特征,更是要求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征程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踏上新征程之后,要充分认识到精神富裕的重要性,把推动农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主要任务之一。
经济条件限制导致精神贫困现象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原本意义上的物质生产,不只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但是相对城镇居民而言,农村居民经济基础差,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经济条件制约着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造成农民缺乏更多的精神文化活动,继而让农民丧失精神进步的契机与通道,限制着农民本身的发展。
農民因循守旧的传统加剧了精神贫困问题。尽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受到重视和加强,但是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交通环境相对较差,地理环境比较封闭,许多村民还保留守旧的观念,把贫困看作命中注定、不可更改。形成了村落内“小富即安”的心态,形成贫困怪圈,受长辈熏陶,把祖祖辈辈养成的贫穷的生活经验传给下一代。这样周而复始,传统的因循守旧观念,严重地影响着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步伐。还有一部分农民长期从事农业劳动,排斥学习新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长期以来保持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一些农民在循规蹈矩的日常行为中渐渐淡化了不断追求更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决心。
教育程度较低制约农民精神境界的提升。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不断强调教育对农民摆脱贫困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总结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13]23。这都表明了,作为人类追求富裕生活最新阶段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应该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居民文化知识缺乏和教育缺失,阻塞了这些已摆脱贫困地区的农民进一步追求共同富裕的精神通道。受教育机会的缺失不仅使农民文化不高、劳动技能欠缺,而且给农村地区实现物质与精神上的共同富裕带来阻碍。
三、新时代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需要建构一条科学,高效的实践路径,针对当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所面临的实际困境,要从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扩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等方面着手,促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了实质性的发展。
(一)提升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治理力度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对农村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给予强有力支持。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1]。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中更是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4]158。
夯实相对贫困的可持续治理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避免大范围返贫现象发生的重要保证,更是减轻相对贫困的前提基础。夯实相对贫困治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键在于瞄准劳动能力强,就业意愿高的低收入人群。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就业等领域的援助力度,搞好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劳务对接,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大农村农业技术支持力度,帮助相对贫困群体提高自身劳动致富水平,提高相对贫困群体脱贫意愿,使具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在就业中实现共同富裕。
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7]5,是缩小脱贫地区与非脱贫地区之间发展差异的必要措施,为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动能。不管是已脱贫地区还是相对贫困地区,都要扩宽视野,总结附近地区,尤其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较好的地区的发展规律,以此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借鉴。对未来人口规律与需求进行预判,提供适合未来城镇规模的公共服务体系。增加政府向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困难群众倾斜扶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加强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識别准确性。精准识别农村相对贫困群体,是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对农村相对贫困标准的科学性研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制订标准,使标准更加适应农村情况。改变目前仅仅依据收入情况来划分相对贫困与否的单一手段,抓住造成相对贫困的关键因素,在确定相对贫困评估体系时考虑关键因素,动态掌握农村贫困,全力推进农村相对贫困帮扶精准化。
(二)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不断加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发展好、完善好农村社会保障的关键一招,并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以此保障社会发展成果分配过程中的公平和公正。要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就必须要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作为必不可少的一步去落实。
拓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为了让更多农村居民参与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改善农村居民群众的生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涵盖范围亟待拓展,让更多农民群众了解相关政策,并积极地参与其中。利用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不断强化相关知识的宣传,让参与农村社会保障的理念大众化、普及化,让农村居民明白参加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
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支持。政府稳定的资金支持是打破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池恶性循环的破冰之举,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农民得到更多保障,自然会有更多的农民群众愿意参保。在新发展阶段,有必要增加农村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只有保证居民最低收入标准,以进一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必须立足于农村的实际,对资金流向进行合理谋划,使农村居民切实享有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政府做好托底工作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社会救助工作中来,共同推进农村地区快速发展。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监督与行政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管理与监督至关重要,通过对各类机构工作人员的监管,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农村居民应保尽保。让每一位农村居民参与农村社会保障的进程中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切实开展,还有助于增强农村居民对于政府的信任。
(三)拓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路径
实现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而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培养。2021年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表明到2025年形成基础的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
营造良好的农村就业环境。不仅针对各地农村实际状况,出台适合当地农村特色的就业政策,提供优质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去向问题,增加农村居民就业率。还要充分认识农民的主体地位,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建设过硬人才队伍,为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完善人才培育机制。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完全依靠人才引入不是农村健康发展的长久之计。在此背景下,为更好适应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构建本土人才培养机制。一是以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体系为目标,对不同基础农民开展不同水平职业教育培训,使农民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经过培训得以充分提高。二是要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应建立乡村人才发展基金,健全农村发展激励机制,为农村基层干部提供保障,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的评价机制,确立重能力,重实践、重品德的评价取向。
提高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必须抓住关键,补短板,强弱项,加强乡村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支持,利用产业与环境吸引人才。“结合村落的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开展良好的乡村建设行动,给人才以能力施展的空间”[15]81。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创新,进一步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增强服务可及性,把农村人才服务做实,做精,做好,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四)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
在广大农村,农民队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复杂的群体。农民的思想状况如何,与小康社会建设息息相关、事关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大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标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步骤的教育工作、组织起来作用于广大农民的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力活动。通过舆论宣传和教育等形式逐渐转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培养农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行,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就是农民政治思想教育。农民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居住环境,从业方式不同、文化素养与观念习俗的影响等要素,致使农民在思想认识上具有特殊性。
加大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保障力度。唯有物质生活无忧的条件,农民才能更进一步地思考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获得高质量的生活。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村拥有充足经费,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从而确保农民获得充分的精神境界的提升空间。二是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外出打工做生意、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各种方式,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帮助农民早日富起来。这样才能确保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长,休闲时间增加,来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真正实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传承与发展农村独特文化品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数量众多的具有农村特点的优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对于今天农村社会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宣传意义,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为农民找到文化记忆的精神根源,实现当代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认同与转化的关键所在。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有关活动与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尊重民间文化,合理吸收转化民间文化的优秀成果,唤起农民的认同感,自豪感。
拓展素质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一是发展农民群众的社会再教育事业,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工作、农业生产技术的教学培训工作,并利用广播和电视、互联网和其他各种媒体,将农业新技术的有关咨讯推广到农民手中,形成强化记忆,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利用农业实践发展农业技术,以技术创收,从而帮助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其次是培育职业农民,以农村劳动力专项培训为支撑,对于国家和省、市农村重大涉农工程进行人员培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农村农业项目规范度。最后要对农民进行学历教育,以农村初中、高中毕业生,村组干部为对象,帮助其完成农业大户及其他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优化农业劳动者学历结构,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使高素质农业劳动者成为推动农民农村走向共同富裕的带头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 人民日报,2021-03-13(001)
[2]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957-1958年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习近平.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N].人民日报,2021-02-25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8]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14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习近平.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1年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政府白皮书汇编(2021年)(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政府白皮书汇编(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2]习近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進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07):5-13.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5]习近平.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N].人民日报,2021-2-24(1).
[16]杨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目标的传承和发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45-53.
[17]朱先锋,单连春.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探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48-53.
[ 责任编辑 ]王立国
The Generative Logic and Practical Pathof Rural Affluence in the New Times
DONG Yibing,CAO Jingyue
(School of Marxism,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11,China)
Abstract:Mutual prosperity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It is the new expect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the new era.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easant affluence are the key to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the people.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zing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rural common affluence in the new era, and taking histor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logic as the generating factors, the paper explain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common affluence in detail, and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path to promote the goal of rural common affluence.
Keywords:new times;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farmers and villages; rural revival;generative logic practice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