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画卷 新未来

2023-06-13刘伟林

绿洲 2023年3期
关键词:舒克连队群众

刘伟林

跨过腊八,很快就是元旦,年关就在眼前,又适逢大面积降温,寒风凛冽,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气温已达零下11摄氏度。为赶在春节之前完成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乡村振兴采访工作,我深入22个基层连队,探访了153户群众,搜集乡村振兴文字资料20万余字,随着了解的深入,我越来越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取得的乡村振兴成果感到骄傲。我看到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大地上描绘的一幅幅幸福连队的画卷。

美丽六连

汽车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至一间房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穿过立交桥,顺着匝道右转,再向左,拐入217国道,五十一团六连就在217国道北侧,图木舒克市东北18公里处,这里曾是深度贫困连队,如十几年来深埋地底的种子迟迟开不出鲜艳的花朵。2019年春雷炸响,兵团党委争取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政策支持,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深度贫困的团场和连队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又经过近两年的乡村振兴建设,六连已将传统的种植业发展为种、养、加工、销售等多渠道增收的产业链。2022年,连队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0余万元,人均收入1.64万元,全连群众同步迈入全面小康行列,2022年还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

五十一團六连现有户籍人口883户3033人,是一个少数民族群众占比100%的集体所有制连队。行政区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农用地总面积1.38万亩,耕地总面积1.2万亩。3年前,六连还是兵团深度贫困团场的26个深度贫困连队之一,连队道路年久失修,路面损坏严重,一到雨雪天气,整条道路泥泞不堪,群众戏称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成了群众心里的“麻烦路”“苦难路”。人还是那群人,地还是那些地,路还是那条路,六连的变化之大,变化之快,成效之显著,秘诀在哪里?

六连党支部书记肉鲜古·吾甫说:“一是党中央、兵团、师市党委政策支持和正确决策,二是老百姓告别贫穷早日致富的强烈愿望和实际行动。”

党中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如滚滚春雷,催醒了兵团所有连队群众,确定了“民为主、连引导、团服务、师实施、兵团统筹”的居住区综合整治工作机制,彻底改变了连队的面貌。五十一团六连驶上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快车道,下大力气拆危拆旧建新房,改造入连主干道和入户道路,一年之内,让群众如期搬入新房,连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麻烦路”变成了连队的“幸福大道”。

走进连队,12米的柏油路宽敞整洁,入连路口两旁的路灯杆上分别写着“幸福小镇”“屯垦文化”。阿尤甫的水果摊就在入口处右边,一前一后两个简易的电动平板车,前车上卖的水果有葡萄、香蕉、橘子、苹果、草莓、石榴、火龙果,花花绿绿堆得小山包似的;后面车上卖的糕点干果有芝麻、花生、核桃、巴旦木切糕和爆米花、麻糖、核桃、米糕、无花果一字排开,零零散散如列队等待顾客检阅。我停下车,买了两盒鲜红的草莓、几块切糕,就与阿尤甫攀谈起来。

“大冬天,在连队如今也能吃上这反季节的水果?”我好奇地问他,语气中带有丝丝怀疑的口吻,“有没有人买啊?”

“有有有!”阿尤甫斜了我一眼,“不买,我守在这里干什么?”

问到阿尤甫水果摊的收入,他满脸微笑着说:“现在,冬天,生意差点,每天800元至1200元。夏天嘛,生意好些。”我错愕地张大嘴巴,就这么两个小小的移动摊位,根据鲜果销售利润,保守估算,他每天的收入在100元至150元,月收入三五千元应该只多不少。真的是连队群众兜里有钱了,从一个水果摊就可以发现连队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我抬头北眺,路两边,一排排商铺整齐划一,大门敞开。阿尤甫没有租、买门面,但他抓住了连队入口人员流动大的商机,搞了这样一个小摊位,不但方便了连队群众的生活,还为家庭创收,这就是观念的转变。

六连第一书记张德宇说:“别看连队一些群众没有土地,其实他们多是外出打工、自己做生意、搞运输,家庭收入比土地收入高多了,有的家庭收入每年都在10万元以上。”

阿布都·艾尼就是六连群众中的致富带头人,15岁那年他不甘于在土地里刨食,偶然一次接触电焊,他开始思索跳出“农门”,主动找到团农技站学习电焊技术。6年后,他开办了一家铁艺店铺,同时收徒教人。2018年,在连队党支部引导下,带领5名徒弟组建了工程队。2020年,工程队净收入超过70万元,并带动连队27人致富,人均增收2万元。赚到了钱,阿布都感谢党的好政策,6月份主动向连队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了群众口中“双手焊出幸福路”的代表。现在,他的工程队生意很多,但他富而不忘本,说:“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全家过上了好日子,感谢党!”

41岁的麦麦提就是连队开大货车的司机,主要搞运输。我在阿尤甫水果摊前碰到他,他刚好载着一家三口来购买水果。他说着一口流利的国家通用语言,还帮着我给阿尤甫翻译。他说自己的土地转包出去了,家里有大货车,平常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跑生意。

“现在六连的情况怎么样?”我不失时机地问他。

“现在六连好得很,干部好得很,有困难找他们,都能帮助解决。”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告诉他,待会儿想上他家看看去。“欢迎啊!”望着他的背影,我向连队走去。

行走在六连宽敞的柏油路上,美丽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清新自然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青黑瓦顶、山水画墙,一排排房屋整齐划一、风格突出,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绿荫掩映,处处展现的是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激发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退休了,要是有这么一处小平房,院子里种种菜、养养鸡,靠着墙头晒晒太阳。左邻右舍唠唠嗑,打打麻将。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生活啊!”耳边响起了几天前一起到六连搞三新生活调研检查的宣传部顾兴标的声音。

羡慕的岂止是机关工作人员,到过六连的人哪个不欢喜这样的地方?一幅幅精心绘制的“城美、连美、田美”墙面手绘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让原本单调的墙面有了灵气,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新鲜的时代感让墙面彩绘成为美丽连队建设的“代言人”和文明的“传播者”。这种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书写宣传标语,绘画绿水青山美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兵团精神、人居环境整治、连队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等内容融入其中,让职工群众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实现精神生活的提升。这些百姓看得见的新变化,翻天覆地,六连充分调动起了居民参与连队建设的积极性,连容连貌整治,发展庭院经济,兴办家庭作坊式工厂,改善养殖结构,发展服务业,让更多群众感受到连队正在发生的变化。

连队第一书记张德宁说:“得益于党中央扶贫惠民政策,通过综合连队居住区综合整治,原来的土块房子全部扒掉了,老百姓全部住上了抗震安居房,彻底改变了连队群众住土块房的历史,营区面貌也是焕然一新。煤改电,老百姓还有补贴,一度电只要一毛多。六连还是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所有连队唯一一个建有群众集中居住楼房的连队,一半群众都住进了楼房,一半住平房的群众也是有院有圈有菜地,户均住房面积达120多平方米。小区建有物业,冬季集中供暖,垃圾集中清运,运动广场,百姓舞台,餐饮消费,门面店铺,一应俱全。”

肉鲜古·吾甫是六连党支部书记,一个维吾尔族女干部,1978年出生的她是图木舒克人,始终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塔里木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回连队工作,从连队技术员干起,当过连队妇联主任、连长。1999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经过20多年的基层摸爬滚打,与群众甘苦与共,带领少数民族群众兴业创业,2022年成长为一名基层支部书记。她向师市党委汇报:六连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连队营区面貌,一是群众思想观念。

营区面貌变化于2019年,提升于2021年,这一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一团六连连容连貌文化提升建设以工代赈项目正式开工,进一步提升连队人居生活环境,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带动了当地群众务工就业,家庭增收。

连队采取购买服务方式,与物业服务公司签订卫生服务合同,形成“居民付费、集体经济分担、团场补贴”的营区卫生运行管理模式,保障和提升了连队环境卫生。老百姓房前屋后落实“三包”分级责任体系。支部常态化组织“每日一小时幸福连队清洁行动”“每周一次全员大扫除”活动,每月评选一次连队“美丽庭院”,有效推动了连队现有庭院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和谐生活氛围,将居住区打造成人居生活示范区,让人乐居其中,感受生活之美。

另一个变化就是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成为推动连队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六连提出“立正信、保稳定、促发展”的九字工作诀,咬定“党建+产业发展”,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通过创新就近就便就业方式,推动庭院经济联动发展,初步探索出“工作队指导、党支部引领、企业牵头、合作社带动、能人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六连模式,促进群众走上生态增收的幸福路、富裕路。

肉鲜古·吾甫自信满满地说:“六连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六促,这些年在六连‘访惠聚工作队的指引下,群众走上亦工亦农、种养结合,‘双创致富道路。”

工厂促农业,延长产业链。规划580亩农业产业园项目,积极争取兵师发改委的支持,团镇领导帮助谋划,推进冷库等项目尽快开工。主动对接兵团党委向南办、工商联、商务局等部门,加大招商力度,拟引入肉制品、蔬菜水果和坚果、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饮料加工、烘焙食品等产业公司,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努力在有限的土地上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更多的产出。棉花延伸的纺织产业,让连队老百姓就业生产不出连。在团镇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依托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唐锦纺织企业,建立唐锦织袜家庭工坊。在一个门口挂着“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一团六连家庭工坊”标志的房间,我推开一扇虚掩的门,一个6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面雾气沉沉,让刚从外面进来的我,还有些不太适应,好一会儿才发现,两台缝机、两组袜模、一个电温定型机,七八个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并没有因为我的到来而中断手里的工作,从他们轻松熟练的动作和微笑的眼神中,我已经猜出了八九分,这一定就是耳闻已久的唐锦+家庭的织袜产业。

书记肉鲜古·吾甫说:目前连队已有近30户加盟。每个家庭工坊包括翻袜、缝头、定型3道工序,每包加工费40元,按平均日产量4包3200双袜子计算,家庭月收入可达4800元,实现了“足不出户、居家就业”。

出了简易加工车间,我才发现门口一块宣传栏上写着:结合当地用工特点和产业优势,唐锦纺织特别推出“家庭工坊”的乡村就业新模式。以“足不出户,居家就业”为乡村居民创收致富。预计三年内,公司可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创办1200户以上“家庭工坊”,直接带动5000多人居家就业。

“家庭工坊”是根据产品生产工序的特点,具有生产工艺操作难度低,劳动强度较小,就业年龄跨度大的特点;无废气废水的排放,可在整洁的环境中,轻松完成生产过程。每户“家庭工坊”,全年可增收5万元以上。

相信在师市党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未来唐锦纺织的“家庭工坊”将成为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也一定能成为自治区、兵团振兴乡村的一面旗帜。

金点子养兔促致富,支部有门路。连队党支部积极协调以巴楚县兔冠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组织党员、群众骨干和农民成立合作社,注册资金20万元,租赁0.5亩土地建设养殖圈舍,为社员提供种兔及獭兔养殖技术、销售渠道等。2022年庭院養殖已推广到20户,养兔规模达到5000只,收入超过百万元。

各色店铺促商业,创业有去处。“古老土炖鸡店”“唐王城驾校”等各色店铺招牌悬挂连队商铺上,像一条条彩带装饰着六连一条街,这些店铺就是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团镇党委的支持下开展起来的。炖鸡店门口一碳气两用旋转烤鸭炉,焦黄的烤鸡挂在里面,一看就想吃,十分刺激人的食欲。老板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热情地招呼我,店面墙上特色炖鸡广告十分醒目,还兼营卤鸡、鸽子汤、烤肉、羊蹄、椒麻鸡等,夏天还有凉皮、奶茶、冰激凌、咖啡、茶叶蛋等。他告诉我,店面是租的,一年1.7万元,冬天生意还可以,每天两三百元收入,夏天更好些。商铺对面就是连队建设的近10000平方米美食广场,打响了连队美食小吃广场品牌。连队正在积极争取师市文旅局的支持,与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小学、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五幼儿园、唐锦公司开展合作共建,拟常态化开展放电影、唱红歌、跳舞、演出等系列文娱活动,增加场地使用效率,重点是发展夜市小摊位20至30个,同时规范提升连队58个门面房的卫生环境和经营水平,营造环境良好、方便舒适、服务高效的营商环境,让周边老百姓愿意来、主动来、经常来。

绿色就业通道促脱贫,稳岗稳收入。为打通职工就业绿色通道,连队支部千方百计稳岗就业,牢牢守住返贫底线,引导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通过转移就业劳动力,分别在唐锦公司、水厂、肉厂、就近就地就业促群众增收。六连有劳动能力家庭已实现的“一户一就业”209人。其中从事一产种养殖业的家庭61人,二产的家庭13人,三产服务业的家庭111人,公益性岗位的家庭19人,自主创业的家庭5人。

红色文化教育促转变,增添新动力。2020年10月五十一团六连建成“忆苦思甜·军垦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面积120平方米,总投资50万元。基地不但成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图书馆分馆(唐韵支馆),馆内藏书5000余册,还结合连队实际设置了党建书吧,开设了假日学校、孔子学堂,培养中小学生读书、练习毛笔字等兴趣爱好。在基地孔子课堂,还留有连队青少年练的毛笔字和“壹基金·温暖包”活动后孩子们的留言:“谢谢你们给我送的这份礼物,谢谢你们的这份关心,收到这份心意,我很高兴。谢谢你们对这30个孩子的关心——吾买尔。”

陪同我一起参观的第一书记张德宇告诉我,这是一个6岁孩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写的,接着往下看:“收到你们这份礼物,有一种温暖,把我这个不知道做什么的大脑给解开了,谢谢你们把这温暖给我。”尽管语句有些不太通畅,但从稚嫩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一个孩子对“壹基金”活动满满的感恩之情。我脑海中浮现出连队给孩子们赠送“温暖包”活动的场景,那个叫吾买尔的小女孩怀着感激之情,小手握笔写下这段感恩的话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是一个灵魂高尚的民族,这也是中华文化魅力所在。

目前,六连“忆苦思甜·军垦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有藏品13件,展示各类历史影像80余幅,配备专兼职解说员3名。基地自建成以来,共承接兵团级现场会2场,师市级现场会7次,各级党组织和群团组织活动40余场次。接待中央级领导4次,兵团级领导14次,各师团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连队“两委”、学校师生、职工群众100余场次,9000余人次,真正起到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凝聚正能量、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功能,进一步激发了连队群众爱家乡、爱兵团、爱祖国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模式治理促稳定,安居又乐业。连队围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自治为基、德治为先、法治为本”的“三治融合”体系,坚持党建助推乡村发展工作理念,建立“党建+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完善居民议事机制,推动连队自治和乡村治理。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善治”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按照“迅速启动,全面覆盖,边建边改”的要求,加大“三治融合”推进力度,大力推进乡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民主参与、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把连队打造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乡村治理示范。

六连第一书记张德宇、书记肉鲜古·吾甫在办公室里跟我聊到天黑,张德宇最后说,六促发展模式,归结起来是因为有一个好班子和一套好的工作方法做保障:

带强两委班子。连队依靠“访惠聚”队员和两委优秀工作人员“传帮带”其他班子成员,团结好、引导好、教育好连队工作队伍,制定连队后备力量培养工作办法,大力实施“双培三带”工程,培养储备连队两委后备力量,打造一支有规矩、有纪律、有战斗力的服务团队,做到群众有所呼、网格有所应、支部有所动,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做到民主决策和监督。

夯实网格化管理,催生“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連队两委任网格长,专干、公益性岗位分配到网格中,培养和抓牢一批群众骨干为联户长,落实“四管三帮两常态”工作即管理网格人员、管理网格安全、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庭院室内卫生;困难诉求帮扶、孤寡群众帮扶、增收致富帮扶;网格走访常态化。每周或每两周召开一次联户长会议,汇报网格内管理和帮扶情况,每月评选一次优秀联户长并颁发奖品。在群众管理上充分给予联户长支持,在惠民政策上充分尊重联户长意见,在产业发展上充分扶持联户长增收,让群众感受到紧跟党支部步伐的群众幸福道路越走越宽广;法制教育常态化。邀请人民调解员、派出所民警作为培训教师,集中学习法律,目的是让群众懂法、学法、用法。

六连第一书记张德宇,这个来自兵团发改委投资处的副处长的思路更广更宽,农历小年还在办公室研究连队发展方向。他说:连队四季气候宜人,适宜棉花、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草莓和圣女果等水果生长,连队周边的大漠、山脉、原始胡杨林浓缩了西域自然风光,又位于四、五、八、九、十连的中心位置,六连将按照中心城镇建设模式,发展夜间经济,敦促钢构厂、冷库落地。引进企业带头,建立五十一团第一个集中化、标准化养殖场,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靓丽十九连

靓丽是五十一团十九连的名片。进入连队,整整齐齐的排排住房,如钢铁卫士屹立蓝天下。靓是“俊俏、美丽”的意思,对十九连来说名副其实,干部群众都喜欢这样称呼自己的连队。给同样是五十一团毗邻217国道的十九连队赋予这个名字的是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农业农村局的李炫均,他说:“你仔细看看,十九连房屋外墙装饰特点和整体布局,是不是暗含了南方人口里的‘靓的意蕴,这是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乡村振兴的名片。”在2022年9月的村级实践交流现场会上,“四个起来”的成果闪亮登场,让人人竖起大拇指。

毕业于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连长吾买尔·吾司曼面露喜色,嘴上却谦虚地说:“我,那是碰上好时代、好政策,是兵师团三级党委大力支持的结果。”他不太谈和连队一班人的辛勤付出。

五十一团十九连始建于2012年,东接十四连,南邻十八连,西连十五连,毗邻217国道,交通条件便利。连队自然环境差,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现有户籍人口649户2215人,常住人口431户1687人,少数民族群众占比99.73%。近年来,随着连队脱贫成果持续巩固,美好家园建设,连队的居住区面貌和群众的精神风貌实现了根本性改变。

2022年,连长吾买尔·吾司曼持以“党建工作成效巩固提升年”为统领,以建设“幸福连队”为抓手,实行群众文明行动积分制,用积分兑换奖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连队职工“富起来”、环境“净起来”、经济“强起来”、人民生活“好起来”,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十九连已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平安的幸福连队。文明兑换,拿积分。

在十九连检查群众三新生活工作书记刘春风告诉我:“连队这些年变化很快,群众收入逐年提升。”

“那又怎么叫靓丽连队呢?”我好奇地问。

“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靓在连容连貌、老百姓的精神状态、经济发展成果、支部班子为民情怀,主要还是去年乡村振兴‘四个起来,一下子提升了连队的知名度。”书记刘春风又补充道,“近年的三新生活建设,改善了群众的日常生活环境,提升了大部分人的生活质量。”

十九连靓在连容连貌新变化,环境“净起来”。通过庭院整治,美化环境。围墙整齐划一,高低一致,颜色统一,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三区分离,实现了庭院干净整洁;每家每户有标准凉棚,棚下绿意满园,家家户户有一畦菜地,果树、葡萄树美化庭院;房前屋后种草植绿,格桑花、吊死干杏、苹果装饰的小街,美化了柏油路,靓了老百姓的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连队公共休闲广场,凉亭屹立,曲径通幽,鲜花拥抱,一路一花,一路一景,600多户2000多人的乡村春意盎然,夏花烂漫,秋果飘香,冬暖人间。通过硬件设施提档升级。连队从与职工群众生活最密切的院墙改造、户厕改造、污水治理、道路硬化、道路亮化、林带绿化等民生工程着手,从提升职工群众生活品质发力,持续打造美丽连队,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提速。通过打造十九连“唐王古瓜小镇”,培育古瓜文化,挖掘连队特色,实施特色产业“文化赋能”,对兵团元素和古瓜元素进行提取,赋予林带、座椅、围墙、宣传栏等景观小品,古瓜文化助力古瓜产业,在提升連容连貌的同时,促进乡风文明。

靓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好起来”。红色文化凝心聚力。为了铭记连队历史,教育少年儿童,促进民族团结,共创美好明天,十九连于2020年建成了连史馆、“感恩树”广场,从“见证者的叙述”“开拓者的足迹”“建设者的汗水”“追梦者的心声”和“服务者的理念”五个方面展示连队变化的过程,对外开放的连史馆,让群众自己去看、去感、去悟,滋润心田,从而团结了群众,激发了群众奋斗的动力,想奋斗、想致富成为群众的心声,并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实施特色产业“文化赋能”,培育的古瓜文化——唐王古瓜,早在汉代,新疆甜瓜就作为贡品成为帝王赏赐贵族的珍品,如今古瓜包含了人们对甜蜜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生产的唐王古瓜是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农科所和十九连党支部经历多年培育的瓜果新品种,并注册商标,一连一品,培育壮大的特色主导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靓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强起来”。发展软籽石榴产业,2022年,十九连结合实际情况,与辽宁茂源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合作,冷棚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80亩,提供就业岗位20个。

打造唐王古瓜产供销一条龙,在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由石河子大学“访惠聚”工作队采取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两种种植方式,提高唐王古瓜产值,2022年合作社组织31户种植唐王古瓜450亩,与公司合作标准化种植400亩,亩均效益5000元,合计产生效益425万元。为保证销路畅通,连队与电商公司合作直播带货,提高唐王古瓜品牌知名度,为种植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销售保障。同时进行规范化经营,发展多种农产品面向市场,注册了以“唐王古瓜”商标为主的唐王妃、唐王香、唐王蜜等29类加工产品、31类新鲜产品和32类饮料产品的“唐”系列商标,让农产品向品牌多元化发展,最终实现精品瓜果种植、销售,实现合作社老百姓种植利润最大化,并通过产供销产业链打造,形成全团第一个“唐”系列农产品品牌,用品牌功能提高产品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

管好养殖项目。连队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合作社+农户”的优势,采用“支部引领、能人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成立唐云养殖专业合作社。连长吾买尔·吾司曼是集中养殖区监督主要负责人,阿不都外力·图逊负责集中养殖区租金缴纳、日常防疫、生产安全、整体设施、运作环境的检查及维护工作。

师市养殖业的发展,张贤军是行家,这个养殖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是一位十分务实的领导,我曾经跟随他参与连队居住区综合整治工作,亲眼看见他与群众甘苦与共的场景。在谈到乡村振兴工作,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乡村振兴五大产业,农业是基础也是重点产业,南疆团场农业振兴的抓手就是畜牧业,不但发展潜力大,而且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需求旺盛,何况南疆少数民族群众擅长养羊,只是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稍作引导,南疆畜牧业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春天。”

十九连认真贯彻师市养殖发展规划,努力探索自己的养殖模式,实行个人养集中管和合作社养合作社管两种。对有的养殖户不愿加入合作社,党支部将会按照区域划分场地给予养殖户,签订圈舍租赁合同,但防疫和管理要服从党支部安排,即个人养殖模式。另一个就是合作社示范带动模式,由党支部与合作社签订租赁合同,合作社与品质优良的种羊公司如安欣牧业等进行合作,通过示范引导增加群众收入,争取三年内实现优质品种统一化。两种养殖模式既有创新,又尊重群众意愿,可谓两全其美,但不管哪种模式,带来的结果都一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大抓稳岗就业。十九连党支部与新疆唐锦纺织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一座卫星工厂和两间家庭小作坊,主要是连队低收入家庭成员参与生产,提升群众家门口就业率。连队现有机器设备14台,提供40个就业岗位;连队设立公共保洁、伙食、值勤等9个公益性岗位,帮助困难群众创收;组织90余人参加电工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连队群众实业工作能力;成立了图木舒克市甜美便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任务是为群众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现有员工23人。

在十九连的带动下,全团12个连队加入家庭作坊行业,带动就业100余人,有效地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实现部分群众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靓在支部一班人。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辛勤的付出。吾买尔·吾司曼和他的连队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打牢基层基础,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

抓党建有成效。连队党支部按照“资源统筹共建、党群统筹共联、人员统筹协调”的“三统筹”思路,积极探索创建党建工作组、农业服务组、社会事务组、环境治理组、综治维稳组、警务站、医务室为主的“五组一站一室”党建工作机制。制定了连规民约,全面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连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推动连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

抓支部军事化管理。实行军事化管理,对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加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契机,以提升党支部凝聚力为重点,通过执行狠抓基础学习、狠抓值岗值班、狠抓应急演练、狠抓网格巡控、狠抓流动人员、狠抓民兵建设等“六个狠抓”的军事化管理,打造一支作风硬、能力强的党支部班子,严格落实维稳十项重点工作,确保辖区安全稳定。

抓为民情怀宗旨意识,不断增强“我为群众办实事”本领。党支部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开展有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时刻提醒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切实改变连队工作作风,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及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对群众的合理困难诉求做到全收集、全评估、全办理、全反馈,实现服务“零距离”。

十九连农民群众怀着感恩之情,特地建立了感恩树广场石榴雕塑。

宜居宜业九连

習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五〇团九连是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以种植业为主、以养殖业为辅的集体所有制连队,连队户籍人口427户1415人,常住人口446户1433人,少数民族1424人,占比99.4%。土地总面积10099亩,耕地面积9452亩。

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清晰划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8年,五〇团九连实现全面脱贫,摘帽不摘重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乡村振兴的任务更加艰巨,经过两年的巩固和持续发展。2021年,九连乡村振兴的重任落在了甘肃文县出生的马耀军肩上。这一年国家又制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乡村振兴要求和标准,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战略规划、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共同构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兵团党委、师市党委相继出台了相应的落实方案和配套措施。马耀军出生1987年,这个年轻汉子开启了五〇团九连抓乡村振兴的沉重幕布,他决定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马耀军刚毅、果敢、担当,贯彻起兵团、师市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毫不打折。

用干部辛苦换群众幸福。马耀军明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人是关键,基层治理有情有效,离不开强大的干部人才队伍作支撑。只有培优育强基层治理干部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推进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才能真正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他因地制宜加大培训力度,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聚集能力短板、工作重点,定期组织基层治理专项培训,通过课堂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基层治理干部人才破解问题的能力,使得自身能力更加适应当前基层治理工作实际。想方设法激发队伍活力,制定出台贴合基层治理干部人才心中所想、所盼的各类激励措施,物质上激励人、精神上鼓舞人,让队伍整体精气神更好、干劲更足。马耀军知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首先要完善连队基础设施。2017~2022年共争取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连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抗震安居住房、十小店铺、微工厂等院落的道路硬化、连队居民区道路硬化900米;进行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占地70亩,新建羊圈17栋,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5000余亩,建设泵房5个,修整无埂条田3100亩;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拆除危房94套,新建抗震安居房63套;实施“煤改电”149户,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11次,植树造林14500株;保障用水安全,投资25万元维修饮用水设施,让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得到保障。

补足公共服务短板。马耀军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工程,新建了连队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多功能活动室和乡村大舞台,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同步推进水、电、路、房和环境改善工程。推进“一门式”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连规民约,定期开展评选“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等光荣称号活动,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歪风邪气有人抓”的良好氛围。

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利用“访惠聚”为民办实事资金3000元,为近百户居民免费发放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蔬菜苗3500株,鼓励群众发展庭院经济;针对少数民族群众对畜牧养殖技术知识的渴求,经多方协调对接,邀请乌鲁木齐市交旅投就业培训中心专程来九连“传经送宝”,集中开办畜牧业牛羊养殖培训班,50名农牧民群众不出家门享受到“科技大餐”。

实施户厕改造行动。连队利用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再次“回头看”契机,逐户进行排查,投入资金45.9万元,对153户群众进行户厕改造。整改完成群众家庭热水器、上下水等问题;投入3.2万元为所有家庭配套了垃圾桶、垃圾袋,对8户困难家庭购置了8个热水器,并给部分居民购置安装78个洗漱盆。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依托师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大力发展养殖业,增加居民收入。2022年新建羊圈17栋,指导21户养殖户进行畜牧贷款400余万,购买羊2500只。利用两个农家乐果园发展林下经济,购买鸡苗4000只。

深化机制改革,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制度机制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符合治理实际,是否满足人民所愿,绘制基层治理最大“同心圆”,绝不能只是说说,必须落于建章立制的具体行动之中。他堅持党建引领、改革驱动,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致力于解决条块分割、权责失衡、力量分散的“体制之痛”,对原有制度机制进行实化细化,再结合工作所需、事业所向,突出新重点、增加新内容、健全新机制,构建形成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

优化服务,搭建基层治理“连心桥”。群众满意是基层治理的终极目标,一直以来,研究破解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都是推进基层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优化为民服务上下足功夫,充分发动社会各方力量,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才能搭建“连心桥”、交好“为民卷”。加强阵地建设,用心用情用力建好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站,不断完善中心内基础设施,切实打造“一站式办结”及代办优质服务窗口,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调动各方力量,集聚党员、两委、各领域人才、居民群众等多方力量参与,深入一线、深入调研,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生活所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逐一研判、逐项推进、逐个解决,真正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让基层治理有情有效。

多彩师市

入夜的图木舒克换上了新色彩,霓虹灯下,文化广场人头攒动,人们随着木卡姆音乐欢快起舞,韵律操也不输其下,从凉亭里传来秦腔、豫剧,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是各种声音杂糅在霓虹灯闪烁的夜空,欢乐祥和的气息洋溢在大地。

夜夜莺歌燕舞,笙歌盈耳。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的各族人民,心紧紧相连,手紧紧相挽。在他们眼中,家乡图木舒克是多姿多彩的,既浸润着深厚历史,亦有与生俱来的兵团气质。

驼铃声声,时代更迭。当张骞、班超、玄奘、林则徐等历史人物的足迹被沙尘掩盖,唐王城遗址雄伟依旧,这片肥沃与荒凉同在、大漠与绿洲并存的热土更是散发出熠熠生辉的光彩。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推进乡村振兴、开展幸福连队建设若干意见》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落地,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责无旁贷。2022年4月,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出台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分工方案》,围绕这个方案,各单位、各部门人尽其责。

绿色发展,让连队“净起来”。接续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坚守生态保护红线,走绿色发展道路,持续推进连队污水治理,到2025年连队生活污水治理有效管控达到100%。持续完善连队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切实做到“户分类——连收集——团转运——师处理”;持续开展连队整洁活动,全面摸排治理房屋安全隐患,清除无功能建筑和私搭乱建,推进“三化”工程,实行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三区分离,改善居住环境。持续加强环境问题治理,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积极开展绿色农业行动,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管理;持续推广标准地膜应用,积极推广可降解地膜,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0%。因地制宜实施连队“厕所革命”,分类推进连队改厕,建立健全连队公厕、户厕运维管护长效机制和连队生活垃圾治理“红黑榜”制度,全面推进连队生态振兴。

优质发展,让连队“富起来”。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强粮食优势区域建设,确保口粮安全。以稳粮、优棉、强果、兴畜为目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资源匹配型产业,推进连队优质化发展。打造高标准农田、稳定可靠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优质果园基地,巩固提升45万亩特色林果,新增果园1万亩,推动传统林果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加快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提升畜牧业竞争力,保障优质产品供给。引进匹配团场连队地域资源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团场连队产业发展,促进团场连队经济提质增效。加大对项目支持力度,2022年落实中央、兵团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545万元、中央财政以工代赈资金3185万元,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特色产业、补齐连队基础设施短板、稳定脱贫岗位人员保就业方面谋划项目20个,重点向集体所有制连队倾斜。通过优质匹配和项目发展,提升脱贫人口就业增收的同时,提升连队集体经济效益,促进连队职工共同富裕。

特色发展,让连队“好起来”。围绕特色资源及优势资源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高起点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以图木舒克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园区,团场为配套发展产业基地,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果蔬加工、肉类加工等过亿资产龙头企业5家,大力支持建设优质乳品生产基地、优质肉牛产业基地、生猪养殖基地、特色畜禽养殖基地,扶持一批基础好、辐射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推动师市优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按照“布局合理、总体调控、科学谋划、集思广益、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一户一策”,建立“科技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良种良法进院入圈”的服务机制,最大限度契合职工群众意愿,多元发展家庭工坊,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发展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特色产业,鼓励农文旅特色化发展,促进特色庭院经济,实现了农业、商业、服务业、旅游业有机结合。

品牌发展,让连队“强起来”。始终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的举措,围绕“一团一业”“一连一品”的思路,以“兴特色、促加工、创品牌”为方向,大力促进品牌农业发展。加快培育农工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带动职工群众增收的长效机制,拓展延伸产业链,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做好品牌培育,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统筹实施百万亩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打造6大特色林果业示范园,截至目前,7家企业、48个产品列入《全国扶贫产品目录》,其中“图木舒克冬枣”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2022年上半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乡村振兴取得显著。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的成果进入收尾阶段。”乡村振兴局局长蒋文生说,“一是脱贫攻坚成果得以持续巩固,脱贫群众的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达100%,集体所有制连队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二是着力推进产业振兴,一产增加值83亿元,增长9.5%,全年完成农牧渔总产值190.76亿元,增长12%,畜牧业转型升级,撬动社会资本2.2亿元,培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招商引资项目52个,投资规模达67.7亿元;三是着力推进人才振兴,完成高素质农工培训222个班期1.115万人(次),完成兵团下达明白任务的134.34%;四是着力推进文化振兴,实现文明实践阵地100%覆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429支15800余人,成功申报“中国民间文艺之乡”;五是着力推进生态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29个,总投资5.99亿元,连队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分别达99.1%、99.2%,通连入户路硬化率、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率达100%,无污水乱排现象,全面完成59个连队人居环境提升整治任务,五十一团六连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六是着力推进组织振兴,打造3个党建工作示范点,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等各类先进集体40个,先进个人60名。”

巍巍昆仑,悠悠古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30多万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各族群众在叶尔羌河西岸8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托丰富的历史资源、屯垦资源、独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资源,抓住乡村振兴契机,用创新思路,努力打造兵团向中亚西亚各国开放的窗口和桥头堡,新时代兵团特色区域中心城市,一批“花乡里”“果家乐”“百果连”“古瓜镇”“红山谷”特色连队悄然兴起,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呈现于祖国边陲新疆。

责任编辑去影

猜你喜欢

舒克连队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天旋地转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读《舒克贝塔传》有感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舒克永远是大家的朋友(上)
舒克永远是大家的朋友(下)